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依旧没有任何头绪。
如今他与瓬人军众人掌握的信息没有任何差别,除了那三道已经崩坏的门楼,完全不知道是否还有其他走出秘境的方法。
如此沉吟片刻。
“杨万里,你先率兄弟们尝试修复那三道门楼,尽量将其重新拼接起来,没准儿那东西拼起来之后还能使用。”
吴良并未接过于吉的话茬,而是对杨万里如此安排道。
其实他心里也清楚,这亦是在死马当活马医,毕竟方才那三道门楼崩塌的情况大伙都看在眼里。
且不说随着门楼的碎裂,附于门楼之上的术法力量是否已经一同遭到了破坏。
就算是真将其拼凑了起来,也必然无法保持完整,就像瓷瓶一样,倘若一个瓷瓶只是裂成了几片,那拼凑起来当然容易,但若是瓷瓶像那三道门楼一样碎成了许多块,那拼凑起来的难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根本不可能保证没有缺失。
“诺!”
杨万里应了一声,便立刻招呼着瓬人军兵士返回三道门楼处干活。
此时吴良才回过身来对剩下的瓬人军骨干道:“我们不能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那三道门楼上,在我们看来,这秘境中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我们逃出去的线索,这锁龙柱与可能存在的古墓也不例外,因此趁着杨万里率人修复门楼的功夫,我决定寻着这个线索继续探查下去,你们可有什么不同的见解?”
“……”
瓬人军众人没有说话,不过显然也是毫无头绪,最终都摇起了头。
见众人没有意见,吴良这才看向于吉道:“既然如此,老先生,我需要再向你请教一件事。”
“公子请讲。”
于吉连忙说道。
“你说这里此前可能是一处先天龙脉,而锁龙柱也是定在了风水穴上才能截断地气,那么依你所见,若没有这个锁龙柱,有人想在这处先天龙脉中修建祖坟,应该将穴位选在什么方位最为合适?”
吴良开口问道。
“回公子的话,此地如今已经成了死龙格局,就算没有那锁龙柱,也依旧是一条死龙……即是说这地方此前受到锁龙柱的影响,地形地貌历经千百年早已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因此老朽虽推测此地可能曾是一处先天龙脉,但却连它原本是一条什么龙都已看不出来,实在无法准确找出最佳穴位。”
于吉顿时皱起脸来颇为无奈的道,“不过锁龙柱所在之处乃是为了截断底气,而墓穴定穴又是为了选择底气最充盈的地点沐浴地气,因此两者相距应该不会太远,公子可以依照这个规律寻找古墓。”
“如此说来,如果这地方真有古墓,八成便应该在这下面……”
吴良抬手指向了锁龙柱所在的那片积累了大量淤泥的河床。
如今吴良虽然使用御水之术令黄河改了道,这片区域的河床也完全暴露了出来,但河床上大量的淤泥与河沙依旧很难处理。
这绝对是个大工程,这个时代没有大型工程机械,而这次随行的瓬人军兵士也十分有限,还要分出人来去修复那三道门楼,这根本就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与此同时。
此地变成黄河的入海口已有多年,即是说就算这里有一座古墓的话,也已经在河水中浸泡了多年。
而通常情况下,古墓都是土石所建。
这样的建筑方式防水性一般,寻常的雨水自然无法渗透,但若是直接被大水淹没,尤其还是长时间的淹没,河水必将渗入其中使其变成一座透水冢。
透水冢有一个好处,那便是可以使墓中的许多不会被水泡坏的东西完好的保存下来,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的起到防盗的作用,就像后世发现的海昏侯墓一样。
但同时对于瓬人军而言,发掘的难度无疑也变得更大。
好在吴良现在的御水之术非同一般,应该可以轻而易举的将透入墓中的水排去……
不过饶是如此。
现在便要进入这片河床查探那条锁龙柱,还要在其附近寻找可能存在的古墓依旧十分困难,光是这些淤泥便已经足以令吴良等人举步维艰,甚至淤泥厚一些的地方便与沼泽无异,走在上面稍有不慎便会被吸进去窒息而亡。
“不错,公子打算下去查探么?”
