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丁建阳不过区区一执金吾,手下兵马不过数千,而司空掌握了全雒阳全部的兵马,实力远胜丁建阳,丁建阳不识好歹,死是早晚的事情,吕君是想和丁建阳一起死,还是选择别的道路呢?”
    吕布陷入了纠结之中。
    “我直接投靠司空不行吗?”
    “司空要的不仅仅是吕君,还有丁原的军队,吕君要是不能把丁原的军队带过去,就不能证明司空需要吕君。”
    董旻摇了摇头,断绝了吕布的妄想。
    吕布长叹了一口气。
    “丁建阳任命我做主簿,对我非常亲近,我能有今天,多亏了丁建阳的提携。”
    “司空会给你封侯拜将,给你荣华富贵,你会有更美好的明天,而不是止步于今天。”
    董旻的话一字一句敲击在吕布的心头。
    利益和情意,吕布心中的天平不断地摇摆着。
    然后,稳稳的坠在了利益一方。
    没有前途的执金吾,死。
    前路光明的朝廷三公,生。
    这个决定并没有吕布想象中的那么艰难,甚至做完之后,吕布还觉得有些轻松。
    吕布一口气把杯中酒喝干。
    “司空会给我封侯拜将吗?”
    “当然。”
    吕布一拳捶在了自己面前的案几上。
    “我知道了,明天,我会去见司空,带着丁建阳的头颅。”
    “司空会静候吕君到来。”
    董旻知道此事已经成了。

一百九十二 图穷匕见
    就在董旻和吕布商量解决丁原的时候,董卓又带着某种目的宴请了袁绍以及原先大将军府的一群大将军的故吏。
    宴会之上,大家本来愉快的喝酒谈天欣赏歌舞,结果董卓忽然提起了要废掉刘辩,改立刘协的事情。
    宴会上热闹的氛围顿时一滞,感觉空气都凝固了。
    袁绍原本就有些闷闷不乐的,一听这话,更是觉得不可置信。
    “董公方才说什么?”
    “我说,当今天子不是可以承担社稷的君主,我认为,大汉多事之秋,不能将国家重担放到一个会嚎啕大哭的天子身上,我们应该另择贤君。”
    董卓面色平稳,带着微微的笑意,不紧不慢的将这句话说了出来。
    袁绍当时就感觉这句话不该是从董卓嘴里说出来的,董卓绝对不可能想到这件事情。
    唯一的可能是……
    袁隗!
    叔父,你到底要干什么!!!
    “这件事情太大了,我认为不能在这里谈论。”
    袁绍放下酒杯,使劲摇头。
    “那应该在什么地方谈论,难道要在当今皇帝面前谈论吗?你不怕皇帝哭出来?”
    “董公!慎言!那是当今天子!”
    袁绍很生气。
    “很快就不是了。”
    董卓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口喝干,而后一脸玩味的神色盯着袁绍。
    袁绍立刻就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这件事情是袁隗要做的,董卓只是他推到前台来的打手!
    “事关重大,不能听凭董公一人的说法,至少,也要有袁太傅和卢太师参与!”
    袁绍只能退而求其次,打算这边先糊弄过去,回去仔细问问袁隗到底想要干什么。
    董卓答应了,答应明天将这件事情在朝会上向袁隗还有卢植宣布,询问他们的意思。
    酒宴过后,袁绍立刻飞奔到了袁隗府上,找到了袁隗。
    “叔父到底要做什么?要废立天子吗?咱们废了那么多的功夫好不容易扶起来的天子,难道要废掉吗?”
    “那是何氏册立的天子,与我袁氏何干?”
    袁隗冷漠的看着袁绍:“本初,咱们需要的,是一个孤零零的天子,一个不会违背我们的意思的天子,一个没有任何外援的天子,刘协,是最好的人选。”
    “这……”
    袁绍显然有些难以接受:“废立天子,那是天大的事情!叔父,为何啊?”
    “就是因为刘辩有母族,可以重立外戚,而刘协没有母族,是孤家寡人。”
    袁隗转过头去:“皇帝,就该是孤家寡人,在宫里待着就行了,剩下的,应该由吾辈来完成。”
    “叔父!伊霍之事,遗祸后人,您怎么能那么突然的就决定呢?而且还把兵权交给董卓,董卓不可信!那是个纯粹的关西武人,和咱们不是一条路上的人!”
    “你在训斥我?”
