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3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凉州军经过了郭鹏的打击之后,战斗意志和战斗力大大衰减,面对蜀军的强弩,面对这种技术流军队的打击,凉州马队难以应付。
    原本马腾和韩遂引以为傲的凉州长矛手在和郭鹏的交战之中折损殆尽,其余各部军队虽然也有各自的精锐部队,但是打仗打的是一个配合。
    不是说你的精锐加上我的精锐就是我们大家的精锐,这样简单的加法不能算在战场上,各自军队不同的作战习惯在短时间内是不能互相弥合的,如此一来,配合上就会出大问题。
    这种配合上的大问题会出现在各种意义上,包括面对有统一号令的蜀军军阵进攻的时候,凉州军阵不能做出整齐划一的抵抗,配合失当,不能对抗蜀军的军阵。
    于是凉州兵在野战的战场上连连战败,损兵折将,失去了继续野战争锋的可能,不得不退回冀县,据城死守。
    蜀军开始攻城,而凉州军也依托城池坚持抵抗,寸步不让,双方你来我往厮杀连连,渐渐打成了拉锯战。
    一个月过去了,战局没有改变,虽然凉州兵损兵折将,被打的只能守城,但是蜀军依然未能攻取冀县。
    而在此期间,郭鹏接到了郭嘉的信。
    郭嘉在信里面对郭鹏说,让郭鹏不用过多的在意刘璋和刘表,这两人终究无法北上,他们只是冢中枯骨,守门之犬,绝对不可能进取成功。
    真正值得在意的只有孙策。
    东汉末年枭雄志
    东汉末年枭雄志

五百八十四 郭嘉的信
    
    对于自己如此果断的判断,郭嘉给出的理由让郭鹏略有些惊讶。
    郭嘉没有分析什么大的战略,什么地理方位什么用人调度什么粮草军需,而是着重分析了一下刘璋这个人。
    郭嘉说,刘璋是一个庸碌无能的人,他缺乏军事能力,在性格上不够强势,对部下和属地的掌控并不强。
    而其中,军事能力不强就是他不能进取的主要原因。
    郭嘉让郭鹏仔细思考一下,如果说刘璋派去北上的人真的攻取了陇右,全据凉州,会发生什么事情?
    蜀国的国力大涨?
    困龙之局被解?
    刘璋一飞冲天?
    都不是。
    从刘璋继承了刘焉的地位之后所展现出来的政治手腕和军事能力来看,刘璋根本就不可能放任庞羲真的攻取凉州。
    因为那样的话,庞羲就会!
    功高震主!
    四个大字横在郭鹏眼前,瞬间解除了郭鹏的一切疑惑和担忧。
    他明白了。
    在一个团队之中,一把手是不可能允许部下里有人在核心能力上超越他的,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组织内。
    只要是一把手,都不能允许。
    而眼下是什么时代?
    争霸的乱世。
    乱世之中,什么是一把手的核心能力?
    军事能力。
    刘璋有军事能力吗?
    答案是没有。
    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儿临危受命,干得一塌糊涂,要不是庞羲率众死战,他早就被赵韪干掉了。
    刘璋从来没有体现过一丝一毫的军事能力,因为他就没有军事能力。
    一个没有军事能力的人能容忍一个在军事能力上大大超越他的部下立下开疆拓土的大功劳吗?
    功高震主这个放之四海皆准的定理就要在这里发挥出它魔性的力量了。
    刘璋可能一时被胜利冲昏头脑,支持了庞羲,可是只要刘璋身边有一个人提出了让刘璋小心防备庞羲的话,刘璋就会立刻反应过来。
    屁股决定脑袋,容不得他不反应过来。
    庞羲打败了赵韪,维护了他的统治,本来就立下了大功,又攻克汉中杀了张鲁,又立了大功,现在还要攻打凉州,这……
    真要成功了,庞羲本身就是东州派的领头羊,如此一来军事威望大大提升,之后这蜀国的主人到底是他刘季玉还是庞羲,那可就真的不好说了。
    刘璋能接受这样的局面,或者说是坦然应对这样的变局吗?
