“……”
“谨择今日,瞻天仰圣;”
“四海永靖,乐奔安康。”
“……”
“皇宫祭礼成—!”
“皇帝起驾。”
刘辨闻声而动,返回龙舆宝车,跟随着史子眇的队伍,从朱雀门前正中间的桥上,徐徐而过,文武百官的队列在左,四方夷狄的队列在右,随行护驾的勇士缓步尾随。
直到此刻,才算是真正离开皇宫,进入极具烟火气息的民间,入眼处,十二丈宽的中兴大道两侧,围满了身穿各色衣物的百姓。
有些人扯着嗓子山呼“万岁”,手中的七彩丝带不停地挥舞,企图吸引皇帝陛下的目光,朝这里看上一眼;
有些人垫着脚尖,扒在人群中,探着脑袋,水汪汪的大眼睛里写满了期盼,炯炯有神的目光,彷佛诉说着对皇帝陛下的崇敬;
小娃娃们坐在父母亲的脖子里,手里拿着彩带,不停地晃悠,他们或许还不知道从道路尽头走来的队伍代表什么意思,但喜庆的氛围却令他们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雄赳赳气昂昂的虎狼将士,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各个披坚执锐,昂首挺胸,威风凛凛,霸气十足。
从街道尽头驶来的刘辨,遥望着满城欢欣的一幕,心中的自豪感倍增,原本一个战乱频发,死伤无数的时代,被自己以雷霆手段收服,避免造成更大的祸患,这是功德。
军事联盟的专家曾给出一组数据,东汉末年,汉族人口至少有六千万,几十年饥荒和大战乱后,到西晋一统时,汉族人口仅剩七百七十万。
十不存一。
简直残酷之极!
而根据荀彧最新递上来的各项数据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大汉总人口至少有七千二百万,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了显著的提升。
这不单单是因为战乱时间缩短,更是因为刘辨废除了算赋、口赋,而导致的人口暴涨的初期迹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汉子民的数量必将破亿,呈爆发式增长。
大汉!
已有欣欣向荣之状。
刘辨不断冲两侧的百姓挥手微笑,每每过处,必将引来一阵山呼似的呐喊,彷佛将百姓心底的崇敬彻底点燃一般。
这一幕,别说是现场的大汉子民了,就算是手机前的网友,也不由地心潮澎湃起来,纷纷点赞呼喊:
“卧槽!太牛逼了,怪不得人人都想当皇帝啊。”
“我特么生孩子的,一定给他起名叫刘彻!”
“辩爷的这一辈子算是够够的了,羡慕嫉妒恨啊。”
“虽说没有飞机、大炮护卫,但这逼格,也堪称时代顶尖了。”
“史子眇这家伙玩这么大啊,比当年从雒阳皇宫出逃,还要牛逼。”
“那不是废话嘛,这可是专属于辩爷的规格,刘协能比?”
“我特么竟然有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绝壁的大片儿!”
“暴赞!”
“+1”
“+2”
“+10086”
“+身份证号”
“……”
约莫一个时辰。
终于。
来到第二个祭天大殿的地方。
这里早已聚集了过万百姓,将祭坛包围得水泄不通。
刘辨在万众瞩目之下,下了龙舆宝车,踏上通往祭坛的红毯大道。
呜!呜!呜!
呜呜—!
悠长的号角声顷刻间响起,瞬间传遍整个皇城,原本喧嚣的会场,也因为这一声号角,变得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聚焦向皇帝陛下。
“呜呼—!”
