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鉴于华夏的实际情况,所以他们施压的对象,除了南京政fu这个华夏的代表之外,还有北平的直系。一时间,南京方面和直系军阀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对于老蒋来说,他当然是希望在这个要命的当口,不要发生太多的事情不是。但是,事情既然发生了,那么最好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要给日本人借口,不然的话,事情就麻烦了。
不过,他也明白这种事情,南京方面不好直接表态来着。所以,老蒋仅仅是向曹锟和吴佩孚暗示了一下他的想法。有可能的话,向日本人赔礼道歉,把事情了结了就算了。甚至,有可能的话,牺牲那个旅长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在老蒋看来,在这个当口,给他惹这么大一个篓子的人,实在是太可恶了。毕竟,日本人没事儿尚且想要找事儿来着,你反倒是给他送了这么一个上好的把柄过去。这简直就是,不顾大局,这样的蛋,枪毙一千次都不解恨。
当然了,老蒋如此的干脆,也和这人不是他的嫡系有关。甚至,他还有一些希望,这事儿能够以直系低头告了。毕竟,那个旅长可是直系的人,而且还是吴佩孚的嫡系来着。他惹出什么子,吴佩孚以及直系当然要负责给他擦屁股。
如果,吴佩孚,甚至是整个直系都兜不住的话,对于吴佩孚的威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其他人也就会考虑是否再跟着他们了。他们可不是圣人来着,也不是大无畏的**者,可不会跟一个有可能抛弃他们的上司,他们可要考虑自己的身后事来着。
虽然,这事儿如果真的是以吴佩孚的全面退让了结的话,固然是对吴佩孚的声望有着巨大的打击。但是,对于华夏,对于整个民族的自尊心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是,老蒋看不到这一点儿,或者说他能够看到这一点儿,但是他选择了无视,能够打击到吴佩孚就成。至少,经过这件事情之后,他想要分化直系也就不会uā费太多的功夫了。
对老蒋的算盘,吴佩孚不能说是儿清,但也还是有所了解。所以,他听到了老蒋让人传过来的意见之后,就沉默了。这件事情,确实是非常的棘手。如果,完全按照他的想法来的话,应对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不理小鬼子的上蹿下跳,真要bi急了那就刀对刀枪对枪的干上一场再说。
但是,事情过去了两三天了,在这两三天里,除了日本人上蹿下跳,要求华夏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之外。直系内部,也有着异样的声音传出来。而这,就是吴佩孚离开北平来到上海的后遗症了。
吴佩孚在上海军政一把抓,对于整个直系来说,确确实实是非常提气的事情。但是,上海毕竟是整个华夏最大的钱袋子,而且十里洋场有着太多的洋人势力。所以,上海也就是一个是非不断的地方。
而吴佩孚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到上海来了,也就不可避免的对直系内部有所疏忽。这种疏忽,在平日里看来没什么。但是,一到紧要关头,可就展现他们的厉害了。毕竟,土原贤二,这几年虽然没能成功的复制九一八事变。但是,他可不是在华北闲玩了不是。
在这几年的功夫里,相当一部分直系成员,被他拉拢腐蚀。其中,不乏实力派。或者说,就算不是实力派,只是斗争中失败的闲人,有了日本人的支持,几年过去了,也已经变成实力派了。这些人,当然成为了日本人的代言人。特别是后者,他们和日本人的关系更为紧密,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所以,即便是他们依然被吴佩孚的威名所摄,但是在日本人的要求下,他们依然在这次的事情中,给吴佩孚下绊子了。而且,他们所说的也‘不无道理’。总不能让整个直系,去给一个小小的冲动的旅长陪葬不是?这种说法,得到了非吴系成员的大力支持。
