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3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吴懿的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
    高沛和吴班都被吓傻了。
    开玩笑的吧?
    真的魏军?
    连郭鹏都来了?
    假的吧?
    他们都有点崩溃的感觉。
    魏军什么时候来的?怎么来的?怎么联系上的?
    他们一概不知。
    而直到此时,吴懿算是明白了。
    为什么之前两战自己会输的那么惨,那么快就被一波平推推回了阳平关。
    本来已经围着南郑城四面攻打了,忽然就输了。
    这不正常吧?
    这明显不正常。
    但是,它就是发生了,很显然,有外力介入了。
    魏军。
    郭鹏!
    吴懿依然不知道魏军是怎么来到这里的,但是这应该和庞羲脱不开关系。
    庞羲为了活命
    把汉中献给了郭鹏?!
    吴懿想明白了,想通透了。
    刘璋,这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
    真的把最怕的人给引来了。
    汉中完了。
    这一瞬间,吴懿全部的想要反攻汉中的想法都消失不见了。
    汉中真的完了。
    阳平关上没有什么动静,貌似没有投降的打算,于是郭鹏一声令下,魏军开始攻城。
    顶着箭雨,顶着滚木礌石,魏军士卒不要命的向前冲锋,将军心大乱兵无斗志的蜀军逼到崩溃边缘。
    知道对手是郭鹏,与不知道对手是郭鹏,蜀军呈现出来的是两种战斗面貌。
    四月初六,阳平关被攻破,蜀将吴懿率军狼狈败逃。
    两万残兵一部分战死,一部分被俘虏,只有四五千人跟着吴懿一起逃回了蜀地,回到了白水关,勉强算是活了下来。
    郭鹏没有下令军队追击,而是拿下了阳平关之后就宣布停止进军,守好阳平关,然后率军回到了南郑,派遣赵云等人向东进取,把西城上庸房陵等县纷纷拿下,占据汉中全境。
    四月中旬,汉中全境安定,郭鹏正式占据了汉中,将汉中收归己有。
    这场耗费时间长达一年之久的西征算是全面成功了,不仅全面成功了,还超额完成了一个额外的任务汉中。
    将汉中拿下,直接越过了秦岭防线,将自己的统治辐射力投入蜀中,蜀中人将再也不能无视自己的存在,以为自己绝对安全。
    郭鹏决定把相当一部分军队设置在汉中,也要在汉中进行大规模的屯田行动,还要大修蜀道,把汉中打造为和庐江九江一样的前进基地,为未来进取蜀中打下基础。
    进取荆州的前进基地是颍川郡和汝南郡,进取江东的前进基地和广陵、九江和庐江三郡,那么汉中郡的地位和作用也将和这些前线大郡一样。
    为此,这边刚刚平定了汉中的全境,郭鹏就开始思考汉中太守的合适人选。

六百二十八 赵云是合格的爪牙
    一直以来,在内地安稳和平的郡县,郭鹏设置郡太守和县令县长就主要考量他们的行政能力,只用官,不置武官。
    但是在边地各郡,郭鹏设置郡县长官就主要考量他们的军事能力。
    有一些尚且设置官太守主管屯田赋税,有一些就直接用武将,加将军号兼领太守,搞军事管制,直接管辖军政。
    比如辽西太守田豫,广陵太守臧霸,还有三辅之地的曹仁、夏侯渊和关羽,现在还要算上汉中。
    汉中是绝对的战争前线,军事意义远大于政治意义,所以郭鹏决定不设官太守,以武将担任太守,实行军事管制,以军事强制力将汉中打造为南进蜀中的前进基地。
    汉中太守的人选就特别重要了。
    其实郭鹏觉得魏延的确是个不错的汉中太守人选,虽然没有战略眼光,但是汉中太守也不需要战略眼光。
    只要确保汉中不失,发展生产就可以了,被几场大战打烂掉的汉中正好能配合郭鹏的洗牌行动。
    但是现在的魏延还太年轻,只是在虎卫军里担任了一个都尉。
    他的确有能力,有冲劲,加入虎卫军时间不长,已经立了一点功劳,被任命为都尉,要做太守还是差了太多的。
    刘备那时候是对马超和张飞绝望了,才破格提拔魏延。
    就那样,魏延也是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且跟随刘备十余年了,也不算太突兀,现在这个时候,魏延绝对没戏。
