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刘备、张飞结为异性兄弟,又正是排行老二,就算从未听过这样的称呼,也并不难想象吴良口中的“关二爷”说的就是他。
“关二爷不记得小人乃是情理之中的事,不过小人却对关二爷的英武雄姿记忆颇深,尤其刘大爷、关二爷与张三爷鞭挞督邮时的情景,小人至今依旧记忆犹新,只盼着有一日能成为关二爷这样不畏强权的英雄哩。”
吴良当即扯着嗓子回道。
“安喜县?你是安喜县人?”
关羽顿时愣住,本来有些不耐的脸上已是露出了惊喜之色。
这个“安喜县”亦是有说法的。
当年黄巾军起义的时候,刘备、关羽与张飞便在镇压起义中立下了一些战功,后来凭借战功刘备被封为“安喜县县尉”,结果没过多久朝廷便下令,只要是凭借军功获得官职的人,都要被下岗,这自是引起了刘备的不满,当即带着关羽与张飞上门捆了负责此事的督邮,将其捆起来鞭挞二百下,而后弃官逃亡。
这件小事便记载在《三国志》之中,具体的年份吴良都知道,公元188年,也就是距今大约六七年前。
而越是这样的小事,除了当事人之外,能够记住的人就越少,自然也越发的可信。
“那时小人年纪尚小,亲眼目睹关二爷的壮举,着实给了小人极大的激励,也是自那时起,小人便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世道虽然不公不正,似小人这样的平民百姓断无出头之日,但却也绝不能坐以待毙,面对强权欺辱压迫时,若连自己都不愿为自己出头,谁又能为小人出头?”
吴良说的那叫一个情真意切,说完他还故意对身旁的瓬人军众人说道:“大伙莫要慌张,关二爷乃是义薄云天的英雄,他绝对不会没由来的伤害咱们!”
先是一顿套近乎。
再来一番不要钱的吹捧。
吴良这是摸准了关羽的脉门。
史书中多有记载:关羽素来善待士卒,只是对士大夫们却十分骄横,傲气十足。
刘备自称“汉中王”之后,关羽被封为前将军,黄忠被封为后将军,关羽当时就不愿意了,破口大骂:“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坚决不肯接受任命,后来还是前来授印的官员私下贬了黄忠几句,又捧了关羽一番,这才将关羽劝下使其接受任命。
后来孙权还曾派人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亲,关羽更是瞧他不上,直接当面辱骂使者拒绝了这门亲事,狠狠的打了孙权的脸。
此事亦是成了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直接将关羽斩杀的导火索,难道孙权会想不到杀了关羽之后,会惹得刘备与他不共戴天么,从而破坏抗曹大计么?
他当然知道,但同时孙权好歹也是一国之君,此时他又怎能轻易忍下……
而此时若是面对的是张飞。
吴良吹捧张飞的同时,恐怕也要顺便给自己提一提身价。
因为张飞与关羽恰恰相反,张飞是敬爱君子,但从不体恤士卒,就连刘备都常常劝他:“你经常鞭打手下士卒,但之后还让他们在你左右侍奉,这是取祸之道。”
果然。
在刘备准备挥师为关羽报仇的时候,张飞便被手下将领合谋暗杀,带着首级投奔孙权去了……
这真的十分魔幻。
关羽对士大夫们十分骄横,最终因此而死,而张飞对手下士卒从不体恤,最终也死于手下之手。
两人最终都成了历史上有名的“以短取败”的反面教材。
“哈哈哈,原来是故人!”
闻言,关羽亦是再次捋起那半尺来长的髯髯美须,哈哈大笑着回过头来,对着身后几十丈外的两百余人大声说道:“大哥,三弟,想不到我们竟在此处遇上了安喜县的故人,这也算是他乡遇故知了,实乃人生一大幸事啊!”
大哥?
三弟?
我勒个去,难道不仅仅是关羽一人,刘备与张飞也在这伙不速之客之中?