于吉点了点头,却又有些担忧的问道,显然他也已经看出了这片河床的可怕。
“先不急。”
吴良理智的摇头道,“此事暂且记下,借着杨万里正率人修复门楼的空当,也让这河床上的水再流干一些,我们先查探一下这座河心岛目前的状况,至少应该搞清楚它暂时还会不会继续坍塌崩坏,也好提前有个准备。”
至于那应龙残留的精气是否还能够撑住这处秘境……吴良则表示这事他实在无能为力,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
不久之后。
吴良等人再次来到那道贯穿整个河心岛的裂缝跟前,此事地面已经没有任何震感,而这道裂缝也没有继续扩大。
除此之外,原本几乎填满裂缝的河水亦是流了个差不多,将裂缝内部的情况呈现了出来。
可惜这道裂缝实在太深。
吴良做好了安全措施从裂缝的边缘探出头去张望,也只能看到裂缝之下几十米的地方,再深处便是一片神秘而又未知的黑暗。
“呼——”
吴良听到了幽幽的穿堂风声。
强风正自下而上自裂缝中涌出,吹得吴良睁不开眼睛,鼻腔中充斥着浓烈的河腥味,这是穿堂风带上来的气味。
这些暂时都看不出什么异常之处。
不过吴良并不放弃,继续带着众人沿着这道裂缝查探,没过个百丈便要探出头去查看裂缝中的情况。
如此来到那处同样被裂缝一分为二的天坑附近时。
吴良终于在裂缝中看到了一些不太一样的东西,那是那副应龙的骸骨,此刻它被架在了裂缝的半空之中,两只翅膀的骨骼正好抵在岩壁上形成了微妙的平衡,使得那副应龙骸骨没有继续下落。
而也正是这两只翅膀的骨骼支撑住了整副应龙骸骨,反倒使其刚好呈现出了此前迎击紫色天雷的豪放姿态。
若非吴良知道它的精气已经快要枯竭,恐怕便要以为它打算再次腾空而起了。
“呼——”
又有强风吹过,这副应龙骸骨随风前后摇摆着,就像一个巨大的骸骨秋千……
……
几个时辰过去。
吴良并在这道裂缝之中未找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只得重新将目光投向了这座河心岛之外的低洼河床。
相比之前,现在的河床上残留的水又流去或渗下去不少。
放眼望去几乎看不到比较大的水洼,而一些早就暴露出来的地势略高的河床,表面甚至已经出现了少量干涸的如同蜘蛛网一般的细小裂缝。
杨万里那边修复门楼的工作仍在继续,一些大块的碎石已经被他们拼了回去,只是目前还没有办法固定住,而那些小的碎石,则还在悉心的清理与拼凑当中,恐怕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因此吴良决定先尝试与典韦二人进入河床简单的试探一番。
在这之前,还是需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他与典韦的鞋子。
普通的鞋子肯定无法在软滑的淤泥中行走,每一步都会深深陷入其中,耗费体力不说,估计走不出几米鞋子便找不回来了。
因此吴良当场就地取材制作出了两双特殊的鞋子。
说白了就是找来了四块木板,将这四块木板削成了雪橇的造型,而后再用绳子将其牢牢的绑在他与典韦的脚上,大功告成!
为了测试这种鞋子的可行性。
吴良率先在腰间绑上绳索,挪动着脚步一点一点的下到了河床之中。
一只脚踩在满是未干淤泥的河床上,立刻便会向下陷入一截,不过也仅仅只是一小截,那又宽又长的木板便撑住了他的身体,居然真就稳稳的站在了淤泥的表层。
吴良再挪动另外一只脚,最后整个身体的重量都完全站到了淤泥上,暂时没有任何继续下陷的迹象。
“可行!”
