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追忆结束,蔡瑁拿出了一卷竹简交给了张允。
    “这是我写给曹孟德的书信,曹孟德现在在做冀州刺史,你到了南阳之后,派人北上送信给曹孟德,请曹孟德从中斡旋,为我等说说好话。
    曹孟德是郭子凤的妻兄,是最早支持郭子凤起兵征战的人,在郭子凤手下地位很高,有曹孟德相助,和郭子凤拉上关系就不难,至少不管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我等都能留有余地。”
    张允接过了蔡瑁的书信,点了点头。
    “我知道了,我会去找曹孟德斡旋的。”
    很快,在刘磐手下任职的中郎将黄忠从长沙赶来,按照刘表的命令投身于张允麾下,张允就从襄阳出发前往南阳就任南阳太守一职。
    抵达了南阳郡治宛城之后,张允把军事布防的事情全部交给了黄忠,让黄忠安排,自己则专心琢磨起了该怎么派人走什么路去冀州联络曹操。
    思来想去,还是不能用跟来的人。
    他担心其中会有刘表的眼线,比如这个黄忠可能就有些问题,常年在刘磐手下作战,可以说是刘表的嫡系。
    这个家伙可不能贸然与他商议大事。
    张允于是决定从南阳郡内挑选一个有勇有谋的人承担这个职责。
    于是他派人暗中寻访南阳有没有比较厉害的游侠儿勇士,这一问,还真给问出了一个人。
    这个人叫做魏延,表字文长,是个在南阳当地小有名气的游侠儿,还不到二十岁,但是为人仗义,江湖上很有名气。
    于是张允决定召见魏延,宴请他大吃大喝一顿,又找来舞姬陪他睡觉,如此三日,魏延感念张允的恩德,遂提出要报恩,于是张允将自己的任务交给了魏延。
    “此去冀州,路远,道途艰险,若有为难之处,尽管回来,我不怪文长。”
    张允满脸的诚恳。
    “若不能送到此信,将回复带回,魏某提头来见!”
    小年轻魏延拍了拍自己的胸膛,一脸傲气。
    张允暗笑,于是将这个任务交给了魏延,任命魏延做自己帐下都尉,带了三个张允的亲兵,前往送信去了。
    魏延出发的同一日,寿春城下激战正酣。
    郭鹏亲自来到城下督战,指挥军队以投石机投掷大型石块轰击寿春城,将寿春城内的建筑物毁坏很多,城墙也被毁坏多处,但是终究破坏力有限,不能将特意加高加固的寿春城墙破坏。
    陆勉和纪灵各自守卫两面城墙,配合的还算默契,城上士兵被陆勉和纪灵散播了敌军打进来就要屠城的谣言吓得不轻,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保住城中的亲人,他们不敢不尽力作战。
    郭鹏派人四面围攻,一副不死不休的架势,的确给寿春城很大的压力,但是也给自己的兵马带来了不小的伤亡。
    攻城十余日,士兵折损不下两千,这让郭鹏觉得十分心疼。
    但是攻城手段的确有限。
    郭鹏使用投石机攻城的同时,也下令士兵们从地底挖掘地道,尝试复制卢植攻克张角镇守的广宗城的那场胜利,想着将寿春城墙毁掉。
    不过数条地道都被陆勉发现了,他用烟熏的方式让郭鹏挖掘的数条地道全部作废,地道战计划告破。
    郭鹏也是很郁闷,只能继续用传统方式攻城,并且思考其他的可能性。
    正好在此时,协助郭鹏任命的新任陈国相顾雍交接陈国官方文件结束之后的袁嗣来到了寿春城外,拜见郭鹏。
    作为第一个主动投降的汝南袁氏子弟,郭鹏认为袁嗣非常有前途,所以握紧了袁嗣的手,抚着他的背,大笑着将他迎入了自己的帅帐之中,亲切地与他交谈,还亲手为他斟酒。
    袁嗣颇有些受宠若惊的样子。

四百二十四 反客为主之时
    袁嗣的确胆子小。
    而且一路过来被郭鹏的军威还有那些杀气四溢的军汉给吓得不轻,现在郭鹏对他如此温和,让他很高兴,也略有些忐忑。
    “袁公一路来,真是辛苦了,鹏麾下有没有照顾好袁公?有没有为难袁公?”
