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师联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军师联盟- 第3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此一来,袁氏面临的,将不仅仅是广陵、汝南两支覆灭,极有可能是全族性质的覆灭,这样的结果,袁隗是承受不起的。
  袁隗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公道自在人心,我袁隗岂能利用自己的声望,来逼迫门生故吏行事,我袁家的清白迟早会昭雪,但绝非是逼迫使然。”
  言外之意,你们可以随便折腾,甚至把长安皇帝陛下,也拉过来摇旗呐喊,但若想把我袁隗拉下水,是绝对不可能的。
  李儒尚未开口,身旁的董卓已然按耐不住。
  老子是在帮你报仇啊,你这老匹夫居然还敢端架子?!
  “次阳!”
  董卓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怨怒,张嘴便要怒怼袁隗。
  不过,就在他才张开嘴,还没开始怒怼时,便被李儒打断:“袁公如此这般,在下倒也可以理解,您这是真正为袁家考虑!”
  “佩服!”
  李儒欠身拱手。
  “哪里。”
  袁隗心知李儒是聪明人,因此压根不理董卓。
  只要李儒能听得懂,就足够了。
  如今,是董卓要借袁家的事情,给南阳施加压力,因此袁隗是占据主动权的。
  他只有极力压制流言蜚语,才能逼迫董卓,把好处真正给到袁绍。
  毕竟,目前的董卓是孤家寡人,他绝对不会放弃这次拉拢袁家的机会,尤其目前,袁绍在冀州发展的还不错。
  这可是一个强大的助力!
  即便董卓不屑,李儒同样不会放弃:“袁公,如今令侄袁绍雄踞河北,丞相准备表奏他为冀州牧,同时加封车骑将军之职。”
  “哦?”
  袁隗这才扭头瞥向董卓:“丞相果真有此意否?”
  这件事,在来之前,董卓便跟李儒商议过了,因此他倒也没有犹豫,点点头:“没错!本相正有此意。”
  “此外,幽州牧刘虞已经许久没有进贡,陛下怀疑他有僭越之心,因此想让令侄袁绍,引兵强攻幽州,替朝廷平叛,灭杀刘虞。”
  袁隗颔首点头,这一次他倒是没有拒绝:“陛下诏书,想来本初不会拒绝。”
  董卓吐口气,轻声道:“如此甚好。”
  接下来。
  袁隗、董卓复又聊了许久,方才离开太傅府。
  袁基有些不理解:“叔父,这么好的机会,咱们为何要拒绝呢?侄儿有些不明白,您不是一直想要报仇吗?”
  “那也得能报得了才行。”
  袁隗撒一把黍稷梗在火盆中,轻声道:“南阳皇帝陛下敢于下诏,证明其内部已然认可了此事,其必然掌握了铁证。”
  “此事若没有闹大,还自罢了,可一旦闹大,闹到了南阳皇帝陛下的御前,对方将铁证展示出来,我袁家便彻底败了!”
  “我料定!”
  袁隗皱着眉,长出口气:“南阳皇帝陛下已经做好咱们闹事的准备,他甚至会借此机会,将豫州官员大换血。”
  “汝南袁氏可以倒下,广陵袁氏同样可以倒下,但是陈郡袁氏、沛国袁氏,天下袁氏,绝对不能倒下!”
  “范雎被人陷害,历经十年,方才报仇雪恨!我袁家同样要有耐心些,在长安、南阳没有决出胜负之前,绝不可轻易做出抉择。”
  袁基缓缓点头,试着问:“那不知,何时才能决出胜负?”
  袁隗撒一把黍稷梗,燃起一团青烟:“本初若败,则长安必败,本初若胜,则南阳必败,咱们拭目以待吧!”
  此刻。
  马车上,董卓怒火再也忍不住了,当即爆发,张嘴便骂:“真是条老狐狸,只想占便宜,不想吃亏,这世上怎会有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李儒赶忙揖了一揖,安慰道:“丞相消消气,袁隗老贼混迹官场数十年,想来对于咱们此行的目的,他是心知肚明。”
  “其人不愿意参合进来,归根到底,还是对咱们长安没有信心,袁家在南阳已经撒下不少的族人,他们不愿意牵连。”
  “我想!”
  李儒长出口气,捏着颌下一缕山羊胡,轻声道:“这同样是弘农王敢于如此放肆的原因,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拒绝袁家人入仕,就是为了给袁隗增加一份忌惮。”
  “此子虽然年轻,但在下不得不承认,其心智极高,思维缜密,对于世家大族的想法,掌握得非常到位。”
  董卓皱眉,急问:“文优,你这是何意?莫非咱们这次行动,很可能会失败?”
