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4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八百五十 吴班投降
    这场战斗就这样结束了。
    严颜所率领的三万军队,包括步军和一百艘战船,全军覆没。
    被俘获的蜀军士兵只有三千余人,泅水逃生的幸运儿估计也就数百,剩下的全部都在战场上战死,或是受伤之后被前进的魏军补刀杀死。
    蜀军主将严颜以下将官大量战死,光是发现的军官尸体就超过一百具,大营基本上被焚毁,一切都被焚烧殆尽。
    一战之下,蜀军主力覆灭了,魏军取得了辉煌的大胜,这是乐进一直以来所渴望的地位的证明。
    不过得知李典所上报的严颜的最后一战,乐进沉默了一会儿,随着李典一起来到了严颜的棺木面前,向他行了一礼。
    “真猛士也。”
    乐进向严颜和随他一起决然战死的蜀军士兵表达了敬意,亲自主持了厚葬他们的仪式,然后头也不回的率军向前了。
    勇猛不屈的人值得尊敬,因为他们的气节是高尚的。
    可是敌人却不值得怀念,挡在魏军兵锋面前的所有人,都要死。
    乐进的步伐不会停止,魏军前进的步伐不会停止。
    他们的目标是成都,是刘璋,是覆灭蜀汉,占据益州,结束分裂。
    为此,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延德二年三月初一,乐进率领魏军主力五万人越过巫县,进抵蜀军防线所在的巴东郡郡治鱼复县一带。
    先锋李典在鱼复县附近和蜀汉守军大战一场,击溃了蜀汉守军一千余人,将通往鱼复的道路打通了。
    鱼复之前蜀军再无任何防线,魏军水陆两军齐头并进,对鱼复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之势。
    主力覆灭之后,留守在鱼复的蜀军守军只有两万战兵,乐进的劝降信已经提前送到了鱼复。
    此时此刻,鱼复的最高军事指挥官自然成了吴班。
    得知严颜战死和蜀军主力覆灭的消息之后,吴班差点没昏过去,强撑着身体没有倒下去,吴班看完了乐进措辞较为温和的劝降信。
    乐进说,严颜不屈而死,蜀军全军覆没,这不是他想看到的局面。
    他敬佩严颜的气节,却对他的做法不以为然,他希望吴班为蜀中百姓和军卒考虑,不要重蹈严颜的覆辙。
    严颜三万主力都全军覆没了,鱼复这不到两万人的军心动摇的守军,真的可以直面五万魏军主力吗?
    乐进让吴班好好的掂量掂量,他给吴班两天时间,让他做出决定,两天时间一到,他必然挥兵攻打,到时候再想要投降就真的来不及了。
    他的耐心和魏天子的宽容都是有限度的。
    这是吴班最后的机会。
    消息传到鱼复的时候,蜀军已经军心大乱,人心浮动,因为有少数从巫县逃回来的溃军都在说严颜战败了,全军覆没了,这仗已经输了,他们完了。
    本来吴班是把这个消息当作祸乱军心来处置的,正准备带兵去看看情况,结果还没出发,魏军的劝降信就送到了。
    这下子,吴班不得不相信,也不得不面对这个局面。
    简而言之还是那两个字——完了。
    严颜一战把主力输掉了,鱼复只有接近两万人的防守兵力,水师战舰只剩下三十多艘。
    虽然还有五万多运粮的民夫和辅兵,但是面对魏军五万人的主力,吴班没有任何信心打赢这场战斗。
    民夫和辅兵与正规军的区别吴班还是明白的,这些人就算拿来做炮灰也不抵用,最多也就是死光光,把大江给堵塞住,不让魏军船只通过。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现在严颜战死主力覆没的消息已经传了出去,全军人心惶惶,人人自危,根本没有进行战斗的勇气和准备,防务也停滞了,面临大军压境的魏军,吴班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六神无主。
