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荀彧隐晦的说了一些袁绍很不愿意听到的话。
    青州,是郭子凤的地盘。
    荀彧,看上郭子凤了?
    荀彧这位王佐之才觉得郭子凤比我更优秀?
    袁绍顿时老大的不愉快,但是又不能发火,只能强忍着不快,礼貌的送别了荀彧。
    他怎么能强留呢?
    他又不是董卓。
    待荀彧带着宗族离开之后,袁绍才发了一通火。
    大概意思就是我也是拥有一州基业之人,四世三公之家,门生故吏遍天下,不比郭鹏那个靠宦官出身的曹嵩才得以起家的混蛋要高贵多了?
    荀彧居然看上了郭鹏?
    为什么?
    荀谌许攸和逢纪等人倒并不觉得特别意外。
    照着鄙视链来说,袁术的身份比您老人家更尊贵,咱们不还是跟着您?
    话不能这样说的。
    “郭子凤屡败董卓,声威大震,天下人都知道郭子凤是讨伐董卓的功臣,有这样的名望,也难怪,而且我听闻也有不少贤士投奔郭子凤,比如大儒蔡邕就投在郭子凤麾下,做学宫祭酒。”
    许攸如此说道。
    “郭子凤!郭子凤!”
    袁绍恨恨的喘了几口气,开口道:“郭子凤和袁术走得太近了,早晚会成为我大业的阻碍,诸君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几名心腹谋士互相看了看,许攸便开口道:“将军是想要?”
    “袁术那厮与我为敌,我当然不用再顾及他的颜面!郭鹏,孙坚,他的左膀右臂,要一并除掉!”
    袁绍满脸都是惊人的欲望:“青州有海盐之利,豫州乃天下精华所在,怎么能交给袁术控制?我必须要击败袁术!不能放任他坐大!”

二百三十五 麹义进犯青州
    谋士们互相看了看,纷纷皱眉苦思。
    袁绍这样想,不是不可以,只是风险有点大。
    而且冒着这样的风险做事,还容易承受舆论攻势,一旦行动不利,将得不偿失。
    不过,并非完全没有办法。
    “那,就只有趁他们都在关中和董卓鏖战的时候,釜底抽薪!”
    许攸面色阴狠。
    逢纪深以为然,开口道:“将军可趁他们都在关中的时候,对青州还有豫州动手。”
    荀谌面带犹豫之色。
    “将军,对孙坚动手也就罢了,他的豫州刺史是袁术所表,名不正言不顺,将军也可以表豫州刺史,袁术是无可奈何的,但是,郭鹏领青州是朝廷任命,名正言顺,我们对青州动手,是没有大义名分的。”
    袁绍顿时有些犹豫,觉得荀谌说的很对。
    对青州动手,不就等于名正言顺的反叛朝廷吗?
    如果韩馥的冀州牧不是朝廷所任命,他还需要小心翼翼的去骗吗?
    直接起兵打就是了。
    郭鹏领青州同样是朝廷所任命,左将军也是,名正言顺,比他袁绍自称的车骑将军和骗来的冀州牧要名正言顺的多。
    对他动手,不就是明目张胆的和朝廷作对吗?
    大汉还没有灭亡,还有皇帝,天下人可还没有接受大汉要灭亡这样的局面。
    许攸则不这样认为。
    “郭鹏的青州牧可是董卓任命的,他自己都说董卓名为汉相实为汉贼,那还有什么可说的?”
    荀谌继续摇头。
    “那是朝廷公,皇帝宝玺,名正言顺,再怎么说,大义也不在我们这边,没有大义名分,青州,动不得,否则将军会极为被动。”
    袁绍更加烦恼了。
    “将军,纪倒是有个想法。”
    逢纪忽然开口,袁绍连忙询问。
    “快讲!”
    “青州遭到黄巾军攻略,青州境内现在还有很多黄巾军,将军何不以助郭子凤抗击黄巾军的借口派兵进入青州,那样,则名正言顺的多。”
    袁绍面色一喜,看向了荀谌。
    荀谌犹豫了一会儿。
    “这勉强说的通,只是一旦为郭子凤拒绝,便没有继续进入青州的借口了,再进,就有被郭子凤反咬一口,说咱们是造反的危险。”
    “所以,趁他现在不在,立刻动手,和豫州一起,动手!”
    许攸快速说道:“将军若要成大事,就要果决,不可犹豫,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袁绍顿时感觉许攸说的很对,虽然荀谌还有些犹豫,但是袁绍心意已定。
    袁绍决定立刻分别派遣部将周昂、麹义率军进入豫州、青州,趁孙坚和郭鹏都在讨董前线,釜底抽薪,让他们吃个哑巴亏!
