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逍遥王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初唐逍遥王爷-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做无奈道,听得李世民与李恪皆心里大摇头,这家伙,根本就是不管别人死活才对。

    “哦,青雀为何,如此确定,我大唐目前的土地上,还有如此多的利益可图?”李世民淡淡喝了口茶,心里盘算着什么,才问道。

    “这不难,关中,北方,多平原,但位于北面,农民种植方法有限。而南方,应该确切说是大唐以南的安南,此地适合种植双季稻。那么,青雀认为,我大唐南方未免不可,我大唐北方亦未免不可。在北方的一部分地区,我大唐亦可将小麦、稻按季节分开种植,这会使收成大大提高,尤其是江淮地区可大面积种植水稻。南方可在适宜地区种植双季稻,而且,在南方各大湖泊处有大量淤田,尤其利于水道等的种植。岭南多丘陵,但我大唐可以置梯田,亦是陂塘工程等,还有海塘与井灌等,至于这些个,以后再说吧”说了这些,李泰很不负责地拿起茶杯就喝,把李世民二人晾在了一边。

    “恩,如此说来,还却是可行啊,可是,光是开垦,扩大种植面积,还是不够的吧”李世民沉吟了一下,才问道。

    李泰笑吟吟地看了眼正思考着的李世民,才慢慢道“父皇说的一点没错,光是占有更多土地,这并不算什么,种植双季或两年三季等,也并不能如何。还请父皇引进安南等地的水稻种子,在我大唐种植,用新的品种带来更高的效益。另外,鼓励民间创新各种类的新的灌溉工具和农耕工具等,便于民间耕作,提高效益。另外,重视茶的生产,相信,不日,茶将彻底融入生活之中,成为生活必须品。而茶的市场,亦会十分广泛,将与丝绸一般,作为我大唐对外贸易的主流。当茶得到大力发展之后,朝廷也就能开始征收茶税了,这又是一大利益,是农产品的商业化”

    李恪则呆了呆,好一会才笑了出来,看得李世民莫名其妙,方才开口道“怕是四弟早有此意,恩,故而,特地兴起茶来,为的怕是,呵呵,怕就是这将来我大唐的茶税吧,怎么还有传闻,四弟是因为犯了错,才被禁止喝酒,只准喝茶的?当真是可笑,想来,四弟仅是以身做责而已,我大唐王爷,岂会被人禁酒?”

    李世民一听,立即也大笑了起来,为李泰的‘深谋远虑’而开怀,而李泰则翻了两个白眼,无语了。

    笑了一会,李世民才喘着气,遂道“先是用开垦荒地归私人所有,来迷惑那些个老东西们,也为我大唐子民扩大种植面积。其后,找个机会,随意从民间举出些例子,有农民土地利益受损,故而,对这些荒地统一丈量,再发给开垦的百姓、地主贵族等,这样子,地主贵族是分到了土地,不过,那数量可就,嘿嘿。其次嘛,引进外来良种,鼓励改进耕作、灌溉工具,增加亩产量,提高利益。若是再有不满声,也可以通过这来堵住一部分声音,毕竟,这利益,我大唐给了他们了”

    李泰与李恪对视一眼,皆笑道“父皇英明,确实如此”

    李世民摸了摸胡须,方才点头,“如此是好,不过,还得需要筹划等,而且,对于工具的改革,恐怕急不得一时啊,唉”

    听到这些,李泰立马脱口而出“父皇您就向全国百姓鼓励啊,发明新的农耕工具,有利于提高耕作的,一律皆赏,这样,还怕民间无好的工具出现吗?对于灌溉工具,依然如此。况且,我大唐境内,多的是能工巧匠,有的是奇技淫巧,只要朝廷征召,定有无数人才涌现出来,各类工具也应运而生,则我大唐农业,定能抬高几个层次。另外,父皇也可借此东风,将一些有才华的工匠留在长安,替朝廷办事,发明各类新奇工具,当然,也可以让其发明一些攻城利器,或许,哪天一不小心,哪位工匠发明了什么非常有利于我大唐作战的器物、杀伤性武器呢”

    原来还并不太热情的李世民一听,立即两眼放光,激动起来,手中的茶亦微微倾出不少,战争利器,那可是大唐最需要的啊,北方游牧民族,东北高句丽,以及西南吐蕃,西北突厥,那可不是大患,就是有威胁或者是必征之地啊。他李世民一生最大的愿望,能为大唐开疆括土,成就帝王霸业,超越那秦皇、汉武,封禅泰山,莫不过如此而已。名利二字,谁又能看得穿呢?若是不为名利,只光那经常冲撞他的魏征,早已被他给剁了吧。

