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发展与吴良所知的历史截然不同,起码直到目前为止,曹老板都没有机会做出“强纳”邹氏的举动,而邹氏也是被张绣主动带到了曹老板面前,并且主动要求前往一处私密的房间褪去鞋袜衣物继续针灸治疗。
至少从这些表象上来看。
张绣的投降都极有可能是真心实意,而并非提前就有了反叛的计划,并且依照这个剧本发展下去,张绣还极有可能成为曹老板的“救命恩人”,而曹老板将邹氏纳作妾室亦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所以历史上那惨烈的“宛城之战”又究竟是因何发生的呢?
……
随着曹老板这个主家被抬走,曹昂、曹纯等人亦是一同离开了宴会。
此时还在堂内的人一个个都大眼瞪起了小眼,全然没有了继续吃酒玩乐下去的想法,于是以张绣为首的一干人干坐了片刻之后,便也起身与曹营众人辞别。
曹营众人又岂敢在曹老板身体不适时继续吃酒作乐,也是纷纷以军务为借口离去。
最后客堂内就只剩下了吴良与郭嘉二人。
“嗯——”
郭嘉则像个没事人一样继续大口大口的吃酒。
这酒与吴良的高度蒸馏酒不同,乃是味道比较可口的米酒,郭嘉酒量不错,自然也没有那么容易醉倒。
“郭祭酒,人都走完了,要不咱们也去瞧瞧明公情况如何?”
吴良试探着问道。
不管郭嘉去不去,他肯定都是要去的,毕竟他怎么说也是曹老板的准女婿,有这层关系不在一旁陪着实在说不过去。
“吴太史,关于此事,在下倒有一些不同的见解,吴太史若是不急可否听在下絮叨絮叨?”
郭祭酒却忽然对他说道。
“哦,郭祭酒请讲,我洗耳恭听。”
吴良心知郭嘉绝不只是随口说说,当即拖了一个蒲团坐到了郭嘉身边。
“在下以为, 明公这次若是能够及时醒来倒还好说,若明公如此昏死下去,最多持续三日恐怕便会生乱。”
郭嘉正色说道。
“此话怎讲?”
吴良认真的问道。
“明公此次亲自率军南征,麾下将领虽人才济济,但却并未设立一个明确的裨将,这使得明公一旦有恙,便没有人能够立即名正言顺的站出来代为主持军事,如此待明公昏死的消息传扬出去,必定生乱。”
郭嘉抚摸着酒杯不急不缓的说道。
“不是还有长公子么?”
吴良问道。
“这正是在下想说的事情。”
郭嘉又道,“此情此景之下,长公子的应对方法亦有失水准,在众人面前他的确应该尽忠尽孝,如此方可成仁德之名,这方面他已经做到了,但此刻人已散了,明公又不知何时才能醒来,长公子便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若换作我是长公子,必定先将此事按下不表,火速将各军将领招来,愿为我所用这允于重赏,不愿为我所用者是雷霆手段除去,使亲信之人取而代之,如此之后无论明公醒与不醒,我军依旧在掌控之中,方可将乱象扼杀在襁褓之中。”
“如此我军稳如泰山,他人便也没有了可趁之机。”
最后这句话郭嘉说的有些含混,但这个“他人”指的是谁,其实便是秃子头上的虱子。
“郭祭酒与我说起这些,应是希望我能够将这些话转告长公子吧?”
