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说起郭松龄的事情,让气氛几乎是一下子降到了冰点儿。而这个时候,张作霖显然觉得杜历的兴致已经差不多被搅合完了。而这个时候,显然是转移阵地的最佳时机了。
而听到张作霖的话,杜历也就有了一个放松的时机。刚才,他似乎被一种诡异的气氛所笼罩,几乎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啊。而这样大出风头之事,在几个哥们儿之间吹牛的时候,没什么大事,甚至还能吸引其他人的目光。但是,在这个时候,杜历觉,自己似乎弄过头了。
倒是成功的引起了张作霖的注意,甚至还让他改变了入关的决定,也算是小小的改变了一下历史了。这样的话,张作霖也就不会从北平返回奉天的时候,被日本人逮着机会给除了。毕竟,窝在他自己的老巢里面,这个安全度显然是不能比的。而张作霖不死,显然一弹未放就丢掉整个东北的操蛋事情就不会生了。
要知道,以张作霖的想法,东北易帜的事情绝不会生。而没有了东北易帜,到时候面对日本的入侵对于东北军的上层来说,那就是没有任何后路了。他们这些人和张学良显然不一样,他们对地盘的执念要重得多。而有了这样的执念,虽然不一定会拼死抵抗,但是,肯定会给日本人带来不少的麻烦就是了。
毕竟,就算是在历史上,黑龙江的马占山将军他们也还坚持抵抗了一年多呢。而如果整个东北军都群起抵抗,显然不会只坚持这么点儿时间。而这个结果,对于杜历来说,基本上就算是达到了目标了。
毕竟,现在到九一八也就几年的功夫,就算是再怎么展,在现在日本人遍地都是的情况下,想要翻身让日本人不敢妄动还真是没什么可能。而最重要的一点儿,或者说让杜历不放心的就是,张作霖毕竟有着一统华夏的野心。
现在,他能够听从杜历的建议,放弃伸伸手就可以获得的胜利,准备和直系和谈。那是因为,他自己清楚,虽然在第一次直奉战争惨败之后,经过一系列让杜历都有些震惊的整军备战,让他的军队战斗力大为提升。但是,和直系比起来,也就是两可之间而已。
虽然,在列强的支持下,他能够在不是很损伤实力的情况下,打败直系。但是,从那以后他也就变成列强的眼中钉了。养贼自重,这可是明朝所有不短命的武将都会的一招儿。张作霖,这个踩上明朝灭亡末车的人,显然也会这一招儿。虽然,他和直系都算不上贼,或者或是在某些人看来,都是贼。
但是,如果在杜历的努力下,让张作霖的实力有些提升,甚至能够达到让日本人投鼠忌器的话,那张作霖的实力肯定已经算是国内屈一指了,到那时候,现在被现实压抑下来的野心,也许就会再次萌芽了。而如果,东北军再次入关,陷入战争泥潭的话,最高兴的显然会是日本人。
所以,杜历现在就已经有一些些后悔的意味儿在里面了。要拿捏其中的轻重,实在是一个相当为难的事情。而今晚的事情,也让他明白,他想拿捏其中的分寸还是一个相当为难的事情。而这,也让杜历有些想退缩的感觉。毕竟,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所知道的,哪些会对现在的实力提升,哪些是不切实际的。
………………………………
第二六一章 化解
第二六一章化解
杜历的这些思绪,在饭菜摆上桌之后就不得不中断了。因为,张大帅非常给他面子,亲自向他推荐他爱吃的一些个菜式。老实说,对东北菜,杜历觉得其他一切都好,可就是对大蒜的偏爱,就让杜历难以接受了。
所以,眼看一桌子丰盛的晚餐,再加上张大帅在一边亲自推荐,杜历也仅仅是意思一下而已。每样试探了一下之后,总算是找到了几样稍微清淡点儿的菜式。好在,这些虽然清淡无比,但是原料杜历根本就吃不出是什么,只觉得口味奇妙无比。
光是这一点儿就比出差距来了,毕竟老爷子家的饭菜也不算差了,但是和大帅府比起来,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倒不是说大帅府一定就是龙肝凤肚了,至少老爷子家杜历能够吃出来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但是大帅府除了很明显的猪肉青菜外,杜历再也吃不出任何一种了。
还好的是,杜历既然敢到大帅府来,先不说他的实力究竟如何。光是装逼这一项,显然还是有一些功底的。不然的话,前世连一个市委书记都没有见过的杜历,现在要见整个东北的土皇帝,还要向他臭显摆,也就更没有可能了。
