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穿越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穿越时代- 第4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正被腐女马彤小姐问得冷汗直流的俞国振,便趁机岔开话题,指着那碟热腾腾的小包子笑道:

    “你看,这是正宗的淮扬口味的五丁包子,看似简单,却是最讲究不过。首先包子的面皮要洁白胜雪,吃起来则软中带韧,食不粘牙。所谓的五丁则是从其三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三丁又称三鲜,即鸡、肉、笋;鸡丁选用隔年母鸡,既肥且嫩;肉丁选用五花肋条,膘头适中;笋丁根据季节选用鲜笋。三鲜一体,津津有味,清晨果腹,至午不饥。以这三丁作馅,鲜、香、脆、嫩俱备,肥而不腻。后来又有厨师别出心裁,在三丁的基础上又加上两味:青虾和海参,从而变成了五丁包子。号称是滋养而不过补,美味而不过鲜,油香而不过腻,松脆而不过硬,细嫩而不过软。快趁热尝尝。”

    “哦,居然还有这么多门道听着跟广告似的嗯,味道好像还真的挺不错嘛”

    马彤如此嘀咕着,但还是依言尝了一口包子,果然满口鲜香,唇齿留芳。看马彤吃得香甜,俞国振又继续说道:“听张岱说,吃这包子还要配上魁龙珠茶,才更是令人叫绝。这种茶乃是选用浙江龙井、安徽魁针、江苏珠兰等名茶搭配窨制而成,取魁针之色,球兰之香,龙井之味,堪称色香味俱佳这张岱就是写湖心亭游记的那一位大文豪,论讲究吃食,当今天下没有哪个士人比得上他”

    如此闲聊了一番饮食之道,端上来的几样茶点也都被吃了个干净,可作为东道主的张溥还是迟迟未至,而画舫的艺妓自然也不会出场。倒是几位化妆成明朝人去秦淮花街闲逛的老教授,一个个都回来了。

    于是马彤便兴致勃勃地跟他们聊起了街头的见闻总的来说,秦淮河的“南曲”虽然是著名的风月之地,但并非只有青楼画舫。相反,这里食铺、客栈、戏院、杂货店、衣铺一应俱全,看着更像是现代的高档综合性购物消费广场。当然,青楼自然也不会少。街道都是青石做成,十分整洁,路旁绿树掩映,翠竹点缀,两侧水渠清溪流泉,让这一众历史学、考古学老教授们流连忘返,还偷偷拍了不少照片回来。

    看着照片上那一幢幢宛如苏州园林般精致的小楼,直接走随意门来到南京游玩的马彤,不由得颇为惊讶:“这房子就是妓院怎么这样素淡高雅,跟高档别墅区似的电视上不是都是挂着许多大红大绿的绸布,弄出一副富贵气象,然后门口站着几个浓妆姑娘,甩着手帕叫大爷来玩玩嘛”

    “那是什么档次,不过是导演在胡乱布景罢了,这里可是明朝的顶级会所,比弗利山庄那类的”

    拿着智能手机给她观看的那位老教授,闻言不由得浑身一抖,忍俊不禁的低声笑道:“你当这些青楼会招待古装剧里的江湖侠客啊它们的顾客群可都是江南的文人缙绅,一个赛一个的附庸风雅,追求格调如果当真那么大红大绿地布置起来,绝对会被嘲笑成是俗不可耐,哪里会有文人墨客愿意光顾

    即使是现代世界的那些高档会所,似乎也都是拼命要弄成古典园林或者西式花园宫殿的模样吧在真正的有钱人里面,除了那些没文化的土豪,谁会去那种闹哄哄的低档tv夜总会里消遣呢”

    “呃好像是这样啊我确实是没法想象,秦淮八艳会出现在韦小宝的丽春院里揽客”

    马彤转了转眼珠子,如此咕哝道,但随即又眼神一亮,对俞国振说道,“对了,我说小俞啊,既然咱们来到了明末的秦淮河,那么能不能想办法见识一下秦淮八艳的风采不然总感觉有些遗憾”

    这回轮到俞国振翻白眼了,“拜托,所谓的秦淮八艳,根本就是后人牵强附会硬凑出来的。陈圆圆和董小宛她们的故事发生在大概十年后,现在她们才不过几岁,根本没到可以出来卖的年龄。柳如是今年倒是十四五岁了,听说已经出道了,但她是苏州吴县的名妓,现在还没来秦淮河活动呢而秦淮八艳之中最老的那个马湘兰,更是嘉靖年间的人,早已死了不知道多少年你想去给她扫墓吗”

