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师联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军师联盟- 第2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恩。”
  太史慈倒也不谦虚,昂首傲然道:“叔父放心,这次的骑兵大比武选将,小侄一定可以胜出,保证不给咱们太史家丢人。”
  “别管他们。”
  太史通似乎压根不在意家族之人,大手一挥:“他们那帮老顽固,除了整天让你学历外,还会干点什么?”
  “你不过是喜欢武艺,我不过是喜欢炼丹,难道这也有错?人生路是咱们自己走,别在意别人的看法。”
  太史这个姓氏,顾名思义,与司马、司空一样,是由官职演变而来。
  太史负责观星、授历、祭祀等事务。
  因而,这也成了太史家族的家传底蕴,人人皆要学习观星、授历,甚至明白各种祭祀中的规则、细节等。
  太史通还自罢了,好歹是博览群书,只是最终走了邪道,喜欢上了炼丹而已,但太史慈则不然,他经学、历法一般,尤好弓马,且箭术精良。
  这俩人已然成为东莱太史家的异类,不为族人所认可接纳,但饶是如此,二人依旧死不悔改,我行我素。
  同病相怜的太史通知道那种被族人嫌弃的滋味,因此在得知太史慈赶来南阳,而且准备参加考课时,便主动将其接来居住,甚至时常鼓励,以安其心。
  “你就安心在这里住着。”
  如今的太史通算是扬眉吐气了一把,乃是南阳汉庭九卿属官,这可比兰台秘书监那芝麻小官儿强多了:
  “不管你能不能成功入选,只要叔父还在宛城,这里就永远都是你的家,想怎么住,就怎么住,叔父能养得起你。”
  太史慈感动不已,拱手抱拳:“多谢叔父!叔父放心,这次骑兵大比武,小侄必定拔得头筹,不会给叔父丢人。”
  “恩。”
  太史通回头瞥了眼地上破烂的箭矢:“叔父相信你,否则真对不起这满地的箭矢,等你当上将军,便把你娘接过来,让她也来享享清福。”
  太史慈小鸡啄米式点头:“恩,好。”
  太史通摆了摆手:“别练了,先吃过早膳,然后再练,不差这一时半会儿。”
  “好。”
  太史慈应了一声,跟着太史通往偏殿用膳。
  二人正用膳时,家仆急匆匆赶来:
  “家主,皇宫派人来,说陛下召您入宫。”
  “召我入宫?”
  太史通顿时一愣,微微蹙眉,深感有异。
  自己不过是史子眇的助手而已,何时能轮到自己面圣了?
  “恩。”
  然而,家仆却是极其肯定:“是何侍卫亲自赶来传陛下的口谕,现在应该去往史太常的府上了,还说必须在巳时前到皇宫。”
  “这么急?”
  太史通深吸口气,随意巴拉了两口,旋即起身:“子义,你慢慢吃,吃完好好练习骑射,战马吃的草料,晌午便能到了,全都是好料子,放心。”
  太史慈颔首点头:“多谢叔父。”
  “叔父走了。”
  “好。”
  简单收拾一番,换上官服。
  太史通直奔皇帝行宫。
  没多久。
  史子眇同样赶来。
  太史通赶忙迎上去,好奇询问:“道长,您可知陛下召我等入宫,所谓何事?”
  史子眇摇了摇头,轻声道:“陛下圣心独裁,岂是你我可以揣测的,安心等着便是。”
  呼—
  太史通长出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道长不知,当初下官在雒阳当兰台秘书监时,可是被陛下吓出了病,到现在只要面对陛下,总是下意识忧心。”
  史子眇又何尝不知当初的事情,他哂然一笑:“你不必担心,当初陛下是为进入兰台,这才故意找你的事儿,但现在可不会如此。”
  “这一点,下官岂能不知。”
  “只是……”
  太史通捂着心口,面色稍稍恢复道:“已经成了习惯,改不了了,待会儿入宫面圣时,道长可得替我多担待些个。”
  史子眇淡笑:“放心,有我在,没事儿的。”
  太史通点点头:“恩。”
  不多时。
  侍卫何云赶来:“史太常、太史掌故,且随末将来吧,陛下在文德殿等候。”
  二人忙不迭起身,行个礼:“走。”
  文德殿。
  史子眇、太史通趋步上前,欠身拱手:“微臣史子眇(太史通),参见陛下。”
  上首刘辨摆了摆手,轻声道:“平身吧。”
  二人起身:“谢陛下。”
  刘辨摆手示意二人一旁落座,简单寒暄两句,旋即进入正题:“实不相瞒,朕今日召二位前来,乃是有要事相商。”
  史子眇一揖:“不知陛下所谓何事?”
