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大公-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厚照脸上仍然带着些沾沾自喜,丝毫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大臣们始终没有将目光收回去。

    用眼角隐蔽的白了一眼朱厚照之后,在大家共同的注视中,李吏掏出了一叠信件,然后很羞涩的说了一句话。“这就是我要给陛下说的东西,不过想来陛下还是看看更为好。”

    闻言,朱厚照差一点直接从龙椅上蹦下来,亲自去接李吏手里的东西。

    “咳咳……那个,你,去给朕呈上来。”朱厚照已经开始坐不住凳子了,屁股在龙椅上蹭来蹭去,非常不安分。

    “陛下!注意仪态!”杨廷和一张老脸都气得绿了,又提醒道。

    这回朱厚照没有哼哼,而是很讲究的直接做好,不过脸上的表情怎么看怎么像是‘这回就给你个面子’的意思。

    日值太监从李吏手里接过信件,呈给了朱厚照,拿到信件,朱厚照这小昏君先是毫不在意,然后目瞪口呆,最后直接拍案而起!

    ……只不过怎么看着怎么有种做作的味道。

    “你们,你们也太胡闹了,居然背着我贪了这么多银子,这不撤了你们还行?”

    朱厚照说着,最后还不忘记多加一句。

    “李吏,这件事情做得好,朕记你一功!”

    (本章完)


………………………………

第三百八十五章 天下变革

    李吏感觉自己这几天足够挠头的了,给朱厚照准备个什么新婚礼物好呢?

    新娘子家里虽然不是大富之家,但是也是饱读史书的大户,不缺金银财宝,朱厚照又是一国之君,宝贝更是层出不穷了,若是自己拿什么奇珍异宝出来,按照朱厚照那小昏君的嘴脸,估计都得笑话死自己!

    宝贝自己是不缺的,但是若是被朱厚照笑话么……李吏肯定受不了。

    这个朱厚照,成个亲都不让自己消停啊。

    ……

    …………

    朱厚照的婚礼正进行的如火如荼,整个大明朝都在积极宣传这件堪称天大的喜事,大明朝的陛下朱厚照成亲,恩泽天下,福寿康宁,大赦天下,死罪可免,流放归家,赋税减半。

    这些都是最为普遍的事情了,几乎每一个帝王成亲都会用这种方式来笼络民心,但是今年的情况明显有些不太一样,因为在大明朝的官方公布出这些喜讯之后,锦衣卫布告天下:赋税永久减半,剩下的一半由锦衣卫来为天下百姓承担。

    这一消息传出,顿时天下震惊,举国欢庆,百姓无不弹冠,但是也有一些人不太相信,虽然这些年锦衣卫做的不错,但是……承担天下一半的赋税?锦衣卫的钱是大风刮来的么?

    有人不信。

    百官议论。

    天下怀疑。

    留在这个时候,朱厚照的一道圣旨彻底打消了所有人的疑惑。

    “宁化候李吏监察天下,四海安平,宁化候功不可没,今宁化候分朕之忧,举国赋税减半,天下之幸,锦衣卫之荣,朕之轻松。”

    各种怀疑的声音又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

    李吏领着锦衣卫如此闹腾,刘瑾自然不可能什么都不知道,于是第二天,西厂便联合东厂发布公告。

    “盖四海之平,天下之安,皆陛下之喜,东厂西厂感念皇恩,以陛下心念为己念,使天下安宁为重任,全国揺役十之降三,永久不变。”

    ……

    …………

    同样是大明朝的领土里,朱厚照成亲这天大的喜讯还没有布告天下多久,两道让天下百姓更加欣喜的消息就传了出来,接二连三,似乎是接力一般,让朱厚照成亲这件喜事喜上加喜,更有人暗中推测,事情还没有结束,肯定还会有其他的好事发生。

    果不其然,没过多长时间,京城文官以李东阳还有杨廷和为首,站在全京城的人面前宣布:天下女子皆可读书,宁化候的学校合理合法,造福天下,翰林院大力支持,内阁双手赞成!

    不同于以往,这次文官们出来说话并没有带任何的之乎者也,反而一口的大白话。

    天下更加震动了!

    若是说朱厚照的婚事可以让天下百姓激动一小会儿的话,顶多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这接下来的几件喜讯可就不一样了,若是说朱厚照成亲大赦天下,那减免的赋税顶多也就持续个几年,几年之后还得上交赋税,自己手里那为数不多的几个铜板还得交上去,但是宁化候李吏说的就不一样了,那可是终身的,终身是什么意思?可以说是只要李吏还在位,皇帝陛下还在位,继续宠着宁化候,那这个承诺就会一直生效!

    一直生效代表着什么?那就代表着自己一年到头辛辛苦苦赚的那些血汗钱可以多存一些了!

    还有就是刘瑾布告出来的消息,免除十分之三的揺役,揺役是什么,那就是人头税啊,按人头收钱的,假如一家有三口人,那一年就要交三个人的份子钱,小家小户的还好,这要是大家大业的,年头好的时候还得稍稍勒勒裤腰带呢,要是赶上年头不好的时候,那只能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可以说刘瑾带领西厂还有东厂布告出来的这个消息,也是比较吸引人的。

    再者就是那些文官们了。

    京城的文官相比于地方的官员还有些不同,他们每天都在京城里面,有些人更是一辈子都在皇宫里处理公务,可以说他们是接触皇家最为亲近的一群人,他们的话,完全是按照皇家的心意来说的。基本上这群文官说出的承诺也就可以当真了。

    女人也可以读书?再也不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了?