    袁隗一转头,冰冷的视线直指袁绍的内心。
    “不,我没有。”
    袁绍愣了一下,连忙摇头。
    “袁绍,记住自己的身份,你是庶出!不要以为过继了,就能改变自己庶出的身份!”
    袁隗忽然怒气勃发的大声斥责袁绍。
    袁绍的瞳孔一缩。
    童年的噩梦,再次弥漫在了心头。
    “给你身份地位,是让你替袁家办事,不是让你僭越的!此事就这样定了,你做好你的司隶校尉,别的什么都不要管!哼!”
    说完,袁隗一甩衣袖,离开了。
    留下袁绍一个人站在原地,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站在原地,袁绍的双手渐渐紧握成拳。
    就在这一瞬间,他做出了一个极为艰难的决定。
    八月二十九日晚,袁绍丢下了自己的符节,带着司隶校尉的印绶,以及逢纪、许攸两名追随者,以及一些愿意投靠他的雒阳游侠,悄悄离开了雒阳,向河北冀州而去。
    第二日,八月三十日,拂晓时分,一个健壮魁梧的身躯站在了董卓的司空府门口。
    开门的门人一眼看到了这个健壮魁梧的男人,大惊失色。
    “五原吕布,求见司空!”
    门人连忙派人回去通传。
    董卓因为要做的事情太大,内心激动,且不安,一也未曾合眼,而且也一点都不困,这时候正在艰难的等待着,忽然听闻家中仆人前来报告说有人在门口,要见自己。
    来人叫做吕布。
    董卓大喜过望。
    他连鞋子都没穿,就光着脚跑出了府门,一眼看见了吕布,还有他手上拎着的东西,脸上喜色更甚。
    “丁建阳之首级在此,执金吾所部兵士,全部归顺董公,从此以后,愿为董公效犬马之劳!”
    吕布直接跪在了地上向董卓效忠,董卓大为喜悦,哈哈大笑。
    可怜的丁原,连发生了什么事情都没搞清楚,就死在了自己最信任的吕布的手上,脑袋化作了吕布向上攀登的阶梯。
    丁原手下的三千余名并州士兵自此归顺董卓,包括原先属于何进麾下的张辽所部,也因为出身并州,而跟着吕布一起投靠了董卓。
    其后,吕布被封为骑都尉,掌管董卓麾下的骑兵,并且和董卓结成父子之谊。
    而张辽则以北地太守的身份,在吕布军中乃至在董卓军中保持一定的自主性。
    自此,算上昨天已经离开雒阳的郭鹏,整个雒阳就再也没有其他成建制的可以对抗董卓的军事势力了。
    这个消息目前还不为人所知,不过很快,就会被人知道了。
    稍晚些时候,原本不是今天要召开的大朝会忽然宣布召开,公卿百官们立刻急匆匆的集合到了宫门口,准备参与这一次的大朝会。
    等大朝会开始的时候,董卓第一个站出来第一个向皇帝汇报的第一件事,就差点让一些朝臣被吓得跌在地上。
    “执金吾丁原意图谋反,要对陛下不利,老臣已经将其处斩,为了确保陛下的安全,老臣会亲自为陛下挑选合适的执金吾,确保不会再一次出现丁原这种乱臣贼子!”
    董卓一句话不仅吓到了刘辩,也把坐在刘辩身后的何太后吓个半死。
    何太后的确和袁隗预测的一样,忧虑自己没有执掌兵权的靠山,袁氏的人都不可靠,所以她接触了丁原,就在刘辩回宫之后,她召见了丁原,向丁原寻求帮助。
    丁原不是袁氏故吏,而是何进信任的人,是何进何苗死后她唯一可以指望的人了,丁原满口答应会豁出性命保护她,结果何太后万万没想到,丁原真的豁出性命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
    何太后满脑袋混乱,满朝大臣也是满脑袋混乱,卢植尤为如此。
    昨天郭鹏才刚刚走掉,今天董卓就把丁原给杀了,吞并了丁原的部众。
    自此,除了袁术的虎贲军之外,全雒阳的兵马都掌握在了司空前将军董卓的手里。
    袁术也是袁家人,董卓也是袁氏故吏,全雒阳的兵力都执掌在了袁氏的手里,在袁隗的手里,袁隗掌控了局势!
    图穷匕见,袁隗到底要干什么?
