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6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李典干脆打起了指挥旗,自己也带着亲卫骑兵队冲了上去,疯狂冲击。
    他要告诉所有人,他已经上了,所有人都要跟着他往前冲,冲向最后的胜利!
    李典亲自率军冲击,给战场上的魏军骑兵带来了极大地鼓舞,主将亲自上阵厮杀,他们还能退缩不前吗?
    于是魏军奋起余勇,各营主将纷纷呼喊着身边的士兵们一路冲杀,向全军主将的指挥大旗靠拢,汇成一股洪流向前冲锋。
    这个战场上已经没有理性可言了,双方都在不要命的厮杀。
    不是战术决胜负,单纯的是勇气是战斗力是意志在决胜负。
    但是毫无疑问的是,魏军骑兵能获取更高的杀敌人数,可以获得更大的优势。
    鲜卑骑兵则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扑倒一个魏军骑兵。
    毕竟魏军骑兵靠着装备也能做出很多战术动作进行规避,而鲜卑骑兵一旦飞身扑过去就没有退路了。
    不过只要扑上去,基本上就能把魏军骑兵带着一起摔下马。
    要么是摔死,要么是扭打之后再死,或者是两人在马背上疯狂挣扎扭打,撕咬不止,然后双双撞上其他的战马,随后丧命。

一千一百一十三 崩溃的扶罗韩
    
    鲜卑人不要命的打法确实给魏军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至少在战前,并没有哪一个参谋想到鲜卑人在疯狂之下能想到用这种方式和魏军搏命。
    魏军不仅有正面硬撼的重骑,还有两翼包抄的轻骑,轻骑装备有手弩,随时可以转化为弓骑兵,机动速度方面并不弱于鲜卑骑兵。
    鲜卑骑兵仰仗的速度和弓矢不能克制魏军骑兵,而魏军重骑无与伦比的冲击力又让他们无法招架,战场之广大,命令传递之困难,以至于撤退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该说不说,鲜卑人之中真的有一些很勇敢的人,和魏人一样。
    只不过,不管飞扑战术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都要面临比魏军惨重的多的伤亡。
    而总人数少于魏军的他们,是无法接受这种失败的。
    时间越长,损失数量越大,魏军底子厚,人数多,装备好,生存率高,而相对来说,鲜卑人根本不占优势。
    时间一长,他们的损失直线上升,抵抗的勇气和战斗的意志逐渐消磨一空。
    他们的颓势显露出来了。
    而这一点,扶罗韩也看了出来,他看到了自己这边已经是强弩之末,难以为继,继续在这个战场上厮杀下去,迟早崩溃。
    撤,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李典的针锋相对和疯狂冲击一点一点的击溃了扶罗韩的反抗之心,他意识到自己这边的伤亡率实在是太高了。
    魏军通过奇怪的方式让所有人都能稳当当的坐在马上,用双手持兵器作战,可以全体进行高强度马上搏击,这是鲜卑人无论如何也办不到的。
    稍微用点力身体就要倾斜,重心不稳,根本不能全力搏杀,且体力损耗也远高于魏军,此消彼长之下,自然逐渐崩溃。
    力量没有了,体力耗尽了,那么即使再有勇气,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扶罗韩想破了脑袋也不知道魏人是怎么锻炼出那么强大的一支骑兵的。
    钱,时间,物资,土地,耐心。
    训练如此强大的骑兵,这些要素缺一不可,而魏军骑兵的骑术无论怎么练,理论上也不会比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草原骑兵要好。
    这到底是为什么?
    他开始动摇,开始进行和素利一样的思考。
    是否应该撤退?
    他没有素利那么光棍,也没有像素利那样被吓到,他还想坚持战斗获取胜利,哪怕是打平手也好,但是现在看起来,这种可能性很低。
    他很纠结。
    直到曹洪派来的支援骑兵冲上来之后,这种纠结结束了。
    曹洪得到郭鹏的命令之后,让副将统兵,自己带领一万精锐骑兵亲自杀上了战场。
    曹洪就是那么勇,超勇。
    只要不问他借钱,刀山火海他都敢上,命都敢不要。
    只要不问他借钱。
    所以郭鹏一度很怀疑曹洪到底是喜欢钱的购买力还是喜欢钱本身的存在。
    他喜欢的是货币还是钱这种东西本身。
    这是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不过郭鹏暂时没有时间去问。
    看到魏军再度增兵,意识到魏军还没有使出全力的可能,扶罗韩彻底惊慌失措了。
    魏军……
    到底来了多少人?
