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一份位置。
让王承斌意外的是,原本他以为,哈迪参赞能够来见他就是天大的面子了。最后,确实麻克雷大使亲自赴约,这王承斌觉得倍有面子。何况,他今天选择的地方也颇有讲究,虽然非常的清静,但是也是一个消息集散地之类的地方。总之,他王承斌和麻克雷大使会面的消息,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遍北平就对了。
“王,能够见到你真高兴。”
王承斌转的这些念头,麻克雷可真不知道。他非常清楚自己在这个古老的国度,有着多大的影响力。在这个年代,也许,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英国人,都能够帮到一个华夏大人物的忙,更别提英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了。
原本,在麻克雷的想法里,王承斌这类政客,肯定会把这次和他们的会面最大利益化的,没想到居然是这么一个清静的地方。这让麻克雷非常的愉快,所以,这见面的时候客套的说话,也就带有几分真心在里面了。
当然了,是否含有真心,王承斌可听不出来,一番客套之后,王承斌就把他的想法以及曹锟的反应说了一遍。在王承斌的话语里,你听不到任何自夸的言语。但是,你若是听完了,你就会觉得,这事儿缺少了他王某人的话,根本不可能行得通,也就更别提这么快就完成了。说到底,这就是华夏的说话艺术,有着华夏特有风韵的自夸。
“王,根据我的观察,曹和吴是一体的,你这个办法真的行得通?他们没有任何的矛盾啊?”
虽然,来到华夏任职已经有日子了,而且自以为对华夏的局势有着清楚的掌握。所以,王承斌的话,在引起了麻克雷兴趣的同时,也让他有些疑惑。
“他们怎么可能是一体的?如果,吴子玉能够低调一些的话,他们也许还能够维持双方的关系。但是,吴子玉的嚣张,已然架空了总统的权力,若是您,您能够忍受这种情况出现么?”
虽然,王承斌暗暗骂了一句,蛮夷就是蛮夷,但是还是不得不给麻克雷解释他为什么能够做出如此决定。不过,心里那种形势比人强的哀叹也是一直没有停息过。
虽然,麻克雷觉得事情不是这样,毕竟曹锟和吴佩孚两人有着共同的利益,因为他们现在才算是直系的核心,他们的利益就是直系的利益。如果,他们双方真要争一个高低的话,受损的只会是他们的直系。所以,曹锟这种不作为才算是最正确的选择。
不过,麻克雷还是觉得相信王承斌一次。毕竟,他虽然觉得自己对华夏有所了解,但是在某些事情上,显然还是得更应该相信华夏人。毕竟,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够准确的理解华夏人的想法。
再有就是,他回国内的电报有回音了。虽然,提出暂时联合其他势力打击一下直系这个想法的人不甘心就这么虎头蛇尾的完蛋。而且,直奉的联合也透着古怪。但是,他麻克雷作为驻华大使,他的意见还是颇受重视的。
更何况,麻克雷提出的建议确实要比上一个建议要深得人心。至少,按照麻克雷的想法进行的话,直系的地盘不会有任何的变动。也就是说,对帝国的利益没有任何的损毁。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详细的方案。而这,也是麻克雷亲自赴约的原因之一,他要考察一下王承斌的想法,如果合适就加工一下,制成方案回国内,如果不行,也唯有想其他办法了。
只不过,这个其他办法让麻克雷非常不爽而已。毕竟,和王承斌这边立马就有回音不一样的是,冯玉祥那边就显得有些诚意不足了。最后,居然还提出了让孙中山来京就任大总统这个离谱的条件。
所以,麻克雷现在的选择其实也不多。好在,这个他并没有报太多期望的选择,居然还成事儿了。
王承斌和麻克雷约见的事情,以王承斌所期待的消息迅的流传了出去。一时间,老王可谓是形势看涨。仅此一项,就把他被吴佩孚剥夺兵权带来的影响基本给消除。
当然了,王承斌不知道的是,这个消息传到洛阳的时候,吴佩孚也长出了一口气。毕竟,和这边动作频频比起来,冯玉祥那边就安静多了,没有任何动作。也就是说,英国人选择了王承斌。或者说是,冯玉祥拒绝了英国人。
