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5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各地方官员都希望为自己的辖区争夺足够的肥料来增加自己辖区内的粮食产量。
    可不会有谁觉得自己辖区内的肥料太多了。
    有些地方人少,肥料少,粮食产量也少,为了获取更高的粮食产量,他们往往都会选择和那些肥料产量高的地区争夺肥料。
    肥料产量高地区的官员当然不答应。
    所以这个矛盾在地方官员之中普遍存在着。
    这样的消息真的让他们觉得这个世界很荒谬,距离他们并不十分遥远的国度里,居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难道一坨屎都是珍宝吗?!
    他们反正是没想过的。
    在长安城经历的一切已经让他们难以置信了,洛阳城的巨大规模还要超过长安城。
    无论是城墙的高度还是宽度,亦或是护城河的宽度,远远望去,就觉得洛阳城像是一头盘踞在天地之间的巨兽一样。
    如此宏大的规模,让隆力合真的相信魏帝国绝对不是一个可以用武力对待的国家,和这样的国家武力相见,纯粹是脑袋坏掉了。
    他想起了皇帝陛下的嘱咐,他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
    所以面对辛毗的迎接,得知他是高官,隆力合便十分的恭敬小心,对辛毗十分尊重。
    辛毗感觉也很满意,于是笑呵呵的招呼贵霜这个数百人规模的商团进入洛阳城。
    郭鹏吩咐,商团的主要人员,那些有官方身份的官商要视作贵霜使节看待,可以进驻理藩院居住,其他的随行人员则安排进入洛阳城内的旅馆。
    官方旅馆不够住,还有一些民营旅馆可以住。
    反正洛阳民营旅店的规模足够大,还有很多旅店本身也有餐饮业务,可以让民营旅店好好的赚一笔外快,增加一点收入。
    刚刚起步没多久的民营旅馆行业也将开始借着这股东风迎风起飞了。
    在风口上,只要不是太笨,只要勤劳肯干,就么有飞不起来的。
    郭某人能给他们提供的是机会,是环境,是条件,是否能勤劳致富,还是要看他们自己。
    毕竟不会有哪个国家的领导人亲手把万贯家财送到每一个国民手里。
    至于那些重要成员,则由辛毗亲自带领,前往理藩院贵霜馆,让他们住下,享受使节的待遇。
    之后,辛毗在理藩院安排一应住宿事务,马远则前往皇宫拜见郭鹏。
    很久很久没有回到洛阳,回来之后,还没来得及感受一下洛阳的风光,马远就被郭鹏叫到了皇宫里。
    据说郭鹏很想念马远,非常想见到他。
    马远一听,心就飞到郭鹏那里去了。
    他真的非常思念他的陛下。
    马远很快就抵达了皇宫,来到了勤政殿书房见到了郭鹏。
    “陛下,臣,不辱使命!”
    马远看到郭鹏,立刻眼含热泪的跪下向郭鹏复命。
    郭鹏快步上前扶起了马远。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郭鹏没有立刻问马远取得了什么成果,而是对着他一顿嘘寒问暖,把马远说的眼泪汪汪的,说自己一路走来,最思念的人就是郭某人。
    郭某人笑了笑。
    “你们这些训练营里的孩子出来的都会说话哄我开心,哈哈哈,好了,坐吧,和我说说,这一路都遇到了些什么。”
    郭某人让苏远给马远弄来饮料,然后和他对面坐下,听他说西域见闻,还有贵霜国的消息。
    “和陛下估计的一样,贵霜国有很多军队,据大宛方面交代,贵霜国的兵力超过二十万,人口数百万,是个大国,有很多人务农,也有很多人从事畜牧,两方面都有人做。
    我没见到贵霜的军队有多强,但是他们的铸币很不错,想来在这方面的匠人技术很强,我得到了不少贵霜国的金币银币和铜币,发现他们的铸造技术十分精良。”
    马远把自己得到的贵霜国的金银铜币都给郭鹏看。
    郭鹏接过之后拿在手里看了看,缓缓点头。
    “不仅铸币技术不错,而且,还很富有的样子,都能用金银做流通货币了,贵霜所有拥有的金银数量必然远超我魏,看起来四百年丝绸之路给贵霜带来的好处真的很多。”
    郭鹏把玩着手里的那枚成色十足的贵霜金币,眼里满是渴望。
    他缺金银,真的很缺金银。
