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穿越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穿越时代- 第2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曾经在辽东为大明,为华夏而战,现在我依然要为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而战

    当然,我们这些穿越者能够给大明带来的新制度,同样也并非十全十美。或许有一些满脑子道德洁癖却从来不会干实事的批评家放在这个时代,就是东林党那帮标榜“浩然正气”的伪君子,会指责我们“髡贼”背弃礼教、“伤风败俗”、“无耻好♂淫”之类想起最近搜集到的某些士人笔记上,关于“髡贼性♂淫”的种种臆测和谴责,黄石就忍不住想笑:你们这些“正人君子”谁家不是三妻四妾,十三四岁就有通房丫头陪着睡觉了居然还好意思指责那些最多不过养了两三个贴身女仆的穿越者元老

    况且,无论临高那些元老们的私生活有多么豪奢铺张,甚至荒♂烂,他们在此刻都代表着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只有我们的元老院才能让中国提前走上工业革命的正确道路,甚至还可以依靠超前四个多世纪的技术优势,让大明百姓大大减少工业化进程的痛苦,提前享受到工业革命的福利接下来不管是采取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还是社会主义路线,模仿美国、德国还是苏联,至少都比现在这个让人绝望的大明要强得多

    人都是会变的,崇祯四年的福建总兵黄石,早就不再是天启年间那个忠勇无匹的骁将,而是已经决心跟大明王朝决裂的反贼先锋,如今只是因为竖起反旗的时机未到,才暂时继续披着一张大明的皮而已。

    但是,作为一个有感情的人,这并不意味着黄石就能够彻底忘记过去的一切。

    比如说,那些曾经在辽东并肩作战的老朋友,还有在饥寒交迫之中挣扎的东江镇军民根据这些年从北边传来的一些零星消息,还有北方故旧偶尔寄来的一些信件,黄石很清楚的知道,自从毛文龙被袁崇焕斩杀之后,孤悬敌后的东江镇就陷入了无休止的内讧和饥荒之中。饷银和粮食的供给也是断断续续,比毛文龙的时代更加困难,各地守将志气颓丧,只知道贪污搜刮,再无庇护辽民、恢复辽土之志向。

    在这种情况之下,东江镇军民的生计自然更加困顿,几乎每一年每一个月都是遍地有饿殍。

    虽然自从孙元化这个基督徒洋务派巡抚登莱之后,一部分熬不下去的东江军和辽民,被他撤回到山东登州进行安置,黄石的义兄孔有德就是南撤将领的其中之一。但山东这些年同样也是灾害不断,日子过得十分窘迫。骤然涌入了这么多辽兵和辽民之后,因为争夺土地和工作,立即就在登州引发了辽东人和山东本地人之间的激烈冲突历史上那场声势浩大的登州之乱,就是在这种族群撕裂和对立的背景下爆发的。

    在孔有德最近几封写给黄石的信件里,就充满了对山东本地人各种排挤的愤懑,以及抱怨东江镇军民在辽东饿着肚子血战鞑虏,到了山东还要被当地人排斥和敌视,真不知到底是为了谁在打仗在书信之中,甚至还隐约有若是在山东实在待不下去,就到南方来投奔黄石的意思

    事实上,对于东江镇军民在这两年的悲惨遭遇,同样出身东江的黄石自然不会没有触动。早几年是自身难保实在没办法,如今已经驻节泉州、威压全闽,黄石自然就想要拉那些东江军民一把经过一番争取之后,出于对人口和劳动力的极度渴求,还有黄石一再保证能够凭着自身的威信,和平解决在辽东的人员招募问题,临高元老院执行委员会终于通过了黄石的东江镇军民招募计划,准备北上夺去朝鲜的济州岛作为跳板和中继站,然后从东江镇目前残存的辽东各海岛运输饥民南下。目前,一支舰队已经在澎湖列岛陆续集结,只等着黄石处理完泉州这边积累的一些庶务,就要由他带队北上辽东,去招揽东江军民了。

    但是,还在辽东的东江镇军民,眼下总算是有了一条远赴南方的活路,可已经流落到了山东的那些人又该怎么办难道真要坐视孔有德在山东受尽排挤,最终走上兵变叛乱,败投辽东建奴的不归路吗

    黄石苦思良久,还是想不出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只得叹了口气,从随身的一个文具袋里取出墨水瓶、纸张和鹅毛笔,在烛光和暮光之下,开始写起了给孔有德的回信但才落了寥寥几笔,就又停笔不写了这封信寄过去也不知要猴年马月才能收到,反正自己再过一两天就要乘船北上,索性在经过登州的时候,想办法跟孔有德他们几个老相识秘密会面一次,当面探一探他们的想法和底线再说吧