    郭嘉大胆的推测,刘璋绝对不会容忍庞羲攻克陇右,如果庞羲战败了还好,如果庞羲战事顺利,刘璋会用各种方法拖他的后腿,不让他成功。
    胜利给刘璋带来的后果比失败给刘璋带来的后果更可怕。
    稍微权衡一下,刘璋很容易就能得出结论。
    同理,郭嘉认为刘表也是如此,别看刘表现在一副和郭鹏不对付的样子,主动拉起了三州同盟,可麾下要是真的有了能打败郭鹏的将领,你看他慌不慌,你看他允许不允许。
    所以唯一值得戒备的,就是本身具备比较强的军事能力,靠自己打下江东的孙策,他不惧怕这一点,他一定会亲自领兵北伐,因为他的部下里没有谁比他的功劳更大。
    看完了郭嘉的信,郭鹏已然平复了自己的心态。
    放下了手上的竹简,郭鹏认真的思考着郭嘉所要表达的意思,缓缓点了点头。
    开国帝王们为什么喜欢杀功臣呢?
    很简单,要么就是功臣的军事能力大大强于自己,太不安全了,要么,就是功臣的军事能力大大超越了自己的继承人,太不安全了。
    韩信属于第一种情况,兵仙韩信,用兵如神,军事能力过强,本身又不是很会做人,情商不高,以至于刘邦对他是忌惮不已,想方设法的也要把韩信杀掉,如此才能安心。
    而朱元璋的选择就包含了后者的情况,他本身出身行伍,沙场征战多年,马上皇帝,自然不担心这些。
    但是他的继承者朱标和朱允文都是文弱书生,没有军事能力,面对一群如狼似虎的功勋老将们,朱标和朱允文震的住场子吗?
    无论什么时代,军事能力总是一把手最重要的核心能力之一。
    军事能力强大的人,除非是一把手,或者说一把手的军事能力更强,否则必然遭到忌惮,下场很难说会很好。
    李渊和李世民两代皇帝则不会如此,因为李渊和李世民都有军事能力,尤其是李世民,军事能力更强,做皇帝的核心能力杠杠的,十分自信,所以并不担心被功勋大将们威胁自己的地位。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例外情况,比如万石君石奋,还有汾阳王郭子仪,但是这都是特例,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个人操守,相比于广大的被杀死的功臣群体来说,只能算是幸存者偏差。
    这样的情况放在当下,郭嘉会说出这样的话,郭鹏并不感到意外。
    因为他的基业都是他自己带兵打下来的,他本人就是郭魏政权第一名将,早先创业时期,诸将声名不显,唯一被外人忌惮的,就是郭鹏本人。
    董卓怕他,袁绍也怕他,都是怕他本人,而不是麾下的某个特定的将领。
    从黄巾之战开始,攻打鲜卑,攻打张举张纯,攻打乌丸,攻打董卓,攻打袁绍,攻打青州黄巾,攻打吕布,攻打袁术,扫荡南匈奴和鲜卑,历次大战都是在郭鹏的主导下进行的。
    他才是郭魏阵营的军事核心,其他任何一员部将都不能取代他的地位,也根本取代不了。
    因此在他的集团之中,各军将领可以尽情的发挥自己的能力,争先恐后的获取战功以图富贵,都不必担心,因为军中最高的那个始终是郭鹏本人,他有足够的威望和能力压服众将。
    刘璋不能,刘表不能。
    君主本身不具备这个能力的话,就不要说可以用人了,刘邦再差劲,也能统领十万人,刘备再是刘跑跑,也是永远的核心。
    刘璋和刘表就不是,他们的地位并非不能取代。
    在这样的情况下,维护自己的地位显然是第一位的,自己的地位都不保,那么势力再强也不是自己的了。
    这就是郭嘉所要表达的意思。
    并非是战略,而是从人的角度去分析,为什么刘璋和刘表永远都不可能坐大,永远都不用畏惧和担忧,因为他们自己会限制自己。
    而孙策就不同,孙策也是和郭鹏一样,靠着军功威望立身,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
    孙策最年轻,立业时间最短,但是威胁却是最大的。
    郭嘉认真的建议郭鹏把江东当作第一需要解决的要务,只要把江东孙策解决掉了,那么荆州和益州就是郭鹏嘴里的一盘菜。
    他们再怎么联合,再怎么竭尽全力,再怎么摒弃前嫌精诚合作,也成不了事。
    再也没有诸侯势力可以威胁郭鹏了。
    郭嘉以郭氏亲族和心腹亲信的身份,向郭鹏提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请郭鹏谨慎思量,不要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关西。
    而要转向东南。
    东汉末年枭雄志

五百八十五 郭某人可不是傻白甜
    理解了郭嘉所有的意思之后,郭鹏就深深的感叹。
    何为顶级谋士?
