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拱义愤填膺的说着,情绪十分激动,在书房里乱转,如同关在笼子里的老虎。
“我早说过不要这样明目张胆的活动,万万使不得,现在到好,我成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我什么事都没做,反到落了一身骚,真蠢哪!”
他向管家咆哮着。
折腾了好长一会儿,闹够了,该发的火都发了出来,他又把矛头指向冯保,说:
“冯保啊!冯保,肯定是你来的这一招。你小子也太损了,好狠毒呀!”
高拱又问华南虎:
“那个道人是谁,是从哪里来的?你们找到没有?”
华南虎见问他,连忙回答说:
“开始追了一阵子,后来一转弯就不见了。我们找了一上午,几乎搜遍北京城也没找到踪影。真***奇怪了!茶楼的那些人,好像都是锦衣卫。不然在大庭广众之下,这个道士敢如此放肆。字条又在一夜之间满城皆是,可以断定决不是一个人所为。”
“华南虎”看高拱的脸色变化又止住话头,不再往下说。
高拱想发怒,转念一想,他是请来的客人,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不能像对待家人一样,忍了忍,和蔼地说:
“好了!不再提它了,以后小心就是了。我有些累,你们出去吧,以后留心点,干好各自的事情。”
他感到头疼欲裂,事情进展如此不顺利,让他很灰心,情绪也很悲观,感到人人都在与他作对,就连老天爷也在与他为难,成功地希望越来越渺茫了。
………………………………
50、峭壁清流,茂林幽馆
天寿山坐落在延庆县境内,位于北京西北约40多公里处;是明十三陵的一个组成部分。'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超多好看小说'在这片方圆约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里,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明代13个皇帝的陵墓,后人称为明十三陵,现在是旅游的一个不错的去处。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山势蜿蜒,虎踞龙盘。
隆庆皇帝在一次巡游时,偶然路过发现这里环境不错就对身边人说,将来在万年之后可停棺与此,长眠在山水之间。以青山翠柏为邻,花香鸟语为伴,是一个祥瑞的归宿。
张居正一行到此后,即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白天,张居正领着礼部、户部、工部的官员、司礼监太监和许多占士、巫师、风水先生约四百多人,在山上,山下,湖边,上上下下,东跑西颠,四处忙活。
占士、巫师、风水先生、道士们在山谷中四处勘探,观看龙脉的走向,测山谷的凶吉,寻找吉**。 q i s u w a n g 。 c c ' 奇 书 网 '
这里地处偏远,与世隔绝,少有京城的消息。张巨正也挂念着京城里的事。冯高争斗已不只是他两人的事,关系到大明王朝的兴衰存亡,也将决定着张居正的命运。在稍有空闲或躺在床上,他不由自主地想着,心里念叨也不知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忧心忡忡。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张居正此刻正站在山巅之上,俯看着眼前美丽的景色,感叹大自然的造化神奇,创造了如此美好的秀美风光。山下,苍松翠帕,层峦迭嶂,起伏不定,犹如一层层起伏的波浪;绿树丛中,楼台庙宇依山势而建,金碧辉煌,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难怪明朝的历代皇帝都选择在这里长眠,他们要在死后回归与大自然的怀抱,融入大自然之中继续他们的美好生活。
他虽然合理地躲避了这场政治斗争,远离斗争的漩涡,但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躲到在深山里,远离着朝廷的政治中枢,如聋子瞎子,对京城里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其难受程度可想而知。他急切地想知道朝廷里发生的一切事情。
这几日,他每天领着几百人在山里转来转去,虽然很辛苦,但实际工作都是那些巫师、道士们去做,只是在他们有争议时才定夺定夺并没什么大事。身在曹营心在汉,他的心思早飞到京城里去了。
