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完全就是两个时空的东西,而且两个时空至少相差了上千年、甚至更久。
这无疑是的这处秘境变得更加诡异。
“……”
此刻瓬人军众人已经没有人再说话。
因为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认知,就算是推测,也没有人能够做出自洽的推测,根本不知该如何评论目前的情况。
就在众人思绪混乱的时候,不远处传来了一些脚步声。
“公子。”
是杨万里与负责修复门楼的那些瓬人军兵士。
他们赶来此处支援,自会进一步加快发掘的速度,接下来将会有更多的东西呈现在吴良与众人面前。
……
短短几分钟之后,在吴良身旁帮忙挖掘的典韦便又有了新的发现。
那同样是一件与那副甲胄材质相同的铜器,不过这件铜器要略小一些,仅仅只是薄薄的一片。
好在典韦自打不慎将那具尸首的头皮铲下来之后,下手便谨慎了许多,因此并未对这个铜器造成任何损坏,还在发现的第一时间便将吴良叫了过来。
吴良仔细清理过后,这件铜器终于露出了本来的面目。
这竟是一个铜面具。
面具的凹凸形状可以做到契合人脸,在将整张脸遮盖起来的同时,又在眼睛与鼻孔的地方都留出了孔洞,可供视物与呼吸之用。
嘴巴的位置则是开了一张造型夸张的大口,并且大口中还有上下各两颗獠牙,看起来就像一头凶兽的血盆大口。
而在面具的两侧,则还分别多出来两处大约十公分长的类似于耳朵的部分,并且在耳朵的下方还有两个小孔,看起来就像是耳孔一般。
除此之外,铜面具上还刻有了一些装饰性的纹路。
这些纹路主要是一些契合铜面具边缘的重环纹,虽然算不上有多精美,但却使得这个铜面具显得更加立体。
“这面具又是用来作什么的?”
吴良微微蹙眉。
据他所知,后世天朝考古界发现过不少面具,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发掘于三星堆的青铜面具。
不过与眼前的铜面具不同,三星堆中的青铜面具绝大多数都没有在眼睛、鼻孔与嘴巴的地方进行做空处理,甚至有些还做成了极为夸张的竖目。
总之,三星堆中的绝大多数青铜面具受限于体积、重量与造型等多方面因素,根本就不是给人们佩戴的,基本上只能被当做祭祀仪式的礼器使用。
当然并不是说三星堆中的这些青铜面具便不伟大不令人震撼,只是用途不同罢了。
而如今吴良发现这个铜面具。
看起来则非常合适佩戴,非但不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行动,应该还能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等等!
保护作用?!
吴良回头看向了此前发现的那个铜头盔。
方才他便在那个铜头盔的前端两侧发现了两个单独凸出来的部分,只是不知那究竟是装饰,还是有别的作用。
而这个铜面具的左右两侧则正好有两个对称的缺口,并未这两个缺口似乎与铜头盔上那两个凸出来的地方相吻合,不单是位置为何,形状也颇为吻合……
“老先生,劳烦你将那个铜头盔再递给我一下。”
吴良回头对立于那副甲胄旁边于吉说道。
“好嘞。”
于吉赶忙将其抱起送了过来。
“多谢。”
吴良点了点头,随即慢慢的将铜面具靠在了铜头盔上,并且使得铜头盔上那两个单独凸出来的部分插入了铜面具的那两个左右对称的缺口之中。
凸出部分与缺口完美契合!
甚至就算吴良松开手,那铜面具也能够稳稳的挂在铜头盔上!
“这两样铜器竟是一套?”
众人见状不由惊道。
“……”
吴良心中亦是震撼不已。
这竟是一套全方位的头部护具!
戴上这个头盔,再配合上这个面具,除了被敌人使用尖锐利器无比精准的刺入眼睛处的孔洞,否则基本不可能对己方人员造成致命伤害。
而且……
吴良又若有所思的看向了面具两侧耳朵上的两个类似于耳洞的圆孔。
如果契合在一起的头盔与面具在跑跳的时候其实还是有可能掉落的,但若是使用绳索穿过这两个孔洞,并将其环绕一圈绑在头盔后面,这个组合将会变得异常稳定,哪怕进行剧烈的运动亦不会分离……比如打仗的时候!
