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1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颜良一开始还不想逃,可是看着情况实在是无法挽回,军队已经完全溃散不听指挥,再留下来有性命之危,只能逃跑了。
    结果逃着逃着,前面逃跑的人太多,他们居然被堵住了,无法离开。
    高览大声呵斥士兵让他们让开,却无人回应,无奈之下,高览下令亲兵持刀砍杀前面挡路的士卒,杀出一条血路来。
    居然要在这种地方杀出一条血路来,高览也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该哭。
    可视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想哭也没办法,亲兵们装备好,训练精良,一路砍杀,也清了一条路出来,结果没成想这种举动居然犯了众怒,那些被砍杀的士卒不甘心,奋起反扑,居然引发了一阵大混乱。
    人没跑出去几个,先死了一大片,城北门口这一带发生了一场剧烈的乱斗。
    高览和颜良万万没想到,自己在此战身先士卒的第一次拼杀,居然是在杀自己人。
    不过还没等他们杀出一条血路来,后方突然出现了镇东军的士卒。
    原来他们一阵突击,前锋已经突击到了城北门的地方。
    “追兵来了!!”
    一声惨叫,引发了城北门的大混乱,剧烈的人流涌动让高览和颜良都难以保证自己的安全,不得已让亲兵结阵,拼命的往城北厮杀,试图杀一条血路出来逃出城去。
    “叔父!你看那里!那里有军阵!”
    年轻的屯长李典一伸手指向了前方不远处,指引着自己的叔父李乾,李乾一眼看见了那个不远处的军阵,立刻意识到那里有大鱼。
    “曼成!随我杀过去!”
    李乾大吼一声,就带着部下们往那个方向突击,一路劈砍,杀敌无数,逐渐接近了那个正在一路往北门方向前进的军阵。
    装备精良,军容相对严整,不像是寻常的袁军士卒那般。
    一定是大鱼!
    少说也是个中高级军官!
    李乾在心中大吼起来,越战越勇,终于杀到了那个军阵周边,指挥自己的部下们结成军阵冲杀了过去。

三百一十九 这一回,我赢定了
    颜良和高览正在努力向北门处突击。
    眼看着就能冲出去,结果军阵遭到了攻击,瞬间被撕开一个口子,一群镇东军士卒冲杀了进来,直取颜良和高览两人所在的中心。
    “给我挡住他们!!!”
    颜良大惊失色,立刻让身边的护卫亲兵顶上去,两边的士卒杀成一团,镇东军那边很快占了上风,李乾挥舞着环首刀连劈带砍,连杀数人。
    他的一双眼睛瞪的老大,满是血丝,脸上全是血,身上也全是血,不知道是自己的还是敌人的,但是看着他凶悍的样子,就知道敌人的血肯定比自己的血要多。
    这样一双红着的眼睛盯上了颜良,颜良没来由的感觉浑身一凉,见他冲过来,而自己身边的亲卫已经全部顶了上去。
    “贼将受死!!”
    李乾挥着加重加厚的环首刀就朝着颜良劈了过去,颜良咬着牙挥刀迎上,与李乾对拼数次,不分胜负。
    很快,李典也杀了过来,李乾的儿子李整也杀了过来,三个男人合力大战颜良,叫颜良应付得十分困难。
    镇东军士卒已经冲破了颜良和高览的军阵,甚至将两人分割包围,颜良这边艰难应付,那边高览也在艰难应付着镇东军士卒的狂攻。
    看着那些红着眼睛杀上来的士卒,颜良和高览都心中发怵,看着眼下的局面,心中油然而生一股绝望的情绪。
    这样下去真的有生路吗?
    颜良艰难的抵御着李氏三将的进攻,结果一不留神,被李典寻了一个空档,一刀劈开了颜良的刀,一个箭步上前狠狠的撞在了颜良的身上,颜良没站稳,直挺挺的向后摔倒,被李典压在身下。
    “活捉颜良!!”
    李典大吼出声,李乾和李整立刻反应过来,大吼着扑了上来,狠狠的压在了颜良身上。
    “啊!!!”