    “青雀所言不错,朕甚是同意,确实值得征招大批工匠,研习各类工具,器械等,为我大唐将来之利益,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啊”抚摩着胡须,李世民感慨道。

    李恪则若有所思的与李泰对了一眼,一丝苦笑皆出现在两人脸上。虽然不同意好战必亡,但是,若是过多的战争,那也不太可取,且,大唐对于外族的国策,令李泰与深知其忧虑的李恪颇为无奈。而此刻,李泰心中更是想起,那远在中亚的波斯,如今定是战火连天吧,若说重要性,李泰当仁不让的会把波斯排第一,什么日本,高丽,游牧民族等,李泰皆不然。后世有诸多愤青,厌恶日本。但是,80后或80年代出生之人,大多玩着日本游戏,看着圣斗士星矢等漫画长大,听的也是索尼等的mp3,还有什么值得在那大呼小叫,将自己标杆为愤青呢?貌似,嘴里喊抵制日货的,大多,未必不是家中没有日货吧。对于这点,李泰是很庆幸,毕竟,自己前世,没有喜欢过日本的游戏等,对日本无什么好感,虽然从不把自己标杆成愤青,但骨子里却是个地地道道的厌恶日本的人,但仅限于近代的日本。

    近代之前,日本与清朝一般闭关锁国,是谁令其打开大门?是美国。近代以前,日本一样信仰佛教,也是中国儒家文化圈之一,是谁令其脱离?是美国。近代以前,日本的武士道,并不突出,尚且在沉睡,又是谁,令其武士道苏醒,且开始实行军国主义?答案还是美国。

    若是回到近代中国,若有能力,李泰定是第一个愿意将日本消灭的,但是,现在不同,这是穿越到的世界,他应该做更多。他要将波斯文明保留下来,融入大唐,掌控中亚。他要将拜占庭帝国逃往波斯的大批古希腊学者,以及其所带去的保留完好的典籍,带回大唐,将东方的儒学,与西方的古典文学融合,创造出新的,辉煌璀璨的新文明,新的适合大唐的文化。皆时,大唐不会因儒家,佛教等而思想意识衰弱(佛教自盛唐才真正奠定在中国的地位)而会更加强大。而将来,再也不会发生,西方文明、科技超越东方,打着拯救东方愚昧百姓的旗号,却在东方侵略的事实。

    届时,且不说,西方失去那些古希腊的典籍,还有没有文艺复兴的可能。且,就算是文艺复兴,那么他李泰一样可以让大唐来次更强烈的东西方文化冲撞,那火星撞地球般的热烈的文化冲突,交流,势必会为中国将来的发展带了无限利益,再也不会出现程朱理学等阻碍近代发展的思想,也不会有文字狱等彻底断绝近代文明的进步。

    ps:仅仅是一些个人见解,但是没有为日本侵华掩饰的意思。对于现代社会的愤青,花一样支持,但是,对于在大唐时期,他日本什么都不是,并不会有多少威胁。而且做为一个,最先是大汉帝国的‘汉倭奴国’后来是大唐的附属国,是大明的不征之国。近代以后,又是亲欧政策,又是做美国的走狗,令所有人都生不起好感来。这骨子里有劣性根的种族,花本着不屑与怜悯的态度观看。但将冷眼观螃蟹,看尔横行到几时!
………………………………

第二十六章 李治要相马?个子够马背高没

    第一次写书,语言、文笔不太到位,还显得幼稚,很抱歉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第一次写书,也是一种尝试,为接下来打基础。而,本人保证,一定时常回头将前面章节修改完善一下。

    ————————————————————————

    “青雀,那你回去后,将这些方面的事详细例举一下,然后,自会有朝廷商议,朕要先行找房相等商议一翻,你们回去吧”李世民淡淡地挥挥手道。

    。。。。。。。。。。。。。。。。。。。。。

    骑在马上,李恪不禁好奇地问李泰“四弟,你不是一直喊着要重视商业,发展商业,抬高商人等地位的吗?怎么这会,居然如此发展起农业来了?”

