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喊我去盗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曹操喊我去盗墓- 第6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有!

    曹老板在士族阶层中的名声本来就不太好,如今才刚刚将献帝迎回陈留,政治地位还不稳固,便立刻以武力清洗献帝身边的贵人、宦官与臣子,并且还是在没有充足证据的情况下,这必将令他“挟天子以令不臣”的效果大打折扣,同样会落人口实,反倒令自己成为人们口中的“不臣”。

    “不臣”如何挟天子以令“不臣”?

    当年的董卓难道不比曹老板现在的势力更大?

    结局又是如何?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拉拢一批士族的同时,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打压另外一小批士族,如此支持曹老板的士族便才逐渐增加,最终达到权倾朝野的目的,同时也不会引起过多的非议。

    历史上的曹老板便是这么做的。

    他迎了献帝之后,先是以献帝的名义将许多士族封作列侯,给足了他们好处,在得到大部分士族的支持之后,才陆续除去了献帝身边的几名亲信官员,从而由大将军转为司空,初步实现了总揽大权的目标。

    而这还是第一小步而已,接下来曹老板依旧走得十分稳健。

    他又陆续开始征召那些自董卓之后便弃官退隐的名门望族,将他们重新请回来入朝为官,并给与他们不错的待遇,进一步获得更多的支持与话语权,其中就包括吴良不久之前刚刚造访过的司马家。

    此举非但为曹老板收买了更多的人心,也使得这个朝廷更像是一个天下归心的朝廷,下达的政令自然也更有权威。

    如此才能够达到“挟天子以令不臣”的效果,否则若是全天下人皆道献帝便是曹老板的傀儡,而献帝下达的诏书便全都是曹老板的意思,那自然不会有人当一回事,自然也没有任何效力,如何“以令不臣”?

    外人只知曹老板打赢了官渡之战,如此才彻底确立了自己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却不知历史上曹老板在朝廷中的这波运营的重要性其实一点都不亚于官渡之战,如此一直到官渡之战彻底打完,袁绍的几个儿子也全部被灭之后,时机才终于成熟,曹老板才终于真正露出了獠牙,在文武百官的“支持”下废弃了三公制度,自领大汉丞相一职,正式走到了台前……

    所以曹老板的成功、曹魏的成功,其实是有其必然性的,曹老板明里暗里其实做了很多事情,而每一件事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没有犯任何严重错误。

    也是因此。

    吴良才能够想明白为何曹老板会首先想着要他用言语逼刘协就范,而不是一开始就使出如此雷厉手段。

    果然。

    不待吴良开口,曹老板便又露出一抹苦笑说道:“此举乃是下下之策,若是志才还在世,必定以死相谏劝阻于我,可如今志才惨死,我若不能替他手刃真凶,如何配得上他这些年的忠心侍奉?因此哪怕明知不可为,我也非为不可……就像你此前说过的那句话:人生在世,总有那么几件教人无法顾忌得失、只能奋不顾身的事情!”

    “明公……”

    听了这话,吴良竟莫名有些感动。

    他如今虽身在曹营,但其实每每看到事态发展,皆是以冷静、理智的上帝视角视之,说白了他当初选择依附曹老板,也并非是因为曹老板是什么明主,而是知道历史上曹老板就是是笑到最后的人,省力省心可以放心的打酱油,并且当初他已经身在曹营,可供选择的余地不多。

    但这一刻。

    吴良仿佛才刚刚认识曹老板,才终于产生了一些归属感。

    他看得出来,曹老板这番话是真心的,因为他的确为了给戏志才复仇而将个人得失放到了次位,这才是真实的曹老板,而并非史书上那个并不立体的枭雄。

    吴良虽不敢说自己若是出了什么意外曹老板也会似对待戏志才这般待他,但为这样的主公办事,心里就是要安稳许多……

    “明公,我明白了,此行我定当尽力而为,令那刘协不得不就范,明公这下下之策便暂时搁置吧,我想若是戏军师泉下有知,恐怕也不希望明公如此兴师动众!”