    天下大乱的前奏曲,被董卓吹响,进入正题之后,奏出第一声响的,是兖州刺史刘岱,他杀死了桥瑁,吞并了东郡。
    而奏出前期最强音的,则是袁绍。
    讨董联盟还没有在名义上解散的时候,盟主袁绍便开始背后捅刀。
    为了自己的私利,弃正在讨伐董卓的大义于不顾,对盟友直接下手,吃相极差,也让很多人更加看清了袁绍的真面目。
    不过乱世即将到来,再怎么吃相难看,只要势力大,就有人投靠,有人吹,有人帮洗地。
    而弱小的人,即使被侵害了,即使有大义名分,也不顶用,没人会为弱者出头。
    没错,没人会为弱者出头。
    很显然,袁绍把孙坚和郭鹏都当成弱者了。
    接着,袁绍麾下的谋士们为他分析天下形势,向他提了很多建议,帮助他交好宗员和刘岱,并且派人向并州发展,观察并州局势,然后向南边进行渗透,遏制袁术派系的发展。
    得到冀州之后,加上和宗员以及刘岱的关系,袁绍瞬间扭转了自己对抗袁术曾经不利的局面。
    四世三公的庞大底蕴一朝爆发,就能瞬间扭转天下局势。
    袁绍立刻具备了称雄河北乃至天下的潜力,而在不久之前,他还仅仅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渤海太守。
    几个月之后,他就开始策划攻略天下了。
    谋士,武将,军队,地盘,什么都不缺了。
    袁氏的力量可见一斑。
    而此时,郭鹏和孙坚还在关中前线,越过了形同虚设的函谷关,对正在渑池驻军防御的徐荣发起攻击,双方大战数月,不分胜负。
    当此时节,函谷关早已经没有了战国时期天下雄关的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的函谷关的地势非常险峻,其两边高地叫做稠桑原,中间裂隙即函谷,关城建在裂隙口,并且在关前还有一条弘农河。
    先秦时期的关东六国伐秦,必须先渡河,然后才能扣关,即使打进了关,还要经过十五公里长的谷缝,行军风险极大。
    于是秦国凭借函谷关天险,进可攻退可守,不断蹂躏山东六国。
    西汉武帝时,汉武帝把函谷关向东移了数百里,设置了新函谷关。
    而从雒阳进入关中平原有两条路可走,新函谷关设在了北路上,南路则没有设置,导致新函谷关的战略价值远不如旧函谷关。
    为此,进入东汉,朝廷开始重新重用旧函谷关。
    但是数百年过去了,关中的气候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函谷关周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旧函谷关的原壁是贴着黄河而走,不留一点空隙,但是到了东汉,由于黄河的河道不断下切,导致黄河水位也随之不断降低,原来紧贴着原壁的河道就会裸露出来,形成河滩。
    而这个河滩可以过人,这就让函谷关的天险不复存在,旧函谷关的价值也几乎不存在了。
    于是才有后来在建安元年,曹操下令修筑潼关的事情。
    而这个时候,潼关还是不存在的,董卓为了防御关东军队的进攻,在渑池、华阴、安邑分设重兵,又让其他将领留守各县,组成多道防线。
    层层防御,节节阻击,兵力后勤补给上都远胜郭鹏和孙坚的联军。
    无奈之下,郭鹏和孙坚只能坚持作战,试图一点一点挫败董卓的防线,可收效甚微。
    徐荣屡次告急,屡次得到了董卓的增援,得以稳住阵线,没有让郭鹏和孙坚实现突破突破到弘农郡的战略目标。
    没办法,后勤和兵力都不足,虽然郭鹏屡次重创徐荣的军队,却始终不能打败徐荣,更进一步。
    双方在后勤上的差距很大,这不是战将的勇猛可以弥补的。
    尽管如此,鲍氏兄弟和公孙兄弟还是支持郭鹏,与他共进退,要对抗董卓,大有一副敢为天下先的架势,十分雄壮。
    然而这样雄壮的一场战斗,在初平二年的二月份迎来了转机。
    郭鹏亲自率军大战徐荣,双方短兵相接,亲卫将许褚放箭射伤了徐荣,徐荣军队溃败,渑池被攻破。
    郭鹏和孙坚立刻率军追击,董卓辛苦营造的第一层防线终于被攻破了。
    而在这个档口,在渑池被攻破三天的时候,初平二年二月十六日,郭鹏接到了程立的急报,说正月底,平原国遭到了袁绍部将麹义的进犯。

二百三十六 大军归来
    根据程立的说法,麹义受到袁绍的指使,打着帮助青州对抗黄巾军的旗号,率领一万五千兵马强行要求进入青州。
    驻兵平原国的曹仁予以拒绝,麹义见无法顺利进入,居然直接纵兵进攻,强行突入平原国。
    曹仁率军与之鏖战,战况不利,鬲国县失守,程立调动兵马支援曹仁,现在堪堪稳住局面,请郭鹏尽快归来。
    而孙坚也接到了袁术的通知。
    说袁绍趁他的主力都在关中,卑鄙无耻的派部将周昂做豫州刺史,已经率兵占据了豫州很多郡县,让孙坚马上带兵回去对抗周昂。
    讨伐董卓的两名主力将领各自的大本营都遭到了联军盟主袁绍的釜底抽薪!