    中国古代一直都非常缺乏金银铜这些可以当做货币的金属,可偏偏经济强大,周边藩属国都通用中国货币,所以很多时候甚至会造成通货紧缩,连铜的数量都很难维持。
    所以直到明朝中后期才成功搞成了银本位。
    要是能得到足够的黄金和白银,郭某人也能搞起金本位或者银本位了。
    要是能搞起金本位或者银本位,必然会促进经济的发展,且减少铜钱的使用,那么就能挤出一些铜矿用在科学发展领域了。
    经济发展和科学发展总是相辅相成的。
    金和银。
    除了本土发掘之外,郭某人记得周边也有不少国家比较盛产,贵霜肯定有不少,西域诸国应该也有不少积蓄,再然后……
    大概就是日本了,大名鼎鼎的石见银山。
    虽然郭某人不知道石见银山具体在什么地方,但是好像日本列岛上都有为数不少的银矿和金矿。
    小小列岛上贵重金属矿藏还真不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理,羡慕的郭某人有些眼红。
    找的话肯定有些麻烦,但是要是去找,应该可以找到不少。
    郭某人想了想,按照目前魏帝国的航海力量,派一些人去日本好像也不是什么难事。

一千零三十三 有点等不及的感觉
    眼下的日本,要是郭某人没记错的话,好像还是比较原始的时期。
    国家的话应该还没有成型,或者说有多个地区型的国家,没有统一型的国家。
    郭某人就隐约记得有个叫邪马台的国家,好像统治范围也不大,国王还是个女王,似乎和曹魏有比较不错的关系。
    整个国家相当原始,就算派人去征服,难度想来也不大,拿下也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所以在郭某人规划的分封计划里,日本列岛的确是在未来的分封范围之内的。
    为了那大批量的金银。
    要说这一时期中国本地对日本的了解,大抵也就是传说中的徐福东渡的故事稍微提了一下,官方的正式往来好像还没有展开。
    记得东汉时期好像是有那么回事,但是郭某人没在意。
    目前,郭某人也不知道有任何来自日本的消息的,日本是否知道中国换了皇朝也不一定。
    想了想,郭某人决定一边搞丝绸之路,从贵霜手里赚取金银,一边派人去寻找日本列岛,然后在日本列岛上找金银矿。
    虽然不知道要多长时间,真正可以用上那些银子又要多长时间,毕竟郭某人也不知道石见银山具体在什么地方。
    但是就算自己统治时期用不上,给郭瑾的统治打个基础也不错。
    找个几年,十几年,终归是可以找到的。
    弄一些贵重金属压仓库,对经济发展绝对有好处,未来若有机会发行纸币搞经济改革,足够数量的贵重金属绝对是首选。
    虽然粮食在这个时代也是硬通货,也能和钱挂钩来稳定经济和物价,但是粮食有个很重要的缺点。
    粮食有保质期,超过保质期就不能食用了。
    一旦失去了食用价值,到那个时候,粮食就会失去硬通货的经济地位。
    所以郭某人每年也会及时储存新收上来的新粮,把仓库里的陈粮拿出来,放在商铺里卖掉,或者放出去给军队,让军队吃掉。
    真要搞经济,还是需要贵金属这种本身就有绝对价值的存在。
    不考虑极端情况的存在,比如粮食全面绝收,国家彻底崩溃之类的,黄金白银还是有存在价值的。
    中国本土的贵重金属数量的确撑不起金本位或者银本位。
    铜的价格又不是很贵,且重量大,转运不便,在纸币还没有影子的时代,十分不利于经济的高速发展。
    就算是如今,交通比前朝发达很多倍,依然有很多人抱怨铜钱太重,太占地方,不利于长途行商使用,而金银却没有那么好获得。
    这必然会影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为经济考量,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都要安排起来,两手抓,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获取金银,增加储存,盘活经济。
    对待贵霜,军事手段暂且别提,大家互相都没有奈何对方的实力。
    就算可以在一定的战场上军事交锋取胜,但是郭某人也不觉得那就是胜利了。