    两天时间已过,吴班还是没有做出决定,乐进摇了摇头,决定不再等待,下令给魏军,全军进攻鱼复。
    魏军主力出动,分头攻击蜀军大寨,水军和步军齐头并进,以投石机和陆战大破蜀军军阵和大寨,一连摧毁蜀军大寨十七座,凯歌高奏。
    而蜀军则毫无战意,从军官到士兵都人心惶惶,士气低落,一经接触便兵败如山倒,根本不需要魏军费多大的功夫就能一路平推,且魏军人数远多于蜀军战兵人数,平推一点都不难。
    如此,鱼复县周围险要处分分为魏军所夺,严颜在战前经营的鱼复防线基本上宣告覆灭,蜀军损兵折将不知凡几,被俘获抓捕的溃兵和民夫、辅兵超过了三万人,被夺取大量粮草辎重。
    基本上严颜没来得及用的都被魏军夺取了。
    蜀军最后的残兵败将们一起退守到了白帝城与瞿塘关,闭关城死守,以拒魏大军来攻。
    此后,魏军水师全歼了蜀军水师,夺取了水上控制权,步军则进抵瞿塘关下,猛攻瞿塘关,并准备进一步夺取白帝城,打开入蜀道路。
    白帝城的鼎鼎大名在此时此刻并不弱于后世,只是现在和后世关注白帝城的点不一样。
    后世是因为刘备死于此而关注白帝城,此时此刻的人们关注白帝城是因为它是公孙述所建造的。
    新莽时期,公孙述割据蜀中,因为在这里发现“白气”,所以把这里当作“白帝复兴”的祥瑞,并自称“白帝子”,试图重走刘邦“赤帝子”的道路,于是在此筑城,名为白帝城。
    当然,这位白帝子没有赤帝子那么好命,山寨的很难超越原版的。
    于是他败了。
    但是白帝城留下来了,瞿塘关也依然存在。
    在白帝城南边,长江横切七曜山形成瞿塘峡,瞿塘峡口设有瞿塘关,两山对峙,中贯大江,瞿塘关之险,与剑阁关齐名,为兵家必争之地。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就在这里进行过多次的军事行动,瞿塘关也是在那个时候就出现了,一直沿用至今。
    郭嘉最初和乐进分析战局的时候就讨论过,说不能让蜀军把主力安置在这些地方不拉出来,否则他们要攻打这些险要地区的话难度太大。
    所幸严颜没有让郭嘉失望,他勇猛的出击了。
    现在吴班带着一群丧胆的残兵败将坚守瞿塘关抵抗魏军进攻,其抵抗能力已经完全不能和之前五万大军的时候相提并论。
    魏军多置投石机,以震天雷和猛火油罐猛烈攻击瞿塘关,瞿塘关守军早已丧失战斗意志,根本无法坚持抵抗魏军的猛攻,瞿塘关遂为魏军所夺。
    瞿塘关一丢,白帝城直面魏军的攻击,扼守入蜀道路的咽喉所在失去了全部屏障,被魏军全部获取,吴班困守孤城,带着残兵两千驻守在白帝城内,绝望的看着漫山遍野的魏军。
    “将军,我们会死在这里吗?”
    吴班的亲兵忍不住自己的绝望,向吴班发问。
    吴班看着漫山遍野的魏军和魏军的战旗,抬头望天,长叹一口气。
    “国都要亡了,死不死,还有什么意义呢?”
    说完这句话,吴班下令开城投降,停止抵抗,把白帝城完好无损的交给了魏军。

八百五十一 魏军长驱直入
    蜀军投降之后,魏军很快入城,接管了白帝城防务。
    魏军收缴了最后两千多名蜀军的兵器和盔甲,把他们看管了起来,然后将吴班解除装备,带到了乐进面前。
    乐进在白帝城的官衙内接见了吴班。
    “为什么之前不投降?你若带着两万军队和所有民夫、物资投降,不仅无过,反而有功,定能封侯拜将,不失优待,你到底为什么要抵抗?”
    “家中先人与先主非常友善,我兄弟二人追随先主进入蜀中,受到先主照顾,至今十年有余,十年照顾之恩,不敢忘怀,所以之前不敢投降。”
    吴班跪在地上沮丧道。
    “那你为何不干脆死战到底,战死沙场,以全忠义之名?这个时候投降,不仅无法得到忠义之名,甚至很难得到封赏,甚至还要被问罪,你不觉得这是错误的决定吗?”
