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2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乱世,连皇帝都不能保全自己的乱世,连皇帝都会死掉的乱世,他们又算什么?
    他们更加紧迫的寻求保全自己的力量,或者投靠强大的势力,或者增强自己的实力。
    皇帝都死了,还有谁是不能死的?
    益州,荆州,扬州,各大诸侯各大势力集团忽然之间都察觉到了某些东西发生了改变,发生了十分恐怖的改变。
    过去正在逐渐崩灭,一去不复返,大家不想走向未来,还想停留在熟悉的过去,但是未来真的要来了,无法阻挡的来了。
    他们想回到过去,真的想回到过去,乱世才七年,七年的时间,难道不能把过去带回来吗?
    过去还能幻想,但是这一次,是真的不行了。
    所以蔡邕会悲愤的大哭,曹操也会生气的流眼泪,臧洪写了两封信给郭鹏,措辞激烈,悲愤不已。
    学宫里的士子也会上书给郭鹏,他们将郭鹏看作可以维护汉室的最后希望,希望他能做点什么。
    于是郭鹏宣布征讨关西,顺应了潮流。
    而这股潮流在南方大地上就完全不同了。
    庞羲听闻此事,先是大惊,然后是大喜,立刻上表给刘璋。
    他认为这个时候是上天赐给刘璋的大好良机,他请刘璋顺应天意登基为帝,然后率领蜀军北伐汉中。
    夺取汉中之后,北伐司隶,消灭凉州人,还于旧都,这样,就能坐稳帝位了。
    “天子遇难,朝廷崩灭,天下人心惶惶,没有人不期待有一位新天子可以站出来统领天下,大王乃汉室宗亲,论血脉则与皇室大宗接近,论地位则是封王,天下还有谁比大王更适合继任帝位吗?”
    庞羲上表竭力劝说刘璋进位称帝,为此还亲自赶赴成都面见刘璋,力请刘璋称帝。
    刘璋得知天子遇难朝廷崩灭的消息,正在惶恐不安的时候,庞羲忽然来了这么一出。
    他整个人都呆掉了,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做蜀王他还能接受,做天子……这……
    刘璋胆子小,怕事,之前他蜀王已经闹的益州血流成河,他差点坐不稳蜀王的位置就要被干掉,现在要是再做天子,岂不是天下流血?
    他一定会被干掉的吧?
    刘璋惶恐不安的想着那样的可怕的未来。
    刘璋身边的益州本地人、治中从事王商竭力劝阻刘璋关于称帝的事情,他对庞羲的劝进十分不满。
    “昔日太祖高皇帝据汉中而王,得关中败项羽之后方才称帝,大王未曾得占汉中,更不得关中,关东还有郭子凤,占据河北、中原之地,带甲二十万,威震天下,荆州刘景升,扬州孙伯符皆割据一方,天下何曾安定?难道此时就能称帝吗?”
    同为东州人的立场,家乡是雒阳的名士孟光对庞羲的劝进也十分不满。
    “汉中被张公祺侵犯,将军未曾收复汉中,如今连汉中都未曾掌握,高祖立业之地未曾取得,那为什么还要妄谈称帝的事情呢?”
    东汉末年枭雄志
    东汉末年枭雄志

五百三十 八国变四国
    
    庞羲可以不理睬王商,因为他的确不在乎王商,王商说什么对他而言完全没有意义。
    他们是政敌。
    政敌反对的,我当然要支持。
    但是孟光实在是很有名气,在东州集团内部也有很大的声望和影响力,一句话两句话对于庞羲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庞羲虽然掌握着最直接的兵权,但是在他到底还是在意孟光的意见。
    孟光的反对意见主要是因为汉中未曾掌握在手,如果汉中掌握在手,那么庞羲认为孟光也不会和他唱反调。
    于是庞羲决定拿下汉中给孟光看看。
    “汉中只是小患,如果大王同意,我立刻提兵北上汉中,为大王取得汉中!”
    庞羲立刻表态。
    孟光皱了皱眉头,王商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对于蜀地来说,汉中的意义非常重大,取得汉中,就能以汉中和秦岭作为蜀地的屏障。
    而汉中不在手里,就等于把屏障让给了敌人,敌人一旦得到了汉中,必然会觊觎蜀地。
    蜀地就不安全了。
    庞羲一直在巴郡镇守,抵御汉中的侵袭,战绩实在算不得好,所以孟光和王商都不太相信庞羲。
    然而就庞羲本人来说,汉中的存在其实是有必要的,他也不傻,他也知道,因为有骇人的敌人存在,才需要有他的存在,他才能掌握兵权对抗张鲁,并且获得尊荣,可以在巴郡做土皇帝。
    没了张鲁这样一个强大的敌人,他还能做他的土皇帝吗?
