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走一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日本战国走一遭- 第2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尽知道!只是不甘心…………”老岳父睁开眼。
 “论家门,本家是天下第一流。论兵马,雄师五万众。居然要这般与天下失之交臂,不甘心啊不甘心…………”
 “时也势也,为之奈何……”小平太也感叹一句。
 “宰相公仙去之前,待你何说?”
 “当保山内家门不堕,当扶太郎殿下基业!”
 山内义治临死前的一幕幕涌上心头,仿佛还在昨天,人家临死之前死死地抓着小平太的手,说的尽是掏心窝子的话。如今一想,小平太一股别样情绪涌上心头,差点流下泪来。
 “明知不可为……”(细川春宫双眼直视着小平太)
 “可还是偏偏要为之!”
 “兴复源氏,还于旧都!”老岳父用尽全身的力气,大声的说出这句话。
 守在屋外的家人,以及其他人等,听到这一句大喊,不顾仪态,涌了进来。
 话音落下,众人奔至,细川春宫最后一丝精神消散。勉力睁大的眼睛慢慢闭上,人的气息转瞬间消逝于无形。
 “父亲!”阿绫不顾仪容扑了上来。
 一时之间,家中众人全都嚎哭起来,再也掩饰不住。
 山内氏原笔头家老,连判众,细川春宫大夫通显逝世,享年六十七岁!
第624章。15。又陷祸乱深泥潭
 细川通显,多么响当当的名字!
 若论及信州山内氏的智囊,连扶三主的细川春宫大夫通显必然是第一位的!
 纵使如今有小平太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但是在普遍的认知中,能谋善断,有大局观,有天下之视角的的细川春宫还是稍胜一筹。
 小平太自己心里清楚,论智略,老岳父的本事绝对在自己之上。
 他自己是穿越来的,大势变化门清儿,而老岳父是凭借各种消息,自己推断出来的。两个人同样都判断织田信长能成事,老岳父的本事不用多说。
 这位去世的消息放到左近各大名的案头,无一人不是暗自长舒一口气。
 又熬死了一个老神仙!
 但是对于山内氏自然是大损失!山内太郎不仅是为他风光大葬,还设法向朝廷追赠哀荣。
 “一年之初,一事未成,先损大将……”小平太在家里和纲良叔父对坐。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虽然如此,但春宫委实可惜了!”纲良叔父过了四张以后精神也开始不继,冬天一样畏寒。
 “好在家门承替无虞,采女必不会堕了信州细川氏的名声!”
 “确实如此。”
 这时候天松院,也就是山内义治的遗孀,小平太的妹妹,二十几岁就开始守寡的未亡人,牵着她的儿子,也是山内义治的幼子,山内义胜幼弟,姊小路治五郎出来。
 小孩子虎头虎脑的,过了年正好八岁。虽然是跟着自己的妈妈生活,但是见到外公的时候还是要称一声“父亲”。
 这个孩子还是很讨小平太和纲良叔父喜欢的,毕竟只有健康茁壮的男孩才能继承父兄的基业。战国武士一生奋战,所图的也就是家门不绝。
 “大兄!”治五郎跑过来,恭恭敬敬的给小平太行了一个礼。
 “恩,治五郎真是乖巧懂礼。”
 至于天松院,小平太和她只是略略点头而已。终究是先代宰相公的未亡人,小平太总归要避避嫌。谁叫当初纲良叔父还想着撮合两个人,好继承村里那二三百亩地的祖产。
 时移世易,天松院虽然归家,但她这辈子也不可能改嫁,只能青灯古佛为山内义治一辈子诵经度过余生了。
 几个人随意聊了几句,开春之后,织田信长很有可能就会以足利义昭的名义要求山内氏出兵从征朝仓氏。
 这件事没有什么办法拒绝,毕竟足利义昭的面子不好拂。再者山内织田的盟约还要继续下去,守望相助是应有之义。
 如今甲斐骏河初定,山内家在尽力避免一切战事。暂时甲斐这个无底洞,还不能够提供军役,甚至还要山内再投入几千人维稳。
 上杉谦信今年是肯定要继续走马关东的,山内家也就准备支援个万把人意思意思。算上支援信长的万把人,两边扣一扣,山内机动兵力剩不下多少了。
 要是北条氏直亲自往甲州口来,山内家甚至兵力还会捉襟见肘。这位大哥可是武田信玄的正牌女婿,在甲斐固然不可能一呼百应,但是搅起一阵风雨还是轻松的。
 据说北条氏直小小年纪已经与武田氏之女有喜,如果是个男孩,抱过来继承武田家也完全符合战国继承法。
 总之不得不防!
