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如果没有战乱,还真不方便从这些家伙手里夺取人口。
现在郭鹏是不担心了,掌握了足够的人口,有足够的动员力,以冀州五百五十万工具人作为底气,郭鹏有充分的底气可以对并州和幽州发起战争,全面掌控这两个州。
这场战争的计划就这样确定了,郭鹏继续和大家商量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商量着商量着,外面有卫兵前来汇报,说有一个自称是颍川荀攸公达的人在外面求见郭鹏。
“荀公达?”
参谋们纷纷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外面,然后又看向了郭鹏。
荀彧在政治上出了问题,从而被郭鹏制裁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但是谁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提起这件事情,无论是为荀彧说话还是诋毁荀彧什么的,大家都不会去说。
这个敏感的时刻,谁也不知道什么会触动郭鹏的敏感神经。
对荀彧的处理是郭鹏第一次对部下的士人们进行惩处,在此之前最严厉的一次惩处是被一撸到底的曹洪,是经济问题不是政治问题,所以没人当作一回事。
但是这一次,荀彧的问题实实在在的是政治问题,作为跟随郭鹏五年的仅次于元从集团的老人,荀彧犯下了这样的错误实在是不应该。
现在郭鹏已经进位魏公,建立魏公国,开始实施统治,木已成舟,这个时候你荀公达到这里来,到底是有什么想法和打算呢?
郭鹏接过了卫兵递来的拜帖,稍微翻看了一下,顿了顿,开口道:“叫他进来。”
“是!”
卫兵跑出去喊人,不一会儿,一个穿着普通儒士服,显得有些风尘仆仆的中年男人出现在了郭鹏的面前。
“颍川荀攸公达,拜见魏公。”
荀攸长身一礼。
郭鹏盯着荀攸看了好一会儿没说话,身边的其他谋士们也没说话,大家就这样站着,场面有些诡异的安静。
荀攸的腰身看起来不错,维持这样的姿态,一点也没有叫苦叫累什么的。
“荀攸,荀公达。”
郭鹏咧嘴笑了,伸手虚扶:“久闻大名,不曾见过,今日一见,果然不凡,请起。”
“谢魏公。”
荀攸这才直起腰身,面色平静,微微颔首,不直视郭鹏。
郭鹏在荀攸身边缓缓踱步,审视着荀攸,而荀攸一句话也不说,就像一尊雕塑一样,面不改色。
“从荆州来的?”
“是。”
“花了多少时间?”
“两个月有余。”
“路上安全吗?”
“托魏公扫平叛逆之福,一路平安。”
郭鹏问一句,荀攸答一句,言简意赅,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多余的废话。
有意思。
郭鹏点了点头。
“你来的很巧,孤方才进位魏公,你就来了,荀氏还是挺有远见的。”
郭鹏这话说的有些讽刺的意味,不过荀攸并不当回事。
“乱世当头,为求自保,不能不有远见,此乃人之常情。”
轻飘飘一句话就打消了紧张的气氛。
郭鹏不得不赞叹一声,这个荀攸会说话。
“你说的对,孤也是这样认为的,时值乱世,天下大动,没有远见的人和家族,怎么能安然度过呢?荀氏不愧是荀氏,聪明,有远见,但是好像并不是所有荀氏子都是如此,公达,你说对吧?”
郭鹏站在荀攸的身侧,斜着眼睛看着荀攸。
荀攸依然面不改色。
“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荀氏如此,天下人也如此。”
“公达以为孤进位魏公是对的还是错的?”
郭鹏不再和荀攸绕圈子,直指核心。
“攸以为魏公进位,实至名归,无需多言。”
“当真?”
“当真。”
郭鹏沉默了一会儿没有说话,参谋台官署中的氛围顿时变得十分紧张。
没人敢说话,这平静的很不自然,很不舒服。
可它就是那么的平静。
郭嘉,戏忠,陈宫,还有其他的官员,打量着郭鹏和荀攸。
郭鹏会再次接受荀氏吗?
还是说,拒绝?
一切只在郭鹏的一念之间,一念之间,荀氏未来的命运如何,就将见分晓。
荀攸面不改色,眼神平静。
只是不知藏在宽大的袖子里的手是否已经攥紧。
郭鹏微微笑了笑。
“南匈奴久居并州,蚕食我土,趁我中原大乱,南下侵扰,掳我民众,我深恨之,是故,我打算动兵北伐南匈奴,公达有何策教我?”
