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袭接着又道,“总之,不管他来此究竟是为了什么,明面上他都是我们的统领,必须享有统领的待遇,唯有作战迎敌时,我们才可另当别论,明白了么?”
……
半个时辰后。
传令兵骑着快马依次前来各营通知开拔。
瓬人军与张绣所部走在了一起,而这次瓬人军随行便只有三辆马车,一辆有轿箱用来坐人,不过没有了女眷与老幼,吴良平时也不怎么喜欢坐马车,于是便当做运输伤员的备用。
其余两辆马车则全部是提前准备好的瓬人军的备用装备,至于粮饷亦是不用瓬人军自己准备,曹老板有专门的粮草军负责。
于是一路相安无事。
曹老板也并未下令急行军,如此到了第四天的时候,大军才终于抵达南阳郡边缘的昆阳(后世平顶山一带),再往前走便是几十里张绣掌控的地区。
不过此刻据吴良对历史的了解,张绣现在肯定早已将兵力收缩到了宛城、欀县一带。
“张绣应该很快就要派人送上降书了吧?”
吴良心中如此想着。
历史上曹老板这次南征,便是还没到地方张绣便已经率众投降,然后曹老板才精虫上脑疏忽大意,遭受了一次难以承受的重击。
不过史书记载,张绣应该是在曹老板大军抵达淯水一带时才投降。
而昆阳距离淯水至少还有一天的路程……
想着这些。
吴良忽然又在想,有没有可能张绣的背刺其实与婶婶邹夫人无关,而投降与背刺本身就是同一个针对曹老板连环计,并非偶发事件?
毕竟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曹老板纳了邹夫人,未必便没有与张绣亲上加亲的联姻想法,这对张绣来说也未必便是坏事……而曹老板本身在历史上纳妾就不少,并且向来对妾室的亲属、子嗣都视如己出,至少表面工作做的还是相当不错的。
说到计划。
吴良又想起了毒士贾诩,此时贾诩便是张绣的智囊,尤其经历过曹老板的两次南征之后,张绣更是对贾诩言听计从,贾诩说往东,张绣便绝不会往西。
结果第二天一大早。
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便已经传遍了曹营——张绣派使者前来送上降书了!
降书上说,张绣听闻曹老板大军压境,心知自己的力量断然无法抵挡,于是不得不派人向刘表求援。
哪知刘表竟拒绝出兵相助,于是张绣一气之下决定与刘表划清界限,向曹老板投降。
与此同时。
一同向曹老板投降的还有雉县、叶县、堵阳、舞阴、博望等七个县的县令。
“杨万里,把地图取来给我瞧瞧。”
吴良当即对杨万里说道。
“诺。”
杨万里不多时便将一张羊皮地图铺在了吴良面前。
吴良立刻看向羊皮地图上标出的南阳郡各县各城,而后从里面找出了这些个投降的县城位置,一一进行比对。
很快吴良便发现了一个共同点。
这七个县城全都位于曹军前往宛城的必经之路上,若这七个县城拒守不出,曹老板想要一个城一个城的拔除,亦是需要费上一些力气。
“这……”
吴良随即蹙起了眉头,嗅到了一股阴谋的味道。
以前在史书上观看这段历史的时候不曾多想,但现在掌握了这些实际情况再去看待这件事,怎么竟有一种张绣现在就在“请君入瓮”的感觉。
难道自己的猜测对了。
从一开始这就是张绣、贾诩设下的毒计,他们其实是想对曹老板实施斩首行动的,可惜曹老板命太大,虽然赔上了曹昂、曹禀与典韦的性命,自己却活着逃了出去……
而若是张绣、贾诩的计划成功。
曹老板一旦身死,曹营必定群龙无首,张绣、贾诩趁乱一路北上收拢曹老板残部,便有机会一举取代曹老板,继而从一个只能依附旁人的小军阀,摇身一变成为同时掌控中原与献帝的大佬!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
历史上郭嘉是否参与了南征并无记载,但这次郭嘉却是真真切切的一同来了,这个计划就算蒙蔽了曹老板,那么能骗得过鬼才郭嘉么?
