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大公-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了,我那混账孙子呢?”徐俌突然不确定的问道。“他……没受伤吧?”

    鞑靼来临,徐俌只顾得上这边,并不知道徐鹏举赌完钱之后才加入战斗,才想起担心。

    “他啊,刚刚输了一千两银子,在那边反省呢。”李吏一指刚才两人斩杀鞑靼的地方。

    徐俌当时跳脚:“我这暴脾气……!”

    ――――――――――

    徐俌怒气冲冲的回了中军帐,李吏同情的看了徐鹏举一眼,徐老公爷这暴脾气,可以肯定,小公爷的下场比那几个鞑靼好不到哪去……

    ……

    …………

    战后统计已经出来,这一战,全歼鞑靼八百余人,军伍死亡过千,这还只是保守统计,不包括伤残人员。

    “赵顺,我卫所……情况如何?”

    李吏朝一旁前来请罪的赵顺问道。

    没有保护好李吏,让李吏亲身犯险,赵顺跪在地上半天不肯起来。

    李吏并没有责怪赵顺的意思,赵顺也是一身伤痕,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赵顺能活下来已属不易。

    “大人,卫所一百一十二人,除了文吏留在百户所,实到一百一十一人,现在剩下……”说到这里,赵顺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说下去。”李吏强忍住心中的伤痛,硬声吼道。

    “现在剩下……七十八人。”

    听到这个数字,李吏缓缓闭上了眼睛,沉默半晌,沉声道:“吩咐下去,无论生死,每个兄弟二十两,牺牲的兄弟令加五十两,以后他们的亲人我们来照顾。”

    “谢……大人!小的在这里替死去的兄弟给您磕头了!”赵顺哭着退了出去。

    赵顺出去后,李吏瞬间瘫坐在地上,半晌才扶着桌椅站起身来,哆嗦着手倒满一杯酒,刚才一番厮杀虽然不激烈,但是已经用尽了自己全部力气。

    “敬……诸位。”李吏端起酒,缓缓洒在地上。

    酒汁入土,英灵长眠。
………………………………

第四十一章 孙懋的浩然正气

整肃军队轻点伤亡,李吏才得到消息,还有一小股鞑靼在大同与明军相遇,双方展开厮杀,仍然是惨胜。

    听闻这个消息,李吏没有任何意外,反而倒像是情理之中。

    大明朝的外衣华丽无比,实际上已经积弱,一个中心枯朽的柱子,你还指望它能承受多大的重量?

    “大人!”赵顺突然从帐外匆匆忙忙跑进来。

    “你让狗给撵了?”李吏不轻不重的骂了一句,损失这么多弟兄,一时之间李吏还有些难受。

    “不是!”喘了口气,赵顺急忙道:“外面聚集了好多百姓,都在营盘外面跪着呢!”

    闻言,李吏来不及细问,赶忙走出大帐。

    一出来,李吏也愣住了,营盘外,一群百姓跪在外面,不住的磕头,有些人甚至已经将头磕破,却仍然不肯起来。

    徐俌在一旁走来走去,派人想要将这些人扶起来,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起来,李吏走过去,见徐鹏举这个小纨绔也在那里站着,脸上没有了平日的嬉笑,显得有些沉默。

    “诸位大人们呐……”为首的一位老人家在旁人的搀扶下站起身,冲着徐俌还有李吏等人不停的行李。

    “我们是平民百姓,鞑靼有刀有剑,这些年,这里的百姓日子苦啊,要不是你们替我们赶走了鞑靼。我们不知道还要被他们欺负到什么时候啊……”

    说着,老者不禁老泪纵横。

    “小民的儿子就是因为不给他们粮食被他们给杀死了,他们抢的可是我们一年的口粮啊,我们不给他们,他们就要杀人!多亏了各位大人替小老儿报了仇……!”

    老人话音刚落,四周顿时哭喊想起,都是在痛斥倭寇的劣行。

    “诸位乡亲,皇上知道你们的苦,所以派我们来围剿鞑靼。现在鞑靼被我们给剿灭了,大家又可以过上好日子了!”徐俌同样老泪纵横,面对百姓,同样跪在地上,泣不成声。

    刷……徐俌身后的李吏跪下,徐鹏举跪下,赵顺张涛跪下,所有人都在徐俌下跪的瞬间,面朝百姓,跪下。

    看着跪在地上的百姓,李吏沉默不语。几乎所有的统治者都在强调民心所向,但是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民心所向,始终没人能够说得清楚。

    民心,或许是天下大势所趋,或许是黎民百姓拥戴,但是在李吏看来,所谓民心,只不过是百姓可以过上好日子。

    或许有人会问,就这么简单?

