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喊我去盗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曹操喊我去盗墓- 第2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幸恍┳韵嗝艿母芯趿恕!

    “哈哈哈,此乃我有意为之。”

    曹老板却是斜睨着他大笑起来,“你既能替我发掘那九死一生的古墓,又能为我编撰史书,可不就是能武能文么?另外……你可要想清楚,司马子长的‘太史令’已是史官顶峰,隶属于太常之下,年俸仅有六百石,而随便一个中郎将,年俸便有两千石,若是这官职由你自己来选,你要做何选择?”

    “还是中郎将好,拜谢明公。”

    吴良连忙躬身谢道。

    “这就对了,即日起你便专门寻访各地的古迹与古籍,力争将古往今来的事务如实记载,任何人不得干涉于你,成书之前此书亦不必公示于人,就连我也不能例外。”

    曹老板满意点头,接着又道,“至于发掘古墓时是否能够掘出黄金珠宝,我亦不再强求,你尽力而为便是。”

    “属下明白,定不负明公厚望!”

    吴良应道。

    事到如今,他暂时也不知该如何引曹老板说出“发丘中郎将”五字,只得安慰自己那“太公印”就是传说中的“发丘印”。

    现在他已经拥有“发丘印”,又晋升成了“中郎将”,就勉强算作重现了历史吧。

    哪知吴良才刚刚安慰完自己,曹老板却忽然又笑呵呵的自言自语起来:“遥想我起兵至今,可谓是处处受阻事事不顺,唯有这半年多,也就是秘密建立瓬人军发掘梁孝王墓之时起,非但得了有才这么一员福将,所遇诸事皆可逢凶化吉心想事成,方才有了今天的光景,最近我便在想,我如今拥有的一切皆是发迹于丘,简称‘发丘’啊。”

    ?!

    听到这话,吴良心头猛地一颤。

    出现了!

    “发丘”二字终于还是出现了!

    所以说,他一直在想的“发丘中郎将”并不算完全没有希望了么?

    而所谓“发丘”,其实也并非是“发掘古墓”,而是“发迹于丘”的意思么?

    “有才,你再受些委屈。”

    曹老板回过身来,又拍了拍吴良的肩膀,语重心长的道,“待有一日我平定天下动乱,再无人敢非议于我时,我定然不会忘却你的功劳,我要封你为‘发丘大将军’,官居一品,我还要将你的抱负公之于众,为你立下法令,规定天下古墓只有你有特权发掘,任何人私自发掘皆是死罪,我要助你早日完成这部造福千秋万代的史书!”

    发丘……大将军?

    吴良愣住了。

    重点是官居一品!

    汉朝出现过的一品大将军有哪些?

    建威大将军、骠骑大将军、中军大将军、镇东大将军、抚军大将军……

    这里面除了骠骑大将军之外,剩下的一品大将军地位皆在三公之上,也就是说几乎仅次于皇帝,真正意义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还有。

    立法?

    规定天下古墓只有你有特权发掘,任何人私自发掘皆是死罪。

    这便已经与后世颁布的法令有些类似了,只是细节方面仍比较粗糙,而且颇具封建君主制的立法特色。

    这一刻。

    吴良终于明确了曹老板的野心。

    他想称帝!

    若非做了皇帝,又怎么能封给他这样的官职?

    而历史上曹老板之所以没有称帝,只是官至丞相,并不是他不想,恐怕只是时机未到。

    毕竟历史上曹老板虽已“挟天子以令诸侯”,将羸弱的汉室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实际上依旧存在许多内忧外患。

    “称帝”绝不是一句话的事,也不是小孩子过家家。

    这将会牵扯到许多人的利益,尤其是那些根深蒂固的老牌士族的利益,曹老板一旦称帝,将有可能演变成为一场难以解决的内耗,从而影响曹老板的大计。

    更何况,曹老板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直接受益者。

    此举等于控制住了天下的喉舌,掌握了舆论。

    此前不知自己几斤几两就敢称帝的人,比如拿了个传国玉玺就敢称帝的袁术,都没落得什么好下场,反而成了众矢之的。

    如此前车之鉴摆在面前,曹老板在这件事上更是要无比谨慎……

    不过吴良其实并不太在意这个问题。

    反正历史上汉室灭亡亦是不可避免的,曹老板虽未曾称帝,但曹丕却称了帝,之后刘备也称了帝,孙权同样称了帝。

    他主要是在思索另外一个问题。

    发丘……大将军。

    一品。

    可以肯定的是,历史上曹老板绝对没有设立“发丘大将军”这个官职,否则史书上就不可能只是轻描淡写的一笔。

    毕竟按照曹老板现在的说法,这个官职将会是位居一品的大官,跺一跺脚都能令整个朝野抖上三抖的大官。

    怎会没有任何记载?