 不久后远江一万众去征朝仓,纲良叔父作为远江的旗头,肯定是要赶去的。所以小平太也和他多提了几句织田信长的脾性喜好之类的事情,出阵参战总会打照面,不要再恼了信长,平白无故让信长不爽。
 说了一阵,两个人都乏了,也就准备散场。外面咚咚咚咚的脚步声传来,按细川春宫的话说就是这么“刚猛”的脚步声肯定是他儿子细川采女。
 这时候,细川采女过来能有啥事?总不会是织田信长狮子大开口,要山内出二万人吧?那真就是过分了!
 “二位,越后传消息过来了!”
 “管领这么早就决定出阵了?这次是往总州去还是武州去,要本家协力所少人马?”
 纲良叔父和小平太刚刚还在谈这事情呢,上杉谦信这边也就只要万把人意思到了就行,不用太多,撑撑场子就行。
 “不是不是,下越本庄城主本庄越前守繁长起兵叛乱啦!”
 “什么!”两人同时大惊。
 “不光如此,庄内的大宝寺氏已经与之连携起兵,鮎川盛长、色部胜长、▽g氏、新发田长敦、五十公野重家等人都出现了动摇!”
 “管领怎么应对?”小平太往前靠了两步。
 “尚未动兵,会津芦名氏之部将小田切孙七郎已经统率四千众向中越古志郡开去,中越大扰,古志十郎已经向管领殿下求援!”
 “这!上野什么动向?”
 “尚未有消息!”
 “越中呢?”
 “亦未有消息!”
 以小平太的预感,这肯定又将是一个烂仗泥潭。战国时代就是这样身不由己,被左右牵连着卷进一个又一个泥潭。
 纲良叔父沉思了一会儿,嘴里反复念叨了几句,大概是有了什么成算。
 “海津的高梨摄津守(政赖)有什么消息传过来吗?”
 “也未有!”
 “那便不必要太惊慌,上野箕轮殿守城绰绰有余,一时半刻,就算北条倾国而来,也能坚守。只要海津殿下出兵,管领敉平越后不难。”
 “难,很难!”村上义光又找了进来。
 几人齐齐转头看向他,既然村上义光说难,那么高梨家肯定是出了什么事情,不然不会这样。
 “海津城如何了?”
 “高梨兵卫(秀政)年上染了风寒,总不见好,高热十余日,前日突然去世!”
 “高梨兵卫急死?这!”小平太一时之间竟不知怎么说才好。
 “海津城内骚动?”
 “是的,御家骚动,高梨摄津守亲自出面正在安抚!”
 这是什么鬼局面,高梨秀政平时身体很好,按照小平太的记忆,他最多也就三十八九岁,怎么说感冒就感冒,最后居然就这么突然去世了。
 高梨家这不就短时间内动弹不得?年近七旬的高梨政赖今天不知道明天,谁知道那天就突然伸腿。
 上杉这局面何止是有点急,山内肯定是又要进泥潭了!
第625章。16。洛阳险讯天下动
 (因涉政屏蔽,本章标题实际为洛阳有警天下动。)
 山内家担心要陷入泥潭,织田信长则已经陷入泥潭!
 在岐阜过完新年以后,织田信长马不停蹄去往洛阳,一方面作为幕臣向足利义昭恭贺新年,一方面也是希望足利义昭赶紧下一道御教书给他。
 内容当然是朝仓义景作为幕府相伴众,足利义昭屡请不来,目无将军。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家都是室町幕府征夷大将军的臣子,你朝仓义景居然敢不听话。
 这就是挟将军以令诸侯的好处!
 大义在手,天下我有!
 足利义昭犹豫再三,毕竟朝仓算是一支比较支持幕府的势力。而且朝仓氏如今雄踞越前若狭两国,又有敦贺小滨两港,其实力绝对评得上二十五万贯的大大名。
 说句难听的,足利义昭看织田信长一路顺风顺水,势力和滚雪球一样膨胀开来,终于心生警惕!他要的只是一个拱卫洛阳的有力大名,而不是一个混一畿内威胁君权的枭雄。
 你织田信长可以和我分权,这个我足利义昭心里早就有数了。但是你要篡权就不行了!
