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师联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军师联盟- 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辨现在可以大刀阔斧地施行,哪个不听话,直接办掉,而且不会影响朝廷机构的运转,执行效率必将大幅度提升。
  当然!
  刘辨相信,凭军师联盟专家的识人、用人手段,在选人方面,应该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诚如接下来徐璆、虞翻的组合,必将是本色出演。
  “报—!”
  正在这时,帐外响起悠悠一声传报。
  刘辨下意识抬眸望去。
  但见,帘帐起,荀彧急匆匆入帐,揖了一揖:“主公,袁术帐下谋士阎象,进了汝南太守徐璆的大营。”
  “哦?”
  刘辨不由来了兴致。
  他倒不是怀疑徐璆的忠诚,而是对众诸侯接下来的动作,颇为好奇:“莫非,袁术有要返回豫州的迹象?”
  “恩。”
  荀彧点点头,肯定地道:“袁术的兵马已经离开了渑池,朝着雒阳来了,如果彧猜得不错的话,袁术十之八九不会停留,而是要返回豫州。”
  “定然如此。”
  虽然刘辨早有预料,但当他听到这则消息,依旧忍不住震动:“看来他对讨董已经不抱希望,准备割据一方,当土皇帝了。”
  “恩。”
  荀彧捻须,点了点头:“传国玉玺现世,目前众诸侯已知殿下要暂缓讨董,准备返回南阳称帝,南北汉庭对立,天下格局骤变,袁术自然不会轻举妄动。”
  “不过……”
  话锋一转,荀彧细眉微蹙,依旧神色忧忧:“袁术对殿下怀恨在心,若是被董卓挑拨,极有可能会对颍川动手,咱们不得不防啊。”
  刘辨深以为然,转而急问:“目前颍川由何人驻守?”
  荀彧揖了一揖:“乃是主簿钟瑜。”
  “颍川钟家人?”
  “恩。”
  “与钟繇是何关系?”
  “其乃元常族父,还曾资助过元常读书。”
  “原来如此。”
  刘辨饶有兴致地点点头,沉吟片刻,遂做决定道:“你速命李旻引兵返回颍川,严防袁术在回城动手,孤自会派大将支援。”
  荀彧颔首:“不知殿下准备派何人前往颍川?”
  刘辨早于军师联盟有过商量:“颍川之地颇为重要,非真正的统帅之才不可,孤意派曹操前往,暂时充当都尉,与李旻相互配合,共卫颍川。”
  “曹操?”
  荀彧略感意外,但思索片刻,便点头道:“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此人精通兵法,腹有良谋,袁术这人的确斗不过曹操。”
  “只是……”
  荀彧试探性问道:“曹操可是骁骑校尉出身,一个小小的都尉,是否有些屈才了?属下以为,曹操的本事不输张辽,以颍川都尉任之,只怕其会心有埋怨。”
  要知道,早在数年以前,曹操就已经是济南相,这可是与郡守一样的两千石大员,如今又有讨董的功劳在,居然只给一个都尉?
  颍川郡守李旻,能hold住曹操?
  当然!
  最最最重要的一点,曹操绝非百里之才,以一个都尉任之,当真是大材小用,势必会让其满腔热血,饱受打击。
  刘辨又岂能不知道这一点,但他有自己的考量:“孤自然清楚,你且去传令李旻,然后将曹操唤入大帐,这份任命,孤亲自与其说。”
  荀彧拱手:“喏。”
  旋即。
  躬身离开大帐。
  刘辨长出了口气,心念一动:“老师,专家说得还真不错,一旦二袁讨董失败,人心就散了,看来咱们也是时候回南阳了。”
  “别急!”
  军师联盟的声音跟着响起:“先让别的诸侯走,辩爷还需要做好筹划,然后再返回南阳,毕竟消息传回南阳,也需要时间发酵。”
  “孔家吗?”
  刘辨试探性问道。
  “恩。”
  军师联盟肯定地道:“一来,孔家的人脉关系谱才刚刚送来,专家正在做针对性的梳理,这关系到咱们接下来的打压士族的分寸。”
  “到底该打哪一批,该杀哪一批,又该拉拢哪一批,全都要有个事先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返回南阳。”
  “这二来嘛……”
  军师联盟再次转回雒阳:“即便辩爷你要返回南阳,正位回宫,建立新朝,与旧朝分庭抗礼,但声势上的讨董绝对不能丢。”
  “袁绍、袁术等诸候可以引兵离开,但你绝对不能离开,即便大部队离开了,也得留一支兵马在河洛,继续讨董,声张正义。”
  刘辨又岂能不知道这一点:“恩,我明白的,让张辽引兵留在雒阳,施行屯田,背靠颍川基地,继续与董卓周旋即可。”
  “对!”
