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3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要魏军大爷们过来,保证伺候得好好的,好吃好喝,想干什么都可以,只要他们过来。
    庞羲就怕他们不来,因为庞羲已经没有退路了。
    庞羲的另一个儿子一早就率领另外一支一千人的军队带着大量火把和旗帜追击刘璋去了,在法正的指导下,就是追击,不要接战。
    白天多竖旗帜,晚上多打火把,一路追击,基本上可以保证刘璋那个草包怂货不敢回头看,玩命地往前跑。
    就算有人想要看,刘璋那个怂货也不敢看,只要刘璋不敢看就想着逃跑,蜀军必然溃逃。
    法正甚至感觉要是运气好,甚至刘璋能连阳平关都不要了,直接逃回蜀中固守白水关,那庞羲就彻底安全了。
    法正没有算错刘璋,刘璋的确是个草包怂货,的确逃回蜀中去了,但是刘璋的部下并不都是草包。
    吴懿还是很有些本领的,坚持留在阳平关固守,并且发现了端倪,击破了庞羲儿子率领的一千人的军队,搞清楚了法正和庞羲的把戏,大为恼火,决定率军反攻南郑。
    因为阳平关不在手中,汉中防御并不完整,若不能拿下阳平关,对庞羲来说是不安全的,吴懿随时都可以反攻。
    得到消息之后,为了确保南郑的安全,确保郭鹏来了之后庞羲能做好带路党,法正建议庞羲亲自率军镇守沔阳县,占据定军山和天荡山,扼守沔水两岸,占据优势地形,以应对可能到来的吴懿的反攻。
    庞羲觉得这样做是对的,于是按照法正所说的去做。
    事实上也是如此。
    吴懿没有后退,就意味着吴懿并不相信是魏军来了,吴懿看破了他们的伎俩,率军反攻,打败了庞羲的儿子,得知了一切,十分恼火,于是决定继续反攻。
    而当吴懿率军顺流而下进抵沔阳县的时候,遭到了已经在此列阵防御的庞羲的抵抗。
    吴懿痛骂庞羲是背主之贼,庞羲则痛骂吴懿不念及同袍之情,痛骂刘璋背信弃义,居然合谋要害他。
    “不是庞羲背反刘季玉,是刘季玉背叛庞羲!是刘季玉要害我!你们合谋起来要杀了我,难道我要引颈就戮,不做抵抗吗?”
    庞羲面色涨红,怒骂吴懿和庞羲。
    吴懿大吃一惊,完全没想到这个消息居然被庞羲知道了,这完全出乎了吴懿的意料,但是如此一来,这发生的一切也就理顺了。
    庞羲不知道从什么渠道得知了刘璋和他合谋要干掉庞羲的消息,然后决定先下手为强,造反。
    面对庞羲的质问,吴懿无言以对,直接率军进攻,庞羲指挥军队激烈反抗。
    两军激战一阵,吴懿缺少兵马,缺少地形上的优势,被庞羲击败,不得已退回了阳平关,等待援军。
    吴懿认为庞羲只有这点兵马,并不能长久的占据汉中,所以只要援军一到,就能夺回汉中。
    此时此刻,无论是吴懿还是杨怀,都没有想到庞羲已经呼唤着郭鹏爸爸前来救他了。
    庞羲压根儿没想做张鲁,他知道张鲁的下场,他亲手结果了张鲁的割据,知道割据汉中一地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他选择了抱大腿。
    抱一条粗到不能更粗的大腿。
    象腿!
    汉中相对郭鹏已经掌握的领地来看,当然是很小的了,但是它的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
    控制了汉中,就算不拿下益州,郭鹏也多了另外一条可以越过陇坻讨伐凉州的道路了。
    陇坻地势险要,攻打起来难度很大,光武帝讨伐之,四年不曾攻破,但是一旦郭鹏占据了汉中,就有了另外一种选择。
    虽然一样不好走就是了。
    而且说起来,一旦攻占了汉中,益州就是嘴里的一块肉。
    刘璋被郭鹏吓破了胆,还在汉中损失了不少兵马,损失了大量的粮秣,郭鹏只要来到汉中得到这些东西,就有了南征蜀中的底气。
    庞羲和法正作为优秀的带路党,久居蜀中,熟悉蜀中道路,只要庞羲和法正带路,郭鹏的南征不会有什么问题。
    刘璋还能蹦达?
