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穿越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穿越时代- 第6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目前辻政信少将手下搜罗的这帮乌合之众,就是海军和陆军、退役和现役的皆有。眼下又混进了日共的赤卫队和黑帮暴力团的极道分子,当然更多的还是被美军烧了家园的流浪难民。如果是在平常情况下,这么一帮人恐怕早就开始自相残杀了,不过在“攘夷救国”的大旗之下,他们暂时还能站在一起。

    “愿热田大明神保佑,此战必胜”

    就像四个世纪之前于此出阵的织田信长一样,辻政信少将如此喃喃低语着,然后挥手一劈:“起爆”

    轰隆隆

    地动山摇,石破天惊

    大约两吨炸药在地下的轰然起爆,让整个美军野战医院都震得仿佛跳了起来。巨大的冲击波横扫过整片洼地,把野战医院的帐篷掀飞得到处都是,犹如风暴中的纸片。也让麦克阿瑟元帅的演讲一瞬间戛然而止。

    当麦克阿瑟元帅从眩晕中醒来的时候,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眼前看到的一切:到处都是残缺不全的躯体。各种各样的残肢连着血淋淋的肉块散落得到处都是。地面和坍塌的帐篷上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污黑血迹。

    “该死的难道是日本人如果这时候被袭击的话”

    下一刻,他的乌鸦嘴就应验了:爆炸的烟尘尚未完全落尽,四面八方就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和爆炸声。

    桶狭间山上的坡地里,各式各样的轻型火箭炮、迫击炮、火箭筒和掷弹筒,如暴雨倾盆般一齐开火,炽热的弹片在空中呼啸。地面象永不休止的地震那样剧烈颤抖。几挺重机枪不断喷出血红色的火焰,把火热的铁水狠狠地倾倒下来。布置在山上的美军巡逻兵在第一时间被狙杀毙命,成群结队的日本兵从各个被灌木丛遮掩的地下坑道口钻出来,狂呼着各种口号,杀向刚刚被炸得人仰马翻的美军野战医院。

    “杀给给”“突击”“万岁”

    “射击,射击干掉这帮日本鬼子”

    直到这个性命攸关的时刻,一度被炸得失神的美军才终于恢复了正常反应,在几个军官踢着屁股的呵斥下,扶起被震塌的机枪猛烈还击。连绵的子弹火链打中了一些日本人,但后继者踩着战友的尸体继续前进。倒下的人中有的艰难地往前爬,于是再次被打倒。刺耳的嚎叫声夹在枪声中,异常凄厉。

    已经被地下爆破给掀飞的铁丝网,丝毫也没能拖延日军的脚步,他们从小就在这里奔驰,生活,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大地震颤的节奏为他们喝彩,滚滚的热浪让美国人的心骤然冰冷

    终于,几个日本兵扑入了乱作一团的美军之中,用刺刀、军刀和冲锋枪同美军格斗,或者丢下一枚枚手榴弹。有的日军被杀死了。有的美军士兵则被砍翻打倒。但在这个局部战场上,日本人的数量远远多于美国人。尤其是一群双手挥刀的日本武士,似乎是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仿佛潮水般冲击美军阵地,一瞬间就冲垮了摇摇欲坠的防线。然后,他们杀气腾腾地双手挥刀,闪电般地挥砍、劈斩、挑刺、杀戮对那些手无寸铁的伤兵和医护人员大开杀戒。日本人毫无人性地屠宰、切割。魂飞魄散的美军则是筋断骨折,身首两分:战争打到了这一步,无论日军还是美军,都已经不把日内瓦公约当一回事,而是走到哪里屠杀到哪里了。

    “元帅阁下已经顶不住了您快上车”

    一片枪林弹雨的混乱之中,麦克阿瑟的菲律宾男仆和澳大利亚副官不知从哪儿搞来一辆吉普车,将麦克阿瑟一把推到了副驾驶座上,然后企图驾车逃离这座已经变成血肉屠场的野战医院。

    但是,载着麦克阿瑟的吉普车并没能开出多久,就有一发尖啸的火箭弹狠狠地扑来。

    紧接着,伴随着驾驶员充满惊恐的喊叫,一道灰白的烟雾被某个便携式单兵大杀器拖曳着砸中了车尾

    “轰”

    无数炽热的碎片和明亮得火焰,在一瞬间就将整辆吉普车吞没,车上的乘员有的被当场炸成了筛子,有的则成了燃烧的火球。麦克阿瑟元帅本人倒是幸运地被掀飞了出去,并且落在一片茂密的灌木丛中。依靠植被的缓冲,元帅只受了些皮肉之伤,但也被冲击波震得吐血、失聪,恍惚了好一阵子才回过神来。

