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而送信使者接二连三的来到前线,告诉袁术豫州各郡县遭到郭鹏军队的迅猛打击,兵败如山倒,损失严重,请袁术立刻回师来救,否则郭鹏席卷豫州,则大事不妙。
    至此袁术依然不信,去信寿春责问他们为什么要诬陷郭鹏,连部下将领们都看不下去了,一个劲儿的劝袁术看明白,郭鹏真的背叛他了。
    郭鹏真的和他决裂了!
    “绝不可能!子凤不会背叛我!不会!绝对不会!天塌地陷了子凤都不会背弃我!”
    袁术有些癫狂的大吼。
    其后,袁术看着军报沉默了很久,然后在部将们担忧的注视下,如火山一样爆发了。
    “郭子凤!你居然敢背叛我!”
    他拔刀将军报砍碎,痛骂郭鹏猪狗不如忘恩负义,痛骂郭鹏误他大业,痛骂郭鹏是天下第一奸佞。
    然后袁术忽然眉头一皱,一口血呕出,脸色煞白,直挺挺的扑倒在地不省人事。
    军帐中于是一片混乱。

三百九十七 中原大地烽烟再起
    八月二十九日,青兖二州战争动员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完成,郭鹏整军完毕,召开誓师大会,然后下令进军。
    和原计划一样,从陈留郡进军的是偏师三万人,曹仁是主将,关羽为副将,陈宫为行军司马参赞军机,从陈留郡向西南进军,进入颍川郡,目标是在攻取颍川郡之后兵分两路拿下陈国和汝南郡。
    从济阴郡进军的则是郭鹏亲自统领的精锐主力,原本只打算出动五万人,不过后来郭鹏考虑了一下,觉得这场战争也可以拿来练兵,于是又增调了两万冀州大营的军队南下,聚兵七万南下进攻梁国。
    驻军鲁国的郭烈所部则会从鲁国南下,进攻沛国的北部,然后和郭鹏在沛国会师。
    所以这一场战斗郭鹏动用了整整十万战兵,又增加了五万民夫,共二十万后勤部队保障粮食、军械物资等运输,确保这一战可以顺利进行,不会被后勤所拖累。
    青兖二州多年屯田所积累的足够多的粮食、畜力、人力在一瞬间爆发出来,爆发出了极为强大的战争动员力
    为了这份动员力的维系和爆发,将军府一声令下,传令骑兵四散而出,将各地上到行政长官下到基层的乡长和村长都全面动员起来。
    他们下到每家每户,征用每家每户的壮丁,登记造册、发给名牌,然后统一带队出发。
    之前这样的经历并不算少,郭鹏对付袁绍,讨伐黄巾和进占兖州以及对付吕布的战役中都有过类似的动员。
    经过长久的历练之后,郭鹏下辖各地的基层官员都得到了充分的历练。
    于是郭鹏正式和袁术决裂,以冀青幽并兖五州之力,举兵十万南下讨伐伪陈帝袁术。
    与此同时,讨袁檄文四散而出,天下为之震动。
    中原大地烽烟再起。
    对于此,厌恶袁术的人大喜过望。
    原本还在犹豫还在观望的人也坚定了自己的想法,知道了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而这个正确的选择必然会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好处。
    至少,不会因为袁术的原因而被人找到借口干掉。
    几乎没有人觉得郭鹏不会取得胜利,也几乎没有人觉得袁术不会被天下人抛弃。
    伪陈帝国从建立的最开始就注定会很快灭亡,即使它已经确立了传承国嗣,依然如此。
    所以郭鹏进军颍川郡和梁国的时候,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
    这些被袁术和黄巾军还有凉州军祸祸的不成样子的地方几乎就是大片大片的废墟和无人区,还有荒废的土地和破败的长草的房屋。
    此时此刻,颍川郡是没有太守的。
    数年前,最后一任太守李旻被董卓烹杀之后,颍川郡数次遭到了凉州铁骑的劫掠,凉州人退去之后,这里又被袁术象征性的占据。
    袁术一看这里没什么民户,更没有什么豪强大族,该逃跑的都逃跑了,死的死跑的跑,还有什么呢?
    于是就象征性的占据,没有在这里建立统治,更没有心思去恢复生产。
    曹仁大军进入颍川之后如入无人之境,各郡县几乎没有什么兵马和抵抗者,倒是有不少聚在一起的贼匪和少量黄巾军,他们反倒成为了曹仁最大的敌人。
    可是他们真的有资格做曹仁的敌人吗?