  刘辨简单言道:“朕深知二位精通炼丹之道,因此想要在太常中设立一属官,以后专门从事相应炼制工作。”
  “哦?”
  史子眇顿时一愣,满目好奇:“陛下,莫非您也……”
  刘辨知道史子眇误会了,急忙摆手打断:“朕不是要你们炼丹,而是与炼丹类似,炼制一些器皿,亦或者是琉璃等等。”
  燃料等问题的解决,刘辨已经具有制造玻璃的条件,且不说琉璃制品在东汉时期,价值不菲,必将成为南阳汉庭的一项财政收入。
  便是玻璃器皿之类的,同样是化学必要的工具之一,一些高腐蚀性的酸碱,必须要以玻璃器皿盛放,而有了这样颇具现代化的装备,军师联盟也能隔空指导,更加方便。
  “器皿?”
  史子眇、太史通俱是一愣。
  毕竟,这种东西在东汉时期有啊,何须他们来炼制。
  刘辨则是长出口气,轻声道:“朕明白,道家炼丹术追求的是长生不老,得到成仙,但实际上,炼丹一道绝非仅仅是如此。”
  “咱们的视野要扩大,千万不能被这点东西局限了,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其道,咱们应该透过现象,去追寻它的本质,发现其规律,才能真正掌握大道。”
  “比如!”
  刘辨试着把化学的原理,灌输给二人:“丹砂可以炼成汞,而在汞中加入硫磺,又可以变成丹砂,尔等可想过这是为何?”
  太史通听得是目瞪口呆,原本怯生生的他,竟下意识脱口而出:“陛下,您说得这些,可是真的否?丹砂成汞,下官知道,但加入硫磺,却又可变成丹砂?”
  果然!
  真的引起了两人兴趣。
  刘辨心中暗喜,淡然一笑:“太史掌故若是不信,可以回去试试。”
  太史通当真动了心思,长出口气:“确实得试试。”
  “此外。”
  刘辨继续道:“比如说这里的矿石,为什么有些是绿色的,有些是红色的,有些是蓝色,甚至还有些是白色、混合色。”
  “既然全都是石头,因何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其内部究竟蕴含着什么物质,才能令其产生这样不同的外在表现?”
  “在朕而言……”
  刘辨深吸口气,又缓缓呼出,郑重言道:“所谓的炼丹术,得道成仙的道字,绝非尔等想象中那么简单。”
  “它是要让我等了解世间万物的本质,只有真正掌握了其运行规律,才算是得道,才真正有可能成仙。”
  “像尔等这般,一味的追求炼丹,却不明其理,即便穷尽一生,恐怕也难以得道,难以真正成仙。”
  这一番话说出来,别说是太史通了,就算是史子眇本人,也不由地惊掉了下巴。
  要知道,在史子眇的眼中,皇帝陛下可是对这些东西从来不感兴趣的。
  但是……
  今日这一番话,让史子眇由衷敬佩。
  这世间的万事万物,的确皆有其内在的道。
  若不明其道,又何以得道,不能得道,又何以成仙?
  炼丹追求长生不老,这一点问题没有。
  不过,你不明白万事万物的道,又怎么可能炼出长生不老的丹!
  “陛下,您……”
  史子眇一脸的难以置信,下意识拱手抱拳:“您今日这番话,令微臣茅塞顿开,此前我等炼丹求道,的确是狭隘了。”
  “没错!”
  太史通跟着附和道:“正如陛下所言,我等追求得道成仙,首先应该要了解万事万物蕴含的道,若是连这个都搞不清楚,又何谈得道成仙?”
  真特么上道儿!
  刘辨心中甚喜,但面上却依旧平静。
  他走到一旁书架上,取出自己默写了足足三日的书:“这一本书名曰《万物道》,里面记载了大量自然界中事物的运行规律。”
  “这其中便有矿石颜色成因的相关记载,如果你们感兴趣,可以拿回去好生研究,等将其研究透彻了,朕再帮你们默写第二卷内容。”
  经过很长时间相信,史子眇、太史通已经明白刘辨具有博闻强记、过目不忘之能,因此对于这本《万物道》的由来,二人也不会怀疑。
  史子眇赶忙上前,接过书本:“多谢陛下。”
  太史通更是点头哈腰:“谢陛下。”
  刘辨深吸口气,又缓缓呼出:“从今日开始,设立问道馆,太史通迁任问道长丞,隶属于太常属官,专门负责探索万物道,明白吗?”