    但此时的黄石还不知道的是,莫说山东,就连拯救辽东的东江镇军民之事,眼下也已经被迫告吹根据临高元老院突然作出的最新决议,此次北上辽东收容东江镇饥民的行动,刚刚被紧急取消了

第312章 、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三)

    第三章、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三

    第三个瞬间:迷茫的龙傲天

    崇祯四年十一月,台湾海峡,澎湖岛

    澎湖总督府顶楼,总督卧室附设的私人卫生间

    “哗啦”

    “晚风轻拂着澎湖湾,白浪逐沙滩,没有椰林醉斜阳,只是一片海蓝蓝”

    伴随着抽水马桶的冲水声,新入伙的“髡贼头目”,“外派元老”,澎湖总督张伟一边哼着歌儿,一边系着裤带,穿着一双拖鞋,蓬头垢面地走出了卫生间。接下来,他又从墙边挂着的竹筒里取出一根木质牙刷,再沾上用贝壳粉、精盐、石膏、香料、草药粉等多种成分混合制成的“高级”牙粉,然后便端着一只装满清水的瓷杯走到阳台上,一边俯瞰着清晨时分的澎湖风景,一边满嘴泡沫咕噜咕噜地刷着牙。

    蓝天,白云,碧海,金沙滩晨光之下,澎湖列岛的风景,一如往昔的优美动人

    总的来说,澎湖列岛由三个主要岛屿和几串零碎小岛组成。其中以澎湖本岛最大,其次为西屿、白沙乡。三岛加起来,约摸有一百多平方公里,占到了整个列岛的八九成面积。岛上不是裸露的玄武岩地貌,就是碎珊瑚礁,真正有植被土壤覆盖的面积,加起来不过两三成的样子,能够供人类种田开垦的土地,自然就更少了,但若是靠海吃海,改变饮食结构,以海鱼作为主食的话,那么日子倒也还过得下去。

    所以,早在宋朝的时候,澎湖岛便已经有了泉州渔民歇息修船的码头,虽然明朝初年一度荒废,但至正德、嘉靖年间,又渐渐地再次兴盛起来,到万历年间,已有数千岛民常住于此。至明末“海上巨寇”李旦兄弟经营此处,澎湖已经颇为人丁兴旺,不仅海产殷富,又扼守台湾海峡要道,是通往台湾与南洋各地的良港,李旦原本就是在澎湖本岛安身,十余年经营下来,已经俨然形成了一个小城镇的模样。

    此后,郑芝龙陆续击败海上各路豪杰,夺取澎湖为基业,进而汇聚海上豪杰,袭扰福建沿海。同时以澎湖为枢纽,发展跟日本和南洋的贸易,从而牟取暴利,一时间让这座岛屿繁华异常。可惜好景不长,随着郑芝龙受了招抚,成为游击将军,堂而皇之的衣锦荣归泉州。原本盘踞澎湖的郑家一系海上枭雄,也纷纷登陆闽南,置办地产,修筑豪宅和庄园,从此一去不复返,而澎湖列岛也再次变得荒凉下来。

    当然,那些原本追随郑芝龙云集澎湖的海上豪杰之中,除了迁往闽南繁华之地的绝大多数人之外,也有那么一个愣头青,名字叫做张伟的,还是郑芝龙的结拜义弟没有跟着郑芝龙去泉州享受富贵,而是还没等郑芝龙受了招抚,就早一步去了台湾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垦荒,从土里刨食当诸位海上枭雄们在泉州享尽纸醉金迷,在歌舞宴饮之中心满意足的时候,偶尔还会为张伟这个去了台湾的呆子感到惋惜。

    言归正传,无论如何,对于已经迁移到泉州中左所的郑芝龙集团来说,在控制了闽南陆地之后,澎湖差不多已经成了可有可无之地,守备力量自然是荒疏懈怠得很。所以,当台湾的张伟突然举起反旗,联合海南岛的“澳洲人”舰队,从台湾杀回澎湖的时候,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兵不血刃地夺下了此地。

    当时,郑芝龙已经在闽南兵败授首,全军覆没。而澎湖守将手底下只有那么几百号军械不全的老弱残兵,连战船都没有一条,自己也不是郑家嫡系,反倒是张伟曾经的老熟人,如何还能有死战之心

