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9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那么一瞬间,陆议甚至埋怨为什么郭瑾不去找卢毓和他的那群小玩伴,偏偏来找他。
    但是郭瑾已经找上了他。
    陆议知道,他看上去有选择,实际上是没有选择的。
    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他可以选择不做,但是之后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郭瑾办事的手段和决心,陆议是绝对清楚的。
    做这个职位,就注定要和正常的官员做不同的事情,虽然执掌重权,看上去威风八面,可实际上,已经站在了官僚群体的对立面,背靠皇权,面对群臣,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稍有不慎,他就不知道自己会面临什么了。
    他没有程昱那么豁达,连家人的命都不放在眼里,他当初之所以离开江东故土投靠郭鹏,就是为了保护族人的性命,保住陆氏全族。
    可现在,似乎到了他需要为这个选择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郭氏的庇护不是全无条件的,只是当初没有让他支付这个费用罢了。
    明白了这一切之后,陆议便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陛下交付给臣的职责,臣绝无推辞之理,臣愿意担任税务司郎中一职。”
    “当真?”
    “当真。”
    “不后悔?”
    “言已出口,不后悔。”
    “好。”
    郭瑾露出了笑容,拍了拍陆议的肩膀:“国朝税收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存亡之道,昔年太上皇无数次告诫我,要死死握住税收之权,把税收放在施政首位,决不可懈怠。
    不能因为现在税收足够而不重视税务,税务能体现出来的事情,往往就是国家最大的问题所在,土地,户口,气候,等等等等,都是关系到魏国生死存亡的,所以第一任税务司郎中,就是你了,伯言。”
    郭瑾相信以陆议的能力,绝对能为他搭建起全新的税务司的架构,并且很好的行使税务司的使命。
    郭鹏给了税务司很大一笔活动经费,让陆议去使用,并且给与税务司很大的权限,让陆议可以顺利筹备建立税卒武装队伍。
    新税务司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持械武装的指挥权这件事情,这个权限是除了司隶校尉之外任何一个部门都没有的,可以说意义相当重大。
    建立起来这支税卒武装之后,税务司将会成为和司隶校尉部一样的强力部门,税务司郎中也将成为有名的【位卑权重】的职位。
    这一切,都拜郭瑾所赐。
    而郭瑾对这个部门的重视也可以从他甚至允许禁军退役士兵进入税务司这一点就能看出。
    禁军是魏军中最为精锐两支部队当中的一支。
    其中一支是少数常备将军之一的骁骑将军魏延统领的重骑兵部队,长期在漠州集训,偶尔也会调往镇西都护府进行集训,并不常驻中原。
    另外一支就是中央禁军了,五千人的编制,集合了魏军当中最最精锐善战的士兵。
    郭鹏当初建立禁军的时候,选拔的就是魏军中战功最盛的五千名士兵,乃至于重骑部队的人选都是从禁军当中选拔的。
    魏帝国建立之后,禁军不常外出,担任的是守卫皇帝安全的使命,训练任务依然很重。
    但是光是训练不能满足郭鹏对禁军的要求,所以禁军士兵常年被分批轮番调往时不时有战争发生的边地四州参加小规模战争以维持战斗力。
    以这样的模式选拔优秀的淘汰不够优秀的,禁军始终保持着极为强大的战斗力和素质。
    当然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禁军士兵也会有折损,或者是年龄大了,不堪沉重的训练和战斗任务,这个时候就可以退役。
    郭鹏规定凡是入选禁军的士兵,三十五岁就可以选择退役,然后根据个人意愿由吏部统一安排新的工作。
    和一般士兵不同,禁军出身的士兵转职以后可以选择基层官员的职位,而非仅仅是吏员。

一千五百一十三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禁军士兵是最强大的战士,百万魏军当中最精英的存在,同时也是魏军化程度最高的团体之一,普遍具备基层官员的素质。
    于是乎,禁军退役士兵往往是基层官员的优秀候补人员。
    很多缺人手的办事官府都非常欢迎禁军退役士兵的到来,但并不是每个办事官府都有资格接收禁军退役士兵。
    心高气傲的禁军退役士兵就算退役了,也不是什么地方都会去的。
    税务司重建之后的税卒武装主体是吏员,禁军退役士兵退役之后完全可以选择成为一名基层官员,待遇更好,身份更高,远比税卒更好。
    但是郭瑾甚至鼓励禁军退役士兵进入税务司成为一名税卒,一名吏员,可见这个部门的不平凡。
    于是响应皇帝的号召,兴元二年十月初,三百一十六名当前或者过去的禁军退役士兵集体要求进入税务司成为一名光荣的税卒,继续为皇帝陛下做贡献。
    禁军退役士兵带头进入税务司担任税卒,自然会吸引更多非禁军出身的退役士兵看好这个部门的前途,于是也纷纷寻求进入税务司。
    短短几天,陆议就接到了超过三千人的进入请求,而税务司第一期招募税卒的数量是对标法卒的一千五百人。
    就算要扩编,也要慢慢来,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不是?