    很显然,是不能的。
    被关羽连续斩了五六个头目之后,贼匪和黄巾军溃退的比谁都快,曹仁挥军掩杀,击溃了数万贼匪和黄巾军,夺取了人口十数万。
    随后,曹仁将他们就地安置在了颍川郡,勒令他们务农,编入民籍,登记造册。
    之后又有从陈留郡进入颍川郡的行政团队和重建团队抵达,开始在颍川郡恢复统治,恢复生产。
    这在郭鹏麾下也是成熟的一条龙产业了,军队前面开疆拓土,后面官员和生产建设团队就入驻,开始建立村乡,恢复统治,将这块土地从事实上变成郭鹏的。
    颍川郡在九月中旬就被曹仁全部拿下了,然后曹仁和关羽分兵前进,曹仁和陈宫率军两万奔赴汝南郡,关羽独自统兵一万进军陈国。
    陈国在数年前还是非常繁华的,在当时的陈王刘宠和国相骆俊的统领下,有很多百姓前往陈国依附,使得陈王刘宠带甲十万,声威极大。
    结果袁术派了一个刺客去到陈国,刺杀了刘宠和骆俊,陈国大乱,十万部曲四散而去。
    再之后,袁术派了自己家的族人袁嗣担任陈国相,重新统治陈国。
    得知郭鹏发布讨袁檄文,和袁术决裂,要以大汉征北大将军的名义讨伐袁术,关羽大军一万朝陈国扑来,袁嗣非常恐惧。
    袁嗣手上满打满算也没有一万兵马,面对凶猛的郭军气势汹汹的南下,袁嗣决定稍微抵抗一下试试水。
    于是派出了一支两千人的部队做先锋,去试探关羽的先锋军力。
    然后这支先锋就被关羽的先锋高览打的惨败,只有两三百人逃跑了,一千多人被杀,剩下的全部都被俘虏,领兵的将领被砍了脑袋送回给袁嗣。
    袁嗣被吓坏了,思来想去,觉得袁术称帝这个事情实在是不靠谱,袁绍死了,被袁术团灭,现在袁术自己又要作死,这不是把汝南袁氏的传承不放在眼里吗?
    事实上袁氏家族内对袁术称帝也是多有反对,但是拗不过袁术,所有反对的都被袁术软禁了,软禁等于是袁术的传统技能了。
    袁嗣假意支持,实则内心十分担忧袁氏的未来,觉得传家百余年的汝南袁氏可能就要会在袁术手里,于是干脆不战斗了。
    他派人前去通知关羽,说自己投降,然后把陈县县城城门打开,军队解除武装坐在地上,他自己则带头坐在地上,等着关羽前来俘虏。
    关羽来了,袁嗣就十分干脆的投降了,一点都不拖泥带水,十分干脆。
    他以陈国相的身份通知其他官员就地投降,不准抵抗,于是关羽十分顺利的控制了陈国的所有县城,终结了陈国属于袁术的历史。
    九月下旬,关羽调头南下,向汝南郡进发。
    区域广大的汝南郡,有诸多贼匪和黄巾余孽,是与袁术合作的汝南黄巾的大本营。
    袁术称帝,任命汝南黄巾的几个领导人刘辟、龚都、黄邵、何曼、何仪等等担任将军的职位,任命他们做杂号将军,还给封了亭侯,又把领头人刘辟任命为汝南太守。
    这就等于在事实上收编了聚众数十万,有兵马数万的汝南黄巾军。
    这就让汝南黄巾军得到了官面上的承认,得到了伪陈帝国的承认,等于是被洗白了,虽然洗白他们的本身就是个黑黢黢的帝国。
    但是这也算洗白。
    从贼一下子变成了将军,汝南黄巾军就成为了伪陈帝国的忠诚拥护者,讨袁檄文传到,郭鹏大军南下的消息传到之后,汝南黄巾军就很紧张。
    等到在颍川活动的何仪送来自己战败、颍川郡被抢夺的消息的时候,他们都绷紧了神经,聚兵准备作战。

三百九十八 曹仁的内心毫无波动
    相对其他郡国而言,汝南郡的确是非常难啃的一块骨头,所以在曹仁率军进入汝南郡之后,就在定颖县遭到了汝南黄巾军的抵抗。
    刘辟与何曼何仪两人率领两万黄巾军精锐前来抵抗曹仁率领的讨伐军。
    陈宫在阵前观察了这支黄巾军的情况,发现他们有不少人都在使用制式兵器。
    穿着盔甲,戴着头盔,也有骑兵,还打着陈的旗号,俨然是把自己当作伪陈帝国的军队了。
    “看来情报上说的没有错,汝南黄巾响应袁公路,被袁公路封为将军,全给收编了,现在这支黄巾贼已经是袁公路的军队了,军队装备上比起其他的黄巾军要好的太多了,曹扬武不可轻敌。”
    陈宫谨慎的评估这支黄巾军的力量。
    曹仁也仔细的观察了这支军队的阵势,感觉这支军队并不弱小,士气也不弱,于是后退十数里,就地扎营。
