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苦笑,还能怎么说呢?感情,这位崔家青年,他是早就知道自己等人的路线了,先自己一步入扬州,让民众来迎接自己,最令李泰纳闷的是,其怎么会弄出了个花魁大赛?疑惑地看了崔浩一眼并问道,后者也无奈地耸了耸肩。两人坐了下来,接着谈话。
“这个,我也不是太清楚,魏王大可放心,您有几位弟妹如此美人,且又关系和睦,我崔浩岂是会故意使什么美人计之人,这花魁大赛我亦不知何由。况且,这扬州,时常会有妓家的赛事,至于今春的花魁大赛,怕是她们自己愿意替魏王接风洗尘吧,还有么,就是感激魏王为其说话的意思吧”崔浩沉吟一下,然后慢慢地说道,不过,他的眸子却闪过一丝笑意。
听到他那么一说,李泰只得认命,显得十分无奈,但他是什么人啊,自然不会将这事放在心上,脑子一转,“那么,崔兄前来扬州,是为何事?”
崔浩优雅地喝了口茶,“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事,只是我崔家如此基业,自然会有一些经商之事,今次来扬州,仅是处理一些事罢了,不过,听闻魏王有意召开商业大会,不知确有其事否?”
李泰暗呼其消息来的好快,表面却肯定地点头;“确实如此,本王想对我大唐海上贸易等做一些调整、规划,令商人利益更有保障,还有对其中的风险、损失的一部分措施,好令更多人不会因商业失败而破产,也不会造成垄断等”李泰虽然说的含糊,但他肯定,崔浩还是会轻易明白,本来不愿意透露多少,不过,看来是难了。此刻,他却弄不民噶比其来此的含义,此际,正是他李泰与山东贵族等弄得最僵的时刻,而崔浩却来到扬州,是否大有深意?
崔浩表情停滞一下,随即笑意更浓,“如此甚好,为兄代表崔家,愿意参与此事,且愿意同殿下一起发起此事。殿下切务忘记,莺莺可是崔姓啊,而您,可是大唐王爷啊,陛下不正有两家联姻的意思么?”最后几句是轻声所说,但意思却很是明确。
李泰愕然,看来,自己早先就被崔家给算计了。
………………………………
第四章 与士族等交战再度开始
早在李泰与崔家家主等人接触之时,他们就已经发觉了这位魏王的不同,凭着崔家家主其大唐第一高门士族家主的身份、地位,其眼光自然不会差,很隐秘地看出,李泰将会给大唐带来一长变革。所以,早在那次土地问题之时,就已经在其身上下注了,毕竟,他自己心里清楚,自己等人的利益,还得靠李唐皇室来给,以前他们不敢动自己,那还好办,但是这位魏王,却似乎是有着什么依仗,才敢与自己等高门士族,还有儒家学子等大力作对,也不禁为将来有些担忧。通过崔浩发现崔莺莺是一次尝试,也是一次机会,所以才会破例认其,再者。这崔莺莺是否他崔家旁系,这除了他与崔浩,其他人亦未必可知啊。
送走崔浩之后,李泰来到内院,却意外地见到了一种后世极为名贵的花朵,不禁对崔浩的行为产生了好奇,他到底想要什么?
武媚娘几女原本在欣赏崔浩无意间弄到,又特地送来的郁金香。“殿下,您看啊,这花多美啊,花色艳丽,花茎挺拔,花枝奇特,花形犹如高脚酒杯,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花”菊儿捧着一盆郁金香来到李泰跟前,献宝道。
李泰接过,放到身前,凑鼻一闻,不禁微微叹息,“可惜现在才是初春,若是四、五月,那就花香遍院了,当然,**即香”
菊儿顿时一愣,小嘴一撅,“原来你都见过了,我还想让你吃惊呢?不好玩”
此时,武碧娘等人也走到李泰跟前,疑惑道,“殿下,您让我弄的花坊之中,也无此物,可您却又了解此花,这是何处的花呢?”
李泰微微一笑,不容置否,“我倒是不觉得此花怎样,晋《魏略》有:‘郁金香生于泰国,二、三月有花,状如红蓝四、五月**即香也’、‘伊有奇道,称郁金香’。”
几女都觉惊讶,这李泰居然如此清楚了解此花,而晋朝更是出现过此花,为何她们都不曾听闻?