    先把这一千五百人消化了,后面想要扩编就好办了。
    但是现在那么多人,陆议只能从中择优。
    要做好税卒,武力是第二位的,对于税法的掌握是最重要的,学习税法的前提则是文化基础,所以陆议直接宣布进行考核,文考。
    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税务司建立进程的朝官们一听陆议要搞文考,就觉得不对劲。
    这个部门不是闹着玩儿的,是正儿八经要长久存在的,就和法卒一样。
    程老贼当年那是关起门来给法卒们疯狂补习文化课,现在随便拉一个法卒都能就地审讯犯法官员,让官员们头疼不已。
    现在税卒显然也是要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官员们无法阻止,只有议论纷纷。
    曹操和老友郭嘉相约一起喝酒的时候,就谈起了这件事情。
    “陆议此人我不是很了解,奉孝,你了解他吗?”
    “略有些了解。”
    郭嘉喝了一杯酒,缓缓说道:“当年,张文远南下攻灭孙吴之前,陆议及其家族在江东遭到坑害,被逼无奈,于是在太上皇的帮助下逃离了江东,这在当年给江东带去了极大的震动。”
    “原来如此……那怎么就和当今陛下走在一起了?”
    曹操疑惑地想了想:“据我所知,就没怎么听说过这个人的事情。”
    “本来也没什么事情,近二十年来都跟在陛下身边办事,勤勤恳恳,也没听说有什么特殊的才能。”
    郭嘉放下了酒杯:“硬是要说有什么不对劲的,也就是当初他刚来到咱们这里,就被太上皇派到了当今陛下身边……就和你曹氏还有夏侯氏子侄一样。”
    郭嘉提点了最后一句。
    曹操眉头微微皱起。
    “如此重要的职位,既没有交给曹氏夏侯氏子侄,也没有交给从小一起长大的卢毓,反倒是交给了此人,看起来,此人在陛下心中地位颇为不同啊。”
    “那又如何呢?事已至此,你我还能做什么?”
    郭嘉轻笑一声,又喝了一杯酒。
    曹操叹了口气,举起酒杯正要喝酒,忽然又有些疑惑,看着郭嘉问道:“山阳公之死,当真是丹药所致?”
    “孟德,我知道你是什么想法,但是这件事情你是真的想错了,当时那个情况,最不想让山阳公死的人,恰恰就是当今陛下,还有,千万别碰丹药,真的有问题。”
    郭嘉看着曹操,一脸正色。
    “我不会吃丹药的,生老病死就是生老病死,我就觉得有点奇怪,怎么那么多事情撞在了一起,多事之秋啊。”
    曹操摇摇头,仰头一杯酒下肚,问道:“枣祗之祸,你有想到会闹到今天这个地步吗?”
    “一开始没有那样想过,但是后来想想,也觉得不奇怪了。”
    郭嘉苦笑一阵:“孟德,当今陛下,是太上皇十数年之功教导出来,一手扶上皇位,要是陛下收拾不了枣祗,你觉得比起现在的结果是更好还是更坏呢?”