而且,吴佩孚本人已经离开了直系的权力中心,如果他成功的把上海经营成为了直系的地盘。那么,他在直系内部的声望之隆也就可以想象了。但是,他在上海名义上是军政一把抓,但是各种各样的掣肘一直都存在着。
所以,直系内部经过两天的紧张磋商之后,最后还是非吴系成员的观点占据了上风。那就是,满足日本人的一切‘合理’要求,以平息日本人的怒火。
当然了,这虽然是直系内部磋商得出的一个结果,但是绝对不会有任何的记载就对了。只是,由吴系人员把这个结果传到了吴佩孚的耳中,老实说,吴系成员还是有些不爽的。因为,他们觉得这次的事情不小,曾经向吴佩孚发出过请求,让他回北平坐镇来着。
但是,被吴佩孚给拒绝了,吴佩孚觉得,他是否在北平,都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他可没有失势。然而现在的结果,显然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发生了。
得到消息的吴佩孚,他的愤怒,他的失望也就可想而知了。他没有想到,直系内部居然会得出这么一个结论。也就是说,就算是他吴佩孚坚持不满足日本人的要求,那么他也不会得到整个直系的支持。那样的话,他的坚持也就只能是一个笑话而已。
到现在,整个华夏,都没有人想到战争这个词汇。对于日本人增兵华北,他们也没有太过在意。因为,华北驻屯军的存在,是因为辛丑条约的缘故而已。虽然,在驻军这一条上,只有日本一家最为积极。但是,他有着良好的借口不是。
四年前东北的枪声,依然在耳畔回响。流在华夏各地,无家可归的的东北人,他们唱响的九一八,我的家在松uā江上等等曲目,依然催人泪下。但是,就是没有人把这些和日本人目前在华北的举动联系起来。或许,这是日本人在九一八之后,这几年沉寂所带来的连锁效应。
毕竟,如果日本人在九一八之后,就马上有这样的举动,南京方面的反应先不说,历史上日本人就是这样干的,他们依然忍了。但是,直系内部的反应就不会有这么多的uā样了,东北的张学良就是前车之鉴,所以他们铁定会支持吴佩孚。因为,他们别无选择。。
………………………………
第五六一章 吴佩孚的选择
第五六一章吴佩孚的选择
“日本人开出了什么样的条件?”
日本人的条件,当然曾经通过一些渠道送到了吴佩孚这里。但是,吴佩孚根本就没有听那个报告的兴趣,而且日本人罗列出来的文件,吴佩孚更是看都没有看就直接给撕了一个粉碎。至于,新闻报纸上面的东西,相信他的话,吴佩孚就是一个傻子了。
毕竟,日本人这一次政治上,甚至是军事上都算得上是步步紧bi,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而且,整个华北驻屯军已经运转起来了,虎视眈眈的,似乎随时都会发动战争。但是在新闻上面却异常的低调,仅仅是抓住一点儿,那就是需要华夏诚挚的道歉而已。也就是说,日本人的姿态做得十足。而且,对于这个时代的华夏政fu来说,面子问题,还真没有怎么看重。
但是,日本人显然不会是天朝来着,他要的可不仅仅是面子上的东西,他可是里子面子都要。毕竟,如果仅仅是需要一个面子上好看的结果的话,吴佩孚也就不会如此的为难了。他还没有达到那种,为了自身的面子就让国家陷入战争的地步。或者说是,现在华夏的实力还没有达到这个地步。也许在隋唐的时候,华夏能够做到这一点儿。
“首先,他们需要我们把杜旅长jiā给他们,让杜旅长在日本人的法庭接受审判。”
杜启胜,在吴佩孚刚刚进入军队,还是营长的时候,就已经在吴佩孚手底下当兵了。按理说,这样的老臣子,现在肯定不止是一个旅长而已。但是,他的这个旅长可是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升上来的。
而且,他从未找吴佩孚求过官之类的。甚至,他还以自己是粗人一个为理由,经常把落到他头上的奖赏推到其他人的头上。所以,到现在为止,他仅仅是一个旅长而已。
但是,他所在的这个旅,可是一个独立旅,直接接受吴佩孚的指挥来着。所以,他在吴佩孚心里的地位,可不是其他旅长所能够比拟的。所以,日本人的这个要求,对于吴佩孚来说,还真是难以接受。但是,这个要求并不出乎吴佩孚的意料。
“还有呢?”