对于她们的问题,李泰也是答不上来。一般人都以为郁金香是“洋花”,早期由欧洲传入中国。因为欧洲人对于郁金香花的偏爱是举世闻名的,荷兰、匈牙利、伊朗等国还把郁金香奉为“国花”。
香真正的原产地众说不一。许多国外的花卉书籍,把郁金香的原产地定在中国。他们说,郁金香的发源地是中国的新疆、西藏等地,通过“丝绸之路”才传到中亚及中东各地。中世纪时,十字军东征,郁金香才由中东传到土耳其。一位奥地利使节发现后,将郁金香根球带到维也纳种植。不久,有个荷兰花匠偶然看到了郁金香,又将它移植到荷兰。
唐诗《长安古意》就有:“乳燕**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唐书》也有:“太宗时,伽毗国献郁金香”之句。可见,在晋、唐时代,我国就已经有郁金香花了。
李泰沉吟了一下,“这个啊,花的发源地,我也不是很清楚,这玩意;也是偶然才见过的;你们既然喜欢;那下次就多引见一些好了;在王府和花坊中多栽植欣赏欣赏”
菊儿等四姐妹将那些郁金香去摆放到好,李泰几人坐了下来,崔莺莺首先开口,略带歉意“殿下,我们的行程,非是莺莺告诉崔浩的”
李泰露齿一笑,很有唇白齿红的才子、书生味道,不过,配上李泰那懒散的架势,怎么看都觉得别扭,“无妨,我知道不关你的事,看来,这崔家么,很早就盯上本王了”
几女略微诧异,都好奇地问起来,李泰将与崔浩谈话以及一些猜测淡淡道了出来,几人恍然大悟,崔莺莺更是有些尴尬,这事毕竟与她有关,因为怎样都会把她算在内。
忽然感觉手上一紧,原来是李泰握住了他的手,十分温柔地坚定道,“放心了,我知你”李泰再回头向着几女,“这事与莺莺毫无关系,是崔家一早就看出,本王有将高门士族彻底打压的想法,所以提前站离本王的对立面,况且,他们也清楚,这天下,终究是李家的天下”
武媚娘二人也十分理解地握住崔莺莺的手,“崔家是不怀好心,但这并不代表妹妹,就算妹妹真是崔家成员,他崔家顾忌门第声望,岂会相认?这不过一次做作罢了,目的是卖殿下面子,也向朝廷表示,他崔家非是不愿意与皇室联姻”
李泰冷冷一笑,“这些个山东、江南高门士族,打从心里看不起拥有北方胡人血统的关陇贵族,而我李家皇室亦是关陇一员。所以么,不管陛下怎么要求,就是打死他们也不愿意联姻,害得皇室子女只得与功勋、官僚子弟联姻,或者是关陇内部联姻,这是将这部分人更加联合起来,亲上加亲了,但也加剧了其与山东贵族的矛盾。本王是不敢想象了,等到将来,整个朝廷、关中之地,就是联姻关系,那么,到了最后,这上层贵族人人都血统相近了,皇帝的女儿嫁给谁呢?就是很多科举士族也是不愿意跟皇室联姻的啊。与其如此,还不如在初唐年间,就给我大唐的上层贵族来次大洗盘,我就不信了,我李家会斗不过他们,还怕得罪他们么?民心?不管是土地政策,商业政策等,哪个不是利民之事,这民心若是不偏向李家,还能为了这些个只注重门第声望的士族们来造反不成?”
三女互相看了一眼,才发觉李泰削弱他们的意念十分强烈,而这次来扬州首先进行商业保障等一系列尝试的行为,又是为了得到商人的支持,这天下的士农工商,除了与士族关系不好外,对其余三族,他李泰可是不余余力地大力扶持、重视。这样的话,若是真与士族发生规模巨大的冲突,也还会有那么多直接民间,深受陛下与朝廷关注的平民百姓的助力,虽然未见得如何,但民心却是巨大的能量啊。
李泰慢慢喝了口茶,轻飘飘地道,“这回我倒要看看,到底谁能胜,土地问题看似是他们退步,但很显然,其中很多一部分已经与太子达成协议,只需将来太子上位,就是还原他们失去利益或得到更多利益的时候。也是我跟吴王退出大唐舞台的时候,那本王就再在商业上做文章,将商人的能量发挥出来,让整个社会发觉他们那隐藏的巨大能量,再一次冲击士族。而很快的战争,则将是士族等的噩梦,因为他们将发现,他们那门第声望的观念,将在大唐不再适合,若不随波逐流,必将被大唐所淘汰!”
ps:各位若是有什么好的意见,请尽管提出来
………………………………
第五章 似是无情!