    喘了几口气,麦克阿瑟试着想要站起来,但却发现头昏眼花的自己完全使不上力气,只得就地翻了个身,从趴在地面变成仰面朝天,接下来就看到一名戴着圆圆眼睛,提着滴血军刀的日本少将,狞笑着向他走来。

    直到这个时候,麦克阿瑟才想起一件事,他现在还穿着一套相当显眼的上将礼服

    然后,只见这位日本少将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照片看了看,便用流利的英语开了口:

    “麦克阿瑟将军,很高兴见到你。你或许听说过我的名字,我叫辻政信在菲律宾,在新几内亚,在澳洲,您可是从皇军的手底下逃了一次又一次,但这回却是再也逃不了啦”

    听了这位“豺狼参谋”的名字,麦克阿瑟顿时怒目圆睁,想要开口喝骂,不料却当即就有一口污血涌出喉咙,呛得他根本说不出话来这时,另一名日军大佐也提刀走了上来,想要将麦克阿瑟元帅枭首,却被辻政信喝止了:“不,先别斩了他,生擒一个活的麦克阿瑟,比讨取一位元帅的首级更加有用”

    又过了数日之后,一则“政信公奇袭桶狭间,破敌本阵,生擒阿米利加大名麦氏”的传说,还有麦克阿瑟元帅被装进铁笼里展览的照片传单,一起传遍了日本列岛各府县,点爆了整个岛国的战斗激情。

    而生擒了麦克阿瑟的辻政信少将,也以“一代抗美奇侠”的身份,瞬间震动世界,享誉列国

第667章 、热闹喧嚣的逗比时代

    第二十七章、热闹喧嚣的逗比时代

    中国,宁波港

    蔚蓝的天空下,浑浊的海浪拍击着舰船的干舷,溅起了浪花又变成一片白色泡沫,最终徐徐落了回去。

    伴随着海鸥的嘶鸣和呜呜的汽笛,一面面猎猎招展的星条旗,正在桅杆上随着海风卷动。

    站在港内的船舷边,抬头一眼望去,到处都是破破烂烂的简陋棚户,夹杂着少数稍微气派的西式建筑,犹如被垃圾堆环绕的一座座孤岛。此外还布满了各种战火的痕迹:浅水处躺着底儿朝天的轮船,吊车和货仓变成了扭曲的残骸,一部分栈桥也遭到焚毁,只剩下焦黑的残桩共同组成了一道令人叹息的风景线。

    作为中国最早开埠的第一批对外贸易港口,依靠对外贸易带来的财富,宁波港的市容原本还不至于如此破败。可是自从抗日战争爆发以来,由于日本舰队的封锁和炮击,还有日本飞机的频繁轰炸,宁波港的港口机能长期处于停摆状态。而随着海上贸易的基本断绝,宁波的市面上也变得极度萧条,几乎是一片死寂。

    幸好,在日本帝国被美国佬的两发核弹送上天堂,重庆的蒋委员长趾高气扬地“凯旋南京”之后虽然现在南京又丢了,沉寂已久的“死港”宁波,终于在时隔多年之后,又一次迎来了大洋彼岸的船队。

    此时的宁波港内,正耸立着一片桅杆和烟囱的森林,数以百计飘扬着星条旗的“自由轮”船队,在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护送下,终于给翘首以盼了好些年头,如今已是嗷嗷待哺的国民政府,送来了一大批美援物资。

    自从三年前飞越喜马拉雅山脉的“驼峰航线”断绝以来,蒋委员长已经很久没有获得任何美援了,而这也是他在国共内战中一溃千里的重要原因之一:蒋委员长本人则认为这是唯一原因。

    破旧的码头栈桥上,一片人头攒动,一群群被用刺刀强征来的劳工苦力,穿着破旧肮脏的衣服,或者干脆打着赤膊,正在穿梭奔忙着搬运各种来自美国的货物:面粉、罐头、弹药、枪炮、燃油、汽车

    在宁波的市面上,人们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多的洋货了。

    还有一些打扮得稍微体面的闲人,则云集在靠近港口的凉亭、茶棚和茶楼里,争相目睹港口中难得一见的西洋景巨大的钢铁战舰,雄伟的高耸舰桥,林立的恐怖巨炮,崭新的斜纹涂装这一切统统都洋溢着震慑人心的暴力美学,让每一位亲眼目睹的人,全都深深感到了身心的震撼和荡漾。