吴良心中大为震惊,郭嘉这明显是想要曹昂造曹老板的反,一旦此事成了定局,曹昂便等于提前登了基。
………………………………
第七百八十七章 十成(4000)
至于登基之后……
那便是另外一回事了,以史为鉴,许多人一旦大权在握,哪怕只有一天,心境也会发生极大的变化,到时候就算曹老板醒来,曹昂是否还愿意将握在手中的权力让出也变成了未知数。
甚至就算曹昂愿意,一些此次事件的既得利益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亦会做出一些难以预料的反应。
何况那些在如此情况下不愿为曹昂所用的将领,必定是曹老板的忠实拥趸,曹昂若为了握住权柄除掉他们,便等于砍掉了曹老板的手足,背负上了“叛逆”之名,那时也已经不是他想回头便可以回头的了。
而对于吴良而言。
他自然是更希望维持现状的,毕竟曹老板总体来说对他还算不错,历史上曹营也是在曹老板的带领下答应了官渡之战,为日后魏国的建立与天朝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的必然性决定曹老板便是那个天命之子。
若是换了旁人,哪怕代替曹老板的人更加优秀更有才能,也未必便一定可以完成同样的事情,毕竟人一换变数也会随之而来,未来便不再是吴良所知的未来了。
另外。
曹昂虽然现在看起来与他的关系还算说得过去,但终归没有曹老板那么亲密,并且曹昂对待他与瓬人军的态度亦是十分不明了。
曹昂一旦掌权,他与瓬人军的处境是否会发生变化亦是一个未知数。
因此从自身利益去考虑这件事,吴良觉得此事必须慎重。
“如今在下在明公与长公子面前没有太多的话语权,就算说了长公子也未必听得进去,而吴太史则与长公子关系紧密,换吴太史去说更容易受到长公子的重视。”
郭嘉对吴良施了一个大礼,颇为郑重的道,“此事事关大局,请吴太史以大局为重,务必将此话转达,否则再拖延下去恐怕生变。”
闻言吴良不置可否的沉吟起来,片刻之后又故意问道:“方才郭祭酒说有人可能趁此机会生事,不知郭祭酒可看出是哪些人?”
“这……”
郭嘉面露难色,迟疑了一下才道,“别人在下不敢评判,不过张绣所部必定会有动作,尤其是张绣帐下的贾诩,此人最擅长把握机会,当初在长安的时候便看准了王允、吕布掌权初期根基不稳的时机,建议凉州诸将趁机反攻长安,李傕、郭汜等人依计行事,果然成事。”
“如今明公出现如此变故,我能够看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贾诩必然也看的出来,只是方才宴会上他不便给张绣出谋划策罢了,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现在贾诩必定正在与张绣秉烛商议,而以贾诩的口才,张绣很难不被说动。”
说到此处,郭嘉再次对吴良施礼,“如果我所猜不错,今日后半夜张绣所部必有动作,一旦他们有了动作,我们再做出反应恐怕就来不及了。”
“……”
听到这里,吴良心中“咯噔”了一下。
郭嘉此刻的分析与推测已经与历史上的宛城之战契合了起来,即是说历史上他的确已经提前看出了危机,不愧是那个名留青史的鬼才。
不过他却没能阻止这场变故。
这可能的确与他此刻的处境有关,当然也有可能他提前与曹昂说过此事,可惜曹昂没有取信于他,又或是优柔寡断以至于错过了最佳的反应时间,最终没能避免宛城之战的发生,还一不小心丢掉了性命。
对此吴良也有自己的依据。
史书中记载,曹老板逃亡时受到伏击,坐骑绝影因此身死,于是曹昂将自己的坐骑让给了曹老板,步行保护他逃离,自己却永远留在了宛城。
由此可以看出,曹昂是个真正的忠孝之人,他能够用自己的性命为曹老板争取生还的机会,那么便必然做不出郭嘉希望他做出的事情来,更何况还是在曹老板只是昏迷的情况下,曹昂断然不可能以雷霆手段取而代之。
“吴太史,事不宜迟啊!”
见吴良此刻依旧依旧是一脸的犹豫,郭嘉有些急躁的道。
“郭祭酒莫急。”
吴良回过神来看向郭嘉,正色说道,“若的确如你所说,此事怕是非同小可,只是这些暂时都还只是你的猜测,而子脩兄又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以我对他的了解,恐怕很难仅凭你的猜测便做出此等大逆不道的事来,便是我去说八成也没什么用。”
“若是如此,我军危矣!”
郭嘉终于不再催促,只是无奈的叹了口气。
“不过我现在倒有一个想法,不知是否可行,请郭祭酒帮忙合计合计。”
吴良接着又道。
“哦?吴太史说来听听。”
郭嘉侧目。
“如果无法对我军目前的状况做出改变,我们是否可以对可能生变的人使出雷霆手段,如此亦可将危机扼杀在摇篮之中。”
吴良沉吟着道。
“吴太史的意思是……”
郭嘉身子立刻前倾了一些,颇为意外的问道,“吴太史打算把先发制人,率先对张绣出手?”