    鲍信当场就拔剑狠狠插在了地面上,红着眼睛痛骂袁绍猪狗不如。
    公孙瓒咬牙切齿的诅咒袁绍不得好死。
    张飞气得直接折断了自己的长矛。
    孙坚部将程普当场就要上马冲到河北去和袁绍大战三百回合。
    刚刚招募兵马来到雒阳的朱儁更是为此感到十分错愕。
    朱儁没有跟着董卓西迁长安,他在董卓麾下经常受辱,不愿继续受辱,于是找了个机会脱离了董卓阵营。
    在雒阳被攻破之后,朱儁招募了一支人马来到雒阳,会合了郭鹏和孙坚的大军。
    如今,听闻大业将成之际,郭鹏和孙坚被人釜底抽薪,不由得十分痛恨。
    “袁本初到底要做什么!!”
    老将泪流满面。
    孙坚满脸不可置信的看向了郭鹏,郭鹏仰天长叹,闭上眼睛,也泪流满面。
    “我们同举义兵,目的是为了挽救江山社稷,如今逆贼将被扫灭,讨董盟主居然率先发难,对我等行如此不仁不义之举,天下之大,我又该跟谁戮力同心,回天转日呢?”
    郭鹏的部将们就没有不为此感到痛恨不已的。
    事已至此,讨董之战势必不能继续,郭鹏和孙坚,还有鲍氏兄弟和公孙兄弟,只能互相协商,率兵而去,回去整顿后方,再行考虑讨伐董卓之事。
    孙坚念念不忘讨董的事情,觉得不能就此放弃全部的希望,他决定只带少数的机动兵力回师讨伐周昂,讨伐周昂之后,再来雒阳攻打董卓。
    所以,他将大部队交给了朱儁代为统领。
    朱儁点头表示不会辜负孙坚的托付。
    然后就是郭鹏。
    因为青州距离太远,郭鹏无法和孙坚一样留兵,所以郭鹏决定带领自己的本部回去讨伐麹义,和袁绍对质,问问他到底安的是什么心。
    决定之后,郭鹏询问公孙兄弟和鲍氏兄弟,问问他们到底是什么想法。
    公孙兄弟和鲍氏兄弟都不想在没有郭鹏统领的情况下留在没有后勤保障的地方,于是决定和郭鹏一起东归。
    孙坚觉得自己的机动兵力少,不足以对抗周昂,所以向郭鹏提出请求,希望郭鹏可以帮助一些。
    于是郭鹏和公孙瓒商量,决定留下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带领一千骑兵协助孙坚讨伐周昂,公孙瓒自己则先去青州,然后回去幽州,向宗员复命。
    鲍氏兄弟则带着大部队,和郭鹏一起东归,回自己的大本营济北国。
    酸枣发生的事情他们都一清二楚,知道讨董联盟如同笑话一般的存在,对兖州刺史刘岱怀有深切的不信任感。
    他们希望和郭鹏保持良好的关系,互相照顾,一旦出了事情,希望能够得到郭鹏的庇护。
    郭鹏向他们提出了保证。
    初平二年二月二十日,讨董大军在雒阳分兵而走。
    朱儁率领将近两万人的部队留守,继续钳制监视董卓所部。
    孙坚带领数千铁骑南下,讨伐周昂。
    郭鹏则带领自己的本部和泰山兵踏上东归之路。
    他要好好的和袁绍算个账。
    踏上关东的土地之后,郭鹏来到了陈留郡,拜访了张邈,向张邈诉苦,讲述袁绍的无耻。
    张邈心中有些尴尬,但是见郭鹏丝毫不怪罪他未能保证粮草后勤的事情,狠狠松了口气,又开始陪他一起骂袁绍。
    得知卫兹决定投靠郭鹏的时候,张邈愣了一下,然后咽了口唾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