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皇帝要用他们的血肉去喂养泥腿子们的手段。
他们真的不能理解为什么皇帝如此照顾泥腿子,甚至不惜用他们的利益去喂养泥腿子们。
他们自古以来都是食利阶层,什么时候遭到过损失了?
哦,商鞅变法的时候遭到过一阵子这样的损失。
当然商鞅最后死了。
可是商鞅变法的成果还是保留了,变法是成功的。
秦国一扫贵族政治的顽疾,极大地损害了贵族的利益,不仅打击了贵族,也打击了民间偷税漏税的民户,极大的整合了基层政权。
于是,变法让偷税漏税成风且半死不活的秦国活了过来,秦国政府得到了充足的税收,财政极大的充裕,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最终,历代秦王接连不断的努力,打造了一个不受贵族政治牵扯的封建帝国,把这个封建帝国交到始皇帝手上,打败了依旧受到贵族政治牵扯的其余六国,最终统一了中国。
这就是税收的力量。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偷税漏税从来都不是什么稀罕事儿,秦国有,汉国也有。
汉武帝为了打击偷税漏税,还会把偷税漏税的人直接罚到边关戍边一年——
当时汉帝国的边疆可是有凶悍的匈奴人,戍边一年活着回来的概率绝对不会很高,所以全国震怖,汉政府的税收有了极大的起色。
正是因为汉武帝的铁腕政策,才有了对匈奴作战的战局扭转。
税收一样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
郭鹏自从建立割据政权以来就非常在意税收,也是靠着体系严密的基层组织和明确的税收获取了强大的动员力。
由此,在二十年间消灭了一切军阀势力,荡平天下不臣,建立了魏帝国。
现如今,在魏帝国需要从单纯的战争机器转变为战争、和平两用机器的档口,他需要对战时税收政策做一波调整。
减轻屯田制度下农户需要缴纳的税收的量,然后把这部分的需求转移到官员和豪强地主的身上,逼他们交税,逼他们把钱吐出来供养国家。
他们吐出利益来了,底层黎庶的负担自然就降低了,税收减少了,就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便能让他们有更高的生育热情。
战时自然是全面压迫全面剥削。
到和平时代,压迫的对象需要做一波改变,从官员与豪强地主的手上收钱,限制剥削他们的利益。
这样的做法自然会遭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抵抗。
可是,今时今日的抵抗,难道还有什么威力吗?
皇帝已经把士族阶层收拾掉了,在那场空前的政治风暴行动之中,皇帝展现出来的铁腕手段足以让任何人心惊胆战双腿颤抖,根本找不到对抗的方法。
当时皇帝尚且没到完全体的时候他们都无法对抗皇帝,现在皇帝大权在握,就更不可能了。
当今皇帝,是个比始皇帝更加专制的独夫。
任何人都不可能对抗他。
一定要想做些什么的话,除非……那些庄园里的豪强地主们真的起兵造反。
但是他们总觉得,皇帝就是迫不及待地希望他们举兵造反,才如此步步紧逼,不给他们任何商量的空间。
而在眼下,群臣找不到任何可以和皇帝对抗的方式,在曹操和郭嘉带头之后,群臣也纷纷意识到了属于他们的独有选项。
抱头蹲下唱征服。
核心决策层的高官们纷纷向郭鹏臣服,跪下来表示他们愿意接受郭鹏的要求,他们也表示会把这个消息转告家人、族人,并且他们会以身作则,带头交出家中土地给朝廷官员清丈。
这件事情,郭鹏交给了曹操亲自负责。
曹操资历老,威望高,身份特殊,非常适合做这件事情。
郭鹏让曹操在满朝挑选家中土地数量不超过三百亩的官员负责清丈土地。
先把曹氏、郭氏还有夏侯氏的土地清丈一遍,把自身清理干净了,然后,再去清丈其他的土地。
自己要先干净起来,然后才能理直气壮的要求别人也这样干净。
这种事情上郭某人就不秉持着素来的双标态度了。
全国土地都要清丈,全国都要挑选合适的官员负责清丈土地,按照统一的度量衡重新丈量全国可耕种土地的数量,从北边的并州幽州到南边的荆州扬州乃至于云州,甚至是交州,谁都别想跑。
消息传出,官场震动。
很多人其实对于郭鹏的政治手段已经比较麻木了。
对于皇帝层出不穷的折腾官员们的手段,他们都有点习惯了,有点绝望了。
他们想着躺平任由皇帝折腾,然后等他死,等他什么时候死了,就安全了。
皇帝活着,他们没有任何办法。
斗争是斗争不过的,造反什么的又不敢,只能靠着躺平妥协来换取生存这样子,苟延残喘罢了。
但是皇帝这一次是真的要对他们的命根子下手,要对他们自家还有族人们的土地下手,要丈量全国土地,之后还要统一收税。
土地越多,交税越多,交税越多,国库越充裕,则皇帝的实力就越强,威望就越高,更加不可撼动,几近神明。
何其强大的皇权。
这……
就是拿刀子在他们身上割肉吃,疼到了骨髓里。
谁能忍受啊?