吴佩孚的语气非常的冷静,但是在这平淡中所蕴藏的怒火,可是谁都能够感觉。
“其他的,无非是一些老生常谈而已,比如说铁路上的权益等等。不过,基本上算是当初大总统时代二十一条的一个翻版而已。”
当然了,他们所说的大总统,可不是孙中山,而是袁世凯而已。但是,对于吴佩孚来说,大总统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话语里的内容,二十一条。二十一条啊,虽然现在以直系的力量,显然真正的内容不能和那个二十一条相媲美。毕竟,现如今的直系,或者说是吴佩孚能够给予日本人的,显然不能和袁世凯相比拟的就对了。
“日本人还要求,您在上海能够给予他们一定的方便。需要您做出承诺,不得扩编上海的警备部队等等之类的要求。总之,如果完全按照日本人的要求,那么上海基本上就会变成一个不设防的城市。”
如果说,先前那个二十一条,只能是让吴佩孚气愤,毕竟日本人早就有过类似的想法了。但是,后面这个对于上海的要求,则让吴佩孚的怒气根本就不能忍受了。上海是什么地方?华夏的钱袋子。
虽然,为了这个钱袋子里的钱财究竟流向何方,他也会和南京方面有着激烈的争夺。但是,这种争夺,并不能说明什么,更不能代表着他愿意把上海变成一个不设防的城市。再说了,上一次日本人悍然在上海发动侵略,已经让他们感受到了日本人的疯狂了。如果,再把上海变成不设防的城市,那么下一次日本人再发起战争,怎么办?
而且,既然日本人谋求把上海变成一个不设防的城市,当做了一个明明白白的条件提了出来。那么,日本人的狼子野心也就可想而知了。想必,这个条件日本人应该没有让南京方面知晓。不然的话,老蒋让人给他传话的内容,肯定会变一个样了。毕竟,如果抛开一切的话,南京方面可比他吴佩孚更在意上海的安危就是了。
“呵呵,这些条件,其他人是否都知道?”
愤怒过后,吴佩孚想到的,才是直系内部发表这么一个姿态的时候,是否知晓日本人的条件。如果,不知道,那么还好。但是,如果他们知晓了日本人的具体条件,那么事情可就麻烦了。
“知道。”
“知道?知道他们还准备向日本人妥协?二十一条啊?如果,我们直系单方面和日本人再搞出一个类似于二十一条的东西出来,那咱们还能够在华夏立足?他们究竟是怎么想的?”
“有人向曹将军说过,可以先假意答应日本人的条件,但是,等以后落实的时候,找借口推脱就好了。虽然,我们都觉得这种办法不是很靠谱,但是将军却信任了,觉得这是解决目前难题的一个好办法。到时候,不认账就好。毕竟,现在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时代了,整个华夏,唯有南京政fu才拥有和其他国家签署类似协议的权利。”
听到这么一个答复,吴佩孚还真有些哭笑不得。确实,这种赖皮的手段,最先开创出来的就是曾经的东北王张作霖。但是,那得有一个特殊的前提,那就是在军阀割据的前提下,日本人需要扶持你,所以有些事情,他不得不捏着鼻子忍了。
但是,即便是如此,那最多也就只是打一些折扣而已,也就是说,就算是现在日本人提出的那些个条件,打一些折扣执行的话,那依然是卖国行为不是。现在,南京政fu可是一直盯着各个实力派的错误来着,这不是把把柄直接送到人的手上去么。
再说了,现在已经不是以前那种军阀战的时期了。(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至少,全国已经名义上接受南京政fu的统治了。在这个时候,任何地方势力,和国外达成秘密协议,也就不能采取这种拖延态度了。
而且,日本人都已经入侵东北,现在更是对华北虎视眈眈。在这个要命的当口,你却和日本人玩心眼儿,难道日本人还会捏着鼻子忍了不成?他们完全可以把这个当做一个最佳借口,发动战争不是。毕竟,离日本人占据东北,已经过去了四年了,日本人已经基本上消化了胜利果实。
“呵呵,我是该说他们天真呢?还是说他们利yù;熏心?或者说,在他们的心里,我吴某人就那么的不受他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