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会消磨掉某些人的斗志在物欲横流的二十一世纪,用特殊材料铸造出来的“超凡者”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自愿投身远东公司的穿越者,充其量只是切。格拉瓦那样寻求刺激的“小布尔乔亚”。这些人把革命和探险都当成一场最激烈的玩闹,犹如飞蛾扑火般投身其中。但在内心深处,他们终究还是会想起自己的老家
哎,大概凡是正常的穿越者,都会逐渐变成这样吧,异世界的各种新鲜有趣之处,开辟新天地的豪情壮志,说到底也只能维持一段时间的热度而已。等到热情慢慢消退之后,就该想家了只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因为在穿越之后已经没有了回头路,才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自己给自己打气,继续咬牙苦撑下去。
而海参崴远东公司的这些人,至少比其他的穿越者更加幸运一点,竟然还有一个回家的机会。
当然,为了缓和跟远东公司高层之间的矛盾,政府没有直接受理申请,而是很客气地将这个问题又丢回给了诸位公司董事,充分尊重了他们的看法,询问他们是否同意放人回家。
面对眼下这种早已主客易位的局面,李明董事长和诸位董事们还能说些什么给自己拉仇恨
“我的看法是,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想回去的人,就让他们回去吧”
李明意兴阑珊地摆了摆手,“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阻拦不得。如果强行把他们扣下来,反而会弄得他们满心怨恨,天晓得还会爆出多少乱子大家抓紧时间跟中央来人交接好工作,同时尽快收拾行李。按照中央的要求,我们这些董事会成员很快就要到海南岛一趟。主要任务是在政府代表的指导下,跟其他穿越者讨论一些关于和平共处、团结合作、共同发展之类的问题,并且达成一个妥善的共识或协议”
说到这里,他扭头看了王秋一眼,“对了,小王同志,政府安排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等你们的俄国登陆舰,把南边那位黄石将军从济州岛送到海参崴,咱们大概就可以出发去海南岛了组织上对这位黄将军的征战经历很感兴趣,而我们跟其他穿越集团的接触,也需要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中间人,以免在一开始闹得剑拔弩张的万一要是不幸擦枪走火,这事情可就更麻烦了”
王秋一边如此回答说,一边操作着墙角那台迷你侦察卫星地面接收装置,把屏幕上的实时卫星摄像调整到日本海西部,并且在电脑的辅助下,很快就找到了那艘醒目的“鳄鱼”级俄国登陆舰,“按照这个距离来算嗯,如果没有发生什么意外的话,最迟到明天下午,他就应该抵达这里了”
第354章 、海参崴的众生相(下)
第四十五章、海参崴的众生相下
不管远东公司的穿越者们心情如何失落,但随着政府力量的加入,海参崴的建设速度确实大大加快了。
在政府力量进驻之前,远东公司已经在海参崴建成了一套简单的电力系统,在主要道路上都有路灯照明,但也仅此而已了。不仅电话网络的建设遥遥无期,各个聚居地之间的通讯基本靠吼外加少量野战无线电台,甚至连每座房子的日常家庭用电都无法保证,很多人的住处除了电灯,连个电器插座都没有。
但是,依靠中央专门调拨的工程兵部队和敞开供应的器材、设备,再加上哆啦a梦的各种神奇道具帮忙,在短短两三天之内,构成一个城市电话系统的调度机、控制台、交换机,甚至还有计算机计费设备,都陆续被安装完毕。而用卡车拉过来的电话线更是堆积如山,只等着穿越者们在需要的时候自己拿来用。