接着几日,李泰等人游湖扬州,皆为那美丽的早春风光而迷醉。
“真是‘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不知不觉,已经看过南方如此多景色,到过如此多地方了”李泰躺在游船上,头枕着武碧娘的大腿,正十分舒适地享受崔莺莺的伺候,差点就有睡觉的冲动,真有种一直过这般日子的想法。
武碧娘咯咯轻笑,凑到李泰耳边低声道,“那么,殿下,您这几日怎么还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呢?”
李泰微微一愣,随即笑了出来,“我这不是有感而发嘛。现在闲着无聊,莺莺,你不如唱首曲子来听听吧”李泰心情不错,不似几日前为大唐高门士族、寒门庶族等该如何拉拢,打压,处理等而烦恼,反正日子是过一天算一天,这是李泰所想的,等打仗了再说吧。
崔莺莺温驯地点点头,正要开口,此时,远处传来优美的歌声,几人互相看了眼,都倾听起来,歌声十分动听、婉转,有着江南女子所特有的温柔,令的几人不觉心生向往,想要目睹那女子的庐山真面目。
画舫慢慢地靠过来,歌声停下,一声清脆的声音响起,“请问,是否魏王坐架?”
武碧娘与崔莺莺看了李泰一眼,后者正要出声,却被李泰阻止了,做个禁声的动作,李泰小声道,“我已经嫌自己的生活不够平静了,不想再有什么事了,让我安心玩几天”
崔莺莺二人无奈点头,才出声道,“今日魏王不曾游湖,不知贵舫可有何事?”
那画舫安静了一下,刚才那明显是丫鬟的女子出现在外面,歉意且恭敬道,“既然魏王不在,那么打扰了,我家小姐并无他意,仅是仰慕魏王而已,如此,就告退了”
等画舫远去,李泰才松口气,他虽不是生来专心之人,且决非是见了漂亮女人就动心之人若说一个男人的至高境界,他李泰无疑已经达到,能令原来历史中的女皇帝死心踏地,他李泰自然是值得骄傲。很多男人心中都有个女神,那是属于不敢触碰的一类,而他能将女皇帝征服,那么,一般女子自然令其失去兴趣了,像崔莺莺等,若非意外出错,他是决不会与她走到一块的。毕竟,他不是救世主,不会说什么救一个算一个,不会学人家说什么佛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之说。对于佛,他只想问,既然您怜众生疾苦,那您为何还要创出如此愚民的思维,您的教义所害死的无辜百姓,何止千万倍于被您所拯救过的百姓啊!对着众生疾苦,您一直微笑,为何?是因为,您在笑,您这种为了自身利益,有利于统治阶层控制百姓的思想,如此受百姓信奉,很轻易地将您摆放在了救世救苦的神的地位,是因他们的愚蠢而笑吗?是因您所想要的地位,利益轻易达到而笑吗?
崔莺莺奇怪地问李泰,“殿下,这是为何?看得出,那位姑娘很有争夺花魁的实力,且更是因为得知道您在这里,故意前来,定是有什么事,你又何必如此?”
李泰摇头苦笑,“她的命运如何,我不想知道,更不想管,我大唐何止千万的风尘女子,莫非,都要本王去拯救,我们还是做好自己的事吧,只要等朝廷开始筹备援救波斯之时,立即回长安。(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而,相信日子不会太远了,这已是贞观十三年了,侯君集也该西灭高昌了吧,这次首次对西突厥的示威,接着,就看我大唐西出西域之时,这地处偏北的西突厥,是否准备阻拦了”
两女都无奈摇头,只有她们才清楚,这李泰决非是那种顾及一般平民百姓等其中个人生死之人,他可以牺牲其中一部分人的利益,成全大多数人的利益。即是说,十人之中,他甚至可以放弃二到三人的利益,而是重视那另外多数人就足够了。所以,在她们看来,很多时候,这李泰不仅是无情,更甚至是绝情!
不过,她们却决不会知道,李泰那后世的思想,处世态度,却是对大唐长远的最好抉择。很多男人穿越之后大呼小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