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神答应你了。”
巫女呼很快便转述了徐福的决定,“不过祖神还对吴太史提了一些要求,祖神说《捭阖策》虽是纵横家的奇书,但日后吴太史若遇上德才兼备的人,可以凭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将此书传授,而《本经阴符七术》则不同,此书乃是鬼谷先生成为‘圣人’之后的呕心沥血之作,亦是纵横派的不传之秘,若非纵横派的关门弟子断然不可授予……当年祖神决定离开倭国时,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当年一同带过去的《本经阴符七术》毁去,因此吴太史若想拿到此书,也需先依照纵横家的规矩行弟子之礼,并需立下誓言毕生遵循鬼谷仙师立下的这条规矩,吴太史可愿意?”
圣人?
鬼谷子的确很早便被人们尊为“谋圣”,后世亦然。
但吴良听得出来,徐福提到的这个“圣人”显然不是简单的尊称,而是《本经阴符七术》中提到的圣人,即是通过学习磨炼而逐渐掌握道的人,真正意义上的“圣人”。
这样的人,最差也得是人们口中常说的“活神仙”或是“地仙”了吧?
那么他在成为“圣人”之后所着的书籍,其中必然隐藏了一些只有他才能够看透的天地万物的秘密与规则,乃是最接近天书的书籍,是难得一见的瑰宝。
当然,至于旁人是否看得懂其中的内容,又是否能够领会其中的精髓,这便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不过从徐福提到的这个颇为严苛的规矩来看。
吴良觉得后世流传的《本经阴符七术》极有可能就是假的,最多也只能是删除或是篡改了关键内容的彷本,因为这个规矩已经注定这部书不可能出现大量传播的情况,而后世发现的《本经阴符七术》书籍则数量不少,并且大多出自明清时期,这就很说明问题。
“这关门弟子之礼如何实施,还请徐君示下。”
吴良点头问道。
“我如何做,你跟着便是,我如何立誓,你也要一起复述,知道了么?”
巫女呼面色严肃的对吴良说道。
“你也要入纵横家?”
吴良蹙眉。
“祖神说,我帮忙记录便会得知书中的内容,因此也必须先行弟子之礼,必须立誓遵循鬼谷仙师立下的规矩,否则便是坏了规矩。”
巫女呼理所当然的道。
“有道理……”
吴良微微颔首,虽也不再纠结这个问题,却在想此书会不会自此流入倭国,回头要不要将其灭口……不过再转念一想,其实这也未必便一定是坏事,起码令此书多了另外一个留存下来的途径,毕竟如此秘书加上如此规矩,失传的可能性实在太高。
何况书中的精髓也未必便是谁看了都能够领会的,这毕竟是“圣人”所着的天书。
正如此想着的时候。
巫女呼又道:“祖神已经告戒我,就算我知道书中的内容,也绝不许将这些内容授予倭国异族,因此我要比吴太史多立一道誓言,另外祖神还说,这书中的秘术非天命之人不可习得,他虽记得书中的字字句句,却始终不曾领会其中的奥妙,不是他不曾领会,苏秦、张仪、公孙衍之流亦是一知半解,鬼谷仙师也从未与任何人讲解。”
不愧是徐福,仅是瞬间便看透了吴良心中的想法,做出了相应的安排。
不过徐福的话也令吴良感到惊讶。
苏秦、张仪、公孙衍都是些什么人物,吴良自是清楚的很,这些无一不是纵横家的代表人物,可以说战国乱不乱,全由他们说了算,那叫一个叱吒风云。
如果这些人都不曾领会《本经阴符七术》中奥妙的话,那么这部书未免也太深奥了吧?
“祖神说,他曾听鬼谷仙师说过,他的那些弟子中,唯有一人领会到了其中一半的奥妙,此人叫做蔡泽。”
巫女呼又转述道。
“蔡泽?可是那个仅凭一番‘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的言论,便令一代秦国名相范雎将宰相之位拱手相让的蔡泽?”