    马彤闻言,顿时又瘪了下去。而俞国振则是勉强松了口气跟一只元气妹子和一群老教授在秦淮河上谈嫖妓,怎么看都是节操掉尽的事情最近的这段时间里,他总是感觉自己的节操在越掉越少

    正当俞国振如此胡思乱想的时候,却猛然听得船娘在舱外一声娇呼:“天如公到了”

    话音未落,一个中年人迈步走入舱中来,只见此人身材笔挺,一身锦缎长袍,腰悬美玉,头戴一顶文士巾,气度儒雅,美髯过胸,神态间有种难以言喻的从容和傲气这正是江南士子之首,天如公张溥

第420章 、金陵歌舞何时休?(二)

    第一百十一章、金陵歌舞何时休二

    看见东道主张溥终于驾到,画舫中等候已久的众人赶紧站起来,还没来得及说话,那天如公张溥便直接上来对诸位宾客抱拳一鞠道:“有劳诸位久候,鄙人失礼了。yznn只是今日前来赴会的士人甚多,远远超出了预料,鄙人不得不去各处招呼一二。一圈走下来,便耽搁了时辰,怠慢了诸位,还请原谅则个”

    此次复社于秦淮河上召开大会,仅仅是复社的社员就多达数百,再加上慕名而来的其他读书士子、官宦勋贵,合计已经不下千人之众。更别提这些读书人一般不会单身出门,都要带上小厮和丫鬟,还有轿夫、车夫于是就形成了一股堪比后世明星演唱会似的庞大人流,让主办者都有些始料不及。

    然而,虽然秦淮河上自古就有文人聚会的传统,但是限于古代的建筑条件和经营规模,根本没有那么大的礼堂,可以容纳上千人一起宴饮;也没有哪家青楼能够派出足够的姑娘,一下子招待那么多顾客

    所以,这一回在秦淮河上聚会宴饮的江南士子们,其实是按照关系远近亲疏,各自抱团,分散在零零落落二十几处河房画舫之中,而作为本次大会的东道主,张溥、张岱等复社骨干却不得不一处处走过来,至少在每一处地方都要打个招呼,寒暄几句,表示一下亲近,可能还要喝上几杯酒,让来客在面子上过得去此外,古人的时间观念也不如现代人,结果一圈走下来,回到招待方以智的画舫里,就已经很迟了。

    幸好,方以智也是洒脱之人,对此不以为意,“张兄何必如此客气我等此次落魄归来,能得到复社友人破费款待,本来就已经很是欣慰了,又岂会计较这等小节唉,此番南行,真是让人感触颇多琼州一府,果然是被髡贼窃据,几乎沦为化外蛮夷之邦,而岭南两广之地,也是危机四伏”

    他一边如此客套着,一边又吹嘘起了自己此次南行琼州的见闻。张溥只是微笑着点头倾听,同时打手势示意上菜。一时之间,侍女小厮托着酒菜饭食来来往往,厨房师傅更是使出看家本事,什么冬瓜盅,佛跳墙,肉皮馄饨,蟹粉狮子头,鲤鱼烩,烤里脊肉都如流水般地端上来。待到菜肴上齐了大半,方以智也说得有些口干了,张溥和张岱便举起酒杯,敬方以智一行平安归来。众人也随即各自饮酒用餐不提。

    菜过五味,酒过三巡之后,画舫的歌妓也总算是梳妆完毕,纷纷如彩蝶般穿梭而来,朝众位客人福了一福,便开始吹拉弹唱、各显才艺有弹琵琶的,有吹竹笛的,有弹长琴的,还有两个娇滴滴的小萝莉乐妓伴舞,簇拥着当中一位手持桃花扇的素衣清倌人轻吐朱唇,唱着昆山腔的小调。虽然她的昆山腔诸位穿越者都听不懂,不知道她在唱些什么,但光是声音就已经很好听,如同珠玉落盘一般于是乎,船内清歌曼舞,船外轻风晴日,众人一边谈天说地,一边看着两岸河景,确实很是享受。

    不过,虽然诸位乔装打扮的穿越者们,都对此感觉颇为新鲜。但对于江南诸士子这些风月场上的老手来说,这样的场面早已司空见惯,加上今天又没有什么名妓出场,故而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交谈上。

    “哎,这时光过得真快啊不知不觉,一年多就这么过去了。”

    手捧一杯温热的黄酒,望着画舫花瓶里插的梅花,方以智不禁喟然长叹,“遥想崇祯四年秋天,我等热血志士响应牧斋先生之号召,南下查探髡贼奸情之时的场景,仿佛还历历在目。不想再次看到这江南风光的时候,竟然已经是崇祯六年正月了,而我大明天朝的时局,也已经是天翻地覆”

