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疯狂的挥洒着金钱,陷入无边无际的奢侈享受之中,彻底忘却了时间和现实。
当整个魏帝国都在发生巨大的政治变动的时候,刘健和他的女人们还在醉生梦死。
山阳公府仿佛时代大浪潮之中一块坚硬的礁石,无论大浪怎么冲击,他们都巍然不动。
坚固极了。
渐渐的,刘健的荒唐事和他的山阳公府里的那些荒唐事情就被编成段子流传在山阳国,山阳国的大街小巷之中,酒肆旅馆之中,就开始流传这些有趣的小段子。
并且随着商旅们的脚步,这些小段子逐渐传到了洛阳。
传到洛阳之后,又从洛阳传到了全国各地,于是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刘健这个让皇帝的荒唐事情,以此为茶余饭后的笑料和谈资,还编出了无数的衍生故事。
ghs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很有市场。
指望那些只会认字的普通百姓懂什么大道理就太难了,但是让他们懂点ghs的内容和技巧,简直是无师自通,学习速度极快。
背一篇文章要死要活记不住,一个刘健的有趣段子听过之后记得比自己的生日还要牢固,回家复述给妻子听,一字不差,两人躲在被窝里笑的浑身发抖。
延德十二年左右,刘健的荒唐小段子就成了洛阳酒肆市集之中最负盛名的段子,因此还诞生了一种职业——说书人。
在酒肆内说刘健荒唐小段子的说书人。
他们在客人酒足饭饱之际出来说刘健的段子,说的绘声绘色,下流无耻,说到兴头上还立刻展开现场无实物表演,表演段子里描述的刘健的特殊动作和玩法,引客人们开心。
客人一高兴就给钱打赏,得了钱的说书人就说的更加精彩下流,更多的无实物表演,于是这一类说书人和段子就越来越多。
刘健干过的和没干过的段子,他们都能编出来,还能举一反三,发散思维。
俗人的思维唯有在这一层面能得到无限度的跳跃,跳跃到天外天都止不住。
不单单限于刘健的段子,说书人们还开发出了其他很多的段子,ghs的,还有正常的一些有趣段子,并且渐渐由短篇小故事发展为中篇连载故事。
这一类饭后小故事越来越风行,传遍洛阳大街小巷,极大地丰富了普通人的茶余饭后休闲时光。
当然,大家最感兴趣的还是刘健的荒唐小段子,刘健就是以这样的方式重回大众视野的。
这时代的平民百姓没有国仇。
他们对于汉帝国并没有什么归属感,魏帝国代替汉帝国对于他们而言只是换了一个统治者,换谁他们都是被统治的。
相比较而言,他们更喜欢能让他们吃饱肚子过上安稳生活的魏帝国,而不是整天挣扎求生的汉帝国。
所以对于郭皇帝,他们抱着一丝尊重,对于刘皇帝,则极尽戏谑之能。
但是统治阶级的官僚们则不是如此。
刘健的段子在民间传播如此广泛,他们不可能不知道。
他们也知道,而且每当民间出现什么特别好的新段子的时候,他们总是立刻就能知道内容。
很多人就觉得很糟心。
尤其是当过汉臣的人,觉得他们曾经侍奉的君主居然是这种货色,实在是没脸去承认自己曾经是个汉臣。
他们曾上表建议郭鹏限制一下此类段子的传播,觉得这样不尊重前朝末裔,但是郭鹏没理睬他们。
于是说书人这个行当就这样发展了起来。
这个事情刘健自己也不是不知道。
当时身边人跟他提起过这个事情,觉得是不是应该和郭鹏说一下,限制一下有些人对他的污蔑。
但是刘健的脑回路比较清奇,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他认为人们流传他的故事是羡慕他。
“就让他们流传好了,他们听着我的故事,却只能遐想不能真正做到,而我却是在切切实实的享受,那么多漂亮的女人绞尽脑汁用各种手法伺候我,岂不是飘飘欲仙?啊?哈哈哈哈哈哈!”
刘健举着酒杯边饮酒边狂傲的大笑出声。
人们是在嘲讽他?
不对吧,明明是表面嘲讽,实际上非常羡慕!
刘健很愉快啊!