    这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至高武力,现在正要再一次吹响西方人征服东方的战争号角。

    在军舰四周的水面上,围着许多造型各异的小木船。船夫们穿着破旧的袍子,举着一筐筐的水果、鸡蛋和蔬菜,还有杂七杂八的各种小玩意儿,隔得远远儿的就朝军舰上面的水兵们吆喝叫卖,满脸谄笑地努力推销。生硬怪异的英语混合着宁波方言的嘈杂声,在港湾内乱糟糟地响成一团。

    不过,在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旗舰“企业号”航母上,这支舰队的最高司令官哈尔西上将,却对这些穿梭在港湾内的水上小贩毫无兴趣,只是手里拿着一瓶可口可乐,站在某间舱室的门外,抱着胳膊冷眼旁观一群朝鲜人或者说韩国人,反正用英语说都是同一个词,在舱室里唾沫横飞地吵吵嚷嚷。

    他们是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成员。

    这是一个非常奇葩的政府,隶属于一个从来没有在地球上真正存在过一天的奇葩国度。

    众所周知,朝鲜半岛在被日本帝国吞并之前,只有过两个国号:朝鲜王国和大韩帝国。

    至于所谓的大韩民国,则从来只存在于某些该民族海外流亡者的臆想之中。

    当然,所谓大韩帝国,也是一个同样可笑的国号。帝国这也是区区朝鲜一介小邦配得上的吗

    哪怕是埃塞俄比亚的非洲人皇帝,至少也有过击败意大利人的武功可供夸耀,可近代的朝鲜人有什么资本和功绩对于一块夹在日本、中国与俄国之间,任凭蹂躏的擦脚垫来说,大韩帝国它也配么

    在当时,它甚至连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资格,都已经快要丢了。但那位厚脸皮的末代朝鲜国王,却完全不顾国家即将沦为殖民地的现实,硬是自封为皇帝,仿佛是想要在临死之前爽上一把似的。

    等到这个可笑的大韩帝国,被日本人从地图上彻底抹掉之后,一群更加厚脸皮的朝鲜基督徒逃出故乡,流亡到中国,然后假装自己推翻了旧王朝,建立了一个共和国,在上海打出了这个“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招牌。在哈尔西看来,这个所谓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大概也就跟历史上自封美国皇帝的诺顿一世差不多。

    更可笑的是,这个既无臣民,也无国土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从成立之初,就陷入了激烈的派系斗争之中。最终,这个“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分裂成了两个主要派阀,一个名叫李承晚的传教士带着他的拥戴者远走美国,乞求白宫的援助。另一个名叫金九的杀手头目则留在中国,继续策划他的复国大业。

    对于李承晚,哈尔西上将多少还有些印象,因为此人乃是夏威夷群岛韩国侨民的首领,在战争期间偶尔也会跟太平洋舰队打些交道,比如帮忙审问一下前线俘获的朝鲜劳工之类。美军的情报机关还一度将他列入了合作对象的范围,可惜这位李承晚传教士虽然口口声声宣称自己能够代表整个朝鲜,实际上却连一个愿意潜入日本帝国搞间谍活动的朝鲜勇士都找不出来,于是失望的美国情报机关在1943年中断了跟他的合作。

    这位李承晚传教士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唯一为他的祖国做的事情,就是先后向罗斯福总统和杜鲁门总统递交了三十封请愿书,乞求美国承认“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并且提供武器,但白宫的态度十分冷淡就算合众国愿意提供武器,你的军队又在哪里呢而且,流亡中国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当时也被困在了重庆,在驼峰航线断绝之后,什么美援都送不进去。李承晚传教士的上述请愿,根本就和疯子的呓语差不多。

    所以,直到日本帝国土崩瓦解之后,李承晚传教士才搭上了美军提供的专机,跟哈尔西舰队会合。

    而韩国人的另一位领袖金九先生,则是一名很出名的暗杀专家,曾经暗杀过日本天皇,并且在上海炸死了日军大将白川义则。可惜这世上从来没有哪个国家是真正依靠暗杀来成立的,所以金九先生的建国大业始终前途渺茫。不过他手里掌握着一百多人的韩国侨民武装部队,好歹比只有一张嘴的李承晚先生稍微强一些。哎,但愿金九先生豢养的杀手们,个个都能堪比十字军时代的阿萨辛精英刺客,这样多少也能派上点用场。

    总之,在哈尔西上将的眼中,无论是李承晚传教士还是金九先生,都不是什么合格的政治人物,而是一帮纯粹以自我为中心的梦想家。然而为了给入侵朝鲜的苏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