所以,即便是有些轻微的感慨,但是并没有露出太多的失态就是了。这让一直注意他的张作霖三人,对他的评价就又高了一分。要知道,当初张松第一次被张作霖留饭的时候,态度拘谨不说,吃到这些精美的饭菜的时候,更是掩饰不住的流露出了羡慕等等神色。要知道,大帅府的厨子,据说当初可是御厨来着。
虽然,御厨给皇帝做的饭菜全都追求中规中矩,以不出错为前提,导致在味道上面也就没什么新鲜的。天天一个味儿,任是山珍海鲜也吃得腻歪了。但是剔除了那些规矩,再加上第一次尝到的时候,这种美味的诱惑力还真是让人难以抵挡。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而这,也是他们高看了杜历的原因。毕竟,杜历的来历他们也都知道,他是绝无可能吃过同类的菜式的。现在,能够做到面不改色,在他们看来凭借的就是他自己的本事,自身的定力而已。
当然了,三人虽然都高看杜历一眼,但是各自的心境绝不相同就是了。张作霖那是单纯的欣喜,张松更多的则是嫉妒,而张学良则就复杂多了。欣喜,忌惮等等神色不一而足。在郭松龄这件事情上面,他始终认为是杜历可以针对他。
不然的话,杜历绝不可能在不知道郭松龄的字的情况下,就下了一个魏延式的人物的评语。当然了,张学良就从未想过,杜历凭什么针对他?又哪里来的针对他的理由?
虽然,原本是当做饭前甜点的东西,给了张作霖一个天大的惊喜。但是,现在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所以该来的事情也得提上日程了。
而有了这一会儿的缓冲,杜历也就从两难中作出了抉择了,在他看来颇有些杞人忧天的感觉。现在,张作霖身边就已经有一个孔大牛被日本人收买了,那么以后未必就不会有张大牛,刘大牛之类的蹦出来。
那样的话,张作霖能不能躲得过日本人的暗杀还真有些说不准。而等张作霖被暗杀之后,张学良还能不能像张作霖那样信任自己,也是一个很大的悬念。也就是说,留给杜历的时间,也就四年的功夫而已。
而花费四年的时间,能够打造出一支让张作霖野心膨胀,能够面对列强环视的同时,再次升起一统华夏野心的东北军吗?显然,杜历在怎么自信也做不到那个地步。不然的话,杜历也就不会选择日后东北一旦陷落就当汉奸了,而是选择单干了。(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说到底,还是刚才张作霖他们三人,对杜历提出的那些建议的惊讶,以及接踵而至的重视,让杜历有些飘飘然了,说得更直白一点儿,那就是有些杞人忧天了。退一万步讲,就算是到时候,张作霖真的生出那份野心了。那也是东北军的实力已经达到一定地步了,基本上可以无视列强的压力了。
毕竟,现在的张作霖能够忍住眼看就要到手的直隶地区,以及中枢的大义,总不会会做出过分高估自己的决定就是了。真到了那时候,争就让他争吧,只要没有小鬼子来那么一下子,再多一个张作霖参加统一华夏之路,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没等张作霖开口呢,杜历自己先先说起来了。
“在山上的时候,闲来无事操练几个人玩玩儿,最初的打算,是依仗他们黑吃黑。毕竟,整个东北的土匪实在是太多了。就算是我在每一处只抢一个绺子,想来我们的收获也不会少就是了。毕竟,我不能改变这个环境,让这些人不上山。
但是,我可以下手剔除掉那些不讲规矩,或者说是贪得无厌者。这样一来,剩下的绺子数量也就会少一些,民众也就少一些苦难。也算是为我的祖辈赎罪,同时也不枉来这世上一遭。
但是,计划显然是赶不上变化的。后来,突然现自己居然还有许多师叔,他们也算是拥有者属于各自的能量,这些想法也就有一些改变了。几番接触下来,让他们现了我在山上捣鼓的一些东西,更没想到,居然引起了大帅的注意,在我看来,这也算是一种缘分了,为了这个缘分,我敬诸位一杯。”
杜历知道,自己的身上肯定有着许多的疑点儿。而除了面对老爷子和自家老头子的时候,他会想起躲避外,面对其他人他可从未掩饰过这些。毕竟,他还算是家学渊源,又有一个留过学的父亲,谁也不能规定他不能有这份‘才学’不是?虽然,他以前表现出来的仅仅是对武学上的热爱。
但是,即便是如此,该说的一些话也得说。那就是其他人不明白他的‘才华’,但是他既然敢在那个年龄就上山,而且还知道捣鼓出一些东西,这说明他还是有些自信的。而既然自己知道,为什么不想着投效政府,而是一个人躲在山窝窝里捣鼓?