。顶点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
第七百八十三章 十胜十败论(4000)
这的确是个问题。
不过一时半会还不好验证,总不能跑到郭嘉哪里当面询问吧?
甚至就是旁敲侧击都有些问题,毕竟郭嘉能够成为名留青史的“鬼才”,便绝对不是头脑简单的普通人,擅自跑去试探他的话……吴良虽然觉得自己也不是蠢人,但亦认为这么做无异于班门弄斧。
所以,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若是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利益,没有到了非出手不可的时候,吴良还是更愿意做一个事不关己的旁观者。
另外吴良也有自己的私心。
锦上添花的效果不如雪中送炭。
如果提前给曹老板做出提醒,曹老板或许会选择相信他不去宛城受降,或许可以提前识破张绣与贾诩的毒计,从而使得历史上损失惨重的“宛城之战”不再发生。
但如此一来,便没有办法直观的体现出吴良的重要性。
而若是吴良能够在山雨欲来的时候忽然出现力挽狂澜,那给人的感觉肯定就截然不同了,对于曹老板而言,吴良便是救命恩人,自然也会对他更加倚重。
其实在这次南征之前,吴良早已放弃了立功的想法,倒不是担心功高盖主,像他这种不参与军事、干的还都是些见不得人的事情的人,绝对不会出现功高盖主的情况。
他只是觉得已经没有必要,毕竟做了曹老板的女婿,吴良在曹营中的地位便已经稳了。
但现在。
吴良忽然觉得他还是应该进一步增加自己在曹老板心中的份量,因为他暂时还没看透曹老板这次定要带他南征的目的何在,为了防止曹老板继续强迫他去做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甚至可能是自己断然无法接受的事情,吴良认为有必要继续增加自己在曹老板面前的话语权。
毕竟。
现在的曹老板已经不再需要瓬人军提供粮饷了,而吴良那所谓立志撰写的史书,对于曹老板而言也没有立竿见影的意义。
这种情况下,谁也不能保证曹老板会不会变心。
“公子,现在的问题很大么?”
见吴良的神色逐渐复杂起来,杨万里难免有些担心的问道。
“哦,没什么问题,我只是想起了一些其他的事情。”
吴良终于回过神来,随后将那地图一卷递给了杨万里,笑着说道,“你最近几天时常去中军转转,打听一下明公那边的决策,再顺便观察了一下郭嘉,这个人此前从未上过战场,这次也是头一回跟随明公出征,看看他现在是个什么样的表现。”
“诺。”
杨万里拱手应道。
“对了,这次咱们的‘含沙射影’带了多少?”
吴良沉吟了片刻,又问。
“黑火药”肯定是没带的,那东西吴良既然跟曹老板说过没有了,便绝对不会令其再次出现在曹老板面前,甚至不到非常时刻,都不会出现在中原。
“一共五十七个,这还是孙业与百里香听闻公子要出征,连续忙活了好几天赶制了一批才凑出来的数目,是不是不够?”
杨万里总觉的吴良方才的神色不简单,依旧有些担忧的问道。
“足够了,哪里用得了这么多?”
吴良微微颔首,笑道,“明公这次出征可是带了三万兵马,那张绣算上老弱病残满打满算也就几千兵马,如此巨大的优势,我们站在一旁摇旗呐喊都嫌多余,哪里需要亲自上阵,而且张绣现在不是已经派人送来降书了么?只要明公接受了他的投降,便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连仗都没得打。”
“公子说的是,是末将杞人忧天了。”
杨万里这才略微安心了一些,却还是忍不住多嘴问道,“可是公子方才为何眉头紧锁,好像遇到了什么难题一般?”
“我只是在为一件事发愁:此战如此顺利的话,我还怎么捞功?”