    “密之贤弟谬矣,留都诸位君子现已拥立新天子登基临朝,亦颁布了新年号,故而今年已是永和元年,万万不要搞错了”听得这话似乎有点不对,“政治觉悟很高”的张溥连忙纠正说。

    “正是正是,我等好像还没有来得及恭贺天如公再次出仕,获职国子监祭酒呢”

    另一名同样从海南岛回来的士子,捧着酒杯凑过来,插嘴对张溥恭维道,“如今,玉绳公周延儒担任内阁首辅,牧斋公钱谦益出任礼部尚书,留都朝堂之上,皆是东林君子,可谓是再现了数年前众正盈朝之盛况。想必定能刷新政事,教化万民,一扫神州之妖氛,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这一桩桩一件件,说的都是张溥近来的得意之事,让这位文坛巨子、复社领袖不由得微笑着眯起了眼睛只是还没等张溥开开心心地听上几句奉承话,方以智这个愣头青就不识趣地再次开了口:

    “如今诸位东林君子复起,重掌朝廷大权,确实是可喜可贺。不过当今的时局,似乎实在是让人堪忧啊且不说北方依然混战不休,就鄙人在这一路上听闻的消息,南方各省也是战火四起福建那个勾结髡贼和倭寇的武夫黄石,果然起兵谋反了,而琼州髡贼貌似也在对两广虎视眈眈”

    方以智不胜唏嘘地叹道,“不知南京的当朝诸公,对此二贼可有什么方略”

    虽然方以智说得十分诚恳,但不知为何,张溥的表情却一下子变幻莫测,很是诡异好一会儿之后,才勉强笑道,“密之,闽粤之地的乱事,留都朝廷并非不知道,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对策。但是,正所谓人力有穷,我等君子做事,固然要无愧于心,也必须有所取舍。简单来说,就是凡事都要讲究一个远近先后。如今江北反贼势大,与留都不过一江之隔。吕尚书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正在率领南直隶兵马督师扬州,与这些闻香教妖人连日厮杀,战局僵持不下在击败淮扬之贼以前,朝廷实在是无暇他顾了”

    “这样啊也对,毕竟还是留都安危更要紧,那些远方的战事,就只能往后再处置了”

    刚刚来到南京不久,对这个不知根底的方以智想了想,便点头称是。而多少知道一些底细的俞国振,却是暗中偷笑不已南京哪里是顾不上闽粤那边的战事,而是根本不知道也管不了

    因为,如今的湖广、两广、江西等地,都还没有承认南京的永和帝,连公文奏折都不往南京发了

    然后,南京仅有的一点野战部队,如今基本都被钉死在了江北的扬州,与号称数十万的闻香教起义军厮杀不休。如今的金陵城内,怕是连一万可战之兵都凑不出来,哪里还有可能发动对外征讨

    说来也是可笑,虽然东林党目前自认为已在南京拥立新帝成功,一个个自吹自擂、弹冠相庆、兴高采烈,仿佛已然又一次宰执天下。可事实上,如今这个南京的实际版图和军事力量,全都贫乏得可怜

    遍数大明天下的两京十三布政司,眼下也总共只有南直隶和浙江这两个省,可以算是这个南京永和帝政权的支持者。其中江北的大半个南直隶,如今还是闻香教妖人和西北流寇的天下。而剩下的各省之中,除了已经沦陷于鞑虏的北直隶,还有被崇祯皇帝控制的山西与河南西部之外,基本都处于观望状态对于两位大明皇帝的争斗不置可否,消极应对,只是一心期盼着能够尽快决出胜利者。

    至于天下的朱明皇室宗亲,更是一边倒地对南京的“永和帝”齐声反对喝倒彩没办法,南京推举的鲁王次子朱以海这个新帝人选,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说,实在是太没有道理,简直是名不正言不顺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全天下的朱家宗室,都对此满腹牢骚:朱以海,你这混小子也配当皇上

    确实,当“天子失国”之后,宗室、勋贵和重臣以“无德无能”之类罪名将其废黜的事情,在中国古代史上并不是没有出现过。但问题是,接下来的继位人选,也不能随便乱找,而是要么得有弥天大功或者卓越贤名,要么是手握重兵能够以力压人,要么就得按照封建礼法的顺序挨个儿往下排

    很遗憾,以大明王朝像养猪一样圈养藩王以防造反的做法,各地的藩王都不会有什么值得赞叹的功绩。同理,在正德年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