  李儒不敢撒谎,郑重回答:“缺少了袁隗的帮忙,效果必然大打折扣,而弘农王手握袁家犯罪铁证,已然打通了朝廷内部,南阳汉庭怕是难以撼动。”
  “该死!”
  董卓咬牙切齿,愤恨之急:“照你这么说,弘农王绝非是鲁莽,更非昏招,而是牢牢地掌控着局势,因此有恃无恐?”
  “没错!”
  李儒极其肯定地道:“弘农王吃准了袁隗,绝对不敢把事情闹大,甚至已经做好了事情闹大以后,该如何应对。”
  董卓皱眉:“文优,你确定?他今年才不过十六岁!”
  李儒颔首点头:“此事等咱们把流言散播出去,自会见分晓,不过丞相,咱们别抱太大希望,还是应当鼎力相助袁绍,令其快速成势,早日与弘农王决一胜负。”
  “而咱们……”
  李儒双眸闪烁冰冷的寒芒,阴鸷道:“则坐山观虎斗,收渔翁之利即可。”
  董卓叹口气:“唯今之计,怕是也只能如此了。”


第332章 曹豹非草包,臧霸会爆炸!徐州没想象中容易!
  且说李儒、董卓乘马车返回丞相府。
  府中早有东曹掾魏瞻焦急等候,见董卓、李儒回来,便慌忙迎了上去:“丞相,祸事了。”
  董卓现在最不想听的,便是“祸事”这两个字,因此眉头一拧,有愠色浮于面上:“发生了何事?”
  魏瞻何尝不知董卓脾气,但这种事情根本瞒不住,他只能硬着头皮道:“方才从徐州传回消息,陶谦接了弘农王的诏书,夷灭袁绥三族。”
  嘶—!
  正疾行回府的董卓,脚步一顿,扭过头来,一脸诧异:“你说什么?”
  魏瞻欠身拱手,又重复一遍:“陶谦接了弘农王的诏书,夷灭袁绥三族!”
  李儒赶忙上前搀扶:“丞相息怒,保住身体要紧。”
  董卓只感觉脑袋嗡的一下大了,头晕目眩,停顿良久,方才缓过神来:“陶谦这老匹夫,难不成要归顺弘农王了?”
  当年随张温征战沙场时,自己也曾与陶谦同帐为将,其人虽不如孙坚悍勇,但同样堪称一员骁将,本以为凭借这段时光,可以牢牢拴住陶谦,不曾想竟还是投了弘农王。
  董卓有种深深的挫败感!
  孙坚、陶谦这二人,就像两根钢针,扎在他心坎上,明明应该跟自己亲近,到头来却全都选择了年幼的弘农王。
  难不成……
  自己当真不如那孺子?
  “文优!”
  怒火中烧,董卓扭头瞥向李儒,双眸中腾腾杀气毕露:“你不是已经收买了徐州官吏吗?怎会发生此等事情,那些人难道没有阻止?”
  “这……”
  李儒同样吃了一惊。
  但他不好给出回答,毕竟还没有了解透彻事情的始末。
  按照常理,南阳朝廷的动作,应该没有这么快才对,毕竟徐州、南阳相隔了半个大汉,即便快马加鞭,没有两、三天时间,也不能抵达。
  “儒会尽快调查。”
  不得已之下,李儒只能给出这个答案。
  但他非常清楚,这样的回答,难以让董卓满意,因此急忙转移视线道:“不过丞相,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弘农王必是在给袁家判罪的同时,就已经派人赶往了徐州。”
  “否则,咱们不可能才收到夷灭汝南袁氏的消息,跟着便又收到夷灭广陵袁氏的消息,两者之间的时差实在太短。”
  董卓的注意力果然转移,缓缓点着头:“有道理!弘农王还真是胆大,竟敢在没有判罪的情况下,便率先对广陵袁氏下手!”