还有海参崴远东公司眼下无法大规模自产的热水瓶、抗生素、温度计、退烧片、净化水药片等等貌似不起眼的小玩意儿,政府也都慷慨地拨过来了许多,以求切实提高这些扎根北大荒的穿越者的生活水平再次重申一遍,政府组织的此次穿越,从最开始就不是为了来这里抢地盘,而更像是来扶贫的。
与此同时,由一片片钢结构的彩钢瓦组成的简易厂房,也在靠近港口的地方被陆续建立起来。这种简易厂房只是简单地用钢架和钢瓦构成,所以建设速度非常快。在现代世界,这种寒酸的厂房通常只能做一些类似矿石筛选、木材加工之类的粗活,或者干脆用做原材料的临时存放地。但在捕鲸业和捕鱼业发达的明末海参崴穿越基地,倒是正好可以用作海产品处理中心,让靠港的渔夫们可以就近处理他们的收获。
如此热火朝天、轰轰烈烈的建设场面,一座座比庄稼长得还快的新奇建筑,让聚居在海参崴的本时空土著无论是辽东人、朝鲜人、日本人还是海参崴周边的部落民,全都看得目瞪口呆,震撼不已。虽然他们之前已经通过远东公司的各种作为,走马观花地见识了现代化大工业文明的一鳞半爪,知道这些“短发海盗”有着无敌的武力和通天的本事。但在改造旧世界的效率上,国家和公司的力量还是无法相比的。
但是,对于另一些归心似箭的人来说,发生在明末时空的这一切,都已经跟他们没什么关系了。
在政府与远东公司达成协议的第一时间,之前乘坐那艘微型特务潜艇潜入明末时空,最后被远东公司裹挟入伙的海军官兵、陆战队蛙人和政府特工,就怀着各异的情绪,陆续踏上了各自的返乡之路。
将地窖里的那些坛坛罐罐送给左邻右舍,收拾起为数不多的几件行李,因为乘坐潜艇追踪远东公司船只而失陷异时空的政府特工周比利,最后环顾了一遍这座住了大半年的小屋,忍不住发出一声留恋的叹息。
不知不觉,大半年住下来,对于这座以现代标准很是土气的小房子,周比利居然也生出了几分感情。
虽然在解放军海军陆战队出现之后的第一时间,周比利这个“人质”曾经一度被远东公司的武装人员给软禁起来,但满打满算还不到十个小时,就因为远东公司的全面妥协,而结束了这场牢狱之灾。
总的来说,他在这么短暂的软禁期间,根本没受什么罪,而待在家里的和子甚至对此一无所知周比利以前给远东公司干活的时候,也经常会突然有事出差,或者加班到很晚才回来的
而且,在被放出禁闭室的时候,周比利得到了又一个空前喜讯:他现在可以回到原来的世界了。
在得知此事的时候,几个一起被软禁的原潜艇水兵都兴奋得如癫如狂、严重失态,甚至还有人一时间激动得心脏病发作亏得立刻就有人送来了速效救心丸,才没有当场活活乐死在禁闭室门口
但奇怪的是,在他收拾行李的时候,却没有感到多少那种挣脱牢笼的欣喜,反倒是有点淡淡的不舍。
不管怎么说,在这个看似简陋的地方,也寄托了一段恐怕会让他终生难忘的人生回忆啊
惆怅地摇了摇头,周比利又一次拿起数码相机,给小屋拍了几张照片权作留念,然后提着行李箱转过身来,便看到打扮一新的和子,正带着满脸兴奋的笑容朝自己招手,明亮的眼睛闪闪发光:
“呐呐,阿娜答,我的这身新衣服穿着漂亮吗”带着愉悦的微笑,她如此对周比利娇嗔道。
此时的和子没有再穿那件朴素臃肿的家居服,而是换了一套色彩缤纷的华丽丝绸和服,头上插上了两支金灿灿的镂空发簪,还挂着两串叮咚作响的璎珞坠子,随着脚步发出风铃般的轻响。
为了抵御冬日的严寒,她的脖子上又裹了一条毛茸茸的雪白貂皮披肩,宛如现代日本女性成人礼上的打扮,再配上那发自内心的天真笑容,显得格外清新而动人。
实事求是地说,如今明显还是小学生身材的和子,不仅平得简直可以溜冰,容貌也谈不上多么秀丽,顶多只能说是相貌还算端正而已,跟周比利以前在东京涩谷和歌舞伎町泡过的许多新潮少女无法相比。
但是,跟那些热衷于享受的现代女性不同,自从跟了周比利之后,和子就把一颗心都扑在了这个男人身上。只要能吃上饱饭,她就每天都会高高兴兴地做着家务,无微不至地伺候周比利,自觉自愿地努力养成卫生习惯,提高做饭技能,哪怕周比利偶尔心情不好,对她迁怒训斥,和子也只会低着头眼泪汪汪地听着,甚至还会跪下来请罪,从来不敢顶一句嘴完全是一副在现代日本早已绝迹的“大和抚子”范儿啊
在现代日本的大都市久历风尘的政府特工周比利非常清楚,他曾经在现代世界邂逅过的任何一个女人,都是绝对不会像眼前的和子这样容易满足,更不会像这只萝莉幼妻一样全心全意伺候自己的