    接着就派部下将领颜良率领一支部队佯攻,试探这支黄巾军的实力。
    颜良率军佯攻黄巾大营黄巾大营依托定颖县建造,防御力还挺强,颜良不敢过于靠近,就派人去挑战。
    一开始黄巾军拒不出战,颜良就按照陈宫所说的派人去骂,骂的越难听越好。
    果然,黄巾军忍不住了,何仪率军三千前来接战,两人面对面战了一场,颜良大破何仪,何仪溃退,侥幸逃得一命。
    颜良回营之后就把情况告诉了陈宫和曹仁,陈宫和曹仁心里有底,就不急躁,在这边等待后方大型军械比如投石机的运达。
    然后每日派颜良去挑战,去骂阵。
    而黄巾军则没有任何反应。
    被颜良打败一次之后,似乎意识到了曹仁这边的军力比较强悍,不敢贸然接战,想要凭借死守来消耗曹仁的军粮。
    曹仁一点也不担心,内心毫无波动,甚至还想笑。
    给你们拖这几天咱们就不能打仗了,那全体守粮官都该被砍脑袋。
    正好趁这个机会给之前强行军突破颍川的军队休养几天,吃点好的,养精蓄锐,准备之后一战破敌。
    话说屯田制度实施以后,青兖二州已经运行的十分成熟。
    除却农户自己留下之外所上缴的粮食已经基本上满足军队的需要,郭鹏的军队大概是所有军阀军队里唯一一支不受到粮食短缺困扰的军队。
    在这样的背景下,郭鹏开始寻求给军队提高待遇,增加一些军饷,然后提高军粮的内容丰富程度和口感之类的。
    中国古代的军粮是最注重填饱肚子而最不注重口感的,或者可以说世界各国的军粮都是如此。
    只有普遍种植且有相当大的储存余地的农作物才能被用作军粮,这是毫无疑问的,而郭鹏在实现军粮充裕的前提下,开始考虑给军队增加营养,训练出更加精锐善战的士卒。
    养鸭治蝗方略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的。
    鸭子可以治理蝗虫,使得青兖二州的范围内近几年都没有发生过足以让郭鹏警示的蝗灾,不是说没有,而是规模相当小,根本不足以危害粮食的丰收,直接就派人扑灭了。
    鸭子长大之后以军费从农户手里收购,用作军队的肉食之用,还能给农户一点闲钱用,也算是利民之举,所以郭鹏的军队也是全大汉范围内唯一一支能按时吃到肉的军队。
    除了这个之外,郭鹏也会注意军队的其他营养,会注意给军队鱼类和蔬果。
    屯田不是全部种植粮食,也有地方集中规模种植蔬果,也有被组织起来的沿海渔民集中捕鱼,这两样也是郭鹏会按时按量供给给军队的。
    除此之外,为了确保军队可以吃上足够的盐,有足够的力气,郭鹏组织人专门制盐,然后制作易储存的腌菜专供军队。
    所以当其他军队都在为了能吃饱肚子而上山采果下河捞鱼的时候,郭鹏麾下的二十万军队已经朝着新的领域跨进了。
    虽然耗费不小,但是能组织起一支足够强悍且忠心敢战的军队,这很重要。
    不让军队吃饱,就一定带不好兵,不让军队吃好,就不能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和忠诚度。
    国民党军远比共军财大气粗,但是在基层士兵的真正待遇上,从来没有超过共军基层士兵的待遇。
    郭鹏深知这一点,所以在军队的待遇上从来不曾懈怠。
    收取的赋税和战马贸易中的获利中始终有一部分是为了保障军队供给的,像他这样重视军队待遇的军阀,也是唯一一个。
    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郭鹏的军队始终可以保持比较旺盛的士气和战斗力,更重要的是敢战,而这一点是绝大部分其他军阀军队不能相比的。
    所以黄巾军就是黄巾军,虽然得到了稍微正规一点的装备,但是无论是训练程度还是战术战策都不能和郭鹏的正规军相比,黄巾军到底还是没有脱离匪军的范畴。
    所以在陈宫的整个计划之中,黄巾军只是一个小小的麻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