    乐进又问道。
    “事已至此,降与不降,对于我而言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城中尚有两千兵士,百姓近万,不忍他们与我一同赴死,此战我国败亡已成定局,蜀中人丁大损,我只想多为蜀中保留一些人丁。”
    吴班深吸了一口气:“将军若不愿看到我活着,请赐我一柄刀,准我自尽,以告慰先主。”
    乐进看了看郭嘉,摇了摇头,开口道:“你既然降了,或死或生,都将由天子决定,你自己已经不能决定了,我等会把你的事情上报给天子,由天子定夺。
    在此之前,我问你,你是否愿意为我军带路,劝降我军进军沿途的城池和军队?如此,或许可以将功折罪,得到封赏,不至于落的个凄惨的下场。”
    “败军之将,甚至已经投降了,实属背主之人,既然已经背主,又怎么能做出如此无耻的事情呢?请将军关押我,不要让我参与这种事情。”
    吴班跪地请求。
    乐进叹了口气,挥了挥手,让亲兵把吴班压下去关押起来,着人仔细看管,之后便不再关注他的事情。
    突破了瞿塘关和白帝城,如入蜀道路豁然开朗。
    乐进和郭嘉指挥军队水陆两军并进,顺着长江水域一路西进,很快攻克了整个巴东郡,然后顺江而下向巴郡前进。
    蜀军的巴东防线被摧毁了,主力覆灭,魏军顺着长江的进军路线也是蜀军的进军和运粮路线。
    蜀汉政府在长江沿途所设置的为了粮食转运而使用的驿站根本不能抵抗魏军进一步的前进,相反,驿站内所拥有的粮食、草料甚至是一些战马和船只都被魏军沿途收缴,成为魏军进军的保障。
    不过十余日,魏军主力溯江而上,连续攻克朐忍县、临江县、平都县、枳县。
    四县之中都没有抵抗的,官员弃城而逃,只有少量本地吏员无处可逃,于是硬着头皮留下来等待魏军,看到魏军之后就果断投降。
    于是魏军进军顺利,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到三月中下旬,魏军大军已经兵临江州。
    巴郡太守和江州县令早已弃城而逃,城中守军早已溃散,所以城中大户联合起来接管城池,看到魏军大军已经抵达了江州,便举城而降,将城中所有府库都献给了乐进和郭嘉。
    乐进和郭嘉十分欣喜,吩咐军队四处攻略,他们留在城中举办宴会,招待城中大户,宣扬魏国的政策,为魏国统治蜀中奠定基础。
    乐进和郭嘉在江州整顿完军队继续溯江而上的时候,已经是三月二十五了。
    此时此刻,刘璋在成都早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
    在此之前,三月中旬的时候,刘璋刚刚得知剑阁关那边的战况不明朗。
    宿将高沛和中郎将雷铜因为魏军的突袭而阵亡,剑阁关守军损兵折将,且急缺药材,士兵的伤兵而死的人数远不是战死人数可以比较的。
    眼下还能继续战斗的只有一万五千余人,等于短短一个多月,剑阁关已经损失了近五千名战兵,可怕的伤亡率让刘璋战栗,让成都战栗。
    然后刘璋才知道魏军的攻城兵器更新换代的非常快,使用抛石机攻城,投掷巨石,猛火油罐和震天雷。
    吴懿在奏表上形容巨石从天上落在地下就能砸出一个深坑,猛火油罐可以爆出一团巨大的火焰,没有可燃物也能燃烧,烧伤大量士兵,而震天雷则能发出炸雷一般的声音,极其可怖。
    眼下剑阁关的情况非常不妙,魏军兵器的攻城距离很远,蜀军的弓矢够不到,不能还击,只能被动挨打,出城作战也不是具备可行性的。
    吴懿紧急要求援军援将和大量药材、医生,尤其是能治疗烧伤的药材和医生。
    刘璋为此愁白了好些头发,发动部下在成都周边继续征兵,紧急征用民间善于治疗烧伤和刀剑伤的医生送往剑阁关。
    然后刘璋又得知米仓山附近没有动静,似乎没有魏军进攻,于是下令驻守米仓道的张任分兵五千来援剑阁。
    与此同时,刘璋还认真的思考起了之前黄权提出的超级总动员建议,思考将所有男子派上战场,让女子运粮的行动。
    成都周边的适龄男子真的已经被抽调的没多少了,扩散到整个蜀郡也没有多少男子了,广汉郡的男子都去给剑阁守军运粮了,已经无法征调,三巴之地的男子也要去给巴东郡守军运粮。
    各郡属国内的蛮人都被刘璋花钱买通了一部分加入抵抗军之中,除了益州南部那些各行其是的边郡,成都平原一带的战争潜力已经枯竭。
    当然了,这都是登记在户口数上的数目,如果刘璋能下定决心打压豪强抢夺劳动力的话,一定可以再得到相当于他目前所拥有的全部动员力的动员力,继续支援战争。
    可惜,他做不到,他做到这个地步已经是天怒人怨,就差起义了。
    在征调民夫和战兵的过程之中,已经有不少黎庶因为不堪忍受繁重的工作而选择逃入豪强庄园求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