    那么就要重新选择优秀的将领了。
    首先被排除掉的是颜良和高览,这两人是十足的斗将冲将,战斗勇猛,具备指挥能力,但是各有各的缺点,不能守御,和张飞一个样子。
    郭鹏一开始还对张飞是有点期待的,想到他粗中有细的能力,还把张飞安排了一个涿郡守备的职位。
    后来郭鹏发觉张飞实在不适合担任留守职位,张飞在涿郡守备的职位上多次闹出了酗酒闹事的事情,郭鹏对他表示无奈。
    于是郭鹏将张飞调职到了幽州边境,以魏镇北将军与汉护乌丸将军的军职统领边军和乌丸人的军队,事实上做了郭鹏曾经做过的事情。
    他负责巡防草原,在草原上游荡,一旦发现有鲜卑人重新定居的情况,立刻发起破袭,无差别攻击。
    张飞这个狂战士属性的猛人对此感到十分高兴,把这个职位做得有声有色,在幽州外族人群体中拥有极高的名望。
    数年之间,张飞多次率领乌丸等杂胡骑兵出击草原,在郭鹏平定鲜卑之后,多次破袭偷偷南下的鲜卑部族,累计斩首五千余,俘获鲜卑口众五万余人,牲畜十余万匹,堪称鲜卑终结者。
    张益德的大名威震幽州,外族人闻风丧胆,张飞一时风头无两。
    事实证明,能带兵打仗的人就没有废物,主要就看能不能找到适合他的职位,把他用在正确的事情上。
    让张飞去守城,去做开垦屯田的事情,那就是错的,他得憋死,天天喝酒闹事,屡教不改。
    把他放到草原上祸害鲜卑人,他就是一把好手,成天游来荡去,把草原上的门路摸个通透,开心得很。
    在草原上对付鲜卑人,他心思极其灵巧,耳聪目明情报通畅,手段还特别凶残恶劣,一听哪里来了新的鲜卑人立刻就带兵杀过去,烧杀抢掠一阵,满载而归。
    有些时候没有鲜卑人来,他闲得慌,还会主动派外族商旅深入草原北部和鲜卑人接触,骗他们,使他们南下,然后设伏打击。
    一般来说他都能把对方部族的人口全部解决掉。
    老弱病残杀掉,壮丁带回来做苦力,给臧洪和田豫在并州幽州修路修长城用,女子则一起南下送到冀州,由魏国相曹操统一安排。
    或作为营妓,发给士兵发泄之用。
    或编入汉族之后发给各地穷困光棍和生育能力强大的猛男,以此增加人口,恢复地方生产。
    这些年河北和中原人口有所恢复,也有张飞的一大功劳。
    所以郭鹏又给张飞晋升了涿县县侯,增加了五百户食邑,他如鱼得水一般,十分快活,逍遥自在。
    所以之后郭鹏在用人选择上就谨慎了许多,考察麾下臣属们的能力和具体的强项,个人用在个人的强项上,而不是让马去做牛的事情。
    汉中太守的任务不是进取,而是防守,是恢复地方生产。
    行政要求高于军事要求,防守要求高于进取要求,郭鹏需要一员谨慎、善于防守且心思细腻的将军来做这个职位。
    郭鹏第一个想到的人是赵云,但是随后他就否决了这个想法。
    让赵云做部下的这些年里,郭鹏对赵云的培养是不遗余力的。
    郭鹏亲自传授他兵法和带兵统兵之道,早前也是让赵云做亲兵,虎卫军前身最早的成员之一,可谓是亲信中的亲信。
    郭鹏势力大成之后,对赵云的任用也是不遗余力,给他带兵出战决战沙场的机会,锻炼他的统兵能力,尽量让他独当一面,从个人生活到军国大事,都十分关注。
    魏国建立以后,赵云就是魏国最高位阶的四名将军之一,其中两人还是郭鹏的亲族将领,曹仁和夏侯渊,外姓将领就两个,赵云和乐进。
    而且赵云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忠心。
    忠心耿耿,绝无二话,郭鹏指哪儿,他就打哪儿,一点不带犹豫,上去就是干。
    也不管是谁,只要是郭鹏给的命令,拼了命也要执行到位,没有命令,那一兵一卒都不动。
    郭鹏给位阶最高的魏国四方将军标配的亲兵人数是三百人。
    一般来说非公务的私事准许将军最高使用到三分之一,也就是一百人的名额去办理,也就是说郭鹏实际上默许这一百人就是将军的个人私兵。
    郭鹏出钱帮他们养着一百人的私兵,算作福利。
    其他位阶的将军也有不等数量郭鹏出钱帮他们养着的私兵,允许用在私事上。
    尽管如此,赵云依然不曾动用过这些郭鹏允许动用的私兵,办理私事从来不用私兵,只用自家雇佣的奴仆。
    郭鹏曾经询问过赵云为什么不用私兵办事,赵云义正言辞的回复说国家之兵就是国家之兵,没有私兵的说法,国家之兵应该用在国家大事上,怎么能因为个人的私事而耽误国家的大事呢?