    养寇自重的手法,并不少见。
    他和张鲁就像是在保持一种默契一样,张鲁打不过来,他也打不过去,两人就像是在唱双簧一样,直到刘备天下三分的大势所趋打破了这个平衡,才有所变化。
    可是,庞羲未必就真的打不过张鲁。
    现在情况不同了,天下大势到了这个地步,如果还不能做出改变,只能困守蜀中,坐以待毙,这不是庞羲能做出来的事情。
    于是庞羲坚决的向刘璋请战,请求率领兵马北伐汉中,然后进取关中,剿灭凉州集团,然后恭请刘璋称帝,不给其他人这个机会。
    刘璋左思右想没有主意,王商坚决反对,孟光却隐隐透露出了支持的想法。
    于是在刘璋模棱两可的时候,庞羲又说起了张鲁对刘璋的侮辱,刘璋一生气,一拍脑袋,打!
    蜀军于是开始集结,向成都聚集,准备攻打汉中。
    按照庞羲的计划,就是等他们拿下汉中之后,请刘璋改换称号,从蜀王改称汉中王。
    汉中王是刘邦建立汉朝之前的称号,这对于所有心念汉室的士人来说,意义非凡。
    孟光还是有所疑惑。
    “天下其他势力会没有动作吗?郭子凤,刘景升,孙伯符,还有如今占据关中的马腾,韩遂,他们会没有看法吗?”
    “不能因为他人要做什么,我们就不做什么,汉中本来就是益州的,我们攻取汉中,难道不是名正言顺的事情吗?”
    庞羲力排众议,以自己的绝对军权挟持着蜀中的军队、粮草,开始发起对汉中的战争。
    自称汉中太守的张鲁得知情报之后,立刻调集兵马准备抵抗,要给庞羲一点颜色看看。
    兴平四年十二月,益州再度爆发了战争。
    蜀军和汉中军之间展开了关乎汉中张鲁集团生死存亡的战争。
    蜀中和汉中为此鸡犬不宁。
    而本来就在交战的荆州和扬州却因为这件事情的爆发而暂时停止了互相攻打,两军在豫章郡进入相持阶段。
    这一段时间,徐州崩溃,为郭鹏占据,紧接着天子遇害,朝廷崩灭,连着两次大事件,让孙策和刘表都心有不安。
    比起天子完蛋,孙策更在意徐州的归属问题。
    而比起徐州归属,刘表更在意天子完蛋的消息。
    刘表直面的威胁来自于汝南地区郭鹏的屯兵,在这里他已经习惯了,而且他身为汉室宗亲,最在意的,还是天子的问题。
    而孙策就更加担心来自徐州的威胁,原先徐州在陶谦的辖下,他甚至想过派人和陶谦友善,结成同盟,共同应对来自郭鹏和内部离心势力的威胁,达成战略协作。
    现在陶谦完蛋了,郭鹏直接占据了徐州,让张辽、臧霸和徐晃等将领各自带兵在江边陈兵、练兵。
    数万魏军陈兵沿江诸郡,看起来完全就是对江东虎视眈眈,这完全也不是什么友好的举措。
    当然孙策也不打算友好就是了,他渴望战争。
    只是眼下内忧外患不断,孙策都无法很好的发展江东,扩充实力,你要让他在这个时候和郭鹏作对,他就算再刚烈,也是心存疑虑的。
    徐州可以作为屏障的效用已经没有了,丹阳郡和吴郡将直接面对郭鹏的威胁,孙策刚烈是不假,但是也不傻。
    周瑜强烈建议孙策和刘表和谈,商议停战,各自安好,最好还能摒弃前嫌结成同盟。
    “魏公平定徐州,河北、中原尽入魏公之手,再无外敌,魏公若休养数年,直接动兵南下,以江东目前的实力,实在难以抗衡,如今若不尽快停战,平定内乱,屯兵、屯粮,则未来不可期。”
    周瑜的建议让孙策冷静下来,最初的愤怒也逐渐消失,他开始比较冷静的思考这个问题,然后得出了一个有效的结论。
    和刘表的战争,的确不应该再打下去了。
    打到现在,他的兵马没有增加多少,本部起家的人马还损失了不少,继续打下去,对他没有好处,对刘表想来也是一样的。
    刘表也直面郭鹏的威胁,而且这个威胁越来越大了。
    孙策下令前线停止战斗,回营,谨守大营,然后派人送信给刘表方面的统帅刘磐,向他陈述利害,请他代为向刘表转达孙策想要停战的想法。
    刘磐看了孙策的信,加上他所得知的情况,从心底里觉得孙策的做法是对的,于是乎他将这封信和自己写的一封信一起向刘表送去,请刘表思虑再三做出决定。
    眼下这个情况,他们继续打下去,实在不是良策,天下大势真的变了。
    转瞬之间,八国变四国,谁知道以后会不会还有其他的变化?