如此精妙的设置完全出乎了吴良的认知,很难想象这竟是上古时期的产物,简直不可思议。
而就在吴良震惊的同时。
“老朽明白了!老朽终于想明白了!”
于吉忽然一脸兴奋的叫了起来。
“?”
众人疑惑的看向了他。
“老先生,你究竟想明白什么了?”
吴良亦是回过神来,回头问道。
“公子记得史书中是如何记载蚩尤与他那八十个同族兄弟的么?”
于吉走上前来接过吴良手中的铜头盔与铜面具,一边比划着一边对众人说道,“史诗中说他们‘兽身人语、铜头铁额,耳鬓如剑戟,头有角!’,公子与诸位细想一下,假如有人戴上这有角的铜头盔,再用这铜面具将脸遮上,可不就是兽身人语、铜头铁额、耳鬓如剑戟、头上还有一对兽角么?”
“这……”
众人微微愣住。
不得不承认,于吉说得还真挺有道理!
尤其是只有九黎国掌握炼铜技术,并制作出这种领先其他部落整整一个时代的铜器护具时,其他部落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这究竟是什么东西,自然只能将他们当做兽身人语、铜头铁额、耳鬓如剑戟、头上还有一对兽角的可怕怪物!
“还有,史书中还说九黎国族人以沙石为食,老朽也想到了合理的解释。”
对于众人的表现,向来喜欢成为焦点的于吉自是颇为受用,又自我发挥道,“那时的古人通常以狩猎与采集为生,因此大部分活动都与此类有关,而唯有九黎国掌握了炼铜技术,诸位应该是知道的,这炼铜必然离不开采矿,自然需要开采与搬运许多矿石加以提炼,这种行为在其他部族的人们眼中同样不可理解,他们实在不明白九黎国开采搬运这些没用的石头做什么,于是便以讹传讹认为他们以沙石为食,这不是也说得过去么?”
“呃……”
众人闻言又是愣住。
虽然这种说法听起来似乎略微有些牵强,但若是换位到那个时代……
就好像他们始终理解不了吴良搞出来的那种杀伤力巨大的震天雷一样,好歹他们至少知道那震天雷其实是吴良使用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配制出来的,而放在外人眼中,这便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神力,唯有天上的雷神电神才能掌握如此可怕的力量。
倘若这件事情传扬出去,保不齐也会传出类似于九黎国族人“以沙石为食”的误传。
而众人可以确定的一件事便是,只要九黎国的人是人类,便断然不可能以沙石为食,那是自杀……
(本章完)
………………………………
第八百七十六章 英烈堂(4000)
于吉的这番话瞬间为吴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他说的的确极有道理,抛开那些花里胡哨的神话传说不谈,九黎国与蚩尤的相关描述的确有可能因此产生。
毕竟人们对不了解的事物,总是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联想与讹传,哪怕到了后世也不曾改变。
而对于上古时期的人类而言,他们不了解的事物就更多了,九黎国作为最早掌握炼铜技术的部落联盟,他们的一些行为在其他的部落眼中,自是难以理解的异类,因此的确非常容易产生类似的误会与讹传。
不过此事要验证起来就不太容易了。
除非吴良能够找到九黎国之外的其他部落关于此事的记载,而且还需要多找到一些加以比对分析,如此才有可能通过其中的细节得出最接近真相的结论。
可惜据他所知,无论是如今还是后世,相关逐鹿之战前后的文献记载都只有寥寥数语,最早也只能追朔到先秦时期成书的《山海经》。
再加上天朝最早的原始象形文字乃是起源于一个叫做仓颉的部落首领,而仓颉则是黄帝的左史官,即是说天朝真正出现文字并得到一定范围的推广,一定是在黄帝打败蚩尤完成统一之后。
因此就算吴良真有机会找到相同时期的其他部落的遗迹,恐怕也基本不可能找到相关的文献记载,最多也就发现一些上古部落族人制作的一些用于记事的绳结或是没有当事人解读外人很难理解的远古壁画,这些东西同样无法清楚的表达出其他部落对九黎国的看法。
如此思索着。
“老先生。”
吴良神色郑重的看向于吉,“你的这些想法很有见地,劳烦你出去之后将这些想法汇总一下编撰成册,之后我会将其记录在我打算编撰的史书之中,或许这想法不仅仅只是现在给我们一些启示,也可以给后世研究史实的人们提供一个研究方向。”
“哈哈哈,公子也认同老朽的猜测么?”