一千五百零三 刘健能活到现在真是不容易
还真别说,很多人还就真的很羡慕刘健的幸福生活。
一边嘲讽刘健荒淫无度,毫无祖宗的气派,一边也羡慕刘健的奢华享受,觉得他这个皇位卖的真是值,郭皇帝真是厚道。
让刘健几乎有着花不完的钱,在占地广阔的山阳公府内大兴土木,想怎么建筑就怎么建筑,想吃什么喝什么都能去买。
刘健一个人的奢侈享受和强悍的消费能力直接带动了山阳公府周边的商业发展,他的吃穿用度和整个山阳公府的吃穿用度极为庞大,居然还给山阳国带来一笔不小的税收。
刘健不买土地,不要不动产,觉得山阳公府就够了,根本也不想给后人留下什么,有钱就花,有钱就撒,只为了追求无边的快乐。
他最喜欢买奢侈品来享受,吃珍贵的食材,喝最好的葡萄酒,用最艳丽的蜀锦,玩最妖媚的女人。
花钱如流水说的就是刘健,千金散尽还复来要是这时代有人写出来,绝对也是用来形容刘健的——因为他不管花多少钱,郭鹏都会想着法子给他塞钱。
正因为他花的那么多,所以给他那么多钱实际上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
时间久了,不知不觉间,人们都在说着刘健运气好,郭皇帝为人厚道之类的,觉得刘健是天底下最幸运的退位皇帝。
什么苦不用受,想怎么奢侈玩乐怎么奢侈玩乐,郭皇帝都不曾享受过的东西,刘健这个让皇帝早已享受过了,这也太爽了吧?
但是吧。
世上的事情并非都不需要付出代价。
好事不能总让一个人全部占据了,那世人也太悲惨了,所以总有一些坏事是要掺进好事里作为点缀的。
刘健虽然付出了帝位的代价,但是注意啊,重点在于,这个帝位本身也就是郭鹏给他的。
当时那个情况,郭鹏把帝位给谁都可以,帝位的所有权掌握在郭鹏手里,郭鹏决定谁是皇帝谁就是皇帝,所以刘健只是一个被选中的孩子。
这皇位不是他自己带来的,他不是刘协,自带皇位的。
所以说这个帝位的含金量要打个对折,刘健正常的幸福生活本身已经值回这个价格了。
现在他的荒唐是需要另外付出代价的。
可是正如同那些卖女求荣的男人和卖身求荣的女人一样不知道他们所得到的需要支付代价,刘健也不知道自己正在享受的不是免费服务,而是付费服务。
虽然不是当场收费,但是时候到了,就一定要付费,不付费不行,不付费就没有天理了。
刘健长期饮酒纵欲快乐无边,逐渐就被酒色掏空了身子。
人还年轻呢,结果身体越来越不行,各方面机能都在衰退,尤其是男人的功能更是衰退的明显。
这怎么可以呢?
于是刘健迫切的需要舒舒服服就能强身健体的方法。
还真别说,他一表露出这个需求,就有无数人为他奔走寻找相关的法门。
大家都是围绕着刘健才能富贵的寄生虫,当然要为刘健考虑了,刘建要是不舒服了,他们肯定也不舒服。
兴元二年年初,他的一些爪牙为他找到了一群江湖术士,这群江湖术士骗他有吃了可以延年益寿和强身健体的灵丹妙药,他特别高兴。
大医馆的医生都劝他禁欲节制,锻炼身体,以此修补空虚的身体,需要时间,需要汗水,需要劳累。
刘健怎么可能做到呢?
能做到他就不是刘健了。
但是不这样做,问题就很大。
他最苦恼的事情就是自己在享受之后还有一段时间的贤者时间,要是不管不顾强行挺枪上马,不仅自己不舒服,还容易在女人面前丢脸。
随着身体越来越虚,他的贤者时间越来越长,一次坚持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但是女人们的追求和渴望一点也没有减少,反而更加旺盛。
这让他感到莫名的忧心,担心自己终有一日要不行,要继续丢脸,男人的自尊不复存在。
不能玩女人,就没有极致的快乐,那他还有什么活着的意义?
那岂不是非常空虚?