  太史通眼神骤亮,心情大爽。
  虽然,此前他是史子眇的助手,负责礼仪、祭祀等东西。
  但实际上……
  他一点不喜欢这个东西,反倒是有空,便在自家鼓捣炼丹之道。
  没曾想,朝廷居然会专门设立相关机构,而且由他负责。
  太史通感动不已,忙不迭谢恩:“谢陛下。”
  “先别急着谢。”
  刘辨摆手打断太史通,深吸口气道:“朕设立问道馆的目的,不是给你炼丹用的,而是要探索物质的本源,将其熔合重组,产生新事物的。”
  太史通点头哈腰:“微臣明白。”
  “这样吧。”
  见太史通这么好忽悠,刘辨直接转入正题:“朕这里有一份配方,听说可以用某些矿石炼出一种硬度堪比钢铁,但质量极轻的物质,这件事便交给你了。”
  太史通拱手:“陛下放心,微臣必竭尽全力,为陛下炼出此物。”
  “恩。”
  刘辨颔首点头:“如此甚好。”
  旋即。
  便将铝合金的炼制方法,转交给了太史通:“太史长丞要多与史太常沟通,才能将其炼制成功,若有不懂之处,可以入宫寻朕。”
  二人齐齐拱手:“喏。”
  与此同时,直播间网友立刻沸腾起来:
  “还真别说,太史通有点科研狂人的感觉。”
  “是啊,瞧这小子那俩眼珠子,好像在放光一样。”
  “或许要不了多久,铝合金就能造出来了。”
  “哈哈,要事这样的话,陷阵营的铠甲,也能换成铝合金的。”
  “硬度够高,而且质量还轻,简直太给力了。”
  “……”
  陷阵营之所以兵力少,不是高顺带兵能力差,而是陷阵营要求太高,符合条件的士卒实在太少,这才影响了他的编制。
  如果,刘辨可以造出硬铝合金战甲,那么对于负重一栏的要求,自然便降下来了,如此一来,符合条件的士兵会更多,陷阵营自然就能扩编了。
  美滋滋!
  ……
  荆州,襄阳。
  州牧府。
  刘表端坐上首,其下一干文武分列两旁。
  治中从事韩嵩将锰矿呈上:“主公,朝廷便是想要这种石料,在下查过了,它在桂阳郡郴县,咱们可以走水路运送,这样速度能更快些。”
  “只此一种吗?”
  刘表打量着这块石头。
  在他而言,并没有感觉这石头有什么特殊之处,拿来做石料,甚至有些丑,完全登不得大雅之堂,由此心中更加疑惑。
  “恩。”
  韩嵩点点头:“正是。”
  刘表深吸了口气,捻须沉思良久:“那朝廷可有要修建宫殿的迹象?”
  韩嵩摇了摇头,老实回答:“没有。”
  很显然!
  这的确是一次试探。
  刘表暗松口气,悬着的心彻底放下来。
  他可不愿意招惹南阳皇帝陛下:“既如此,那便给朝廷进贡数十船,以安其心。”
  韩嵩欠身拱手:“主公英明。”
  正在这时,一旁蒯越横出一步:“德高,陛下对于高筒转车一事,是如何回复的?”
  韩嵩早料到蒯越会问,因此转身面对,一揖作礼:“恐怕要让异度失望了,在下未能见到皇帝陛下,全程皆是由尚书鲁肃接待。”
  “哦?”
  蒯越自然不信:“这怎么可能?按照流程,你应当入宫面圣才对。”
  上首刘表同样皱着眉,捻须询问:“是啊德高,你未能入宫面圣,那这块石料,又是如何选定的?”
  韩嵩对答如流道:“是这样的,微臣去尚书台时,陛下忙于政务,一直没有接见,至于这块石料,听说是陛下随意选的。”
  “啊,这……”
  虽然,理论上全然没有问题。
  甚至于陛下随意选取,也符合他们最开始的试探猜测。
  但是……
  越是这样,反而越是让蒯越怀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