中央官员们战战兢兢,不知所措之时,曹操已经带领精挑细选出来的五百名黎庶官员开始了清丈土地的行动。
他们从郭氏、曹氏和夏侯氏三家土地开始清丈,首先从自己身上动手,以身作则,表示自己对皇帝新税法的支持。
一千一百八十一 简直就像个守财奴
郭氏、曹氏、夏侯氏三族拥有的土地数量自然很多。
郭某人自己的皇庄土地不算,因为内廷管理之下的皇庄土地本身就是在交税的。
郭鹏建国前后所拥有的一切土地都是交给内廷负责管理,缴纳赋税给国库之后,剩下的就全部归郭某人自己的内库。
这一点,满朝武一清二楚,谁也说不出一个不是。
并且他们甚至不怎么敢在平日里讨论关于皇帝交税给国库的事情,他们都选择性的看不到。
剩下的三族族人里,拥有大量土地的也不在少数。
郭氏自己的族人里就有不少,曹氏族人和夏侯氏族人也在家乡和洛阳京畿地区拥有大片田产。
有郭鹏称帝之前他们自己购买的,也有郭鹏称帝之后赏赐给他们的。
而其中,拥有土地最多的,当属曹洪。
曹洪的田产从兖州,到豫州,到冀州,再到洛阳,各大庄园,遍布各州,表面上都是在魏帝国建立以前拥有的。
总数不下二十万亩。
不仅有大量土地,还有曹氏商队,就算曹氏商队被郭某人掌控,大头也属于郭某人,但是曹洪不需要向郭某人那样为国家承担义务,不需要为国花钱,所以曹洪的财富越来越多。
于是成就了他曹氏首富的地位。
拥有如此之多的土地,郭某人再搞土地清丈,那就是要从曹洪身上割肉吃。
尽管曹洪自己不知道,但是眼下,曹洪,就是郭曹夏侯三家共同献祭给外人看的祭品。
大家不知道曹洪具体有多少田产,但是他是真的公认的首富,比曹操有钱多了。
所以曹操肯定第一个就是找他的麻烦。
曹洪自己没有料到,但是当曹操带着清丈土地的命令和队伍让他去配合的时候,他就知道了。
他知道自己有多少田产,也知道这些田产一旦收税,他要缴纳多少税收,对此,曹洪整个人都呆住了。
“孟孟德啊,我,我明明什么都没做,我老老实实的带兵练兵,我怎么就我怎么就招惹陛下了?”
曹洪以为是自己犯了错,所以郭鹏才要清丈他的土地,让他交税,割他的肉吃。
他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来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
他连曹氏商队的掌控权都交出去了,平白无故交给了郭鹏巨额财富,现在郭鹏利用曹氏商队和糜氏商队满天下满世界的赚钱,赚钱都赚到贵霜去了,而他自己只能分到其中的一小部分。
这他都认了。
结果他还是保不住自己的田产。
他的田产数量可是真的大啊,这要真收税了,那可是几百万钱几千万钱的往上交,这是要疯掉的啊。
他握住了曹操的手,希望可以得到曹操的帮助。
结果曹操摇了摇头,不着痕迹的把曹洪的手扯了下来。
“子廉啊,这件事情不是针对你的,是针对所有人的,陛下决定废除丁税,把所有农税合并到一起,只从土地上收取,所以自然要清丈全国土地,不瞒你说,我家的土地,也要被清丈。”
曹操这样一说,曹洪算是傻了。
“全国所有人?官员也算?”