  军师联盟肯定地道:“不管双方有没有发生实质性战斗,只要辩爷的兵马还在雒阳,从名义上而言,咱们就没有放弃讨董,这杆大纛旗还继续扛着。”
  “等以后咱们有实力了,可以向外扩张时,张辽的兵马立刻可以出击,不管是并州也好,还是兖州也罢,全都在咱们的威胁之中。”
  ……
  刘辨继续跟军师联盟聊着。
  “报—!”
  忽然,帐外响起悠悠一声传报。
  抬眸望去。
  但见,帘帐起,从外面转入侍卫,拱手抱拳:“殿下,骁骑校尉曹操正在帐外。”
  刘辨大手一挥:“让他进来吧。”
  侍卫拱手:“喏。”
  不多时。
  曹操掀帘而入,趋步上前,欠身拱手道:“末将曹操,拜见殿下。”
  刘辨摆手示意其一旁落座:“起来吧。”
  “多谢殿下。”
  曹操拱手致谢,旋即一旁落座:“不知殿下唤末将前来,所为何事?”
  刘辨倒也懒得遮掩,直言道:“想来你也应该得到了消息,袁绍、袁术西行讨董失败,袁术引兵离开渑池,目前正朝雒阳而来。”
  “不过……”
  刘辨话锋一转,轻声道:“孤猜测他不会在雒阳停留,而是会直奔颍川,返回豫州,此前孤与袁术之间颇有嫌隙,为以防万一,想要派你入驻颍川,以防不测。”
  曹操毫不犹豫,铿锵言道:“末将愿往。”
  “恩。”
  刘辨淡笑,颔首点头。
  对于曹操的积极态度,他非常喜欢:“你能如此,孤很欣慰,不过目前还得委屈你一下,暂时以颍川都尉的身份入驻。”
  “没问题。”
  曹操没有丝毫犹豫地答应:“末将不觉得委屈。”
  这倒是让刘辨感觉到些许意外了:“你曾经可是两千石的朝廷大员,而且又有讨董大功,能力丝毫不逊于郡守李旻,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你……”
  刘辨双眸凝视着曹操:“可甘心否?”
  曹操淡笑,肯定地点点头:“殿下不必怀疑,末将毫不妒忌。”
  刘辨对此颇为满意,但同样非常好奇:“可能告诉孤原因吗?”
  “可以。”
  曹操深吸口气,略微组织一下语言:“其一,殿下主动唤末将前来,颁布命令,而非派文若任命,这份器重,末将心知肚明。”
  “其二,殿下已经明言是暂时为都尉,而非永久,何况末将相信自己的能力,更相信殿下的眼光,末将有功,必会提拔。”
  “其三!”
  曹操忽然郑重起来:“乃是末将私自揣测,颍川郡北依河洛,西连南阳,堪称战略枢纽,位置极其关键,不容有失。”
  “末将初来乍到,殿下便能将此重任交给末将,这份信任,让末将倍感荣幸,又岂会在意一个小小的都尉官职。”
  啧啧。
  刘辨不得不承认,曹操的确是心细如发,腹有良谋,把颍川交在这样的人手里,刘辨又岂能不安心。
  “还有其四……”
  刘辨淡然一笑,轻声言道:“你是豫州谯郡人,对于豫州再熟悉不过,将来新朝必然会踏及豫州,届时你曹操便是一柄出鞘的利剑。”
  曹操拱手抱拳:“末将必不负厚望。”
  刘辨摆手:“好了,你且去吧,与李旻一起,返回颍川,袁术若敢动手,那便消灭他,孤正愁没理由呢。”
  曹操铿锵回应:“殿下放心,交给末将便是。”
  “哦对了。”
  曹操正要转身离开时,刘辨忽然想起了什么:“颍川枣祇,可在你帐下?”