天寿山确实是个好地方,群山耸拔,龙翔凤舞,自天而下,其旁诸山,则玉带、军都(二山)连环怀抱,银山神岭,罗列拱护,势雄气固,是燕山山脉的精华所在。古本《葬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又曰:“深浅得风,风水自成。”
道士们为隆庆择选了好几处陵址,张巨正都没有看好,认为风水不佳。它关系到大明的千秋大业,世代相承,万万不能马虎。一处在石门沟,坐北朝南,方向不宜,且堂局狭窄;其它几处要么位次参差,要么砂水倾倒。还有两处,风水师看来都说是上佳的风水宝地,一处是形龙山,风水师的评价是主峰高耸,诸山拱抱,河水绕脚,众水来贺,形如出水莲花,案似龙楼风阁,明堂开亮,辅弼森严,堪称至尊至贵之地;另一处是小峪山,十分符合风水宝地格局,山脉主势尊严,水星行龙,金星站**,左右四辅,拱顾周旋,明堂端正,砂水有情。
他比较同意司礼监的意见,定在西南翠屏山下,一个叫九龙池的地方,“峭壁清流,茂林幽馆”。在群山环抱之中,背靠天寿山的主峰,东西四括,将整个陵区围成一座天然的大庭院。正门开在南端蟒山,就是现在的蟒山森林公园;虎峪山就是现在的虎峪自然风景区,嵯峨于两侧恰似一龙一虎在守卫着大门,符合风水上的左青龙、右白虎的地势理念。
张巨正并不急于表态,还没到定夺的时候,他想等争斗有了名目再定也不迟。这些话不便明说,就任由这帮人在山里乱转悠。
这时,太监领着一个人上来。由于离得太远,模模糊糊看不清楚,那几个人正费力地向山上爬。等来人走近一看,认识此人,是冯保身边的一个小太监,名叫张诚。意外相逢,激动万分,毕竟京城里来人了,肯定会带来一点朝廷的消息。不过,他心里也在打鼓,有点忐忑,是不是朝廷里发生什么大事?
张居正想着快走两步,由于是下坡走的有点快,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太监们快跑两步把他扶起来,检查一下,歪脚了。张巨正忍着痛坐下来,着急的问张诚为何而来。
张诚恭恭敬敬的回答说:
“我是奉太子之命来看望大家的,各位辛苦了?这里风大,我们还是到房间里说吧!”
说完,就和众人一起搀着张居正慢慢回到临时住处。
………………………………
51、游山玩水避开争斗
等张巨正坐下,张诚严肃地说:
“慈圣皇太后口谕:张大人为先皇寻找龙**劳苦功高,哀家和太子非常感激,希望张大人一定要保重身体。”
接着又宣太子的旨意:
“赐先生黄金五十两。”
宣旨完毕,张居正谢恩后,张巨正又详细地介绍了京城的情况,汇报了朝廷里的动态,说:
“冯公公让我向先生请教一下对目前政局的看法,特别是对高拱的看法。”
张居正沉吟了一会儿说:
“他这个人为人傲慢自大,刚愎自用,喜欢专权,迷恋权力。要说谋反恐怕不大可能?他没有这个胆子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顶乱臣贼子的名声。一个聪明绝顶的人,怎会做这样的蠢事?”
张诚从怀里掏出一张字条,字条上的内容在京城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张居正看过字条,脸上没有露出来任何表情,心里一笑,这是在给高拱栽赃。如此以来,高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乱臣贼子之名戴定了。他不由得佩服冯保的政治手腕,也有一点内寒。他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以后可要注意一点了。他对于高拱也算仁至义尽,多次提醒他与宦官争斗没好果子,还要争得你死我活,自作自受,现在谁也没办法救他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哇!”
张诚笑着说。
“你说得很对,他已经位极人臣,应该知足。但迷恋权力,贪得无厌,肯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张诚又汇报说:
“现在京城里乱得很,高拱找了几千个武林好汉把城里弄得乌烟瘴气。眼下的时局太难了,全靠冯公公一人苦苦的支撑着!”
张居正不无担心地问:
“冯公公还好吧?他可要注意身体啊!太子怎么样?有没有危险?!”
张诚回答说:
“宫里情况还好,太子和公公一切都好。有大量的锦衣卫保卫着,那些武林好汉还没有形成大害。太后已下令调戚继光将军接管九门和西山大营,应该不会出什么大事。”
张居正说:
“好!好!那就好!有冯公公的精心安排我就放心了。这段时间冯公公辛苦了!”