    黑压压一片魏军骑兵远远奔驰而来,从多个方向奔驰而来,汇聚而成一股可怕的洪流,像是滔天的洪水席卷而来。
    郭鹏到底派来了多少北伐军来攻打他们?
    十万?十五万?亦或更多?
    为什么他们还有那么多援兵?
    与之相对应的是,鲜卑人,已经没有援兵可以动用了。
    他们真的已经拿不出任何援兵了,他们已经投入了所有可以战斗的士兵冲锋陷阵和魏军接战,广阔的战场上,十万人的战斗正在进行。
    没人了。
    再打,真的连种都要没了。
    所以扶罗韩很快就失去了决战下去的勇气和决心,他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在整个战场上鲜卑势力不断后退而魏军兵锋不断前进的大趋势下,他惊恐万分的下达了撤退命令。
    “现在就撤!现在就撤!再不撤就来不及了!撤!!”
    扶罗韩做出了和素利一样的决定,放弃了抵抗,失去了抵抗的信念,选择了撤退。
    扶罗韩倒是挺清楚的,他知道这一撤退,很多事情就不好说了。
    要撤退,不该是现在撤退,从最开始就不该打这场仗,直接撤,往西往北去寻找生路。
    那么鲜卑还有存活下去的希望,不至于被魏军打到这个地步。
    现在撤退,这可不是什么壮士断腕或者是壁虎断尾求生,这就是惊慌失措之下的逃生之路。
    前线还被魏军死死咬住正在撕扯,你后面就要跑,那谁还会给你拼命呢?
    只是他已经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选择撤退了。
    和素利那边一样,直接崩溃了,李典还在拼命攻击寻找突破口的时候,突破口忽然自己就张开了,并且放弃了抵抗,任由魏军骑兵疯狂涌入,撕裂了所有的防御抵抗。
    李典带着军队疾驰猛进,对着鲜卑军队穷追猛打坚决不放他们逃跑。
    曹洪一看自己的到来压垮了鲜卑人,大喜过望,嚎叫着率领自己的部下们奋勇向前,拼命抽打着战马,疾驰向前,要去获得战功,获取足够的斩获。
    扶罗韩则带队跑在最前面,只想着逃命,已经完全没有考虑到之后的事情了。
    他的精神高度紧张,整个人都处在极度的慌张之中,大脑一片空白,思考能力被完全压制,剩下的只有【逃跑】二字。
    李典和曹洪兵分两路追杀扶罗韩,追的扶罗韩心惊肉跳。
    另一头,素利也被魏延和曹纯追杀的心惊肉跳。
    本来魏延和曹纯就已经取得空前的胜利了,郭栋派兵前来支援的时候,鲜卑人已经全线溃退,郭栋所部军队的加入只是增加了魏军追杀鲜卑军队的时候的血腥程度而已。
    来都来了,不带一点斩获回去,岂不是丢人?
    从上午打到下午,这一战一共打了三个多时辰,终于让魏军彻底摧毁了鲜卑军的抵抗,摧垮了他们的意志。
    日落时分,魏军转入全线追击,而这个消息,也在当时被郭鹏得知。
    戏忠骑着马涨红了脸跑回来,把战胜的消息带了回来。
    然后荀攸也涨红了脸骑着马奔驰而来,把大军战胜的消息带了回来。
    “陛下!陛下!我军大胜!大胜!曹将军和魏将军已经彻底击溃了鲜卑贼军!”
    “陛下!我军全胜!李将军和曹将军已经完全击溃敌军,正在追击败军和贼酋!!”
    两人纷纷给郭鹏带来了巨大的好消息,郭鹏身边的程昱立刻万分惊喜的看向了郭鹏。
    只见皇帝陛下深吸了一口气,紧紧捏住了拳头,喊了一声然后立刻恢复了冷静。
    “现在还不是庆祝胜利的时候,贼军还在窜逃,还未全军覆没,若不加紧追击,贼军定然还有一战之力,我军绝不可松懈,定要一鼓作气全歼之!传令前线诸军,全力追击,孤紧随其后!”
    “遵旨!”
    传令兵们四散而出,前去传达皇帝的最新命令。

一千一百一十四 新的顶峰
    
    传出进军的命令之后,心潮澎湃的郭鹏看向了跟随自己一路征伐而来的臣子们。
    “诸位,现在还不是庆祝的时候,立刻随孤出击!出击!大军在追击,我等也不能落后!传令中军,立刻向前!”