“惟天惠民,奉天辟壤;”
“天有显道,厥类惟彰。”
“……”
“伏维上帝,锡福祥于三界;”
“居高听卑,作真宰于十方。”
“……”
为了确保过万的百姓可以听到祭词,史子眇在这里安排了一百人诵读,声音之洪亮,犹如在九天之上敲响了磬钟,延绵悠长,覆盖四方。
祭坛四周的百姓闻声而静,纷纷躬身拱手,态度极其谦卑,与此前欢迎皇帝陛下时的喧嚣景象,可谓是天差地别。
祭词结束,刘辨再次捧起三根黄香,插入祭坛正中的青铜鼎中,朝着青铜鼎恭敬地鞠躬,至此雒阳祭礼结束。
“愿昭阴阳不测之神明,以示彰表无私之满腔。”
“宏施法力,大发吉祥;有求必应,无灵不张。”
“风调雨顺,并无灾殃;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
随后,雒阳百姓跟着起身,纷纷山呼“万岁”,再次恢复到与此前一般无二的喧嚣中,彷佛雒阳祭礼只是皇帝巡城的一个小插曲而已。
伴随着皇帝的龙舆宝车再次启程,文武百官、四方夷狄紧紧跟随,随之追赶的还有上万的百姓人流,全都朝着北邙山的祭坛徐徐而行。
幸亏早有官兵肃清的道路,否则必将会被百姓的人流挟裹,今日的北邙山没有了往日的肃杀萧瑟之状,反倒树上、山间、枝杈里全都是调皮的百姓,热闹了不知几许。
半个时辰的路程虽然不远,但有了如此调皮的百姓作陪,倒也让略感枯燥的刘辨有了一丝祭礼之外的喜悦。
这一景景一幕幕,别说是刘辨了,就算是直播间的网友,甚至是军事联盟的专家,都不由地乐开了花。
刘辨一路上与他们聊着趣事儿,倒也不觉得枯燥乏味,反而时常绽出一抹淡笑,让一旁的护卫统领朱彤,都有些惊异愣怔,似乎以为皇帝陛下犯癔症了。
队伍一路缓行至北邙山脚,穿越郁郁葱葱的森林,来到一片以青石大砖扑成的广场上,正中的祭坛同样是以石块砌筑而成,非是临时建筑,而是长久如此。
祭坛方圆二十四丈,每一层高三尺,共是九尺,四周竖着八根盘龙石柱,围成个八卦图的模样,庄严肃穆。
史子眇的队伍早已赶来,二十八员精心挑选的道人,分成四面站在祭坛下方,每一面只七人,按照二十八星宿站位。
东方七人身穿一袭藏青色的道服,手执长竿,竿尖上挑着牛头,按角、亢、氏、房、心、尾、箕,布苍龍之形;
北方七人身穿一袭皂色的道服,手执长竿,竿上系七星号带,按斗、牛、女、虚、危、室、壁,作玄武之势;
西方七人身穿一袭白色的道服,左手执旌旗,右手握宝剑,按照奎、娄、胃、昴、毕、觜、参,踞白虎之威;
南方七人身穿一袭赤红色的道服,双手捧着香炉,按照井、鬼、柳、星、张、翼、轸,成朱雀之状。
祭坛正中立着一人,不是别人,正是道人史子眇。
他穿一袭杏黄色的道袍,一手握着白旄,一手拎着黄钺,口中念念有词,脚下踏着诡异的步伐,不停地作法祈福。
此时正值巳时末,阳光普照,浓香飘散,氤氲缭绕,可惜缺少奇珍异兽,瑞彩千条,否则必定有股子仙家秘境的感觉。
刘辨下了龙舆宝车,踏上赶往祭坛的路,文武百官、四方夷狄依次排开,毕恭毕敬地列在左右两侧。
“皇皇上天,照临下土;”
“一时肇统,千古馨香。”
“……”
“承天之神,兴甘风雨;”
“庶卉百物,莫不茂者。”
“……”
一番祭词如仙音般在林间响起,刘辨走上祭坛,跪在黄色的蒲团上,双手冲天举起,啪的拍响,跟着伏跪于地,礼敬天地神明。
“朕于中兴五年冬节之日,携文武百官、四方夷狄,瞻天仰圣,伏望上天遣神,肃仙府之威仪,免人间之劫数。”
“……”
“自古帝王,体天立极,表正万邦,恺泽遍於寰区,仁风及於奕祀,朕承汉室大统,遥契曩徽,合天弘运,文武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
“……”
这一番祭词,是慷慨激昂,宛如天音靡靡。
文武百官、四方夷狄尽皆山呼万岁,共同祈求上天,维系和平,再建盛世。
虽说四方夷狄听不懂汉语,但翻译官尽皆在侧,听完皇帝陛下的陈述,一个个感动的稀里哗啦,甚至恨不得当场给皇帝磕一个。
以前有人会猜测皇帝此举,必定是别有用心,背后有着阴谋诡计,但是现在来看,皇帝陛下祈求和平之意拳拳,实在是令人感动。
第566章 阅兵仪式
祭天大典顺利结束。
从北邙山上下来时,正值曜日当空的晌午。
原本冰冷如刀的冬季,也只有在此刻,才能感受到些许的温暖。
刘辨乘坐的龙舆宝车回到皇宫,宫墙上已然备好了祥云华盖,五色旌旗插满城头,披坚执锐的将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严阵以待,威严呵呵。
呜!呜!呜!