吴良下意识的问道。
据吴良所知,范雎也是纵横家的人,只不过他是纵横家的连横派,身为秦国宰相时曾轻易瓦解合纵派的盟约,令秦国避免了一次巨大危机,随后又在长平之战与邯郸之战中为秦昭襄王出谋划策,大败赵军。
另外,后世人尽皆知的“远交近攻”军事理论便是范雎首先提出来的。
可以说秦国最终能够统一六国成就霸业,范雎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足智多谋的宰相,竟能被三言两语便劝的急流勇退主动让出宰相之位,可见这个蔡泽的确是有些能耐……难道正是因为他掌握了《本经阴符七术》中一半的奥妙?
而实际上,蔡泽也的确不简单,他接下秦国宰相一职后,虽然不久之后便也急流勇退,但却留在王室身边依次侍奉了昭王、孝文王、庄襄王以及秦始皇在内的四代王,是纵横家中极少数得了善终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被他劝说主动让出相位的范雎,也同样无病无灾寿终正寝。
而想起这些史实的同时。
吴良也对纵横家的规矩产生了一些好奇。
原本他认为纵横家只是一个学术派系,类似于后世的某个学术专业领域,但现在徐福教他行弟子之礼,这说明纵横家的本质其实应该是一个类似门派的组织。
但与其他门派组织不同的是。
纵横家从名字上便可看出自相矛盾的性质,正所谓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事实也确实如此,比如方才提到的范雎、蔡泽、苏秦等人便是连横派,而张仪、公孙衍等人则是合纵派,连横派与合纵派历来便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范雎会设计瓦解针对秦国的合纵盟约,合纵派也会想方设法瓦解秦国的远交近攻战略,并且双方上了战场也绝对不会因为共属于纵横家而留手。
若这真是一个类似门派的组织,那绝对称得上是天底下最特别的门派组织了,就算后世武侠中分为气宗和剑宗的华山派似乎没有如此的水火不容。
“正是。”
巫女呼点了点头。
“徐君,我现在有些好奇,纵横家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为何要将门下弟子分为连横派与合纵派,又为何任由门下弟子游离于各国之间互相敌对抗衡,甚至自相残杀陷害,这些事情鬼谷仙师不会不知道吧?”
吴良终于忍不住问道,毕竟他马上就要加入这个组织,总要先将情况搞明白再说。
事实上,纵横家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便已经不再露面,后来到了汉朝局势更加稳固,纵横家更是销声匿迹,如此数百年过去,除了史书中的记载,已经很少有人提起。
《诸界第一因》
“我为棋子,地做棋盘,谋在心间,捭阖阴阳。 ”
巫女呼转述道,“这便是纵横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乱世中谁也不能独善其身,何不抛下牵挂畅快游戏一场,将那富贵王权操弄于股掌之间,与同道中人潇洒博弈验证所学,岂不是人生一大快事?”
“游戏?”
吴良愣住。
这番话听起来极为豪气,教人忍不住热血沸腾,自然也会不自觉的将纵横家当做一个多么高大上的组织,毕竟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将富贵王权操弄于股掌之间,将天下当做一张棋盘潇洒博弈的,而且还是将自己也当做棋子亲自下场。
但转念再仔细究其本质……敢情纵横家便是培养一群在乱世中破罐子破摔的摆烂疯子呗?
转念再一想,创立纵横家的鬼谷子也是同样下了一手好棋啊。
连横是我纵横家!
合纵也是我纵横家!
不论谁是最后的赢家,反正都一定逃不出我纵横家!
“恕我冒昧的问一句,徐君作为鬼谷仙师的关门弟子之一,可曾似苏秦、张仪之流一般行事?”
吴良好奇的问道,史书中没有记载,不代表便没有。
“祖神说,这便要提起纵横家的另外一个规矩了。”
巫女呼说道,“纵横家弟子行走于乱世,蛰伏于盛世,不得为王不可称霸,祖神当年拜入鬼谷仙师门下时,天下局势已有定数,纵横家弟子也已纷纷急流勇退,因此祖神也只能蛰伏……不过如今又逢乱世,祖神虽不知天下究竟是何局势,但却可以肯定一件事,纵横家传人必然已经现世,说不定吴太史自这里出去之后,很快便会遇上同门。”
………………………………
第七百五十九章 横竖都是二(4000)
“……”
听了这番话,吴良脑中立刻浮现出了汉末的这一干名士谋士。
他们之中便有一些是纵横派的传人?