    “照顾甚好,不曾为难在下,将军不必担忧。”
    袁嗣对于郭鹏的热情颇为忐忑,不知道郭鹏想怎么样对待自己。
    整个汝南袁氏的名望都因为袁术称帝而臭了,汝南袁氏家族百余年苦心经营的一切转眼之间就被袁术毁掉了,袁绍要是还在,那还行,可惜袁绍不在了。
    袁嗣也是心如死灰,觉得袁氏没有前途了,也不想就这样死掉,所以干脆投降了,希望郭鹏不会杀害自己。
    郭鹏没有杀他,但是也没有给他新的任命,这让袁嗣有些惴惴不安,来到寿春的路上就更是如此了。
    眼下看到郭鹏如此热情,他稍微有些放松,但是也不知道郭鹏具体想要做些什么。
    郭鹏请袁嗣坐下,与他谈论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然后,进入了正题。
    “我是万万没想到公路会做出这样的事情的。”
    郭鹏一脸的痛心疾首“他依然是天下第一大诸侯,手握一半的天下,想要什么不可以,为什么非要称帝?”
    袁嗣想了一下,小心翼翼地附和道“其实在下也是如此认为的,袁公路贸然称帝,不仅危害一方,还把整个汝南袁氏拖入深渊,袁氏一瞬间成为天下的叛逆,做出这种事情,袁氏又该如何立足于天下呢?”
    也是一脸痛心的样子,一边痛心还一边小心的观看郭鹏的反应。
    郭鹏点头。
    “我也是这样想的,若不是公路做得太过分,我也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我连劝诫的机会都没有,公路就做了皇帝,我难道还要做大汉的逆臣吗?我难道要遗臭万年吗?”
    “国之大义为上,私人情感为下,为国之大义,将军做的再正确不过了。”
    袁嗣连忙配合。
    郭鹏无奈的叹息,连喝几杯酒,又说道“我与公路从小相识,他就像是我的长兄一样,现在兵戎相见,又有谁能理解我心中的痛苦?”
    袁嗣继续配合。
    “袁氏叛汉,自绝于天下,汝南袁氏这百多年的声望,算是毁了,公路必死无比,和他有关的人也难逃一死,这不是我愿意做的事情,但是,我却不得不做。”
    袁嗣呼吸一滞,担心的等着郭鹏的下文。
    “只是,无论如何,公路对我有过帮助,有些事情别人可以不做,但是我却不能不做,所以袁公,我希望,你可以成为汝南袁氏拨乱反正的那一人,将袁氏最后的香火传承下去。”
    郭鹏如此一说,袁嗣瞪圆了眼睛,心脏猛烈的跳动了起来。
    “将军……将军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袁氏主脉是不能得到原谅的,但是拨乱反正的旁系,或许还能得到天下人的谅解,毕竟主家下定决心要作乱,旁系想阻挡也是难以阻挡不是吗?
    我自己作为颍川郭氏的旁系,我也是深有体会,家主想要做出的事情,又怎么能是旁支可以左右的呢?大家名为一家人,实则各怀心思,有些无奈之举不也是很正常的吗?”
    郭鹏话锋一转,让袁嗣敏锐的察觉到了一些什么。
    “将军是希望在下做些什么吗?只要将军说,只要在下能做到,在下一定做到。”
    袁嗣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的落水者一样,急切地看着郭鹏,眼中满是求生的欲望。
    “这个倒也不难,只要袁公写一封书信,送入寿春城,痛斥公路的举动是罔顾人臣伦理,罔顾天下大义,你深以为耻,与公路划清界限,从此老死不相往来,如此,我便能帮助袁公脱离困局,求取一线生机。”
    袁嗣大为感动。
    这就是郭鹏用自己的威望替袁氏留下一丝香火传承的做法了,是郭鹏感念当年袁氏的恩德,特意为不可能活命的袁术和他的家族留下一线生机。
    这是纯粹的报恩之举。
    当然也是反客为主之时。
    当然,此时的袁嗣并没有拒绝或者考虑一下的想法,更没有那个资格。
    袁嗣立刻站起身子向郭鹏深深行了一礼。
    “将军的恩德,袁氏永远不敢忘怀,将军若有需要在下的地方,在下一定不会推辞。”
    “好。”
    郭鹏站起身子,走到了袁嗣身边扶起了袁嗣“既然袁公这样说,我还真有一件事情需要袁公帮忙。”
    袁嗣抬起头,开口道“将军请说。”
    “我想请袁公在我麾下所创设的学宫内任教,当然其实也不用那么劳累,如果觉得劳累,也只需要挂名即可。”
    郭鹏面带微笑的握住了袁嗣的手,然后明显的感觉到了袁嗣的手一抖。
    “将军……是希望在下……”
    “希望袁公可以在学宫内挂名任教,这一点也不劳累,只是挂了名而已,袁氏家族的唯一继承人在学宫内任教,这传出去,多好听。”
    郭鹏的笑容不减,而袁嗣思考着思考着,却意识到了什么。
    “袁公,任教事小,家族传承事大,只要家族传承,香火不绝,不就是对祖先最大的告慰了吗?袁氏虽然有袁本初和袁公路这样的人,但也有袁公这般明事理的人,我相信大家都会尊重袁公的。”
    袁嗣明白了郭鹏的意思。
    他别无选择。
    郭鹏与他做了一个交换,一个看上去对他和对郭鹏来说都有好处的交换,甚至好像还给袁氏留下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如果有朝一日郭鹏麾下也出现了一群袁氏门生的话,那么袁氏不是就可以复兴了吗?