    反倒在正史中写成了一个小小的“发丘中郎将”?

    另外。

    曹老板肯定也不曾颁布“奉旨盗墓”的法令。

    这个时代颁布这样的法令简直就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注定会受到大量的批评与质疑,需知就连后世考古,做的也是“抢救性发掘”,即是说只有当古墓已经暴露,并且遭受到了不可逆损坏的时候,才会入场进行考古,否则便都以保护为主。

    因此,这样的法令若是曾出现过,也断然不可能不在历史上留下痕迹。

    不过。

    不可否认的是,东汉末年的历史上也不曾出现过吴良这个穿越者,或许正是因为他的出现与搅局,曹老板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事实上。

    吴良并不怀疑曹老板现在的这番表态是发自真心。

    但他却也不会轻易信以为真。

    若曹老板有一天真当上了皇帝,真成了俯视天下的九五之尊,他反而更加不敢相信。

    此一时,彼一时。

    屁股决定脑袋。

    坐在那个位子上的人,也未必便真的能够随心所欲,相反还会产生更多的顾虑与想法。

    以史为鉴,曹老板现在的许诺,到了那时候,或许反而会成为他的一道催命符。

    毕竟历史上“杯酒释兵权”的事情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有几个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身在汉朝也不必说远的,就说汉高祖刘邦身边的那些个开国功臣,落得一个好下场又有几个?

    所以。

    若有一天真到了那时候。

    曹老板硬要给,他当然不会拒绝。

    但曹老板要是不再提,那么他也绝对不会伸手去要,甚至还会尽可能的保持低调,实在不行就告老还乡远离是非……

    如此想着。

    “承蒙明公抬爱,属下生来就是个平头百姓,苦日子过惯了,对声名与权势其实并无太多想法,只求能为明公办些小事,换得一生衣食无忧便已知足,实在不敢再想其它。”

    吴良一边躬身道谢,一边低眉顺眼的说道。

    “我意已决,此事不必再说!”

    曹老板大手一挥,不容置疑的说道。

    “谢过明公。”

    吴良只得应了下来,再次谢道。

    他心里明白,从现在开始他算是正式进入了曹老板的嫡系阵营,是真真正正的嫡系,有资格获悉曹老板终极野心的嫡系。

    戏志才自然也是其中之一,否则刚才曹老板说那番话的时候,他便没有资格在场,也不该如此淡定。

    而如今的陈留太守程昱显然不在此列。

    这次曹老板来到陈留,作为太守,程昱其实只是陪同那些陈留士族走了个过场而已……

    “对了明公,属下忽然想起一件事,想求明公成全。”

    吴良忽然又道。

    “所为何事?”

    曹老板心情正好,爽快问道。

    “属下想求明公帮忙救下一个友人。”

    吴良低头说道,“此人乃是陈留朱家的三公子朱鲁,属下此前出任雍丘令时,想在雍丘试验‘屯田制’的效果,于是便施以巧言哄骗了朱鲁,使得他不但没有阻挠属下开垦田地,还为属下招来的流民提供了粮食、农具与牲口,如此在他的大力协助之下,属下才能够顺利完成春耕,可惜后来此事败露,朱家家主朱逊大发雷霆,已经将朱鲁软禁了起来,这辈子怕是再也出不来了,属下心中实在过意不去,因此为他求情。”

    “竟有此事?”