“是这么个意思。”
吴良微微颔首。
他早就有这个计划,因此才会先用打赌的手段将手下的张袭所部笼络过来以备不时之需。
解决不了问题,便解决制造问题的人。
自古以来这便是应对疑难杂症的最优解,只不过吴良毕竟没有带过兵,对于政治军事涉猎也是极少,担心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够全面,如今郭嘉就在旁边,正好借此机会教他帮忙完善一下计划。
“这……恐怕不妥。”
郭嘉摇头道,“我虽推测张绣、贾诩必有所谋,但此事毕竟尚未发生,因此我们没有对他们出手的正当理由,正所谓名正才能言顺,如此师出无名日后必受非议,恐怕影响明公大计,得不偿失呐。”
曹老板现在的“大计”便是尽可能收服一切可以收服的力量,尽快提升实力应对袁绍方面施加的压力。
而这次张绣不战而降,正是曹老板最需要的局面。
完全可以想象,若不是曹老板忽然昏迷,他一定会对张绣大加封赏,以这样的方式来向其他的势力展示自己的仁爱与肚量,令其他的势力主动前来投靠。
但若是这次曹老板非但没有封赏张绣,反倒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将其捉拿,这便必然会影响到他的“大计”。
“眼下已是危机重重,还管得了什么大计?”
吴良反问。
“吴太史应该下过棋吧,先得一子而失全局,与先失一子而赢满盘,吴太史应该不会不知该如何选择吧?”
郭嘉亦是反问。
这个比方已经将郭嘉那纵横家的身份显露了出来,在他的眼中,张绣是棋盘上的棋子,曹老板亦是棋盘上棋子,本质并没有什么区别。
当然,并不是什么人都能从这句话中听出这层意思,也就吴良这样的有心之人才能够心知肚明。
再至于郭嘉的这番说辞。
倒也的确是郭嘉会说出来的话,历史上刘备被吕布击败不得不依附曹老板,当时程昱便建议曹老板将刘备杀死以绝后患。
曹老板再问郭嘉,郭嘉便以类似的话劝曹老板留下了刘备的性命。
不过郭嘉虽不建议曹老板杀死刘备,但却建议曹老板将刘备软禁起来,如此一样能够永绝后患。
可惜曹老板并没有这么做,最后还趁郭嘉不在的时候以截击袁术为由向曹老板借兵,最终果然借了不还,发展成了曹老板的心腹之患。
“郭祭酒言之有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吴良点头说道。
“吴太史费心了。”
郭嘉作揖送行,他还以为吴良这是答应他前去劝曹昂提前登基了。
……
然而吴良出来之后却并未去见曹昂,而是径直返回了自己的营地,随后命杨万里将张袭叫了过来。
“吴将军。”
自打有了前几日的赌约,张袭虽不是对吴良言听计从,但两者的关系也拉近了不少,毕竟吴良干系着他今后的仕途。
“张校尉,今夜恐怕便将有事发生,请你将麾下兵士召集起来严阵以待。”
吴良正色对其说道。
“请吴将军放心,有了我们之间的赌约,自打进了宛城之后,我与将士们便丝毫不敢松懈,时刻防范城内出现变故,不过……吴将军可是已经发现了什么证据?”
张袭开口问道。
“明公在宴会上莫名昏死了过去。”
吴良说道。
“什么?!”
张袭顿时惊得跳了起来,“明公居然死了,那么如今我军由谁执掌大局?”
“……”
吴良汗颜,不得不再次说道,“明公只是暂时昏死了过去,并非驾鹤西去,而且我已经亲自为明公查验过,明公暂时没有生命危险,只是不知何时才会醒来,这话张校尉可不能乱说,否则谁都救不了你。”
“原来如此,真是吓了末将一跳。”
张袭这才松了口气,却又问道,“明公为何会莫名昏死过去,该不会就是张绣暗中搞了什么鬼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