    他袁嗣不就是袁氏中兴的重要人物了吗?
    于是袁嗣再次深深一拜。
    “将军的恩德,袁嗣永远不忘!袁嗣听凭将军的安排,绝不敢有他想。”
    郭鹏大喜过望,再次紧握住了袁嗣的手“有袁公这样的继承人,袁氏幸甚!袁氏幸甚!哈哈哈哈哈!”
    随后,袁嗣写了一封语气强烈的和袁氏本家划清界限的书信送到寿春城内给袁术,之前又在郭鹏的大营中公开朗诵,坐实了自己袁氏背弃者和新袁氏继承人的身份。
    天下第一大诸侯郭鹏亲自认证,绝对正牌!
    嗯,绝对是正牌的。
    再之后,郭鹏派人送袁嗣前往濮阳安置,等到郭鹏讨伐完袁术之后再亲自过问袁嗣的事情。
    望着袁嗣离开的背影,郭鹏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可以落实的,未来,是可以被掌握的。
    这些掌握家法传承的家族,他们真正的优势难道真的在学术研究上吗?
    或许的确有这方面的优势,但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经书是可以对外开放的,只要有心,就可以得到经书,当初蔡邕按照灵帝的要求雕刻延平石经,立在太学门外,让天下士子,准确说是识字的人都趋之若鹜,蜂拥而去观摩,誊抄。
    想得到书籍并不难,豪强地主家的子弟想要看那些经书一点都不难,难就难在名分和承认的问题上。

四百二十五 罪人
    寿春激战正酣,曹仁大军和刘辟所率领的最后的黄巾军在慎县的最终决战也开始了。
    之前,曹仁在固始县、细阳县和汝阴县三次击败刘辟的防守,关羽大展神威,接连斩杀何仪、龚都二将,黄邵则被高览先登斩杀。
    刘辟损兵折将,失去了几乎所有的将领和部曲,只剩最后一人和两千残兵,退守到了慎县,慎县一旦丢失,汝南郡就将全部落入曹仁的控制之中,整个汝南郡再也没有成建制可以抵抗曹仁的力量。
    曹仁就可以直接率军通过慎县抵达寿春,和郭鹏会师。
    袁术惨败退守寿春的消息刘辟已经知道了。
    就因为这个,汝阴县的防御失败了,使得黄邵惨死,刘辟损失了大量部曲,现在率领着残兵败将退守慎县,已经看不到任何希望。
    之所以不投降,也是因为黄巾军和郭鹏有血海深仇,这个手上沾染着无数黄巾鲜血的恶魔,他是绝对不会投降也绝对不会屈服的。
    更别说现在自己失去了全部的部将和精锐军队,只有两千残兵,粮尽援绝,这仗根本没有办法打下去,即是如此,全军都十分痛恨郭鹏,绝对不要投降,一定要和郭鹏战斗到底。
    对此,连陈宫都十分动容。
    “虽然是黄巾贼,但是死战到底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刘辟至今不降,与我军接连战斗,虽然连战连败,但是不失为尽忠职守。”
    素来讨厌黄巾的的陈宫也对刘辟的坚守表示认可。
    不过不管怎么样,刘辟的战败已经是事实,最后一座低矮破败的小县城也不能阻挡大军前进的步伐。
    兴平二年十二月二十三,刘辟率领最后的黄巾军两千余人和曹仁所部军队展开最后的激烈厮杀。
    刘辟所部血战一日,让郭鹏的士兵折损三百余人,刘辟则全军覆没,其本人的首级被曹仁亲自斩下。
    自光和六年开始,一直到兴平二年,黄巾在华夏大地上遍地开花,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持续十一年。
    最开始,黄巾军的造反是一场阴谋,一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