究竟谁是谁不是,这些人都不会写在脸上,吴良自然也不可能分辨的出来,他现在唯一能够确定的便是,诸葛亮肯定不是纵横派的传人,这孩子年纪尚小便已经被吴良带在了身边,在他面前基本没有秘密。
至于其他的那些名士谋士……
吴良只知道汉末的局势也的确是在连横合纵间不断的发生变化,如今曹老板身边的谋士,便应该属于合纵派,因为曹老板的实力还不够强,尚且无法与袁绍正面抗衡,必须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势力,才能够教袁绍不敢轻易来犯。
而其他除袁绍之外的势力之中的名士谋士,应该也属于合纵派的范畴……袁术麾下的名士谋士则是一个例外,至少袁术贸然称帝的行为,可以看出无论是袁术本人,还是袁术麾下的名士谋士,八成都认为自己才是稳如泰山的豪强。
当然也不排除有人在向袁术进谗言的可能,就像战国时纵横家的苏秦,这个家伙前往齐国担任客卿,进行的就是反间活动,只是在帮助燕国谋取齐国。
剩下袁绍麾下的名士谋士,则应该属于与合纵派相对的连横派。
不过事无绝对,徐福也已经说了,天下局势对于纵横家的传人来说只是一场验证所学的棋局,连横派与合纵派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任何人都可以随时改变自己的立场,局势也会令他们的立场发生改变……
结合史实做个假设:假如已经被曹老板打入冷宫的荀彧是纵横家的人,戏志才死后将要前来接替的郭嘉也是纵横家的人。
那么荀彧此前曾服务过袁绍,郭嘉也曾服务过袁绍。
后来他们又都转投了曹老板,这便是从连横派转入了合纵派,再到官渡之战之后,袁绍全线崩溃,曹老板逐渐一家独大,他们便又因局势的变化转为了连横派。
不过……
吴良问出了心中最关心的问题:“徐君,纵横家的传人可有什么异于常人的记号,使得传人之间相见时可以互相认得出来?”
“祖神说,这便要说到成为纵横家弟子的入门规矩了。”
巫女呼转述道,“要入纵横家,除了必须要有一位关门弟子作为引荐人,还需在身上留下一处伤痕印记,而这处伤痕便是纵横家传人身份的唯一证明。”
“还要留伤痕?”
吴良顿时打起了退堂鼓,这年头可没有修复伤痕的医美技术,任何伤痕都将伴随一生。
不过他倒不是担心身上留下伤痕便会影响自己的颜值,也不是怕疼,这年头兵荒马乱的,像他这种身处军营中的人,要是身上没有留下一些伤痕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因此也没什么好看不好看的。
他只是不想被贴上一个永久的身份标签,有时候拥有一个组织的身份标签可以令许多事情变的便利,但与此同时,这种身份标签也是一种枷锁,一旦这个组织出了什么岔子,他也将会受到牵连。
而吴良始终只想做个与世无争的考古工作者,并没有任何参与战事和政事的想法,也不想被牵连进这些事情,哪怕现在打算顺应徐福的要求加入纵横派,也不过是为了将《本经阴符七术》骗过来而已,当然没有打算付出多大的代价。
而这代表身份的永远洗不去的伤痕印记,便是吴良无法接受的代价。
“祖神说,吴太史不必太过忧心,这伤痕印记对于大小与位置并无硬性要求,对于吴太史也并无任何限制,若吴太史不想显露身份,可以选择比较隐秘的位置。”
似是看透了吴良的想法,徐福教巫女呼及时转述道。
“这么大就可以么?”
吴良用拇指和食指比出一丢丢缝隙,试探着问道。
“可以。”
巫女呼点了点头。
“那若是将这伤痕印记留在屁股上呢?”
吴良又问。
“也可以。”
巫女呼再次点头。
这也太随意了!
吴良顿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