    听到这话,曹老板顿时一脸的惊奇之色。

    “难怪那朱逊对你恨得咬牙切齿,我倒是很好奇,你究竟使了什么手段,竟能将此人哄骗到这步田地……”

    戏志才也是微微一愣,忍不住颇为好笑的说道。

    “戏司马说笑了,倒不是我的手段有多高明,主要是此人这里不太灵光。”

    吴良点了点自己的太阳穴,对二人露出一个“你懂的”的笑容说道,“也是因此,属下心中才越发过意不去,斗胆求明公帮忙。”

    “这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终归属于朱家的家事,我出言干涉恐怕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啊。”

    曹老板微微蹙眉道。

    “使君,我倒有个主意。”

    戏志才却又凝神说道。

    “哦?你说来听听。”

    曹老板抬眼道。

    “使君此前不是许了朱家一个典农校尉么?”

    戏志才笑着说道,“此人既是朱家的人,使君大可以任命他来做典农校尉,如此算是兑现了对朱家的承诺,朱家也不能再为难于他了。”

    “万万不可!”

    吴良闻言立刻提出异议,“戏司马可能没有听明白我的意思,我是说此人脑子不太灵光,恐怕担不起典农校尉一职。”

    “正因如此,我才大力推举此人。”

    戏志才却是露出老狐狸一般的狡黠笑容,悉心说道,“此乃一举两得之计,一来,遂了吴将军的心意;二来,这个位子的人并不需要多么聪颖,此人脑子不灵光反而易于控制,使君正好利用他来掌控陈留的屯田事宜,岂不美哉?”


………………………………

第三百六十三章 你们的吴校尉没了(4000)

    人有的时候也不能太聪明。

    正是因为戏志才太聪明,吴良才能用最笨的办法轻而易举的实现自己此行的另外一个目标。

    事到如今。

    他已经算是完成了从盗墓贼到史官的华丽蜕变。

    最起码在曹老板这里已是如此。

    只要曹老板的思想发生了这样的转变,他与瓬人军便不再仅仅只是替曹老板办脏事的工具,因此在这部将以曹老板命名的史书完成之前,他们也不再是稍有问题便会被曹老板划清界限、急于肃清的黑历史,这正是吴良想要达成的效果。

    而对于他的“好兄弟”朱鲁。

    吴良也确实发挥了“互为贵人”的作用,不但教朱鲁吃上了官饭,并且这碗官饭还十分夯实,一下子就从没有资格录入朝廷官籍的县丞,变成了高高在上的校尉,而且是不隶郡县的校尉,瞬间便拥有了与陈留太守程昱平起平坐的资格。

    成了典农校尉的朱鲁,朱家自然不敢再将其关在泽秀园里面。

    据吴良所知,目前朱家的所有族人中还没有一人拥有比校尉更高的官职,而且是曹老板亲自任命的军官。

    朱家的家法再高,也断然高不过曹老板的军法。

    而且别看吴良整天借鉴夏侯惇的做法拍马屁,说什么只愿做曹老板的官,不愿做汉室的官之类的话,其实曹老板现在的绝大多数人事任命照样会上报朝廷入册的,只不过汉室早已式微,只能批一个“准”字罢了。

    其他圈地为王的豪强亦是如此。

    这不过就是走个过场,体现一个所谓的“名正言顺”。

    再者说来,现在就连曹老板自己如今也领着一个兖州刺史的官位,对外自认还是汉室的臣子,一州刺史任命的校尉,自然也是“名正言顺”的朝廷官员。

    朱家即是士族。

    哪怕真不怕死,不认曹老板的军法,也得认朝廷的国法,于公于私都不能再拿朱鲁怎么样,说不定有些事还得仰仗于他。

    如此又说了一阵子话。

    程昱亲自进入客堂,通知曹老板已经准备好了私宴,询问何时开宴。

    曹老板这才终于不再谈那些不适合当外人谈论的内容,教程昱叫来陈留的几名重要官员与宴,与他们进行友好交流。

    私宴过后。

    吴良也是有些倦了,于是顺势与那些官员一同离去。

    待堂内只剩下曹老板与戏志才时。

    略微有些醉意的曹老板才来到戏志才身边,勾住他的肩膀小声说道:“志才啊,你此前不是还有一计未说于我听么?”

    “什么计?”

    戏志才一愣,疑惑问道。

    “还能有什么计,自然是那可令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