    被三个大汉制住,颜良大吼出声赶快试图挣脱,但是没能得逞,拼尽全力依旧被制住,越来越多的镇东军士卒冲过来压制住了拼命挣扎的颜良,将他严严实实的捆了起来。
    而另一边,高览遇到了率军进击的曹纯和曹休两人,两人配合在一起大战高览,身边亲卫激战连连,杀的难舍难分血花四溅。
    原本是这样的,直到高览这边亲兵气力不足支撑不住,曹纯和曹休的亲兵护着他们杀败了高览的亲兵,然后一齐上前将高览团团包围。
    曹纯和曹休两把刀拼了上去,让高览招架不住,一不留神,右手臂被划了一个大口子,吃痛之下战刀脱手而出。
    曹休抓住机会,上前狠狠一脚踢在了高览的胸口,把高览踢的胸口一闷,眼前发黑,狠狠摔在地上爬不起来。
    曹纯和曹仁的亲兵立刻扑上去把高览压住,五花大绑,活捉了高览。
    战斗到此为止,基本上就结束了,一盘散沙的繁阳县袁军根本不是镇东军的对手,被正面打败,凄惨收场。
    大约三千余人被歼灭,五千余人投降,只有不到一千人在混乱之中逃出城北求生去了。
    让郭鹏觉得有些惊喜的是繁阳县守将高览和颜良被活捉,其中高览是被曹纯和曹休活捉的,颜良则是被李氏三将活捉了。
    所以要重赏。
    郭鹏决定表曹纯为都亭侯,晋升曹休为都尉,又晋升都尉李乾为建威校尉,晋升李典和李整为都尉。
    除此之外,立下功劳的成廉、郝萌、侯成和曹性也多有赏赐。
    而后,见到了被五花大绑的高览和颜良,郭鹏笑了。
    “你二人一年多前就在此处设防,防备我率兵北上,可为何到今日,这城防竟然如此薄弱,不堪一击啊?”
    看到郭鹏脸上得意的笑容,颜良和高览满脸悲愤,不知道该怎么说。
    于是郭鹏摇了摇头。
    “算了,现在说这些是没有意义的,我问你们,你们是否愿意投降于我,为我效力?”
    高览和颜良互相看了看,又看了看郭鹏,再纷纷低下头,沉默不语。
    “我军的军力,你们见识到了,你们以一万兵力守城,我以三万兵马攻打,只两日就拿下了这座城,你们觉得,整个冀州还有可以阻挡我的城池吗?袁本初能阻挡我吗?据我所知,袁本初现在还在冀州北,对付公孙伯圭吧?”
    郭鹏又问道。
    两人还是沉默不语,低着头。
    “不反对,也就是默认了,我想想,你们的家眷都在邺城吧?”
    颜良和高览的头又低了一些。
    “你们先下去吧,看着我是如何拿下邺城的,袁本初阻止不了我,任何人也都阻止不了我,不能为我效力,必为我所杀!”
    郭鹏低喝了一句,让人将高览和颜良押了下去投入囚车,随军携带着,让他们亲眼看着郭氏的精锐军团是如何蹂躏袁绍的。
    就这种军队,能和我的军队对抗吗?
    袁本初,这一回,我赢定了。
    繁阳县城两天就被攻破了,速度之快很让郭鹏满意,于是郭鹏立刻下令,命令赵云统兵三千攻取阴安县,他自率军奔赴内黄县,让赵云稍后跟上。
    内黄县得到了警报,提前设防,不过繁阳县失陷的太快,内黄县的准备不足。
    内黄县令也不是什么勇敢的角色,骤然听闻郭鹏大军来袭,被吓得魂飞魄散,忙不迭的弃城逃命,整座县城乱作一团。
    郭鹏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内黄县城,然后引兵扫荡周边庄园,趁乱扫荡庄园,抢掠战争物资,并未遇到什么强有力的阻碍。
    六月二十二日,郭鹏占据内黄县之后,就继续率兵北上了,这一次的目标很简单,就是邺城。
    内黄县拿下之后,邺城以南一马平川,没有可以阻碍郭鹏进军的要塞存在,郭鹏一路率军疾驰,六月二十五日,曹纯率领先锋军抵达邺城。
    留守邺城的,是袁绍麾下治中从事,冀州本地士人代表审配审正南。
    六月十七日,郭鹏率军进攻繁阳县之前,高览和颜良便派人赶快回去向邺城报告此事,请求援兵。
    二十日,郭鹏占据内黄县前一天,留守邺城的审配得知了这件事情,大惊。

三百二十 郭子凤非仁主
    虽然田丰一直都认为郭鹏会北上进犯,但是审配却不这样认为。
    他认为郭鹏不久之前才遭遇了吕布的突袭,损失很大,至少一年之内是没有余力发动战争的。
    结果万万那没想到郭鹏居然真的提前发动战争了。
    他的底气在什么地方?