    李泰先是微笑不语,等吊足了李恪的胃口后,才说道“三哥不觉得,若是将每一块土地的潜力激发到最佳状态,令起打到了极限,而那时,商业的无限潜力才刚突现出来,且令人看到的是一大片的美好前景。那么,你会如何?是拥有死守着那块土地,还是冒险玩一把商战呢?当然,绝大多数人都是死守祖宗基业、土地”

    “四弟高见,为兄佩服”李恪叹息道,这个四弟,总做些常人意料外的事。

    。。。。。。。。。。。。。。。。。。

    我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养马传统,唐朝则是马牧业发展史的顶峰。尤其是在唐朝前期,由于国家安定,经济发展,无论是国家监牧养马,或是民间私人养马,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的繁荣景象。唐朝的马牧业,是唐朝整个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保持唐朝强大的国防军事力量的物质基础。(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怪不得,曾有人言“汉唐之所以能张者,皆唯畜牧之盛也。”唐代的畜牧业中尤以养马业最为发达。马则成为战争的工具,“马者,国之武备,天去其备,国将危亡。”

    唐朝前期的对外战争所以能够坚持数十年之久,并且不断取得胜利,扬国威于境外,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唐朝有一支称雄于世的强大军队。而空前发达的马牧业为其提供源源不绝的大量高质量的战马,为军队保证了坚强的战斗力。由于战争对战马的依赖,也就为唐朝发展大规模国家监牧养马和民间养私马,繁荣马牧业生产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

    “原来相马还有这么多要求啊,以前来以为,马就是马,能骑则可,而宝马,就是马中长得好看,跑的快些,力量大些得罢了,现在一看,居然并非如此,这好马,宝马真是万中无一啊”李治看了半天相马,最后终于无奈地投降,对着李泰叹气。

    而李泰则一脸得意,“嘿嘿,就跟你说嘛,九弟你还嫩着呢。真要想学会真正的马术,那么,你,恩恩,至少得长得跟那马一样高。哦,呃,就那匹了,也不是最高的嘛,跟它就差不多了”说着,李泰还指着远处一匹异常高大的马,虽然不是最高的,但这话摆明了欺负人嘛。

    李治无奈地翻了个白眼,无语了,毕竟,这李泰说话,向来都是这么‘伤人’,恩,就是伤人啊。

    李恪则微微一笑,走到李治旁边,拍了拍他的肩膀“九弟啊,你看了这么多,还没有中意的吗?”

    李治微微一愣,随即苦笑,正想说话,却不防,旁边的李泰又插了出来“三哥,你就别管他了,这小家伙,个子都没马腿高呢?他能骑什么马啊。而且,居然狂妄到要自己相马,看上的,无一例外都是劣品,再好也不是上品。我看呐,等他长得够咱鸿雀楼当家宝马背那么高,那就定会真正相马或马术了”

    “魏王殿下可真逗,您从西泰等地运来的那马,是黛丽雅从未见过的,居然如此高大,的确非凡。但是,若是让晋王长得也如此高,恩,是够其背吧,那,黛丽雅就不敢想象了,咯咯,晋王殿下,请恕小女子无礼了,实在是,魏王的笑话,真得很好笑”相马大师,黛丽雅笑出声来,悦耳的异族嗓音令人耳目一新,虽然已能将汉语连贯利索地说出,但对于汉人所开的玩笑等,她还不是太习惯,毕竟,李泰亦算个挺幽默的人,当然,是个不在乎脸面的人。

    看着黛丽雅掩嘴偷笑,李治更是无奈极了,却又不肯认输,随即想到什么,就叉起腰问起了李泰“四哥,你说我不懂相马之术,那你呢?貌似,你除了会骑马,其他的也不怎么样吧,你的马匹可是一般的马”

    看着不服气的未来皇帝,李泰微笑不语,心里却在苦笑,大哥,你能不能别哪壶不开提哪壶啊?我才来这大唐一年多,平时又喜静不喜动,谁有空管那唠叨子马匹啊,会骑就得了。嘴上却说道“我大唐《司牧安骥集》不是对相马术有系统的论述嘛。其曰:‘马有驽骥,善相者乃能别其类’。不巧,你四哥,我不是,你要学相马,找黛丽雅去,少到我面前来丢人”

    一句话,听得旁边几人大翻白眼,明明是自己不会,却说别人在自己跟前丢人,这脸皮它也太薄了些吧。

    “《司牧安骥集》可是说了:‘三十二相眼为先,次观头面要方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