显然,对于吴佩孚来说,冯玉祥带给他的压力比王承斌大多了。如果,冯玉祥选择了和英国人合作,他还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真个低调下去。毕竟,这种结合,完全有可能让他弄假成真,甚至再次爆战争。而王承斌,他根本不在乎,毕竟王承斌不能独立成事,他只能把依靠放在曹锟身上。
而北平,曹大总统这几天的心情非常的舒畅。原本,他已经做好了当一个傀儡总统的准备。毕竟,现在吴佩孚的实力就够大了,要是再让他把那些边缘人物收编了,还有他说话的余地?没想到,吴佩孚什么都没说就洛阳了,然后再把一切属于中枢的权利放回之后,低调至极住进了兵营里。
如果说,这还让他有些疑惑的话,王承斌的拜访就让他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虽然,再次让吴佩孚比了下去,但是他一点儿也没有失落。毕竟,吴佩孚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以后他也就可以放心大胆的收编其他边缘人物了,对这种增加自身实力的事,曹大总统还是乐于去做的,以前不做,那不是害怕吴佩孚反对不是。
………………………………
第三零零章 选定目标
第三零零章选定目标
吴曹二人,利用它们的默契不动声色的分配了他们接下来各自的工作重点。但是,杜历本人却坐蜡了。
因为,张松比他预料当中回来得要早一些。而张作霖也有些急不可耐的感觉,在张松一回来,全军大比武的事情就铺开了。而且,张作霖自觉得有可能会成为刺头儿,会无视这份命令,有可能以次充好的那些个师长,军长之类的,更是有他的亲自*的电报。
但是,让杜历郁闷的是,先前由于他的错误估计,使得在郑海询问他的时候,他并没有让郑海他们赶快过来,也就随口说了一句让他们自行安排。而恰恰就是这个自行安排,使得出了一个小问题。等张松回来的之后,杜历再准备叫他们迅赶过来的时候,他们已经不在鹤镇了。
虽然,朱管家说他们应该是来奉天了,但是杜历却明白,他们现在也许是在来奉天的方向,但是他们现在肯定就像是狼群一样,正在寻找他们中意的目标。虽然,这是杜历早就打定主意的事情,即便是现在和张作霖搭上了,把他的一些计划全都打乱了,但是这个想法一直没有放弃过。
但是,现在这个时候实在是不妙得紧。要知道,杜历当初说起这事儿的时候,可没有想过会和张作霖搭上。所以,话语里的杀机没有任何的掩饰就对了。但是,现在小日本正因为东北回归的事情满肚子的火气,不知道怎么泄呢。
如果,在这个时候,几个鬼子侨民被杀了,肯定会被他们借机作。这样的话,张作霖的压力可就大了去了。当然了,这个担忧杜历也仅仅是维持一小会儿就过去了,反正这么些年来,张作霖遭受到的压力的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这一次应该没什么大不了的吧。
这么一想,杜历总算是从这种担忧当中缓过神来。其实,有一个心思杜历他自己都没有觉。那就是,杜历其实一直希望战争早日爆。一个呢,就是现在的日本没有做好战争准备,还有一个呢,就是现在张作霖还没有死亡。
虽然,杜历成功改变了历史,张作霖也就不会坐火车经过皇姑屯,那么皇姑屯事件也就不会生了。
但是,皇姑屯事件,也仅仅是关东军的几个下级军官捣鼓出来的事情,就这样,还让他们获得了成功。所以,即便是没有了皇姑屯事件,说不定到时候惹得日本人兴起,真个出动他们所有的力量,来谋划这件事情。这样的话,张作霖还能不能逃过一劫还真是两说。
所以,杜历非常希望战争提前爆。如果,能够因为郑海他们的抢劫,让战争提前爆的话,也许还是一件好事儿。当然了,这会儿满脑子就是如果战争提前爆,那么张作霖就不会死于刺杀的杜历,显然忘记了。
如果,这个时候真的爆战争的话,蒋大总统还没有登位,整个华夏唯一拥有中枢名义的也就是北平了。但是,这个时候的总统却是曹锟,而这个大名鼎鼎的贿选总统,显然不能完成蒋大总统在历史上类似的任务。那样的话,一个四分五裂的华夏,面对一个没有准备好的日本,谁占的便宜大一些还真不一定呢。
“海子哥,咱们这是去哪里啊?是不是去奉天找历少去?那咱们怎么不直接去奉天?”