    曹操想起了在外巡游的郭鹏,没来由的一个哆嗦。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正是如此。”
    郭嘉笑着举杯:“太上皇身体很好,甚至还能远游呢,虽然退下来了,可是太上皇依然镇着整个魏国。”
    “也是。”
    曹操也笑着举杯,和郭嘉碰了一杯。
    “也就是不知道这税务司的改组和税卒的组建,对于我等来说是好是坏了。”
    “老老实实缴税,自然没你什么事情。”
    郭嘉一口把酒喝干,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肉放到嘴里咀嚼,然后咽下:“你可别对我说你堂堂内阁首辅还要偷税漏税。”
    “那自然是没有,但是据我所知,这样做的人,其实不少,延德十二年往后,这样的事情其实就开始出现了,只是没有放在明面上,此番程仲德出手,捅破了天,陛下组建税卒,未尝不是一种警告。”
    曹操也夹了一块肉送到嘴里,咀嚼片刻皱了皱眉头吐了出来。
    “怎么?”
    “腻得慌,你不觉得吗?”
    “没有啊,很好吃啊,孟德,你身体不行了啊。”
    郭嘉继续大口吃肉,炫耀似的在曹操面前大口咀嚼。
    “去去去,五十岁不到的人和我这六十二岁的老朽争这个。”
    曹操很是不爽的又喝了一杯酒,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说道:“税卒刚刚组建,可能还不会立刻行动,现在补救还来得及,就怕有些鬼迷心窍的舍不得蝇头小利,到时候免不得又是一阵腥风血雨。”
    “那是蝇头小利吗?”
    郭嘉看着曹操。
    曹操想了想,嗯,的确不能算是蝇头小利,田亩越多,缴税越多,还真不能算是蝇头小利。
    “但是和前途、性命比起来,并不算重要啊。”
    “你我这样认为,就怕有些人不这样认为。”
    郭嘉摇了摇头:“但是不管怎么说,税卒一旦建立起来,税务司征税应该就很好看了,到时候又不知道多少人要给税卒闯到家里用铁索拿了游街示众。”
    “三代以降,秦汉以来,我魏皇权,甚重。”
    曹操颇有些感叹地说道:“这可真是古今未有之变啊。”
    “你想说什么?”
    郭嘉咽下一块肉。
    “奉孝,你就没有想说的?”
    曹操看着郭嘉。
    “我什么也不想说,什么也不想做。”
    郭嘉笑了:“倒不如说我被陛下启用处理山阳公的事情让我很开心,参谋台挺久没有正儿八经的战事了,叫我憋得难受,偶尔处理一些突发状况,我还是很开心的。”
    曹操了解郭嘉,知道郭嘉自从当年被郭鹏整了一次之后,整个人的性格都变得有些消沉,不复往日的活泼好动,也很少出来露面了。
    去年,郭鸿去世,郭氏在世的老臣则以郭嘉为首,这一回郭瑾以他为宗室长者,特意让他去处理山阳公刘健的事情,让郭嘉看到了自己被重新信赖的希望。
    曹操一直都在做内阁首辅,处理政务十多年,早已习惯这样的生活,而且只要曹兰还活着,曹操就觉得自己没什么安全上的问题。
    但是这一次,曹操却有些不同以往的担忧。
    “王仲宣的去职,我是没想到的。”
    “王仲宣?”
    郭嘉顿了顿,放下了手里的筷子:“你和王仲宣的关系很好吗?我怎么觉得你们两人没什么太多的来往?除了你们都做过内阁首辅之外,你们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关系?”
    “什么叫不为人知的关系?”
    曹操白了郭嘉一眼:“我与王仲宣虽然没有私下的交情,但是在场面上,我与王仲宣的立场是一致的。”
    “懂,陛下说什么就是什么。”
    郭嘉呵呵一笑:“所以,王仲宣被调任,被架空,你觉得很忧虑?”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又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相反,兴元以来,旧臣没怎么被调换,新人还在熬资历,这本身就不是常事,要说陛下照顾太上皇的情绪,倒也不是不能这样想,只是……”
    曹操叹了口气:“枣祗这一弄,算是彻底惹恼了陛下,皇帝一怒,这后果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承担起的,或许,陛下已经感觉我们这些老臣不太符合他的需要了。”
    郭嘉抿了抿嘴唇,沉默了片刻。
    “你也不要太过忧虑,王仲宣被罢职,和他之前与枣祗争论的时候落了下风有关,这个你应该知道,王仲宣软弱,对上枣祗连连败退,陛下当时的面色很差。”
    “这个我也知道,王仲宣虽然软弱一些,但是才能还是有的,多年主持财政部工作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陛下直接让他调任他职,可不单单是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