    然后,张伟就当上了澎湖总督,同时也无奈地接受了元老院的整编,让出了在台湾的嫡系部队和基业这既是大势所趋,同样也是张伟本人的半推半就因为他实在想不出,除此之外还能怎么选择

    事实上,作为一名素来自我感觉极好的龙傲天式穿越者,张伟在穿越之初,也曾经颇有一番非同寻常的雄心壮志,还在郑芝龙手下混饭吃的时候,就处心积虑地想要招揽历史上的名人,组建自己的班底。

    可惜他来得太早,日后的“台湾三杰”之中,刘国轩和冯锡范还没出生。至于日后平定台湾攻灭郑家的施琅大将军,则还只是一个几岁的小孩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张伟和黄石的到来改变了明末历史的缘故,就在张伟投靠郑芝龙之后不久,施琅的父亲施大宣就死于一次海上冲突,使得这个时空的施琅小小年纪就成了孤儿,原本聚集在他父亲旗下的一干健儿也是尽皆散去,只剩了几个忠心耿耿的老家人和一条小船明末的海盗团伙大抵皆是如此,若是兴旺发达的时候,一个锅子里吃饭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事情稍微有点不顺,大家立刻一哄而散,决无什么忠心和凝聚力可言。张伟乘机利用自己在澎湖群豪之中人缘甚好的优势,设法大加笼络,总算是把这位小正太施琅给收留到了麾下,勉强满足了一点名人收集癖

    接下来,张伟又在澎湖群豪的嗤笑声之中“自讨苦吃”,放着日进斗金的海上贸易不做,却带着施琅跑到台湾去垦荒种地,顺便接收了昔年颜思齐和李旦两位前辈遗留的一部分移民颜思齐和李旦这两位海盗业前辈,曾经从福建迁移了一些流民到台湾来垦荒种地,想要开一个分基地,但是等到郑芝龙上位之后,由于郑氏一心重返福建,于是台湾这边刚刚盖了个雏形的分基地就没人管了,最终落到了荷兰人的手里,然后沾沾自喜地经营起了这块属于自己的地盘凭着穿越者的先知先觉和一些微妙的好运气,张伟很快就在台湾开垦出了大片的稻田、甘蔗地,兴建了小镇和村舍,一切仿佛都在蒸蒸日上之中。

    但是,仅仅过了一年,情况就发生了剧变郑芝龙老大在意气风发地席卷闽南之后,却在闽北的霞浦打了个大败仗,被刚从辽东调来的名将黄石揍得好惨,只得灰溜溜地逃回澎湖岛,舔着伤口准备整军再战。就连张伟也被勒索了很多粮食和物资,甚至还要在台湾让郑家拉壮丁对于上述要求,此时还没有完全脱离郑家集团,在台湾立足未稳、势单力薄的张伟根本没法拒绝,只得打落牙齿往肚里吞。雪上加霜的是,殖民台湾的荷兰人也趁机落井下石,逼迫张伟缴纳沉重的赋税,让之前的一点繁荣景气化为乌有。

    然后,在搜集了这个黄石的战绩和传说之后,张伟立刻就有了一个惊悚地判断:这绝对是一个穿越者。

    与此同时,台湾海峡对面的黄石黄大帅,也敏锐地注意到了台湾岛上的张伟这伙人

    作为一名素来自我感觉极好的龙傲天式穿越者,张伟立即就很自然地把黄石当成了自己的最大对手。但黄石这个福建总兵显然不好对付,对方不仅有着让八旗劲旅闻风丧胆的赫赫战绩,以及这个时代最强悍的战场指挥能力,还拥有一支能够正面用长枪阵击破女真铁骑,号称天下无敌的近代化步兵与之相比,张伟手下的那帮喽啰根本就是乌合之众幸好,黄石的兵马越不过台湾海峡,让张伟还有时间思考对策。

    再接下来,随着一批突然出现在市面上的现代小百货,还有黄石送来的一封用汉语拼音写的密信,张伟终于极度沮丧地发现,自己不仅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穿越主角,甚至连唯二都不是黄石黄大帅这个威震辽东、格毙努尔哈赤的传奇英雄,居然只是一个即将抵达琼州临高县的庞大穿越集团的探路先锋

    张伟当时真以为是黄石客串了一把兰博,孤身潜入辽阳杀了努尔哈赤,差点被这个超人给吓死。

    又过了一段时间,预先派遣的探子从临高传回消息,真的有不可思议的大铁船到来于是,张伟在一声长叹之后,只得收起龙傲天式的狂妄,彻底死了争霸天下的心思:没办法,如果他是大明官员,或许还可以利用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