  曹操拱手抱拳:“在。”
  “代孤问他,可愿随孤回南阳,孤另有安排。”
  “枣祇定不会拒绝。”
  “好。”
  刘辨长出口气:“既如此,便退下吧。”
  曹操再次拱手。
  旋即。
  躬身倒着离开大帐。
  因为要搞两系法杂交水稻,需要一个有屯田经验的人负责操持。
  历史上,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后,枣祗和韩浩建议设置屯田,曹操命枣祗为屯田都尉,在许下募民屯田,兴修水利,当年收获了万斛粮食。
  有这么一个成功的例子在,刘辨又岂能放过。
  望着曹操离开的背影,刘辨淡然一笑,心中暗道:“老师,这曹操果然聪明。”
  军师联盟的声音随机响起:“何止是聪明,还懂得收敛锋芒了。”
  “哦?”
  刘辨不由好奇:“老师,这是何意?”
  军师联盟解释道:“刚才微表情专家提醒说,辩爷你指出第四点时,曹操脸上没有半点震惊,应该是早已明白辩爷的战略。”
  “要知道,这第四点才是安排曹操进入颍川的关键,他却已故意漏下这一点没说,分明是害怕引起辩爷你的怀疑。”
  “作为一个属下,是要学会揣摩老板的心思,但却不能全部揣摩透,像是老板的蛔虫,这样会让老板心生忌惮。”
  “辩爷。”
  军师联盟一针见血地指出来:“你说曹操是不是很聪明?他已经不是年轻时候的愣头青,懂得收敛自己的锋芒,开始真正塑造自己的三观了。”
  “这一点同样佐证了历史学家的猜想,曹操人生的转折点,应该就是从讨伐董卓开始,接下来辩爷的举动,对于重塑曹操,至关重要。”
  刘辨深吸口气,下意识凝重起来:“老师,你这么一说,让我倍感压力。”
  军师联盟很淡然地道:“放心吧,有军师联盟的专家在,会让曹操成为一柄真正的利剑,毕竟在专家这里,曹操可是按照统帅来培养的,重点关注对象。”
  “恩。”
  刘辨肯定地点点头:“只要有专家在,我就能放心了,明明是块好铁,若是被我炼废了,岂不可惜?如果是专家出手的话,一定能炼成钢!”


第246章 董卓震惊:另立新朝?弘农王还挺有魄力!
  旭日东升现朝霞,颖水潺潺秀青峰。
  轘辕关。
  刘辨亲自来为李旻、曹操送行。
  这里有此前运送粮草的船只,以水路返回颍川,速度会非常快,必可抢在袁术之前,完成各路要点的防守。
  虽然,刘辨方才十六岁,但如今个头已经窜到七尺八寸,站在曹操面前,竟高出他多半个头,颇有股睥睨姿态。
  不过……
  刘辨却是面色和善,满脸带笑,平易近人,丝毫没有展露出半点威压霸气:“孟德啊,孤可是把颍川交给你与李郡守了,千万别让孤失望。”
  “殿下放心。”
  曹操拍着胸脯保证道:“且不说袁术一路损兵折将而回,如今兵马不过数千而已,即便有上万兵马,只要有末将在,袁术必不敢觊觎颍川。”
  “恩。”
  刘辨肯定地点点头:“这便是孤派你去颍川的原因,切记,守卫颍川只是开始,你肩上的担子还是比较重的。”
  颍川作为目前与河洛、南阳之间的枢纽,地理位置至关重要,此外,颍川作为刘辨楔入豫州的一根楔子,袁术必定会想办法将其拔出。
  至少……
  在专家的眼里,颍川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恐怕不会太平,即便袁术暂时没有能力进攻,缓过劲儿来的董卓,必会在背后搞小动作。
  曹操本部兵马不多,即便加上李旻的兵力,也不过只有八千人,颍川与汝南毗邻之地,乃是平原,这样的兵力压根不够防守。
  曹操自然明白刘辨的意思,肯定地点点头:“殿下放心,末将明白。”
  刘辨的目光转向李旻,淡然一笑:“李郡守,对孤给你配的都尉,可还满意否?”
  李旻诚惶诚恐,忙不迭一揖:“殿下,您让一个两千石大员当都尉,着实有些屈才了,不过属下说句真心话。”
  “我这里啊。”
  言至于此,李旻淡笑着捂着自己的心口:“可安心多了。”
  刘辨再次叮嘱道:“孤最终唠叨两句,颍川至关重要,绝不容有失,二位当精诚团结,相互配合,共保颍川不失。”
  李旻、曹操拱手:“喏。”
  刘辨长出口气:“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时辰不早了,二位且请登船吧。”
  二人应命:“喏。”
  旋即。
  转身直奔商船。
  刘辨端立颖水河畔,目送离开。
  当商船缓缓离开。
  甲板上。
  李旻长出口气,轻声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