    “遵旨!”
    诸臣大喜过望,纷纷涨红了脸做好了随皇帝一起追击敌人的准备。
    未必是要亲自上战场杀敌,但是皇帝的追击更具有意义罢了。
    这场战争已经获胜了,已经没有人会怀疑这场战争魏军不会获胜了。
    一番小规模的遭遇战接触战之后,魏军和鲜卑军主力进行了集团式的大型会战。
    两军相遇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广阔的空间之上,数十万人进行了激烈的搏斗和厮杀,在这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进行输死较量,决定两个民族的兴盛和衰败。
    这场搏杀持续了三个多时辰,鲜卑人出动了全力,全力以赴没有一丝保留,魏军也出动了绝大部分战斗力,只保留了一支预备队留在皇帝身边。
    强悍的武将全面出击,没有任何保留,他们带着同样强悍的士兵在战场上和鲜卑骑兵一决生死。
    终于,在三个多时辰以后,魏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鲜卑两部主力先后溃退,试图撤出战场,魏军从进攻转为全面追击。
    就算郭鹏说现在还不是该庆祝的时候,但是此时此刻,谁的心里不欣喜若狂呢?
    辉煌的胜利就在眼前,魏帝国前所未有的盛大军功就在眼前,超越前人的事业就在眼前,谁能不激动?
    封狼居胥?
    勒石燕然?
    亦或是完全超越的另外一种军功的?
    反正他们知道,这一次,如果获得完全的胜利,皇帝的威望将攀升到顶峰,一个无可动摇的全新的顶峰,任何人都不能质疑的顶峰。
    这个顶峰,之前一定没有人达到过,未来,也不一定有人可以超越。
    因为郭某人是皇帝,是独一无二的皇帝。
    而他们,全都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
    郭鹏本身顶盔掼甲,穿着最精良的盔甲,翻身上马,也不坐车,就带头向战场的方向而去,群臣也纷纷着甲,一起跟上了皇帝步伐。
    随从护卫的禁军打起了皇帝的旗帜,打起了魏军的战旗,典韦亲自为皇帝举起了一面旗帜,跟在皇帝身后。
    整支部队雄赳赳气昂昂,气势磅礴,全面向前,战功声隆隆作响,号角声深沉而悠远。
    没人不为此感到荣幸。
    事到如今,他们都觉得跟过来和皇帝一起战斗也没什么不好的。
    留守京城也不见得就多好。
    和皇帝一起打仗是一件荣耀的事情,就算不能说出去,关起门来对家里人吹牛,也好说我和皇帝曾经是战友,有这样的情分。
    这可是能对着自家子孙后代吹一辈子的事情。
    还是一件可以被载入史册的事情。
    魏军全面转入追击之后对正在逃跑的鲜卑人造成了巨大的杀伤,鲜卑人反抗的话至少还能给魏军带来一定的杀伤,但是不反抗只是逃跑,那么就只是单纯的屠杀了。
    毫无疑问的是,鲜卑人没有魏军那么好的军纪和战斗纪律。
    魏军什么时候前进什么时候后退都是有规定的,没有命令不得擅自出战,也不得擅自后退,违令者斩。
    进攻有进攻的模式,后撤有后撤的模式,不会因为追击就失去队形,也不会因为失败就乱成一团,这是一支有纪律的军队,已经开始向近代的军队靠拢了。
    而鲜卑军队毫无疑问还是典型古典军队,甚至还有点奴隶制度的色彩。
    平时为民,战时为兵,打仗靠血气之勇和传统战法,不曾重视科技的力量,也不曾重视改变的力量。
    面对已经完全改变的魏军,鲜卑军队可以靠一时的血气之勇抗衡,但是当血气之勇衰竭之后,等待他们的就是灭亡。
    他们的血气之勇现在已经衰竭了,他们瞬间从强悍的军队退化为了逃难的难民,面对追杀的敌人不敢反抗,只敢逃跑。
    靠血气之勇维系的军队就是如此。
    魏军凭借着骑兵三神器轻松的追上他们,用矛狠狠的一戳,或者用长刀狠狠的一劈,亦或是重骑用狼牙棒狠狠的一扫。
    每一次挥动武器都能杀死一些鲜卑人,而鲜卑人已经没有了飞身相扑和魏军同归于尽的勇士了。
    或许是勇士已经在刚才的决死相拼之中战死了吧。
    魏延所部的重骑在摧垮了鲜卑中军大阵之后已经精疲力尽,完全冲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