吴良心头一颤,这未免也太巧了些,要是双方真要发生冲突,而最终的胜利者又是他的话,刘关张三兄弟岂不是就被包圆了么,后面那数十年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势亦是要直接胎死腹中了么?
毕竟如果没有蜀吴两国连横合纵的话,区区一个吴国根本就没有实力抵御曹魏那么多年,统一进程一定很短……
与此同时。
“公子,你不是常说自己乃是平原乐陵人么?”
于吉一脸疑惑的望着吴良,小声提出了心中的疑问,“怎地小的时候还曾去过安喜县?据老夫所知,这安喜县正是位于咱们刚刚离开的中山国境内,与平原乐陵至少相隔两郡,这可一点都不近呐,另外……公子来寻甄宓可是与这段经历有关?”
“嘘!此事以后再说。”
吴良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正说着话的时候。
“小兄弟,可否走出阵来当面一叙,也教我大哥与三弟见一见你。”
关羽又对吴良喊起话来。
………………………………
第五百二十六章 张飞的形象(4000)
“此乃小人的荣幸,自是求之不得!”
吴良当即极为痛快的回应。
他当然希望能与刘关张三兄弟近距离接触一番,顺便仔细观察一下他们的真实容貌,这亦是考古工作的一部分。
其实后世人们对这三人已经有了一个刻板的印象。
刘备: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还有那身亘古不变的绿袍和绿帽子。
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不过这外貌描写全都来自《三国演义》的描述,真正研究过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在正史中有关这三人的外貌描写其实只有只言片语。
其中可以确定的便是:
刘备确实长有一对异于常人的大耳,吕布在死前也的确将其骂作“大耳贼”;
而关羽则的确有“美髯公”之称,并且称其“面如紫玉”;
至于张飞,正史中则只有一点极为模糊的记载,称其“雄壮威猛,亚于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通过这句话只能看出张飞身姿雄壮,具体的相貌则无从得知。
不过倒也有学者通过一些看似与其无关的史实做出了一些推断。
史书记载,张飞共有两个女儿,先后都成了后主刘禅的皇后,分别被称作“大张后”与“小张后”。
而若是从基因遗传学的角度去分析此事,张飞那在《三国演义》中被描述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成便是站不住脚的。
因为皇后亦是一个国家的脸面,因此皇后的候选人便大多得是品貌端庄的女子,如此才可母仪天下。
倘若张飞的模样如《三国演义》中记载的那般粗犷,那么他的女儿便或多或少也要继承一些粗犷的特征,而这些特征放在任何一个女子身上,恐怕都没有办法被当做“品貌端庄”,这便是最大的一点。
而史书中记载的事实则是,刘禅可不仅仅只是娶了张飞的一个女儿,而是陆续娶了两个。
如果是娶第一个的时候,只是为了给张飞这个三叔面子,又或是遵循刘备的意愿,甚至可能有联姻的想法,这些都还说得过去,但又娶第二个,这就有点说不通了……刘禅又不是瞎子,并且汉朝对女子的审美与后世极为相似,他捏着鼻子娶上一个便已经足以给所有人一个交代,完全没有必要再去娶第二个,难道是为了与自己过不去么?
所依据此分析,有些学者认为,张飞威武雄壮应是不假,但也绝不似《三国演义》中描述的那般粗犷,相反应是个不是俊朗的美男子。
何况正史中有多处记载可以证明,张飞跟随刘备起兵时家境要好得多,同时还写得一手好诗好字,拎得动屠刀,耍的起笔杆,这分明应是一员能文能武的儒将,是在于《三国演义》中记载的粗犷模样大相径庭。
当然。
吴良之所以答应的如此痛快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便是关二爷的品性,关二爷是何等高傲的人,他绝对不会、也绝对不屑使用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哄骗偷袭于他。
而刘备与张飞显然更加了解关二爷的品性,他们也绝对不会在关二爷邀请自己出来相见的时候命人发动偷袭,否则那便是陷关二爷于不义,就算不至于自绝于关二爷,也定然会令关二爷心生芥蒂,实在得不偿失。
“公子,去不得啊!”