    本来刘璋扼守汉中,郭鹏想要吃掉汉中还要经过一番折腾,不那么容易,因为道路的确是很难走。
    但是现在汉中居然被庞羲拿下了,还要主动献给郭鹏,这样好的事情,郭鹏要是不抓住机遇,那可就真的不符合他的人设了。

六百二十一 庞将军愿为先驱,为魏公血战沙场,九死不悔
    事实上也是如此。
    郭鹏本来看着长安这边已经趋向稳定,已经有了想要回到邺城的想法。
    他想着回到邺城,总结一下这次西征的所获还有一些损失,总结一下经验教训,然后开始发动舆论战,为自己称帝开始铺垫。
    孙策已经死了,最大的阻碍不复存在,江东自己的内乱都能弄死自己,郭鹏已经没什么威胁了。
    现在开始发动舆论战,闹腾一段时间,接下来的事情就很有意思了。
    但是刚准备动身安排回撤,结果忽然传来了汉中发生政治斗争的消息。
    潜伏在汉中内部的密探将这个消息送了出来,让郭鹏知道刘璋麾下激烈的东州派和益州派的政治斗争。
    郭鹏本身就是政治斗争的老手,对此很感兴趣,想要看看刘璋这波政治斗争能否为自己取得汉中留点什么空隙。
    在关中待了一阵子,也算是积累了一些粮秣,恢复了一些军队的战斗力,关中重建也在稳步开展,局势趋于稳定。
    魏军已经具备了一定意义上再战的能力,只是郭鹏不太愿意而已。
    但是如果因为益州内部的政治斗争给他钻空子的机会,这千载难逢的机遇可不能错过。
    郭鹏于是暂且停在长安,一边继续留心这方面的消息,一边把一些政务军务交给郭瑾去处理,让他培养一下他和他手下之间的默契。
    一边培养接班人,一边留心局势变化,郭鹏把汉中盯的死死的,孙策死亡的消息传来的同时,王商死亡的消息也传来了。
    郭鹏当即就认定汉中这波政治斗争还没有结束,还将被推往另一个高峰,东州派和益州派之间必将产生巨大的裂痕,可能还要死人。
    敌人的内乱,就是他的机遇。
    这难道不是他进取汉中的机会吗?
    郭鹏立刻下令整顿一支两万五千人的军队,令赵云、张、朱灵、高览、颜良五将各领一军五千人,在长安以南驻军。
    令许褚、典韦整顿虎卫军。
    令陈宫、荀攸、鲁肃、曹休、曹纯、曹洪随侍左右。
    然后还下令让郭瑾、陆议、夏侯尚、曹真四人跟在他身边,以为参赞。
    一看郭鹏有这样的动作,麾下诸臣属诸将官立刻明白,郭鹏又要有动静了。
    没错,郭鹏的确又要有动静了,但是他一开始并没有说明原因,这只是准备,未曾说真的要发兵,一旦情况有变,出征命令就会变成撤军命令。
    咱们一起回邺城吧。
    汉中要是没有问题,他就不用待在关中浪费时间了,他需要回到河北去做准备。
    如果汉中有变,这个机遇他一定要抓住。
    他等啊等啊,等啊等啊,让他等到了机遇。
    兴平六年二月十一,蓝田县长押来了几个蓬头垢面的人,说是从骆谷道口蹿出来的,身份不明,见人就喊着要见魏公,说是什么庞将军的信使,有要事求见魏公。
    蓝田县令看为首一人谈吐不凡,不敢误事,于是亲自带人把这几个人押到了长安,上报消息。
    张昭得知此事,将此事通报给了郭鹏,郭鹏闻之,想着庞将军是何人,忽然想到了庞羲,心下大震,立刻派人将这几个人带到了自己面前。
    虎卫军押着一行五人来到了郭鹏面前,为首一人见到郭鹏,立刻从怀里掏出了一卷竹简,双手奉上给郭鹏。
    “庞将军信使,荆州南阳郡新野县人邓芝伯苗,特来致信魏公!请魏公救命!”
    邓芝把声音喊得很大,郭鹏眉头一皱,示意许褚上前拿信,许褚穿着盔甲上前,一手拿过了竹简,扔掉布袋,展开竹简,看了看,闻了闻,抖了抖,确定没有问题,才奉给了郭鹏。
    郭鹏接过竹简,定睛一看,越看越是心惊,越看越是欣喜,到最后差点就没有大笑出声了。
    “邓芝,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如有妄言,芝死后不得入祖坟!”
    邓芝生怕郭鹏不信,立刻发毒誓。
    郭鹏不动声色,把信件交给了身边的陈宫,让陈宫给其他人传阅。
    陈宫、荀攸和鲁肃等人纷纷看过,面色大变,随后纷纷露出了深思的表情。
    “刘季玉为何要杀庞羲?”