    但是就么简单的一个心愿还会有人去阻止,这次是鞑靼,下次呢?下次又会是谁?

    朝廷可以一次一次派兵围剿鞑靼,可以一次一次派兵平定边关,这些都是表面上可以看见的。

    那些表面上看不到的呢?贪官污吏无时无刻不想着怎么侵吞粮饷怎么克扣民税,民心所向,其实很难。

    至少……不是打打杀杀那么简单。

    ――――――――――

    班师回南京,徐俌带队,整个军队不温不火,丝毫看不出胜利的喜悦。

    跟出城之前的肃穆不同,这一次是所有人的沉默。

    南京城外官道,南京阖城官员出来迎接。

    徐俌强挤出一丝微笑。

    徐鹏举看着南京的高大城墙:“还是南京好啊!”

    李吏斜了一眼徐鹏举徐小公爷,整个肃穆的场面被这纨绔一句话给破坏殆尽。

    可以肯定,徐鹏举不是在夸赞南京城人民生活水平有多高,而且回到南京到了自己的地盘又可以胡作非为了……

    “小公爷……”李吏趁别人不注意偷偷踹了徐鹏举一脚。

    徐鹏举扭头刚想要骂人。只见李吏撸起袖子竖起一根洁白的中指,在此刻显得那么的遗世独立,还有那么一点……放荡不羁?

    “小公爷,你还欠我一千两银子……”

    闻言,某徐小公爷瞬间暴走。

    ……

    …………

    中指是个好东西,不仅男人可以用,女人也……咳咳,李吏发现此刻才真正的发现了中指的真正含义,日后若是有时间一定要找人来切磋一下。

    若是徐鹏举不还钱,李吏就用中指敲打一下他。

    安顿好卫所的弟兄,李吏给所有人都放了半天的假,自己也直接回到了自己府上。

    一进门,就看见孙懋正在庭院里晒太阳。

    李吏眉头一凝,用袖子掩住脸,扭头就要往外走。

    “混账!见到我你躲什么?”孙懋怒道。

    唉,在外面跟鞑靼折腾了好几天,身心疲惫,没精神吵架,不然李吏肯定会理直气壮的走到孙懋跟前,然后大声的告诉孙懋,这个宅子是我的,不仅如此,你的女儿也即将变成我的,为了你女儿下半生的幸福,就不要没事给我添堵。

    ……怎么说怎么感觉像是自己不行呢?

    撇了撇嘴,李吏大踏步走进庭院。

    “胜了?”孙懋随口问道。

    “那是自然!”李吏一副有我在没问题的模样。

    “若是连鞑靼都敌不过,那我大明朝的军队就都不用养活了!”孙懋讽刺道。

    李吏:“……”

    ……

    ………

    看着孙懋小人得志的模样,李吏突然生出了要把他也带去前线的想法,到时候看他还嘴硬不嘴硬。

    听见李吏在跟自己爹爹斗嘴,孙滢从屋子里跑出来,无视孙懋,像一只乳燕一般直接扑在李吏身上,看的孙懋在一旁生气不已,直呼有伤风化。

    “李吏,我都听说了,你们这次打了一个大胜仗!”孙滢激动的模样就跟自己上了前线打了胜仗一样。

    李吏看着怀里的孙滢,柔声道:“你未来相公我可是亲手杀了两个呢。”

    “真的?这么厉害?”孙滢更加高兴了。

    “哼!书生意气,不过两个尔。”孙懋在一旁回冷笑。

    闻言,李吏脸上露出不悦,人家小两口在这里亲热,你不回避也就罢了,还在这里风言风语。

    撇了撇嘴,李吏道:“孙伯父,不是我打击你。你要是见了鞑靼不一定吓成什么样子……”

    “哼!一派胡言!老夫怎会如此不堪!”

    “下次再有鞑靼你敢不敢跟我一同前去!”

    “去就去!老夫有一身浩然正气。还会怕了区区鞑靼不成?”