    审配不明白。
    不过审配很快就冷静下来,立刻派人分两路行动。
    一路是以一千余骑兵护送袁绍等重要人物的家眷立刻北上高阳县会和袁绍。
    审配认为邺城已经不安全,就算暂时不被拿下,一旦被包围,也会让袁绍束手束脚无法行动。
    吸取过往的经验,现在必须要把重要官员们的家眷全部送往袁绍处,这样才能不被郭鹏钻空子。
    不得不说,审配的脑袋的确很清楚。
    第二路就是派兵南下探查郭鹏进兵北上进犯的情报。
    他现在所知道的情报很少,只有高览和颜良那边送来的大约两万到三万军队进犯的消息,这点情报是不够的。
    两路人马派出去,二十三日,审配得知邺城以南发现繁阳县溃兵,溃兵口称繁阳县失守,守将高览和颜良生死不知。
    审配心神剧震,差点晕过去。
    一万军队就这样完蛋了?
    郭鹏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颜良和高览到底是干什么吃的?
    一个个的号称河北名将,结果就这么个名将法?
    一万军队都挡不住郭鹏前进的步伐,看来这次事情大条了。
    审配没有过多的思考,当机立断,立刻发布了坚壁清野令和动员令,以城内军队持刀强行迁邺城周边黎庶进入邺城安置。
    然后动员城内所有壮丁加入守城作战,并且抓紧时间大肆毁坏城外房屋,破坏田地,捣毁桥梁,堵塞、污染水井,到处挖沟渠,设陷阱。
    城墙上布置满满的守城兵器,将强征的壮丁编成队伍,负责给城墙上的守城士兵运送军械物资,宣布宵禁命令。
    接着,审配又和城内各家豪强大族协商,希望征调他们家的家兵加入守城军队。
    这个时候,有些家族的话事人们就不是很乐意了。
    他们感觉郭鹏来势汹汹,繁阳县没了,一万军队全军覆没,河北名将颜良和高览都拦不住过郭鹏的兵锋,眼看着邺城都快要完蛋了,袁绍岂不是兔子尾巴长不了?
    那这个时候派兵帮助袁绍就等于是和袁绍绑定在一起,万一袁绍覆亡,郭鹏占据河北,他们被郭鹏秋后算账怎么办?
    审配洞察了这些人的心思,一边将自己本家的私兵家丁全部投入守城战争,让自己的两个儿子登城作战以为表率,一边对他们讲道理。
    “袁公理政宽仁,对待诸位可谓是仁至义尽,天下可以和袁公这般对待诸位如此宽仁的,又有几人?要是换了郭子凤,诸位敢保证郭子凤也能如同袁公一样对待诸位吗?”
    审配这样一说,那些家族的话事人们就开始思量了。
    审配说的也没错。
    袁绍治理冀州的确十分宽仁,律法松弛,足够这些豪强大族在律法中间纵横驰骋,也不会受到一点损害。
    身为士族领袖,掌握权力和知识,袁绍对待这些寒门的豪强地主却相对宽容,并不似两汉政府一贯的打压豪强地主那般。
    更重要的是税收极低,没有酷吏与豪强争夺税收人口,只需要在袁绍需要的时候提供一些粮食就可以了。
    那么好的条件,简直是士族豪强的天堂。
    郭子凤具体怎么施政大家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同样身为士族,郭子凤治下却没有传出对待民众宽厚的说法,这一点就足够他们寻思掂量要帮谁了。
    帮谁,主要是看哪个统治者更能维护他们的利益。
    现在比较起来,的确是袁绍更能维护大家的利益。
    他们在思考。
    而这个时候,审配又说了一句话,彻底帮助他们下定了决心。
    “郭子凤出身颍川郭氏,颍川郭氏,家传《小杜律》,世代为律法官员,吾闻其治兵理政多以法治,不以仁治,郭子凤非仁主,诸位,究竟是仁主好,还是法治好,诸位难道没有自己的看法吗?”
    豪强地主们纷纷恍然大悟。
    郭子凤喜欢用律法,而袁绍出身家传《孟氏易》的汝南袁氏,是标准的儒门士族,理政宽仁。
    大家该如何选择,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了。
    于是他们纷纷决定要帮助袁绍,守护自己的利益。
    一群豪强地主纷纷派出家中的私兵,让得力部曲统御,加入到守城战之中。
    审配从世家大族手里得到了五千多私兵,加上袁绍留给他的五千精兵,加在一起足有一万人,城内还有五六万壮丁被组织起来,足够守城之用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