这个时候,杜历担心的郑海他们,正在长春瞎转悠呢。而郑海并没有明说,他们这次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徐强猜测到了一点儿。所以,看到郑海带着他们在长春的大街上瞎转悠,有人总算是忍不住问了。
当然了,问的也就是那么一说罢了,这个年代,黑龙江的省会还是齐齐哈尔,哈尔滨远没有后世那么繁华,而长春显然要比现在的哈尔滨繁华一些。所以,他们即便是在长春已经晃荡了好几天了,也没人诉苦。也算是乐在其中,一个个的全都想象着晚上去哪里寻欢作乐。而问的这个,显然是不知节制,这会儿囊中羞涩,想闪人了。
老实说,郑海在长春呆了两天之后,就有些后悔了。他这次出来,确实有些打打秋风的意思在里面。但是,刚开始的时候也还是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的。毕竟,他还是得琢磨琢磨,这事儿是不是先得给杜历打个招呼。
然而,两天转悠下来,郑海已经决定了,至少也得干一票再说了。无他,也是四个字,囊中羞涩而已。虽然,还在山上的时候,他们行动不多,但是唯一的一次行动就劫了一阵风的所有积蓄,典型的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但是,杜历把他们的应得的份子全都化为股份投到那个便民杂货铺里去了。对这,他们刚开始的时候也许还是有些疑惑,但是,年前的分红让他们的疑惑全都烂在了肚子里。虽然,分红不多,但是这是长流水,每年都有不是。
所以,他们身上的现洋实在是不多。在加上,初到长春,这找乐子的时候也就没有个节制,手头不紧才叫怪了。所以,他们必须得干上一票再说。但是,郑海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目标。虽然,长春日本人开设的店铺也不老少了。
但是,城里的防备也不是闹着玩儿的。虽然,从杜历的语气里面能够听出来,他们应该能够把这些驻军玩弄于鼓掌之间。但是,这也仅仅是话里的表达的意思而已,他们唯一的一次实战,也仅仅是面对一阵风而已。
所以,郑海这心里还是有些没底,才迟迟拿不定主意。而且,郑海也觉得,似乎没有杜历说的那么简单,这会儿,他已经察觉到有人似乎在跟随他们了。这让郑海很懊恼,还没有选定目标呢,就被人盯上了。
他也不想想,他们二十八条大汉,一到长春就花天酒地的大把撒银子。而且,看他们的样子,也没几个是有钱人家的公子少爷,那么他们所干的营生也就不难猜测了。所以,他们来长春的第一晚上就被人盯上了。只不过,那时候仅仅是单纯的害怕和人起了什么矛盾,惹得他们兴起,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确实,这些人,也有和他们相善的绺子。但是,他们比哈尔滨的志勇帮之流有底气多了。他们仅仅是怕郑海他们闹将起来,在他们的地盘上惹出什么事儿,大家的面子上都不好看。毕竟,郑海他们的装束,一看都不知道是什么好惹的角色。
但是,几天过去,特别是最近两天,郑海他们从一掷千金面不改色的豪客,变得有些畏畏尾起来。这类情况,他们见得多了,显然是手头有些紧张了。但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郑海他们并没有离开的念头,反而是每天在街上瞎逛起来,这就让他们紧张了。
毕竟,街面上的这些个店铺,不是他们有份子在内,就是接受他们保护的普通商家。显然,郑海他们是准备在这里动手了,既然如此当然得小心防备了。而且,为了不跟丢,所以,安排在他们身后跟着的人也不老少了。
而郑海,这会儿就被这些人整得有些心烦意乱。这两天,他们也选中了几个目标,退路也在心里揣摩过。要做的,无非就是找几个人商量一下而已。但是,这都得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一个字,快。动手要快,撤退也得快,决不能拖泥带水。
这些,郑海都有信心做到。但是,这两天跟在身后的尾巴也越来越多了。有的人,郑海并不在意,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