    吴良拱手说道。

    ……

    临时皇宫之内。

    刘协坐在主位之上,虽然看起来还算是淡定,但私下右腿却在不受控制的抖动,他的确已经开始心虚了。

    尤其是见到曹老板披挂戴甲的模样,甚至有些心慌。

    而在刘协的旁边则立着一个熟悉的面孔,此人不是旁人,正是最近才刚刚晋升上来的侍中荀彧,陪同刘协出席重要场合本就是侍中的职责,倒也无可厚非。

    至于其他的官员。

    则统统被曹老板驱离到了堂外,也算是给刘协留了一些余地。

    这种情况下,曹老板依旧行过了君臣之礼之后,才抬起头来看向献帝刘协,大声说道:“陛下,逆贼吕布已被我擒住,汉室的传代之宝王莽头也已落入我手,臣今日前来正是为了将这宝物归还陛下。”

    说完这番话,曹老板冲吴良微微颔首。

    吴良则很是配合的与典韦一同上前撬开了个那个钉死的木匣,将此刻依旧裹在“困仙球”中的王莽头提溜了出来。

    不过为了防止刘协立刻做些什么,典韦依旧拎着网兜没有放手。

    “不愧是曹将军,如此汉室传代之宝便再次聚首,这预示着汉室将再次复兴,曹将军当居首功,吾愿拜曹将军为司空,并领司隶校尉一职,统中都官徒隶行监察百官之事,请曹将军莫要推辞!”

    刘协当即起身又给曹老板提了官职。

    司空已是三公之一,而这司隶校尉也不简单,麾下可令一千两百名“中都官徒隶”所组成的武装部队,负责监督京师和京城周边地方的官员,虽然不能先斩后奏,但却可以先抓了人再向天子禀报,由天子亲自定罪。

    此举显然是在向曹老板公开示好,希望曹老板不要继续追究此事。

    “谢陛下。”

    曹老板施礼拜谢,却又冷眼看向刘协开口说道,“陛下,臣还有一事需要禀报,就在前日夜里谏大夫戏志才在家中被人杀害,臣命人追查两日,终于在擒获逆贼吕布之后有了一些头绪。”

    “哦?竟有此事?”

    刘协面露疑色,蹙眉问道,“曹公既然查到了一些头绪,不知可曾确定真凶是谁?”

    “臣正要请教陛下,希望陛下指点迷津!”

    曹老板终于不再与刘协打马虎眼,也不再行君臣之礼,而是挺起胸膛死死的盯着刘协,无形中向刘协施加压力。

    “这……”

    刘协却是还在装傻,面露难色道,“曹公这可为吾出了个难题,吾居于深宫之中耳目闭塞,若非曹公说起尚且不知竟有此事,如何能够指点曹公?不过吾倒以为,曹公智谋过人手段雷利,以曹公的本事,捉住真凶不过是时间的问题,此事还是要曹公多多费心啊。”

    “……”

    闻得此言,曹老板脸上已经浮现出了一丝明显的怒意,而这也早在他的预料之中。

    此事非同小可,不使些非常手段,刘协断然不可能轻易就范。

    也就在这个时候。

    吴良终于主动站了出来,对刘协施了一礼道:“陛下,臣还有一件大事禀报。”

    刘协正巴不得有人将这个话题岔开,自是连忙又看向吴良,正色说道:“吴太史请讲。”

    “陛下,臣最近夜观星象掐指推算,不成想竟算出一件惊天大事,此事只怕是要动摇大汉的根基,陛下需提前做好应对。”

    吴良却并不着急将事情说出来,而是不紧不慢的铺垫了起来,关子卖的非常足。

    闻得此言,刘协自是越发好奇,连忙催促起来:“究竟何事,吴太史快快道来。”

    而曹老板亦是一脸疑惑的看向了吴良。

    这个家伙究竟在说些什么?

    他只教吴良想办法逼迫刘协就范,并没有教他顾左右而言他,如今吴良这么一扯,倒将逼问真凶的事给淡化了。

    另外。

    曹老板心中也是十分好奇,吴良如此吊人胃口,究竟要说一件什么大事,而且还是动摇大汉根基的大事?

    “?”

    就连献帝旁边的荀彧亦是心中惊疑,原本低垂的眼眸不自觉的抬了起来,目不转睛的盯着吴良。

    7017k


………………………………

第六百九十四章 以退为进(4000)

    谁都不知道吴良将会说出什么样的大事,只是一脸好奇的望着他。

    在众人殷切的目光之中,吴良终于张开嘴巴不紧不慢的道:“淮南一带有人恐怕不日将会称帝。”

    称帝???