呜呜—!
宫墙门楼上,十个长达一丈左右的号角,正冲天张开它的大嘴,健硕的力士把腮帮子吹得鼓鼓的,奏响迎接凯旋而归队伍的声音。
咚!咚!咚!
咚咚—!
紧跟着,宫墙门楼的两侧,一字排开的二十面巨大的战鼓,在同一时间,响起震天的金鼓声,竟与门楼上的号角声,相得益彰,更显震撼。
四方夷狄素来使用号角声传递进攻、撤退、集合的命令,号角在他们的军队中,与汉军的战鼓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刘辨却将这两种“乐器”,巧妙地结合起来,不仅听起来倍感震撼,更是让四方夷狄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来自汉庭的谆谆善意。
要知道,他们迫于汉军的威胁,不得已离开故土,进入汉庭地界时,心里总想着,这应该是一次南阳皇帝陛下安排的鸿门宴。
甚至,步度根的忽然离开,以及朝廷派兵支援、追杀,更是让四方夷狄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里,他们生怕自己会沦为第二个步度根,成为中兴汉室路上的垫脚石。
然而……
北邙山上的祭天大典,让他们清晰地感受到了汉庭陛下广阔的胸襟,不论是鲜卑也好,还是乌桓、羌胡也罢,已经渐渐打开尘封已久的心扉,试图走进汉庭创建的美好世界。
现在他们再次听到具有本族特色的号角声,彷佛一下子便将他们送回到了广袤的草原,蓝蓝的天空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马鞭响四方,百鸟齐飞翔。
而参杂其中的战鼓声,彷佛有胡汉军民,携手赛马,边郡互市,你来我往,他们同样会喝马奶酒,同样能纵情歌唱,迎娶草原上美丽的姑娘。
蹋顿怀抱着双拳,双眸中闪烁出淡淡的泪光,不由自主地点头,喃喃自语:“汉庭陛下,果然非常人也。”
素利凝望着宫墙上,巨大的号角吹奏出草原的声音,同样感动到一塌糊涂:“难道真的是我错念了汉庭陛下?”
弥加点点头,眸子里同样写满了感动:“或许是吧,如今的汉庭陛下虽然年幼,但胸中沟壑难以估量,他在这般时刻,能够以号角、战鼓迎接我等。”
“至少……”
言至于此,弥加扭头瞥向素利:“我个人愿意相信他一次。”
素利咧嘴淡笑:“这样的人,的确值得咱们相信一次。”
弥加耸耸肩:“而且我不想成为下一个步度根。”
素利笑笑:“嗯,有道理。”
旋即。
刘辨率先进入皇宫,文臣武将、四方夷狄紧随其后。
众人分左右上了皇宫城墙,感受着和煦的阳光,举目望向雒阳城池。
自护城河至中兴大道,各种建筑鳞次栉比,有皇城苑的新楼盘,每隔一段距离,便有袅袅青烟直入云霄,这是各家各户的采暖系统,正在发挥作用;
还有七层高的塔式建筑,宛如柱石般矗立在城中,这是商业区的商城,里面有着各式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
金市里的高层建筑最多,其中最高的便是皇家驿馆,因为主要接待异族人,方便换取大汉通用的货币,因此设立在这里;
……
即便是文武百官,也鲜有人可以来到皇宫的宫墙上,因此不论是汉庭官员,还是来自四方的夷狄,尽皆是一副好奇宝宝的模样,一会儿指指这里,一会儿望望那里。
其实,不单单是他们,便是刘辨自己,也是第一次来到皇宫的城墙上,俯瞰整座宫城,颇有种在俯瞰规划图的感觉。
彷佛顷刻间,从规划图上伸出一栋又一栋的建筑,川流不息的人群,喧嚣不停的呼喝,浓浓的烟火气息,环绕着庄严肃穆的宫城。
这样令人大开眼界的镜头感,别说是刘辨了,就算是直播间的千万网友,以及军事联盟的专家,都不由地兴奋起来:
“哇塞!作为参与规划图设计的一员,我突然感觉好幸福,它就像是我自己的孩子一样。”
“我也参与了雒阳皇宫地下管线的设计,能看到这一幕,真的太满足了。”
“辩爷,有空出来,多在皇宫转一转,好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自己的杰作。”
“对啊,反正阅兵仪式以后,咱们应该就闲下来了。”
“是应该多出来瞧瞧,微服私访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