 如果有一个庞然大物一样,沿袭五代,根深蒂固的越前之雄似中天悬剑一般,高挂于近江之上,随时可以自江北冲来。那足利义昭就有办法玩制衡,玩协调,他就有机会从中扩张权势,增加声望,聚拢君权。
 如果朝仓和北畠一样,变成了织田信长的弟弟之邦,虽然表面上支持幕府的势力在增强,可是实际上只是织田信长的实力在增强。
 这回不管明智光秀怎么劝说,足利义昭终究是没有松口,只是含混的下了一道御内书给朝仓义景。这还不是给织田信长的,内容也只是要求朝仓义景让武田元明归国就任若狭守护职。
 织田信长据说当时极为不悦,他一再向足利义昭保证,绝对不会断绝朝仓氏的家门,还允许足利义昭派遣使臣一同参阵,作为监军,保护朝仓氏的家属。
 但是足利义昭还是不肯,信长无法直接出言逼迫,这是他拥立起来的将军,他不能自己去打自己的脸。
 最后双方的协商自然不欢而散!
 不过好歹御内书明发天下,足利义昭确实命令朝仓义景放武田元明归国。这个借口虽然不如直接讨伐不臣之朝仓差上许多,但是也可以利用了。
 之前联络的对朝仓的用兵的各路人马也可以动员起来,织田信长虽然没有完全达成所愿,但投降他的西若狭众还是可以用为大义和前驱。
 正当织田信长回到岐阜,准备联络山内氏以及三河松平氏之时,异变陡生。
 足利义昭看出来织田信长一路席卷,别人难道看不出来?之前退保四国阿波的三好三人众,眼看着织田信长的实力愈发庞大,而他的势力并未有多少增加,很有可能就此要逐步没落。
 索性心下一横!
 起兵!
 信长刚到岐阜就得到了三好三人众在兵库和越水登陆消息,按照道理来说,他们应该率先攻击芥川山城和胜龙寺城,以打通进入洛阳的道路。
 可是三好三人众仗着兵强马壮,兵力超过一万五千人,完全不在意沿途的各座支城,而是直驱洛阳!
 触不及防之下,足利义昭只能聚集起不足二千人的奉公众在本圀寺进行殊死抵抗。战局一度危急,甚至传出足利义昭已经讨死的消息。
 洛阳大警,天下震动!
 和田惟政先率和田众拼死来援,明智光秀与细川藤孝也率奉公众用命前驱。没多久河内若江城主三好义继听到大舅哥遇险也起兵去救,战事激烈至极。
 等到摄津守护伊丹氏、池田氏、丹波守护职波多野氏倾力来救,三好三人众还是没有攻克本圀寺,四方大军数量上虽然还不及一万五千众,但是也差之不远。
 织田信长闻讯也率领美浓之众二万人星夜来援,最终足利义昭化险为夷,逃出生天。三好三人众率军撤退,并盘踞摄津,时刻威胁京都。
 得了!织田信长啥事也别想干了,和三好三人众打烂仗去吧!
 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袭击,足利义昭的身心受到巨大的刺激,随即下令织田信长为他出资修建一座新的,能够驻兵万人并有相当防御力的御所。
 织田信长一方面理亏,一方面也确实需要保护好自己手里这张王牌。
 于是以明智光秀为总奉行,细川藤孝、村井贞胜、一色藤长、木下秀吉四人担任取次,重修御所。不仅要求修建宽阔的水堀,还修建了远胜以往的石垣和石灰壁,由于在洛阳修建天守并不合适,于是改为修建三重板塀的御馆。
 在足利义昭的一再加码之下,御所的修缮不断增强。加上织田信长吩咐过。修御所这事情他确实疏忽了,所以由着足利义昭,足利义昭想怎么修就怎么修,不论花多少钱都没事。
 工程的浩大一度达到上万人,而织田信长则亲自统兵去往摄津中岛地方,堵截三好三人众的退路。并与三好三人众对峙,设法消灭这股跳到台面上反对自己的强大势力。
 自然而然,织田信长没办法去打什么狗屁朝仓了。他只能在摄津和三好三人众反复争夺,浪费宝贵的时间。
 而他联合足利义昭发来的御内书,内容自然也就从发兵一万五千之众往征朝仓,变成了精选旗本常备二千有力之众前往御所,护卫奉公众死伤惨重,没有居城御馆,也没有足够兵力的足利义昭。
 足利义昭附带了一份私信,请山内家支援他一千贯,他暂时没钱使了,当然山内愿意多给一点也很好。
 不用出大军,只要给二千人上洛警戒,顺带再贡献一千贯给公方开销就完事了。
 这对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