话音刚落,典韦便立即拦在了吴良面前,神色严肃的道。
“是啊公子,你在这里便可以与他们说话,实在没有必要走出阵外,谁知道这是不是他们的诡计,如此多少有些冒险。”
于吉亦是在一旁苦口婆心的劝道。
就在这时。
一直冷眼旁观的甄宓却忽然发出了慵懒的声音:“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他若是这样的小场面都不敢面对,以后如何能办成大事?”
“此事哪里轮得到你来插嘴?他办不办大事,与你又有何干?”
白菁菁原本便对甄宓有那么些许的敌意,只是看在她能力超群,而吴良也从未似是对其他的女子一般时常调戏于她,因此这几天下来也能够不理会她。
但如今,甄宓却怂恿吴良前去冒险,白菁菁变有那么些坐不住了,当即拉下俏脸公然斥道。
“?”
此话一出,甄宓的眉头亦是微微蹙起,回头看向了对她怒目而视的白菁菁,似是有那么点剑拔弩张的味道。
不过仅仅只是过了一个呼吸之后,甄宓便又勾起嘴角嫣然一笑,侧脸对吴良说道:“这位姐姐真是越来越合我的心意了,不但适合为你传宗接代,还处处袒护于你,只因这一点,她便是公然忤逆于我,我心里也很难记恨起她来,因此你日后也应好好待她,莫要辜负了她的一番爱意。”
“……”
众人顿时面露惊奇之色,面面相觑。
此前宁死也不愿折了吴良的威望,此刻又为吴良安排起了婚事,他们甚至下意识的怀疑,面前这个稚气未消的小姑娘该不会是吴良他妈的转世吧?
否则又怎会管得如此之宽?
“……”
就连白菁菁亦是无言以对。
这是一种拳头打在了棉花上的感觉,面对她这不留情面的斥责,甄宓非但没有反击,反倒肯定起她对吴良的袒护来,除了吴良,白菁菁就没见过这么不按套路出牌的人。
“呵呵,此事不用你说,我的女人我自会负责。”
吴良却是不怎么领甄宓的情,笑了笑便对众人又说道:“我如此选择自有我的道理,诸位不必再说,正如她方才所说,此事未必便是祸事,我自会小心行事。”
说完,吴良便绕过典韦,径直向一匹骏马走去,才上马镫轻轻一跃便已翻身上马。
“我与公子同去!”
典韦快步追了过来,亦是翻身上了另外一匹马,目光坚定的看着吴良。
“好,不过没有我的命令,你万不可轻举妄动。”
吴良亦是没有回绝他的好意,低了点头说道。
如此吴良正欲催马,一道娇小的身影却又来到了吴良身侧,立于马下姿态优雅抬起一只手来,仰头望着吴良的眼睛,露出一个迷人的笑容:“我也要去。”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甄宓。
“你?”
吴良看了她一眼,回忆起甄宓方才的淡定表现与言语,终是忍不住问道,“你方才是不是已经看出了些什么来?”
“你带我去,我慢慢告诉你。”
甄宓又抬了抬伸出的手,笑的更加迷人。
“给她牵匹马来。”
吴良当即对不远处的兵士喝道。
他暂时还不想与甄宓有身体上的接触,并且也并不担心甄宓逃走,因为她现在根本就是他的人质,反倒是吴良甩不掉她。
“我不会骑马,我要与你同骑。”
甄宓依旧是笑,再次抬手示意,说着话的同时还有意无意的看了白菁菁几眼,仿佛示威一般。
“……”
吴良心知甄宓此举绝不仅仅是为了气一气白菁菁,只得对白菁菁投去一个抱歉的眼神,而后才伸手拉住甄宓,一用力将她拽上马来。
……
“驭!”
到达与关羽尚有五丈远时,吴良终于驻马停下。
他其实并非毫无准备,衣服里面穿着当初闻人昭送与他的紫铜锁子甲,腰间还藏了一把装好了铁箭的“战国连发弩”。
倘若真有什么特殊情况,他也并非没有一丝反抗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