他略微停了一下,又接着说:
“回去告诉冯公公,让他再坚持一下,等太子登基后一切都会好起来。朝廷的事让他放手去做,胆量再大一些,动作再快一点,果断的处理一切,千万不要贻误战机。”
张诚说道:
“谢谢大人的关心和提醒,我回去后如实地向冯公公汇报。皇后让我问大人何时回去准备太子登基的事情?”
张居正已经猜到张诚的来意,朝廷里的斗争形势还不太明朗,还不是时机,就苦笑着说:
“先皇的仙**还没有定下,这件大事还没有完成,我寝食难安,坐卧不宁啊。这几天,我的身体又不太好,好像是中暑加上老病复发,一时回不去。这样吧!我抓紧把这边的事情定下来就回去,让冯公公多辛苦几天再坚持一下吧!”
“那也好!我回去向冯公公汇报,不过这边的事可要抓紧呀,别让大家等的时间过长。如果大人没有别的事情,我就连夜回去了。”
张居正回答道:
“好!请张公公慢走,老夫就不远送了。”
张居正与高拱为故裕邸旧僚,由于有张居正和孟冲的竭力推荐,才得以复出。高拱也很欣赏居正的政治才干,两人的关系一直很好。他居揆席,张居正又肩随之。高拱多与其他朝臣发生矛盾冲突,张居正独退然下之,从不介入。对于智谋出众的张居正,长期屈居人下是不会甘心的。退而不与争只是一种策略,高并不察知。隆庆五年,张居正为徐阶三子事讽言高拱。有人传言张居正受徐阶三万金贿赂,高拱不辨真假,严厉批评他受贿。张居正感到非常冤枉,异常愤怒,而高拱也疑曹大野之奏章受张居正指使。两人便开始有了矛盾,张居正逐高拱之念渐强,于是暗结太监冯宝,以借中贵力量图事。高拱骄傲自大,目中无人,专权专横,虽有夺嫡之心还是有理智的。他看不惯冯保,决心把他打倒与张巨正商量办法。张巨正连夜全盘告诉高拱的打算,官宦决斗由此开始,他却躲到一边装好人,看热闹,这应该是他人生的一大污点,以不光彩的手段谋取进步。
张巨正刚刚送走张诚,王宝祥就进来,关心地问他的身体情况,又问:
“大人真的要回去准备太子的登基仪式吗?”
张居正看着窗外被风刮动的大树说:
“山雨欲来风满楼,暴风雨就要来了!”
王宝祥没有理解张居正的话,接着说:
“我看大人还是暂时不要回去,两虎相争,鹿死谁手,还没有定局,还是再等等吧!”
张居正静静地听完他的话,微微一笑,说:
“不错!很有头脑,有你这个朋友我可以省许多心了。”
听张大人夸奖他,王宝祥有点不好意思了。白净的脸上烧得通红,象女人的皎脸一样漂亮动人。
………………………………
52、大战来临前三个权贵的心态
冯保近几日一直在紧张与兴奋中度过,不分昼夜为隆庆皇帝的丧事准备着,事无巨细都要过目,布置和检查着各种事项,不敢放过任何有可能出现的闪失。'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超多好看小说'这里边没有小事,件件事关重大,任何人都担不起这个责任。
让他高兴的是推翻高拱的计划非常顺利地进行着。陈皇后已颁旨让他任司礼监大太监,总揽后宫的一切大权。高拱虽异常气愤也无可奈何,外官对宫中的事是没有权力参与的。任职的变化使冯保在争斗中站在了上风。由于他的栽赃,舆论沸沸扬扬,都认为高拱是一个反臣贼子,皆曰可杀可诛。皇后已作出决定,等先皇葬礼一闭就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冯保按排东厂和锦衣卫的特务盯死高拱和他的同伙,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掌握之中。
尽管事情很忙,冯保在空余时间还不忘与梦蝶温存一番,研究下一步的行动方案,他这时的心情是“痛并快乐着。'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