为了获取不需要付出劳累就能身强体壮不受贤者时间干扰的灵丹妙药,他绞尽脑汁,这群江湖术士出现正好契合了他的需求。
那些江湖术士动辄用什么【御女三千白日飞升】之类的话忽悠他,还真让他以为自己可以通过玩女人白日飞升做神仙,远胜在人间做皇帝。
这些江湖术士也不是全然没有本事。
追求长生不老这种事情从秦始皇时期就开始了,到了汉武帝时期,因为汉武帝追求长生不老,以至于忽悠界出现了炼仙丹的技术。
也不能说是忽悠界,那时候的人是真的相信可以通过炼仙丹吃仙丹而长生不老的,皇帝也一样。
在两汉,通过炼丹药吃丹药然后长生不老的追求一直就没有消停过,上至最高统治者,下至地方豪强,都在追求这些。
魏国建立之后,郭鹏对于这一套说法深恶痛绝,明确下令禁止有人做这样的事情。
他认为生老病死是人的命数,不能改变,根本不存在灵丹妙药能长生不老,那违背了自然规律,纯粹是骗人、引人堕落的。
有人敢在他耳朵边上说炼仙丹让他长生不老的,他直接打此人三十大板让他滚出洛阳干苦力去。
皇帝带头抗拒,这样的事情自然没有市场,久而久之,这些江湖术士就没了饭碗和生计。
空有一身忽悠和炼仙丹的本领,没有地方施展。
但是不行啊,人总要恰饭的,其他的本事又没有,种地那是不可能去种地的,这辈子都不会去种地的,游手好闲才是最爽的。
于是他们就找到了汉王朝的最高等级遗少刘健,向他推销灵丹妙药。
正好刘健也需要这些,双方一拍即合。
刘健信了,给他们很多钱,搜集很多珍贵药材和少见的矿物质让他们炼仙丹,炼出来让自己身强体壮和长生不老的仙丹。
他们就炼,加了很多珍贵药材和矿物质糅合成各种重金属超标的丹药,然后纷纷上呈给刘健。
刘健就吃。
然后惊喜地发现吃了之后浑身发热性致勃勃精力十足,觉得自己非常强悍,一直以来的萎靡不振都消失不见了!
那一天刘健大喜之下立刻连夜征伐了三个女人,折腾的精疲力竭,一夜七次,一展雄风。
他就此宣告曾经的金枪小王子再度回归。
唯一可惜的是,这个药不是一直有效的,而是要不停的吃才能不停的强悍下去。
从此以后,刘健只要觉得萎靡不振没有精神,就吃这个仙丹,然后继续大展雄风,一夜七次。
并且他越来越擅长时间管理。
他是否意识到情况不对是个问题,但是他身边人都觉得他的黑眼圈越来越重了,不吃仙丹的时候脸色也越来越青白、没有血色,眼神也越来越呆滞、无光,看上去就觉得很不对劲。
入夏之后,天气炎热,加上他还要吃重金属仙丹,更容易浑身燥热。
于是他一掷千金建起了冰屋,房间里全是冰块,凉嗖嗖的十分舒坦,寻常人进去都要打哆嗦,他进去就大大咧咧的。
到后来,他不可一日无冰,不可一日无药,再一次嗑药大展雄风之后,他成功病倒在了冰屋里。
华佗得知的具体情况就是如此。
抵达山阳国之后,他找来了那些表面泛光彩的仙丹闻了闻,碾碎了看里头的药物颜色,嗅里头的味道,越看越觉得不对劲。
这玩意儿分明就是虎狼之药,怎么成了仙丹了?
这些药材很珍贵,吃下去就能激发人的兴致,让人变得亢奋,欲望勃发难以自制,偶尔用于调情还算能接受,你要是长期这样搞……
他找来刘健的侍从,问他刘健的服药情况。
然后得知刘健一开始三五日吃一颗,后来两日一颗,再后来一日一颗,病倒之前一日吃了两颗。
华佗大惊失色,再看刘健的青白面色和极重的黑眼圈,感觉刘健能活到现在已经是体质超乎常人了。
常人要这么折腾,还能坚持几个月?
早就一命呜呼了。
刘健还能活着,真是不容易,而且这个面色,这个黑眼圈程度……怎么感觉像是中毒了啊?
有人给他下毒吗?
还是说那个丹药有毒?
不至于啊,虽然都是虎狼之药,也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但是到底还是药,不至于让刘健跟中毒一样啊。
这是什么情况?
华佗觉得兹事体大,刘健是废帝,他的安危不仅关乎他个人,也关乎政治形势,需要上报。
所以华佗急急忙忙给刘健开了药方,开了清热去毒的方子,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