“官员不是人?”
曹操反问一句,曹洪顿时无话可说。
随后曹洪了解到,这是一场全国性质的土地清丈行动,为下一阶段的全国税收做准备,全国所有耕地都要清丈,不会有任何疏漏。
所以曹洪千万不要觉得有空子可以钻,那是非常可怕的自杀行为。
“为了做表率,郭氏曹氏和夏侯氏三家的土地是率先清丈的,我已经通报全族了,任何人都不要心存侥幸,否则陛下一旦生气,后果不堪设想,那是真的非常危险。”
这种事情曹操不说曹洪也知道,曹洪可是得到过郭鹏亲自暴揍一顿的特殊待遇的唯一一人,至今记忆犹新不敢忘怀。
“可是这怎么会这样啊!!!!”
曹洪眼睛一红,左思右想没有办法,又不敢反抗,心中委屈至极,居然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言行举止间哪里还有一丝一毫的将军模样?
这家伙真的带兵打过胜仗还先登夺城过?
连曹操都忍不住的产生了怀疑,觉得曹洪根本不像是敢于打仗甚至敢于先登夺城的那种人,对于钱财这种东西居然如此看重,简直就像个守财奴。
只能说人性复杂多变,没有谁是表里如一终生不改的吧。
曹操指示手下清丈团队的官员们拿到了曹洪家里的土地账册,一查之下曹操是真的差点惊掉了下巴。
曹操是真的不知道曹洪一家居然掌握着超过二十万亩的可耕种土地,门下宾客、佃户数不胜数,足有万户之多。
曾经郭鹏对于这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打了胜仗以后自己获取大头土地,小头部分就任由一些喜欢土地和利益的功臣获得,大家基本上建国前后手里都有些土地。
但是谁也没想到曹洪不声不响的积攒了二十万亩的土地!
哪里来的?
这也太多了吧?
他要封邦建国吗?
曹操不敢相信账册,又派人奔赴各州核查,然后清点数目,统计人口,准备上报郭鹏。
彻查三家土地账册的时候,大部分人还是配合的。
曹操和郭嘉也是有点说服力的,大老远的夏侯惇还专门写信回来告诫夏侯族人,曹兰和夏侯琳也在后宫写信给各自族人,让他们千万注意配和郭某人。
绝对不要和郭某人作对,绝对不要尝试欺瞒。
这一次,是来真的。
查来查去,连曹洪手上的土地来源都要查清楚了,结果却在一个让人有点意外的家伙身上出了问题。
郭某人的弟弟,赵王郭阳。
郭阳这家伙总是能在某些意想不到的地方给郭某人带来惊喜,比如土地层面。
郭氏原来在豫州的土地早就在战争时代被卖掉了,后来郭某人占据了豫州之后也没想着重新买回来,因为天下土地都是他的了。
谯县的宅子到底只是郭氏父子避难之所,既然卖掉了,那就卖掉了。
但是郭阳不同,郭阳只有一个空头王爵,除了给王爵的俸禄之外什么也没有,要是连点土地都没有,那就太不美了。
所以郭鹏就在郭阳赵王封号所在的赵郡给郭阳分配了一块田产,三千亩左右,还有两千户的食邑,绝对是足够他花天酒地的。
本来郭鹏甚至没打算给他那么多食邑,也就打算给个几百户意思意思,但是郭单跑过来跟他提了这个事情,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想着给不争气的小儿子多搞一点好处。
郭单知道郭鹏厌恶郭阳,就劝他说哪怕是表面上,也要装出一团和气的样子,不能让外人从封赏上就看出皇家内部不和,这对皇家声誉不好。
郭鹏想了想,觉得郭单说的也有道理,于是就提搞了郭阳的待遇,也算是给太上皇老爹一点面子,权当养一条哈士奇来维护皇室的和谐。
一千一百八十二 曹操毫不犹豫的就把郭阳给卖了
对于郭鹏给与的封赏,当时郭阳似乎还有点不满意。
话里话外好像还有点埋怨郭鹏出手小气不大方的感觉。
连带着杨氏都不是很高兴的样子,觉得郭鹏对自家兄弟过于苛刻。
外臣都有三四千的食邑和更多的土地,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