    太优秀了。
    郭鹏于是愈加信任赵云,给了他很高的地位和尊荣。
    所以虽然赵云出身普通小地主家庭,但是以田丰为首的冀州出身的士人官员都愿意和赵云结交,来往。
    赵云对此则维持着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态度,对行政官员的接近就是一张扑克脸,除了与田丰会说几句话之外,从不和其他官员说话,坚持维持自己作为武将的本职工作。
    很显然,赵云不笨,反而很聪明,知道郭鹏需要什么,也知道郭鹏忌惮什么。
    在诸将之中,赵云是最谨慎谦恭的。
    所以一旦有在外统兵的事情,郭鹏总是习惯性地想到赵云,但是随后又将他排除出去,留他在自己身边统兵。
    原因很简单。
    赵云不擅长变通,不擅长全局处理,对于治政用兵而言,没有全局眼光,不能依靠自己的想法去调配资源和人力。
    这和他一板一眼的性格像极了。
    赵云是一个接近完美的执行者,而不是一个发布命令的策划者。
    郭鹏给他的命令往往十分细致,他也能将郭鹏所要求的做到近乎完美,但是一旦脱离了郭鹏的命令,赵云就会有所动摇,命令范畴之外的事情,赵云宁可不做,也不愿做错。
    谨慎的过了头,以至于不能做大事。
    赵云是合格的爪牙,是郭鹏手上所握着的一柄锋利的刀,但是,也仅此而已。
    他是一名合格的可以在郭鹏麾下完成具体任务、攻城略地的强悍大将,而非统帅,更没有从政的能力。
    因为他的忠心,郭鹏会把他留在身边做爪牙,在中央带兵,他会完美的完成任务,未来郭鹏会设置的中领军和领军将军的职位必然属于赵云,让赵云在中央率领禁卫军,成为禁卫军的首脑,这是非常适合赵云的工作和职位。
    因为一板一眼,他不能独当一面,不能留守地方对抗强敌,更不要说还要治理地方,做行政工作。
    所以,赵云只能从郭鹏的选项里被排除,郭鹏需要转而考察其他人。
    剩下的人选无非两个。
    张郃,朱灵。

六百二十九 汉中郡一分为二
    张郃和朱灵这两人都是在郭鹏消灭袁绍的战争之中被击溃俘虏然后投降的。
    被郭鹏征服,拜倒在他的脚下,成为他麾下的将领,在之后讨伐白波黄巾和南匈奴以及鲜卑人的战争之中,屡立战功。
    魏国建立以后,张郃被任命为安北将军,朱灵被晋升为征虏将军。
    张郃是一员不错的将领,郭鹏的到张郃以后经常考察他,锻炼他,给他带兵,放他率军厮杀,他都表现的可圈可点,郭鹏很满意。
    而且张郃有一个非常优秀的特点,就是谨慎。
    张郃非常谨慎,用兵比较善于思考,习惯于先思考,后办事,精于战术,又有很多武将的通病短于战略。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的用途,郭鹏并不需要张郃具有战略能力,他只需要具备战术能力,能带兵上战场,并且谨慎,就足够了。
    而朱灵在郭鹏看来,在各方面的能力上都不亚于张郃。
    为人谨慎,军纪严明,善于统兵,是一员不错的将领,不过对于他而言,最有意思的事情不是他的军旅生涯,而是其他的一些事情。
    比如他在袁绍手下的时候,因为袁绍和公孙瓒之间的战争,导致他的家乡被占领,敌人用他的家眷作威胁,他痛哭之后,引兵攻城,夺回了家乡,却失去了全部的家眷。
    他做了和赵苞一样的事情。
    犯了和赵苞一样的忌讳。
    连自己的家人都不爱,又怎么能爱主君呢?
    在孝道比天大的时代,朱灵和赵苞毫无疑问是极少数的愿意为了公务而忘却私事的人,但是,这并不能得到主流思想的认同。
    于是赵苞咳血而死,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