见吴良的神色与语气十分重视,于吉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一边挠着稀疏的头发一边干笑着道,“既然公子瞧得上老朽这胡言乱语,老朽自当尽力办好此事。”
“接下来我们应该还会发现一些东西,也请老先生多多留意,不必拘泥此前的史书如何记载这段历史,只要是合情合理的猜测,老先生尽可以天马行空。”
吴良又道。
于吉笑的更加灿烂,连连点头道:“公子放心,老朽最擅此道。”
……
有了杨万里与那些此前修复门楼的瓬人军兵士加入,发掘工作的效率立刻又提升了一大截。
接下来有更多的尸首与甲胃相继出土。
与此前的发现一样,这些相对显现的尸首与那些甲胃之间存在着大约一尺的高度差,而这一尺的高度差,看起来便是数千年的时间差,简直不可思议。 …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瓬人军那迫在眉睫的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
平时已经准备暂时收工吃饭的时间到了。
吴良并未招呼大伙休息,白菁菁等女卷也依旧留在现场帮忙搬运一些泥土,而不是回到河心岛上造饭。
已是饥肠辘辘、人困体乏的瓬人军兵士们怎会没有任何感觉。
他们正在不停的偷偷瞄向吴良,心中究竟在想什么已经不言而喻。
吴良知道此事不可能再瞒下去,只得主动站出来大声对众人说道:“兄弟们,我现在有两个消息宣布,一个是好消息,一个是坏消息,你们想先听哪一个?”
“坏消息!”
“好消息吧,我想先听好消息。”
“我也想先听坏消息……”
众人停下手来七嘴八舌的回应,不过最终还是坏消息的呼声占据了多数……而事实上,当吴良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已经对这个坏消息有了一些猜测,毕竟此前已经有了一些迹象,而他们其中有些人也参与过之前的狩猎补给。
“行,那就先说坏消息。”
吴良点了点头,无奈的道,“坏消息便是,这几天无法外出狩猎,我们的吃食已经消耗殆尽,从现在开始恐怕便要饿肚子了。”
“……”
瓬人军众人顿时陷入沉默,该来的果然还是来了。
不过沉默了两秒钟之后,立刻又有人不甘的道:“公子,不是还有一个好消息么?”
“好消息则是,我们还有干净的水源。”
吴良继续说道,“据我所知,在有水的情况下,只要大家忍住饥饿,再坚持个三五天应该不成问题,而如今发现的种种迹象表明,除了那三道门楼,这地方一定还有其他连通外界的方式,只要大伙耐住性子,我有信心在这段时间之内找到离开这里的办法!”
其实有水的情况下,人可以活的更久,绝对不止是三五天那么短,此事在后世有相关的研究数据。
但那前提是必须尽可能的减少消耗。
而瓬人军既然要发掘这处遗迹,便必然不可能躺着不动,相反每天还必须进行大量的体力劳动,因此能够再坚持三五天就算是不错的了。
“既然公子都这么说了,饿上三五天又能如何,只要能活着出去,咱们回到陈留照样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公子,等回到陈留之后,可否把你那能喝的烧酒赏我们几坛子?”
“公子,我想吃一回牛肉,听说陈留朱家每个几个月就有耕牛不慎摔死,你与朱家三公子乃是异性兄弟,下回他家再有牛摔死你去给咱们要来一头尝个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