话音一落,紧张的氛围瞬间消失了。
荀氏的未来,保住了。
荀攸的眼睛一闭一睁,快速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向郭鹏行了一礼,看了看郭鹏的军事地图,然后开始了细致的分析。
双方态势,双方实力对比,双方互相之间对战的决心。
郭鹏的优势和劣势,南匈奴的优势和劣势。
最后得出结论——南匈奴必然覆亡,郭鹏必然胜利。
半个时辰以后,荀攸被郭鹏拜为魏国参谋台参谋,跟随在郭鹏身边参议军机,参与处理军国大事。
荀攸被魏国接纳了。
让郭鹏很满意的是,荀攸从始至终都没有提到荀彧半个字。
对于这一点,郭鹏很高兴,在程昱面前也很是赞赏荀攸的聪慧。
“和文若比起来,公达聪明多了。”
郭鹏笑着说道:“文若要是有公达的聪明劲儿,也不至于如此。”
“主公以为,荀公达能用?”
程昱为郭鹏倒了一杯饮料,双手奉给了郭鹏。
郭鹏接过,饮了一口清甜的饮料,点了点头。
“荀公达能用,荀公达比荀文若知道分寸,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荀公达也知道我要的是什么,不要的是什么,他不会做多余的事情。”
郭鹏放下了饮料杯,缓缓说道:“荀公达专擅军事,对我而言自然是好的,其人对战法战策和古代战例有很好的研究,虽然不曾参与军事行动,但是我看得出来,他很踏实,并不浮夸,我认为,可以一用。”
“那荀氏……”
“先放着吧,保持现状。”
见郭鹏如此说,程昱也不反对,而是问道:“荀文若也就这样放着?”
四百八十五 八国分封
“放着。”
听了程昱的询问,郭鹏面色转冷。
“荀文若有才华,还有大才,大才当然是多多益善,不过,也不会是少了他就不行,荀文若没有旁人想象的那么重要,我想用就用,我不想用就不用,为了利益,他们不会舍不得一个荀文若。”
“那主公以为,这些士族高门都可以用吗?”
“用,为何不用?不用他们,我还能用谁呢?”
郭鹏摇了摇头:“但是,他们和荀文若一样,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重要,若是认不清这一点,我会帮他们认清楚,仲德,此番行动,你还是负责留守,我让元皓做你的副手,你要盯着点弘农方向,一旦弘农方向出现问题,若我在外,你要及时通知我。”
“明白了。”
程昱果断点头。
自己这边的问题整理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弘农方面的问题了。
张济,段煨,这两个认不清自己的实力和时代潮流的蠢货,又会怎么行动呢?
郭鹏有些期待了。
八月底,郭鹏进位魏公建立魏公国的消息传回了弘农,段煨和张济得知这件事情的时候,高兴的差点跳了起来。
他们立刻找到了贾诩,开会。
“郭子凤已经登位了,他已经是魏公了,还建立了魏国,现在,我们已经没有任何可以担忧的地方了,就算出了问题,那也是郭子凤的问题,和我们没有关系,你说呢,文和?”
段煨失去了往常的冷静,非常热切的看着贾诩。
张济也非常热切的看着贾诩。
贾诩默默地看着他们两人。
“二位将军当真决定了?”
“废话!说了多久了?”
张济不耐烦的一挥手:“郭子凤已经做了第一人,我们就做第二人和第三人,文和,你不想做?”
“诩没有那个资格。”
贾诩默默摇头:“二位将军想好各自的封号了吗?”