    听着这两个字,在场众人皆是面露惊色,接着很快便又变为了疑色。

    怎么可能?

    就算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汉室朝廷的政令早已起不到太大的约束,以至于献帝刘协这个天子大多数时候也只是挂了个身份。

    但这个身份却不是谁想取代便能够取代的。

    除非他死了;  或是被废了,否则任何人的称帝行为都名不正言不顺,此举只会迎来天下士族的不满,为天下诸侯所不齿,终将成为众矢之的,因此这绝对是最愚蠢的行为。

    君不见当年董卓虽权倾朝野手握重兵,但只是废少帝而立献帝,便已经引来了诸多诸侯的联合讨伐。

    而在场众人更清楚的是。

    现在;  尤其是淮南一带,绝对没有任何一股势力能够与当年的董卓比肩,因此若是有人擅自称帝,根本就是在作死。

    “淮南一带……”

    荀彧根据吴良给出的提示沉吟片刻,很快便锁定了一个人物,下意识的问道,“吴太史,你说的那个人,该不会是袁术袁公路吧?”

    “正是此人。”

    吴良面不改色的道,“我还算出他即将奉传国玉玺建都寿春,建号仲氏,置九江郡为淮南尹,自此便不再是大汉臣民,而是对陛下视而不见的真龙天子。”

    这些信息皆来自于吴良所知的真实历史。

    此前审问吕布的时候,得知陈宫声称要去向袁术借兵助吕布东山再起,因此独自一人前往淮南,吴良便已经想到了这件事。

    确实已经到了时候。

    历史上袁术就是在得知献帝逃出长安遭遇李傕、郭汜所部追杀无处安身之后;  认为汉室的气数已尽;  而他的时机已经到了;  于是不久之后便强行奉传国玉玺称帝。

    当然,正如众人不肯相信的那般,这的确是一个十分愚蠢的举动。

    不久之后便接连遭遇了孙策、吕布、刘备、曹老板等诸多实力的联合攻伐,很快便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不得不写信向自己一直以来都瞧不上的袁绍求救,并答应将帝号归于袁绍,袁绍欣然接受,可惜他们一个在南一个在北,袁绍的救兵频频受阻难以施展。

    最终,袁术建立的“仲氏”王朝仅仅只坚持了两年,便已山穷水尽,而袁术最后也呕血斗余而死。

    所以吴良比任何人都清楚。

    袁术称帝就在近期,而陈宫前往淮南恐怕也并非是为吕布借兵,他只是像其他人一样抛弃了吕布,前去投奔了早已暗中勾连的袁术,也可以说是转进时间前去“朝圣”了。

    “……”

    见吴良说的如此详尽,众人再一次陷入了沉默。

    其实众人心中还有许多驳斥吴良的话;  非但刘协、荀彧有,就连曹老板、曹纯也有,只是大家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  早已没有一个人是那种有话便要立刻说出口的直肠子。

    他们沉默,只是在消化吴良爆出的“大事”,考虑清楚之后再决定是否开口,如何开口。

    尤其是曹老板。

    他还在同时思索吴良忽然爆出此事的目的何在。

    这件事虽表面上看起来与他今日前来面见刘协的目的并没有丝毫联系,但曹老板有很清楚,吴良不是那种说话不过脑子的人,因此其中一定有他暂时还没有想明白的目的。

    然而吴良却并不闲着,接着又对刘协说道:“陛下,此事非同小可,天下不可能有两个天子,稍有不慎便是国将不国,到时最难自处的恐怕便是陛下,臣说明此事也是希望陛下提前做好准备,万不可掉以轻心,否则汉室只怕难以为继。”

    “这……”

    刘协闻言明显有些六神无主,虽然这件事暂时还没有定论,但却的确是一件足以动摇他这天子之位的大事。

    而他就算再有心机,也不曾经历过这样的事。

    再加上手中又没有实际兵权,便等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一旁的荀彧见状,立刻又将话茬接了过去,蹙眉问道:“吴太史,不知此事你究竟有几成把握?”

    “若无十成把握,我又怎敢惊动圣驾?”

    吴良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