    这就是顶级谋士。
    不仅可以谋军事,谋国事,不仅可以设计战术,思考战略,更能从一个人的身上发掘出他的极限和未来,针对这个人,做出针对性的布局。
    郭嘉毫无疑问是这一类型的顶级谋士。
    他算准了刘表刘璋和孙策这三个人的本性,知道刘璋和刘表终究成不了大事,能成大事的只有孙策。
    所以孙策死,天下再也没有可以对抗郭鹏的诸侯势力。
    郭鹏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可以很轻松的得出这个结论。
    但是在这个信息传播极其缓慢而且真假难辨的时代,郭嘉仅凭有限的情报就能将这三个人看得透透的,并且得出针对性的结论,着实不易。
    回想起十多年前,郭嘉还是那个和自己睡在一张床上的纯洁少年,一腔热血,满是报国之志,还有些天真,有些可爱,有些理想化。
    时光荏苒,郭嘉已经成为了一个心思缜密眼光毒辣的谋划大师了。
    他的信件,让郭鹏开始思考自己的战略重心,终于让郭鹏意识到,孙策不死,他的后方就不会真正的安稳。
    不仅要打败孙策,更要打死孙策,将孙策杀死,彻底扼杀掉孙吴政权发展为全国性政权的可能性,使之彻底陷入内乱之中,不能北顾,内部力量被消耗殆尽。
    如果能达成这样的目标,郭某人下一步所要考虑的就不仅仅是统一全国了,而是要准备着大造舆论,创造合适自己的时机,然后取代汉室奉天称帝了。
    他要『迎娶』自己苦心孤诣追求了十多年的『美丽少女』了。
    马腾韩遂等人甚至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连统一号令的凉州割据政权都无法成就,你们还想干什么?
    还想和对着干吗?
    以为靠一个陇坻就能对抗我吗?
    我不是刘秀。
    我比刘秀更强!
    我要做最强的那个人!强到让所有人都不敢违抗我的天下至强者!
    我要翻天覆地!
    你们能抵抗我吗?能阻拦我吗?!
    你们能吗?!
    不识好歹之辈,愚蠢!愚蠢到了极点!
    郭某人的内心充满了冷漠的杀意。
    少倾,他稍微缓和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压抑了一下自己跃动的野心。
    他也要思考一下具体实际的问题。
    郭嘉说道了军事能力方面的问题,这让郭鹏也开始审视自己麾下的诸将。
    眼下郭魏阵营能称为帅才的,除了郭鹏本人,也就是一个为人谨慎且身为亲族将领有天然身份优势的曹仁。
    乐进和于禁都差点意思,一个攻击欲望太强,一个攻击欲望不够强,剩下来唯一一个能让郭鹏竭力培养的有较强指挥统筹能力的,也就是张辽。
    但是张辽也还不够火候,还要多多磨练。
    赵云比较古板,思维不活跃,中规中矩,郭鹏带着他征战数年,发现了他的这个最大的缺点,也是最大的优点。
    古板意味着忠心,赵云对郭鹏绝对忠心,说一不二,郭鹏认定他能做一路偏师的主将,完美的完成自己交给他的具体任务,一切行动听指挥。
    但是要想做运筹帷幄的统帅,是不够的。
    夏侯渊在各种意义上都能算不错的军事将领,领一军作战能打出不错的成绩,但是要统筹全军,也还是不够。
    关羽倒是有统帅的才能,但是他在性格上的缺陷使得郭鹏并不看好他。
    关羽不擅长处理和同僚之间的人际关系,就和张飞比较友善,和张辽的关系也还不错,其他人则是冷冷淡淡,不主动交往,情商不足,这对于一个军事统帅来说还是有点问题的。
    张飞就算了,熊虎之将,不可以为帅。
    夏侯惇也就不说了,用来做太守乃至于刺史都是不错的,郭鹏已经不打算让夏侯惇涉足军事,而是打算积极培养他在行政方面的才能。
    曹洪曹休曹纯等曹氏诸将里面,郭鹏认为曹休是最有成为一方统帅的能力的,曹洪和曹纯都差点意思,可以为一军之将,不能做统帅,而曹休则在各方面都有成为统帅的潜质。
    所以郭鹏眼下愿意大力培养的两个人就是张辽和曹休。
    帅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