    李吏翻了翻白眼,就知道这老头会这么说……
………………………………

第四十二章 金殿混战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李吏始终没有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但是今日李吏却是懂了,看孙懋这老头的得瑟样儿,好像你那浩然之气能替你挡子弹似的……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李吏在一旁撇了撇嘴道。

    孙懋冷笑:“果然进了锦衣卫就堕落了。”

    李吏还要反驳,孙滢拧了一下李吏的后腰,站起来叉腰道:“你们两个总互相掐什么?都是属斗鸡的?”

    一旁,孙懋脸色更黑了,一拍大腿痛呼家门不幸。

    李吏幸灾乐祸,乐得直哼哼:“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

    说完,李吏马上堵住耳朵,不等孙滢动手直接跑进屋去。

    ……

    …………

    小公爷的效率还是很快的,第二天就派人把一千两银子送到了李府,看着这一千两银子,孙滢双眼直放光,嘴里碎碎念念,说什么明天去购物云云……

    李吏脸色一黑,这个败家娘们儿,果然是守不住财……

    不等孙滢手摸到装着银子的箱子,李吏直接大手一挥,让下人把银子抬到百户所。

    这是李吏用性命挣来的银子,李吏不会动一分一毫,都会花在卫所的兄弟身上。

    江浙倭寇一战,卫所的兄弟出了不少力,有死有伤,李吏坑徐鹏举,是因为徐鹏举不在乎那一点银子,偶尔坑一坑也无妨,但是李吏不会坑自己身边出生入死的兄弟。

    算上自己全部家当,再加上这些日子各个商铺交上来的平安银子,刚好凑够了所有弟兄的开付,还有些剩余的,李吏又分给了那些死去弟兄的家属。

    经过这件事情,卫所里李吏的声望一时之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锦衣卫的校尉们都是人,都是有血有肉会思考的血性汉子,跟着李吏这样一个重义气的上司,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赵顺跟张涛,李吏又分别多给了一百两,这次抵抗倭寇,二人功不可没,替李吏挡了不知道多少刀,尤其是赵顺,更是好几次挺身而出,没有这二人,李吏也许不会平安从战场上回来。

    二人感激涕零,在分发银子的过程中频频落泪,李吏安慰了几句,便不再言语。

    现在李吏没有太大的能耐,只是个百户,除了给死去的兄弟家属分发银子作为补偿,再也做不了别的什么,而李吏唯一能做的,也只是给他们银子而已。

    或许有一日,李吏可以不再这样,在手下弟兄死后可以将敌人的首级放到每个人坟前,郑重的告诉每个人,我替你们报了仇。

    ――――――――――

    京师,太和殿,弘治皇帝眉头凝重。

    台阶之下,徐俌徐徐奏上。“我军在大同与鞑靼遭遇,我大明狼虎之师与鞑靼混战在一起,鞑靼凶狠,却不敢逆天子锋芒,终被我大明天子之师……全歼!”

    朝堂之下,李东阳出前一步,朝喝道:“吾皇万岁万万岁,倭寇齐歼,东北百姓得以保全,实乃天下之幸,黎民之幸。”

    李东阳出列,顿时引起了所有人注意,可见其重视程度。

    这个李东阳,英宗天顺八年进士,人称西涯先生,能称得上先生的,学问自然不是一般人能比。

    据传李东阳自幼习学书法,四岁能写径尺大字,五岁能做七言绝句诗,六岁更了不得,笔走龙蛇如有神助。

    李东阳曾任侍讲学士、东宫讲官,太常少卿,现为礼部右待郎,入内阁专典诰,阁中疏草多出其手。又任文渊阁参预机务,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这还只是一部分。

    光看这一大串头衔就知道这个李东阳不简单,能把官做到这种程度,两朝阁老还没有被皇帝给遣送回家的,肯定活脱脱的一个老狐狸,而且是狡猾到不能再狡猾的那种。

    李东阳在朝堂上颇有名气,说是大明朝的中流砥柱也好不为过,与另外两大朝堂巨头刘健、谢迁并称贤相,更有李善谋刘擅断谢公犹侃侃之说。

    见李东阳出列,其余臣工皆跪拜在地:“吾皇天佑,大明天佑,实在是百姓之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弘治皇帝缓缓起身,用手向下一压,臣工肃静。

    “鞑靼之患,自明朝伊始即有,扰我大明东北之民不知数几。此次围剿鞑靼,魏国公功不可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