    不少人看向了卢植。
    要论身份地位权力,目前来说,卢植是唯一说得上话的人。

一百九十三 被登基的刘协
    卢植的处境,其实也并不好。
    昨天,郭鹏还在雒阳,手上还有三千幽州兵,如果郭鹏还在,以卢植弟子的身份,多少还能与袁隗董卓抗衡。
    但是现在,郭鹏被任命为青州刺史,走了,卢植孤立无援,又有何用?
    卢植开始有了不祥的预感。
    他开始怀疑,袁隗的用意可能不仅仅是掌控朝政那么简单。
    而后,董卓的行为告诉卢植,他的预感是对的。
    “普天之下,最大的道理,是天和地的道理,然后才是君臣之义,最后,天子才能代天布政,而当今皇帝,懦弱无能,不能制止朝廷动乱,动辄嚎哭,退缩,这样的天子,能承奉宗庙吗?”
    董卓一句话说的满朝文武目瞪口袋,坐在大殿上首的刘辩和何太后更是被惊呆。
    “昔日太甲作恶,伊尹放逐太甲,三年后才迎他回来执政,海昏侯为帝,二十七天做了一千多件恶事,霍光不得已而废之,都是为了宗庙传承而考虑,不是为了别的理由,
    现在董某没有私心,只是想为大汉江山做点事情,尽到为臣的本分,当今天子懦弱无能,实在不堪,董某想要与诸位一同奉陈留王协为新天子,诸位觉得如何啊?”
    董卓堂而皇之的标榜自己的『公心』,让文武百官觉得有些荒唐。
    废立天子,你是认真的吗?
    董司空?
    “荒谬!”
    预料之中的,卢植站出来了。
    “董司空,天子登基不过四月,尚未亲政,什么事情都没有来得及做,任何错误都没有犯,错的是宦官,是故大将军,而不是天子!你有什么资格,有什么理由要废立天子?!”
    卢植对着董卓一顿怒斥,怒目圆瞪,让董卓非常生气,但是也有些担心,担心卢植会带动朝臣们一起反对,让他下不来台。
    他不由自主的看了面色沉静的袁隗。
    嗯,董卓有了底气。
    “卢太师,国家危难之际,需要的是坚强的天子,是可以让文武信赖的天子,而不是一个遇到什么事情就知道哭泣的天子!”
    董卓一伸手指向了被吓得泪流满面瑟瑟发抖的刘辩,卢植一眼望去,满脸的愤怒顿时化作了无奈。
    任何道理卢植都能和董卓辩驳,唯有天子性情软弱,这一点,卢植实在无法否认。
    “天子年幼,正是需要我等作为臣子匡扶的时候,这个时候不选择匡扶天子,反而要废帝,董司空,你到底安的是什么心?!”
    面对卢植义正言辞的驳斥,董卓有些理屈词穷,不知道该用什么大义名分来反驳,只是一直强调天子懦弱,不能服众,却无法压过卢植的气势。
    最后,董卓有些恼火了,失去了耐心的董卓发怒了。
    “你不问我同不同意,且问大汉的军队答不答应!”
    董卓一声令下,大殿之外忽然涌现出了一排一排黑压压的穿着盔甲手持长矛的士兵,领头一员武将穿着雄壮的铠甲,气势十足,充满了压迫力。
    领头武将正是吕布。
    满朝文武中不知情的人大惊失色。
    何太后和刘辩被吓得脸色发白。
    “董卓!你敢私自带兵上殿?!”
    卢植大惊失色。
    “这是人心向背!卢太师,你若不愿意,也可以带兵上殿啊!”
    董卓冷笑。
    卢植紧咬牙关,愤怒地看着董卓,又看向了一脸没事儿人似的袁隗。
    “袁太傅,事已至此,你不说些什么吗?!”
    卢植愤怒的朝袁隗怒吼道。
    事已至此,袁隗的确该上场为这件事情做个总结了。
    “是啊,事已至此,卢太师,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人心向背已经十分明显了,天下人都愿意看到的事情,我们还怎么能阻止呢?”
    袁隗高声向下首的文武百官们询问道:“谁反对当今天子逊位于陈留王协?”
    没人做出反应,每一名官员都低着头,不言不语。
    有些神色自若,有些面露痛苦之色,有些面露犹豫之色。
    袁隗一连问了三遍,没人敢站出来。
    于是袁隗看向了卢植。
    “卢太师,你看,这人心所向,不好违背啊,你一人的看法,和满朝文武的看法,孰轻孰重呢?”
    “袁隗,你……”
    卢植深吸了一口气:“四世三公,深受大汉恩德的汝南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