“那是自然。”
张济得意的点了点头。
经过之前的商量,张济和段煨确定了他们各自想要的封号。
两人知道他们所待着的地方已经残破,为了和谐,两人就象征性的相约以长安为界。
长安以西属张济,以东属段煨,张济求封号『雍』,段煨则取封号『虞』,两人各自封公。
话虽如此,但是无论是长安以西还是长安以东,都已经是地广人稀的状态了,凉州可能都比关中要好一点,所以本着这样的想法,军力比段煨强大的张济得到了长安以西的地盘建立雍国的待遇。
长安以西的司隶校尉部和凉州就归属了张济。
段煨无奈,只能拿走长安以东的地盘,建立虞国,但是从长安到洛阳这一带,也真的是没什么人烟了。
所以两人依旧驻军在弘农,弘农郡一分为二,以弘农皇宫为分界,西边归张济,东边归段煨,等于是张济占据了一块飞地。
没办法,人烟最多的就是这里,离开这里,就没有地方能补充军粮了。
于是这样一划分,两人都成为了响当当的国君,把雒阳以西的地盘瓜分了一下,就留下了一座弘农皇宫给小皇帝,连弘农城都不放过。
然后,根据贾诩的最初提出的那个“玩笑话”,两人又想着与其到时候被针对,不如把大家一起拉下水,谁也别说谁。
贾诩假意阻止,严辞斥责两人,两人大怒,怒斥贾诩,不准他再说话。
随后,段煨和张济商议着,商议出了一个结果。
给益州牧刘璋封王,送去封号『蜀』,准以益州为封国地,建立蜀国,自称蜀王,待遇一如汉初异姓王诸侯国,和郭鹏一样,准置百官公卿,建立宗庙祭祀先祖。
给荆州牧、镇南将军刘表封王,封号『楚』,准以荆州为封国地,建立楚国,自称楚王,待遇和郭鹏一样。
又给名义上的扬州牧、振武将军刘繇封王,封号『吴』,准以江东部分的扬州四郡为封地,建立吴国,称吴王,待遇一样。
宗室三王分封完毕之后,张济和段煨又很恶趣味的给徐州陶谦封公,封徐公,准以徐州诸郡为封国地,建立徐国,待遇一样。
正巧此时孙策派人给朝廷上贡,求一个重号将军,方便他在江东进行统治。
段煨和张济当年都在董卓军中和孙策的老爸孙坚干过仗,知道孙坚的勇猛,又知道孙策已经在江东占据了优势,本着搅屎棍的心理,两人又想到了一个很恶趣味的想法。
将刘繇的吴王封号改为越王,封号变成越,封地为豫章郡和会稽郡,建立越王国。
然后把丹阳郡和吴郡封给孙策,把吴的封号也给了孙策,封吴公,准建立吴公国。
把江东部分的扬州一分为二,交给刘繇和孙策,让他们自己斗去。
管他生死。
如此一来,张济和段煨就很开心的发现整个汉帝国忽然间多出了好多个国中国。
郭鹏的魏公国,陶谦的徐公国,刘璋的蜀王国,刘表的楚王国,刘繇的越王国,孙策的吴公国,再加上张济的雍公国和段煨的虞公国。
八国并立。
天下好像一瞬间就回到了汉初,回到了那个刘邦建立的汉帝国和很多异姓诸侯王的王国并立的时代。
但是在贾诩看来,比起汉初,这个局面更像是战国时期。
同样,郭鹏也是这样看待的。
郭鹏第一时间得知了张济和段煨的『分封计划』,并且表示许可,觉得这个分封计划还是挺完善的,一个都没有落下,连半死不活的陶谦和刘繇都没有落下,一起照顾到了。
大的诸侯国并立,而周王室十分虚弱,几乎没有控制诸侯的能力。
很显然,现在的汉天子不就是和周天子一样吗?
有什么兵马?有什么将领?有什么实力?
一个光杆司令,连人身安全都值得商榷,更不要说其他的事情了。
汉天子的存在已经等于是周天子了。
现在,就看那些野心勃勃的诸侯们到底会不会接受这些赐封,摇身一变,成为正大光明的诸侯。
答案是肯定的。
郭鹏对此毫不怀疑。
于是郭鹏放心的整备军队,安排将领,随时准备对南匈奴发起破袭。
四百八十六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这场讨伐作战的理由很简单,郭鹏想给他们安什么罪名都没有任何问题,主动权在他,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什么陈年旧账都可以翻出来,或者随便折腾点什么理由,反正他就是要把南匈奴搞掉。
为此,郭鹏派人去联络难楼,下令难楼出兵三万协助他打击南匈奴。
他命令难楼带领军队到太原郡和他会和,大军会从太原郡进军,向美稷的南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