所以,他开始渐渐有点理解远东公司的那些穿越者们,为啥这般舍生忘死也要跑到异时空了。
同样的道理,在得知自己可以返回现代世界之后,周比利的第一想法就是无论如何要把和子也给带回去,在现代延续这个温暖的小家庭。哪怕他同样也清楚,这势必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麻烦要知道,中国的国籍和绿卡向来是全世界最难申请的之一。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除了极少数贡献特别大的国际友人,就没有几个人成功申请下来过国籍,有一个德国老太太在山东或者其它什么乡下地方足足义务支教了二十年,才申请国籍成功哪怕是中国绿卡,公安部每年核发的合法绿卡也从来没有超过一千张。
不过,既然眼下这事已经惊动了中央,或许能特事特办也说不定他尽可能乐观地如此想着。
“是是,今天的和子很可爱哦”摇了摇头,周比利把那些繁杂的思绪暂时赶出脑海,然后微笑着摸了摸自家这只萝莉人妻的可爱小脑袋,“跟那几家邻居都道过别了吗”
“嗯,人家刚才跟那些经常照顾咱们的叔叔阿姨都打过招呼了。”
一提起即将离开这件事,和子那张稚嫩小脸蛋上的表情就不禁有些低落,同时无限留恋地环顾了一遍这座住了大半年的小院子,“阿娜答,我们真的要离开这个地方了,再也不回来了吗你老家那边的日子会比这边更好过吗我感觉有点害怕”她抓着周比利的袖子,糯糯地说道。
“嗨,这样的破地方有啥舍不得的我那边好歹有座小别墅,你就等着过去享福吧”
周比利笑着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同时怜惜地看着她只戴了一串彩色玻璃项链的脖子,“唉,你跟着我大半年了,都没让你过上什么好日子。接下来我要带你去那边好好享受一番”
“诶我觉得自己很幸福了。现在的日子还能说不好我以前都不能想象可以过上这样的日子”
今年才刚满十四岁,却已经身为人妻的和子,不可思议地瞪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有些奇怪地对自家男人说道这不是什么客气话,她是真的对自己这半年来在海参崴的生活十分满意:住的房子虽然不算大,但好歹比日本老家的茅草屋强得多,至于墙上的玻璃窗,更是连武士老爷的宅邸都未必用得起。
而在海参崴吃的食物和穿的衣裳,那更是堪称在老家连做梦都想不到的奢侈:在这年头的日本乡下,哪怕是拥有几十石封地的下级武士都没法顿顿都吃白米饭,时不时要靠杂粮和野菜充饥,更穿不上丝绸衣裳。至于普通农民的家里,往往连草鞋木屐都穿不起,男女老少都得赤脚走路,甚至还有大姑娘穿不起衣服只能光着屁股下田劳作的囧事和子有生以来得到的第一双鞋子,还是在海参崴的检疫营里穿上的。
当然,海参崴的冬天确实比和子在日本的老家要寒冷一些,但却能穿着毛茸茸的皮草,住着密不透风的房子,吃着满嘴流油的鲸肉和海鱼,给和子的感觉反而比过去饿着肚子缩在漏风的草棚里要暖和得多。
总之,自从跟了周比利之后,和子一直对这个家是心满意足,同时也尽心竭力的。对于这个在日本老家过够了饥寒交迫的苦日子的小姑娘来说,把自家男人伺候得满意,让这样衣食无忧的好日子永远可以过下去,就是她最大的希望。当然,若是有个孩子就更好了可惜自己肚子不争气,到现在也没有怀上。
所以,当得知自己即将告别这个充满了幸福回忆的小家,跟着自家男人前往一个未知的地方之时,和子的心中自然是非常惶恐的虽然自家男人把他的老家说得有那么好,但具体究竟是怎样,和子毕竟不仅没有见到过,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说过。不管周比利再怎么安慰,她还是很担心在那边能不能吃饱肚子,有没有像样的房子住,能不能过上跟海参崴这边一样丰衣足食的富裕生活
“那是因为你还没见过真正的好日子,或者说,在这边的整个世界上,都没几个人亲眼见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