吴良心中欣喜。
这样的话,他便可以与典韦穿越这片河床去到那根锁龙柱附近查探。
当然也就只有他与典韦可以勉强过去,这样的鞋子行走起来十分困难,同样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其他的瓬人军骨干要么老要么小要么便是女子,实在不具备这样的体力。
除此之外。
鉴于典韦的体重,吴良给典韦特制的鞋子长宽都要多出一截,这使得典韦每走一步也必将消耗更多的体力,不过他可是典韦,这点体力消耗应该难不住他。
很快,吴良与典韦就如此举步维艰的出发了,一点一点的向百米之外的锁龙柱挪动。
“你们吴太史的手段可真是层出不穷啊……”
望着吴良与典韦的背影,华佗由衷的感叹起来。
“这才哪到哪啊?”
诸葛亮澹然一笑,说道,“有才哥哥会的还多着呢,说他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我就都觉得有些谦虚了。”
………………………………
第八百六十七章 岩石层(4000)
「吧唧……吧唧……」
行走在淤泥之上,每一步都伴随着湿粘的动静,每一次抬脚都需要与淤泥对木板的吸力进行对抗。
吴良走得十分艰难。
才走了二三十米,双腿就已经感受到了明显的乏意,以至于之后他干脆用上了懒办法,脚都不抬起来,就那么搓动着脚下的木板在淤泥上一步一步的滑动。
回头在看看典韦。
吴良不由的羡慕起来,这个家伙在这片淤泥上行走虽不是如履平地,但明显要比他轻松许多……这身体素质是真心强悍啊,比不了比不了,难怪当年典韦做长工的时候,主人家里的夫人情愿倒贴。
就这样耗费了整整半个时辰,吴良才终于跨越了这一百来米的距离。
此刻他已是气喘吁吁,只想找个地方坐下来好好歇息歇息,可惜在这满是淤泥的河床之后,哪里有什么地方可以给他歇息。
而典韦则依旧面不改色,立于一旁神色严肃的四下张望警戒。
如此略微喘了口气,吴良坚持着开始仔细探查面前的这条锁龙柱。
之前站在河心岛上俯瞰的时候,虽然看得出来这条锁龙柱体积不小,但并未觉得有多宏伟高大,而此刻立于锁龙柱之下仰视,这种感觉便立刻出来了。
如同之前看的那般。
锁龙柱朝向河水下游的柱身,此刻正被一层厚厚的类似藻类与淤泥混合的湿滑物质包裹起来,看不清原本的样貌,但朝向河水尚有的柱身,这种湿滑物质则明显要少了许多,不难看到柱身表面的情况。
锁龙柱的表面果然刻有一些东西。
吴良首先看到的便是一些位于锁龙柱最下方的一大片云气纹,确切的说这应该是云尾纹,也就是云气纹的边缘纹路。
再慢慢往上看,在一片云气纹之间,吴良看到了一条巨大的尾巴。
这尾巴看起来像是鱼的尾巴,上面还分布着类似鱼一般的鳞片,不过沿着尾巴向上看,又会发现它似蛇一般修长。
如此继续抬头向上仰望,出现了一对鹰爪一般的利爪……
龙!
这肯定是传说中的龙了!
虽然不论是这个时代还是后世,真正见过龙的人少之又少,甚至龙一度被当做杜撰出来的神话图腾,但对于每一个天朝人而言,龙的形象却是早已深入人心,随便揪出一个人来都能利利索索的画出一条龙,画的好不好另算,但相关的主要特征绝对不会出现错误。
吴良继续顺着锁龙柱向上望去,一条环绕在锁龙柱上的神龙形象映入眼帘。
角似鹿、头似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耳似牛……细节上略有一些出入,但这绝对是传说中的神龙形象,天底下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具有如此特征的东西。
不过除了这些,这条神龙还多出了一对翅膀。
所以它应该是应龙,肯定是吴良等人此前见到过的那副应龙骸骨的复原形象,而与那副应龙骸骨相比,自然是这锁龙柱上的形象更加雄壮威严,不过给人带来的压迫感却是那应龙骸骨更强一些,那是一种与死亡息息相关的压迫感!
继续向上望去。
在这条锁龙柱的上端,则依旧是大片的云气纹,不过不同的是云气纹之***有四个突出的东西,看起来像是四根自东西南北四个方位钉入锁龙柱中的巨大钉子,形成了一个交叉十字,如此使得只从一个方位看去,这锁龙柱的造型竟有点类似于华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