    东汉末年枭雄志

五百三十一 三州同盟
    兴平五年正月上旬
    …………
    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用这年号了。
    天子没了,朝廷没了,但是新帝没有出现,天下人就默认今年是兴平五年。
    反正一切没有尘埃落定之前,先这样定着。
    就在这个时候,刘表接到了刘磐的信以及孙策的信,看完之后,刘表沉默不语,良久才找来了蔡瑁和蒯越。
    “孙伯符想与我停战。”
    言简意赅,就这样一句话。
    蔡瑁和蒯越互相看了看,大概也明白了刘表的意思。
    天下格局大变,短短数月之间,格局已经面目全非。
    他们开战的时候,天下大势一片混沌,而现在,就更加混沌了。
    很显然,这个时候并不是继续和孙策之间的战争的时候,因为来自北方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
    郭鹏平定了徐州,中原之地最后一个阻碍消失了,再也没有谁可以在中原之地阻碍郭鹏的脚步。
    郭鹏的势力和扬州是划江而治,和荆州则是以南阳郡为界限。
    看起来,郭鹏并没有南下的打算,弘农剧变之后,他直接回到了邺城,没有打算南下的样子,估计接下来的重心是在关西,而不是在南方。
    话虽如此,郭鹏已经统一河北与中原之地,势力之庞大独步天下,要是继续让他发展下去,而刘表继续和孙策互相怼,这难道不意味着大家一起抱团自杀吗?
    “若是郭子凤有意南下,我和孙伯符还要继续打仗,那就是天下人眼中的笑柄了,我和陶谦又会有什么不同吗?”
    刘表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敲击着桌面:“徐州陈元龙连同徐州各大家族一同反抗陶谦,邀请郭子凤南下徐州,这里面,难道不是郭子凤所指示的阴谋吗?
    嘴里满是国家大义,满是仁义道德,不到最后一刻就是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三辞三让,不仅得了天下美誉,还得到了魏公的爵位,封邦建国,占尽优势,郭子凤!何其虚伪!何其可怕!”
    蔡瑁瞧了瞧刘表,看到刘表满脸后怕的样子,心中有些不屑。
    之前一直瞧不起郭鹏的是你,说郭鹏是个黄口小儿的也是你,现在倒发现他的可怕了?
    他打败袁绍的时候就够可怕了,打败袁术的时候就更加可怕了,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现在才发现?
    刘景升,你未免太傲慢,太后知后觉了。
    “若再不停战,荆州一定会步上徐州的后尘。”
    刘表看向了蔡瑁和蒯越,眼神变得有些阴冷:“还是说,我已经步上了陶谦的后尘?”
    蔡瑁和蒯越心里一突,瞳孔一缩,立刻齐齐跪倒在地。
    感觉到了刘表的心理状态,没有做好任何准备的蔡瑁和蒯越心下大惊。
    “使君,断然没有这样的事情!”
    “使君,数年以来,我等通力协作,难道使君要怀疑我等吗?”
    两人忙不迭的表达自己的忠心,表达自己绝无二心的意志,让刘表看了好一会儿,才松了口气,让他们站起来。
    “你们不让我做楚国国君,过去我很生气,可是看到陶恭祖的下场,我便知道了,违背民心强行做国君,是不会有好下场的,这件事情,我不会再坚持了,我依然是荆州牧,不是楚国国君。”
    刘表退让了,妥协了,这倒让蔡瑁和蒯越有些吃惊。
    难道直到这个时候,刘表才因为郭鹏的巨大威胁和天子的遇难而醒悟,决定低调做人?
    “不仅如此,我还要与孙伯符联盟,共同对抗郭子凤,最好还能派人入蜀,与刘季玉达成联盟,一起对抗郭子凤,他一旦想要南下,我们三面一同出兵北上,绝不让他得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