    战争不是简单地两军战场决胜负,战争的要义是占领土地、人口和资源,是交战双方对一片土地上的战争潜力的争夺。
    不考虑这些或者其他的一些必要原因就去打一场战争,是不明智的。
    反正眼下郭某人看不到任何攻击贵霜帝国的必要性。
    金银的需求完全可以通过贸易的方式来得到,不仅可以得到金银,还能转移过剩的产能,拉动外需。
    在西域没有完全纳入统治且成熟的交通干道没有完全建成之时,任何对西域之外的国家发起的军事行动都是非必要的。
    尤其是贵霜和安息。
    就算打过去了也会因为超出帝国极壁的极限而无法统治,白白耗费钱粮罢了。
    虽然很不爽他们作为二道贩子把原本可以让魏帝国吃掉的那部分利润给吃掉了,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这属于时代局限性,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解决的。
    除非郭某人不做人了。
    而且,这段时间郭某人想了起来,波斯帝国的崛起好像少不了罗马帝国对安息帝国的攻击。
    而安息帝国之所以被罗马帝国攻击,就是这家伙太不厚道太贪钱了。
    看准了罗马人对丝绸的狂热渴望,垄断商路之后,把丝绸卖的死贵,让罗马帝国的贵族们承受不了,于是兴兵来打。
    罗马帝国因为路途遥远没能直接灭掉安息帝国,和安息帝国算是谁也没讨到好处,被罗马连连攻击,打的奄奄一息。
    最后占便宜的是萨珊波斯。
    罗马终究也没能占多大便宜,因为实在是打不过来了。
    所以说二道贩子要厚道,不能太坑。
    太坑了,钱不仅没了,连自己的命都没有了,便宜的是别人。
    罗马帝国也不是什么简单的冤大头,虽然狂热的喜欢,可你要是不让我正常获取,我就真的会打你的。
    军事体制下的罗马帝国治稍弱,军事征伐还是很刚的,政治制度也基本上受到军事牵制,不成熟。
    打起架来,罗马帝国还真不怕谁。
    好像安息和波斯的更替就在这一时期,应该为时不远了。
    不过这些事情眼下和郭某人也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郭某人现在连贵霜国都还没有绕过去,贵霜还要和安息争夺二道贩子的地位,硬要说起来的话,安息帝国搞不好还是三道贩子。
    这样一想,郭某人是真的不爽了。
    现在的局面是西域是第一转手,贵霜是第二转手,安息是第三转手,到了罗马,已经是第四转手了。
    一批上等蜀锦在魏帝国内所售卖的价格已经不便宜了经过四道转手,卖到罗马,那个价格
    啧啧啧。
    难怪罗马不惜兴兵大战也要干死安息。
    连续大战的消耗都不如被安息垄断了商路那么花钱。
    忒不厚道。
    话说既然如此,那海上丝绸之路能否安排一下呢?
    要是可以的话,可以省去多少中间商环节,能吃掉多少利润啊
    这个时代的航海技术
    郭某人想到这一点,又觉得头疼。
    航海技术不说,造船技术也成问题,远程航海的大海船的技术要求是很高的,而且各种危险也不小。
    以现在的魏帝国所掌握的海船制造技术和航海技术能否成功抵达中东阿拉伯半岛地区接触到罗马帝国,那也真的是个问题。
    现在开始发展远洋航海业来得及吗?
    算了,不管来不来得及,就算自己活着的时候看不到,留给郭瑾或者郭瑾的儿子也可以。
    总归是要搞起来的。
    安排起来,派人尝试探索。
    但是这部分属于看得到吃不到的利润,就不能花费大精力去做,现在要做的还是把看得到且吃得到的那部分吃进嘴里。
    这样一想,郭某人就更加想要快点吞并西域十八国,把整个西域占据,消灭这群第一阶段的中间商了。
    有点等不及的感觉。
    郭某人觉得自己有必要提前在西域布局,做点先期准备,以便于未来曹仁率领西北兵团在西域一波平推灭掉西域十八国。
    让他们无力进行有效抵抗。
    一念至此,郭某人开始询问马远关于西域诸国的情况。

一千零三十四 成功的外交试验
    郭某人想着充分了解一下西域诸国的现状,看看是否有机会做点什么。
    想个办法,找个机会,就算现在无法拿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