  “文优。”
  “在。”
  董卓强压怒火,尽可能保持冷静:“徐州绝对不能这般轻易,便拱手送给弘农王,否则其连跨三州,咱们便是联合袁绍,都难以抗衡。”
  李儒揖了一揖:“丞相放心便是,儒必小心应对,绝不会让徐州安生,这里不同于南阳,咱们的势力已经渗透到了徐州高层。”
  董卓冷声道:“具体如何操作,由你来定,总之徐州绝不可轻易落在弘农王手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李儒颔首:“喏。”
  “哦对了。”
  董卓摆手吩咐道:“袁绍的事情,要抓紧落实,他才当上冀州牧不久,发展实在是太慢,指着他制衡弘农王,怕是有点难。”
  “丞相放心。”
  李儒极其肯定地道:“今日诏书便会发出,先挑起刘虞、袁绍的战争,帮助其平定幽州,然后再进军青州、并州。”
  “恩。”
  董卓肯定地点点头:“不仅是袁绍,咱们也必须要抓紧了,听说陇西的马腾、韩遂势力很强,想办法将其收入朝廷,高官厚禄,拜将封侯皆可。”
  李儒应声承诺:“此事交给儒即可,丞相放心。”
  ……
  南阳,宛城。
  皇帝行宫。
  暖阁。
  刘辨手持鲁肃递上来的奏章,眉头微蹙,心中喃喃自语:“赵昱?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过这个人呢?他是徐州名士?”
  “对的。”
  军师联盟的声音跟着响起:“据《后汉书》中记载:(徐州)别驾从事赵昱,知名士也,而以忠直见疏。”
  “从鲁肃的奏章内容上看,这个赵昱对于辩爷你,是非常亲近的,徐州鞭长莫及,咱们应该予以提拔,以观后效。”
  “恩。”
  刘辨颔首点头,心中暗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他还是次要的,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怎么对付陶谦?”
  “他虽然接了咱们的诏书,也按照要求夷灭了袁绥三族,但如果徐州不在朝廷的控制下,我这心里总感觉不踏实。”
  军师联盟有意培养刘辨的政务能力,因此没有直接给出意见,而是试探性问道:“那辩爷可有自己的想法?”
  “有!”
  刘辨肯定地点点头,心声道:“第一种办法,就是效仿当初汉灵帝对董卓的招数,给他在朝廷找个官职,明升暗降,把徐州的权力收回来。”
  “不过,从目前陶谦的声望地位来看,至少也得是个九卿,才够资格,而目前的九卿官职中,只剩下少府、大司农、太仆、大鸿胪等。”
  “从我个人的意愿来讲,要给就给个太仆当当,掌管宫廷的车马,以及畜牧事务,要不就是少府,掌管皇室的钱财等。”
  “至于第二种办法……”
  刘辨思索了片刻,方才心念道:“考虑到陶谦今年已经六十岁了,到了安享晚年的岁数,我的意思不行封个侯,光宗耀祖,再给些食邑,让他颐养天年算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徐州也算是和平收归朝廷,但其内部运转方式,依旧跟刘辨不太一样,刘辨是不会设置州牧的,因此陶谦的职权必须要削!
  可以怎样的方式削,就是一个非常考验水准的问题,一旦削不好,势必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甚至给长安那边造谣生事的由头。
  “辩爷的确进步很大。”
  军师联盟首先给予了肯定与鼓励:“明升暗降,的确是个常用的削权方式,而且相对容易让人接受,不过不管哪一个官职,都不太适合陶谦。”
  “他已经过了热血奋斗的那个年纪,如今接了辩爷你的诏书,实际上更希望能安享晚年,所以军师联盟的专家倾向于第二个。”
  “历史上的陶谦,曾遣使进京朝贡,获拜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而这个溧阳,隶属于丹阳郡,应该就是陶谦的祖籍,这是荣誉的象征,没有食邑。”
  “这么说……”
  刘辨试探性地问道:“专家的意思,是给陶谦一个有食邑的爵位,让他荣归故里,颐养天年,从而彻底把徐州交到朝廷手里?”
  “没错。”
  军师联盟随即言道:“专家是这个意思,但不是现在。”
  刘辨蹙眉:“那是什么时候?”
  “不知道辩爷有没有注意到鲁肃的奏章中,事关徐州官吏的描述。”
  “徐州官吏?”
  “恩。”
  “有什么问题吗?”
  “都尉曹豹明知不敌,却是主战派,甚至还曾想过要大肆招兵买马,与朝廷对抗。”
  嘶—!
  刘辨倒吸一口凉气,忙又仔细梳理一遍奏章。
  果然,鲁肃在奏章的描述中,提到了此事,只是因为一笔带过,被自己忽略了。
  “曹豹?”
  刘辨对他还是有很深印象的:“莫非就是演义中,那个成为吕布岳丈,最终却被张飞杀掉的草包?”
  “没错!”
  军师联盟肯定地道:“正是此人,不过这个曹豹,可未必是个草包,毕竟陶谦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