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这是华夏几千年来的传统。虽然,各个朝代都不缺乏所谓的隐士,但是,那真是隐士吗?他们无非都是一些在政治斗争中的失败者,或者说是干脆对现在的局势无比失望,并没有选择面对,而是选择了逃避而已。
换成普通人的话,这就是一群失败者,窝囊废。但是,他们是名士,他们有才学。所以,他们给自己捣鼓出了一个新名字——隐士。
但是,杜历既没有出过仕,所以政治斗争失败这一条儿也就对不上了。那么,也就是说杜历对现实不满?或者说是对张作霖领导的东北政府不满?现在,双方正处在蜜月期,你你侬我侬就像是亲密的爱人一样,对这点儿他们当然会选择性的无视。但是,这是建立在他们需要杜历的前提下。
而杜历自己很清楚,自己究竟有几把刷子。说句实在话,今晚由于没有调查好东北军的现状,以至于刚开始略显想当然的准备是那么的苍白无力。为了挽回局势,杜历不得不全力转动脑筋。
而再加上张作霖他们技巧性的引导,今晚杜历可算是竹筒倒豆子,所有的东西基本上都已经倾倒出来了。还有的,也就一些灵光一闪的东西了。也就是说,如果这个时候张作霖一脚把杜历踢开的话,对他们来说肯定是一个的损失,但是绝不会太大就是了。
到那时候,他们就会抓住杜历的这个问题,刚开始也许仅仅是一丝隔膜,到最后决定会变成不可弥补的巨大鸿沟。所以,杜历得提前说明,把这份不大不小的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虽然,几乎是所有人都说张家父子都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比如说郭松龄其实就是他们自己全力资助起来的。但是,杜历并不喜欢这种依靠他们的感觉。
面对杜历的敬酒,除了张作霖依然端坐着外,就算是对杜历不满的张学良,居然也站起身来回应,给足了杜历面子。而显然,杜历的说明也让张作霖非常满意,笑容再次布满了张作霖的脸庞,这也不由得让张松憋闷不已。
张作霖并不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为了上位,谄媚的笑容更是经常浮现在他脸上。但是,自从袁世凯死了,他成为了事实上的东北王之后,除了在家人面前,也就很少笑了,特别是有他的下属在的场面下。即便是受到好消息,也仅仅是不痛不痒的夸奖两句而已。但是,今晚已经笑了好几次了,有一次还大笑出声,他可是好久没有看到张作霖这种畅快的笑容了。
这不由得让他升起一种颓废感,人比人还真是气死人。如果,不是刚才张学良的不满被他看在了眼里,他以后肯定不敢和杜历一争长短就是了。也许,这两年杜历有足够的嚣张。但是,说句大不敬的话,大帅的年纪也不小了,以后不还得看少帅的,到时候看谁笑得更长。
如果,让杜历知道张松的想法,他肯定得笑喷了。谁有心思和他争论这些?不过,东北军上上下下这么多人,张作霖身边肯定不止他张松一个参谋,副官肯定也有不少。但是,现在唯有他一人能够陪伴左右,能力方面先不说,至少在揣摩上意方面是一个高手就是了。
………………………………
第二六二章 谋建特种部队
第二六二章谋建特种部队
“幸好你还有这份侠义心肠,这应该和你姥爷的家族有关吧?如果你没有这份心思,现在,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