吴良咧嘴笑道。
“……”
杨万里顿时一愣,沉默了片刻才请命道,“此事非同小可,末将这一介匹夫也无法为公子出谋划策,不如末将先去中军转转,或许能够为公子带回些有用的消息。”
……
很快杨万里就带回了消息。
曹老板欣然接受了张绣与那七个县送来的降书,并款待了前来送信的使者,如今这些使者已经全数返回给张绣与那些县令通报消息去了。
如今全军精神振奋,曹老板亦是意气风发,正命麾下谋士与将领制定受降计划。
待计划制定完成,曹老板便要率军继续前进,直奔张绣镇守的欀县、宛城,只要将这两座城池握在手中,南阳便是他的囊中之物。
关于郭嘉。
杨万里带回来的消息则令吴良十分意外。
南征至今还不够一个礼拜的时间,郭嘉居然已经从“红人”变成了受到其他谋士与将领共同排挤的边缘人物。
甚至现在曹老板开会的时候,郭嘉连开口的机会都很少,而且一旦开口便一定会受到其他谋士与将领的反驳,全然是一副曹营公敌的处境。
而曹老板看在眼中,也并非出言制止。
这在其他的谋士与将领眼中便是默许,于是自然更加毫无顾忌的攻讦排挤于他,以至于就连今日曹老板与那些谋士和将领制定受降计划时,郭嘉更是直接称病在营帐中躺了一整天,根本就没有参与,更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怎会如此?”
吴良有些迷了。
史书记载曹老板与郭嘉应该是一见如故,仅是聊了一次便互相认可,紧接着郭嘉便被曹老板封做了军师祭酒。
军师祭酒这个职位可不低,放在后世便是总参谋长,妥妥的首席谋士。
曹老板既然如此器重郭嘉,又怎会在南征的过程中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尤其是曹老板那暧昧的态度。
他既然如此重用郭嘉,便应该排除众意给郭嘉机会,从而证明自己的眼光吧,为何却能够对那些谋士与将领的攻讦排挤视而不见呢?
吴良百思不得其解,只得与曹老板的身份互换去思考这个问题。
如此一想,他倒想到了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
或许正是因为目前处于征战期间,曹老板才会是这样的反应,因为曹老板打仗绝对不可能只靠郭嘉一人,真正执行军令的还是麾下的那些谋士与将领,尤其是那些领兵上阵的将领,他们直接决定了曹老板一拳出去是否能够打在正确的位置,又是否能够打出足够的力道。
因此在这件事上,曹老板必须一碗水端平,起码不能教其他的那些谋士与将领觉得他一味偏袒郭嘉,更不能不顾及这些人的感受,否则若是这些人因此心生不满,可是随时会出乱子的……
至于郭嘉嘛。
曹老板不能说话,便只能靠他自己。
他初来乍到,仅靠曹老板的器重是绝对走不长的,必须做出一些能够将这些人全部压住的丰功伟绩,才能够真正确立自己在曹营中的地位,否则这样的排挤变永远不会断绝,而曹老板的器重也会在他的碌碌无为中渐渐耗尽。
这或许便是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
想着这些,吴良忽然联想到了自己。
他当初在庆功宴上接受曹老板的表彰时,曹老板亦是一幅事不关己的状态,全然靠他自己在庆功宴上自由发挥,能不能压得住那些谋士与将领,全靠他自己的本事。
好在吴良作为一个穿越者,在某些方面拥有着绝对的优势,再加上他脸皮子又足够厚,无耻起来没几个人是他的对手,稍微发挥一下便抢走了庆功宴上的全部风头,令挑衅者心有不甘也只能拜了下风。
除此之外,吴良平时不参与军事政事,基本不会与这些个谋士将领打交道。
这也令吴良省却了许多与他们打口水仗的功夫,否则郭嘉在曹老板的军事会议上经历的事情,吴良肯定也会时常经历,光是勾心斗角便能够令他心神俱疲。
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郭嘉显然已经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不过吴良相信郭嘉绝对能够挺过去,否则他便不可能成为那个名留青史的“鬼才”,只是究竟要到什么时候……
吴良又想起了史书中的另外一段记载——便是郭嘉那着名的“十胜十败论”。
而“十胜十败论”出现的历史背景,则是曹老板南征张绣刚刚经历了宛城之败、袁绍写信羞辱之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