    郭鹏开口询问。
    “此事,小人的确不知道原因,但是小人有一个同乡在吴将军府中做门客,小人与他的关系很好,他不愿意看到小人无辜丧命,所以特来告诫小人,让小人出去躲避,可庞将军对小人有恩,小人怎能自己独活?”
    邓芝面色凄凉:“昔日范蠡致书文种,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如今于刘季玉而言,难道就是这样的局面吗?庞将军一心为刘季玉攻取凉州,却落得如此下场,怎能不心寒?
    如今庞将军决意拼死一击,以为活命,还请魏公施以援手,派兵相助,则庞将军愿以汉中献于魏公,魏公若欲得蜀地,庞将军愿为先驱,为魏公血战沙场,九死不悔!”
    邓芝声泪俱下,跪伏于地。
    “庞将军有你这样忠于职守的臣属,也算是一件幸运的事情了,你说的我都知道了,我会派人查清楚情况,若情况属实,我会出兵相助,你不要怪我谨慎,军国大事,不能不谨慎。”
    郭鹏点了点头。
    “芝不敢,芝只愿魏公尽快核实,庞将军未必能坚持很久!”
    邓芝再拜。
    “好,我答应你。”
    郭鹏点了点头,看了看面色凄凉落泪不止的邓芝,忽然来了兴致。
    “你是荆州人?”
    “正是。”
    “为何去蜀中?”
    “家贫,没有门路,在荆州无法生活,只能入蜀寻路。”
    邓芝擦了擦眼泪,低声说道。
    “新野邓氏……你可是高密侯之后?”
    郭鹏询问道。
    邓芝点了点头。
    “小人地位卑微,辱没祖先威望,不敢以子孙自居。”
    新野邓氏在东汉一朝一直都挺辉煌的,族中有一个女子做过太后,一个女子做过皇后,邓氏外戚的权势也很大。
    不过在桓帝刘志废黜第二任皇后邓猛女的后位之后,邓氏子孙遭到牵连,家产被部没收充公,邓氏家族从此败落,一蹶不振。
    当时,是汉桓帝延熹八年,也就是郭鹏出生的那一年。
    邓芝和后来灭蜀的邓艾都是出自新野邓氏。
    新野邓氏也算是能人辈出的一族,可惜邓氏败落了,在后来越来越讲究门第出身的时代,他们终究上不得台面。
    哪怕在眼下,虽然邓氏血脉尊贵,贵为东汉开国功臣邓禹之后,但是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人多现实啊,你家世再好,没有现成的权势,没人会巴结你,在意你。
    邓芝居然在自己家乡籍贯所在地都谋不到职位,被逼到外地谋生路,可见邓氏衰败的多严重。
    这个时期,士人入仕做官是有规矩的,东汉的政治潜规则就是外地行政主官空降本地,需要用本地人为郡吏县吏。
    除了河南尹属吏可以用他郡人之外,其他的地方按照规则都要用本地人做属吏。
    所以士子想去外地谋取官职,首先要过本地人这一关,诸葛亮就是这样的情况。
    尽管诸葛玄很努力,用诸葛亮的两个姐妹和荆州大族结亲,大姐嫁给了蒯氏,二姐许给了庞氏,都是荆州本地豪族,以此攀上荆州的亲戚关系。
    诸葛丰去世之前还为诸葛亮本人说了亲事,将名士黄承彦的女儿许给了诸葛亮,而黄承彦的妻子和刘表的妻子是姐妹,刘表和黄承彦是连襟。
    有了这些关系,籍贯属于徐州琅琊郡的诸葛氏才在荆州逐渐站稳脚跟,诸葛亮还被二姐的公公、荆州名士庞德公赏识,被另一位名士司马徽称为卧龙。
    话虽如此,如果诸葛亮因此而入仕荆州,则坐实了借联姻之名抬身价的事实,名声上太不好听,诸葛玄把从徐州通往荆州的路修出来了,但是这条路还要晒晒太阳才能走。
    当然了,诸葛亮也有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愿随意出仕,看穿了天下大势不在刘表,或许也是原因之一。
    只是邓芝不是诸葛亮,想出仕找活路,但是在本地都找不到事情做,只能去外地谋生,碰碰运气,结果运气还是很差,碰不到,只能做庞羲的门客,混口饭吃。
    后来还是刘备入蜀之后任用了邓芝,邓芝才能以荆州人的身份在蜀地立足,否则境况一样艰难。

六百二十二 南征汉中
    和其他势力不同,郭鹏这边就大不一样。
    战乱之后,原有的规则被打破,新的规则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