    每个人都知道这应该是宁化候李吏的功劳的,但是现在文官们说出来了,这是在表达什么信号?

    所有有识之士都忍不住在自己的书房中浮了一大白。

    受命于天的陛下朱厚照成亲,大明朝即将改天换地了么?

    ……

    …………

    宁化候府,朱厚照难得的趁着还没有迎娶新娘子的空闲功夫来这里蹭饭,刘瑾还有李东阳杨廷和也都在这里。

    “李吏你个满肚子坏水儿的家伙,趁着陛下大婚搞出这么大的动静,这下连我们都不得不借着你的坡儿来往下赶驴了。”

    李东阳趁着还没有吃饭,有些不满的说了一句。

    “哈哈,哪里哪里,都是陛下授意,不然就是给我天大的胆子我也不敢放出那么大的话来啊。”李吏十分‘谦虚’的摆了摆手。

    朱厚照眨巴眨巴眼睛,有些无奈,明明就是一件天下都收益的好事,李吏却是总要推到自己的头上,无奈,朱厚照点点头,厚着脸皮承认了这件事情。

    “咳咳……这个天下为公,西方国家已经进入工业时代了,我们也不能太落后。”

    闻言,李东阳等人愕然,西方国家?什么时代?

    在座的也就只有孙懋能了解一点了,这些个也不知道是不是无中生有的事情都是自己这个女婿告诉朱厚照的。

    “陛下,我们避先人之思想,推动这堪称变革的大事件,大明朝人人得以授意,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这种情形能够长久的维持下去吗?”李东阳捋了捋胡须,说出了众人心中已久的疑惑。

    “哈哈,李阁老还是有先见之明的,朕与李吏商议已久,我大明朝开千古之风,自然不可能是这样的小动作,接下来的事情便是教化天下,然后推动举国升腾,最后

    自成一家,独自壮大。”

    朱厚照这一番话说的云里雾里,但是在座的都不是蠢人,三言两语之中便推测出了里面的意思。

    无不震惊!

    (本章完)


………………………………

第三百八十六章 变革前期

    朱厚照这话是什么意思?

    大明朝开千古之风,自然不可能是这样的小动作,接下来的事情便是教化天下,然后推动举国升腾,最后

    自成一家,独自壮大……这是要造反吗?

    在所有人心里,朱厚照的这番话说是造反也是不为过的,因为在座的每一个都心知肚明,只是不肯说出来而已,大明朝被女真欺负了不少年,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但是说白了只不过是人家的手下的一个附属,只不过大明朝相比于其他附属,大了一点而已,就只有这么个优势。

    这都是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事情,至于为什么一直臣服于女真的下面,没有别的,打不过人家呗,这种事情虽然说出来有些难听,但是这却是实打实的实话。

    但是现在不同了,大明朝的火器天下闻名,各国都恨不得脑袋削尖的往大明朝的怀里钻,为的就是火器。

    只不过朱厚照还有李吏二人都很有默契,这么长时间了,大明朝的一把火器都没有外流出去。

    而且二人还有意无意的避开了刘瑾,如今刘瑾也是碰不着火器一下的。

    “陛下鸿鹄伟志,先帝定然欣慰不已。”李东阳老怀堪慰,激动不已。

    杨廷和也是一样,在座的几个朝廷大臣一个个脸色因为激动涨得通红。没有别的,实在是朱厚照说的这几句话太振奋人心了。

    李东阳的感触可能比其他人要更加直接一些,每年大明朝都要向女真那边进贡,每次派人回来都气的跳脚,说女真那边简直就不是人,自己上赶子给他们送礼,他们还爱搭不理的,好像收下自己的进贡怎么样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给他们送的是什么毒药呢。

    李东阳这老头脾气看起来不错,实际上也不怎么好,当然,若是脾气太好的话他也不可能在大明朝风风火火的混这么多年了,大明朝的文官一个个战斗力爆表,一言不合就动手的主儿,李东阳若是脾气好,早就被别人给吞的骨头渣子都不剩了。

    李东阳脾气归脾气,但是再大的脾气在人家女真那边也施展不出来,只能吃一肚子气。

    女真是什么?从李吏的角度来看,女真就是蒙古,只不过人家女真实力强横,比半吊子的鞑靼强大不知道多少倍,按照排列来说,那就是鞑靼是分支,女真则是主干。

    女真又称金,当年努尔哈赤就是从这里一步一步打出来的天下,所以女真的战斗力是不容小觑的,不止不容小觑,那应该是应该十分重视。

    明朝向女真进贡已经不是什么秘闻了,从明朝建立到现在,往女真送的金银珠宝何止万万?对于这个惹不起的庞然大物,大明就算是再心不甘情不愿,也得把这种不满藏在心中,这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打又打不过人家,讲道理人家又不听。

    大明朝的皇帝传了这么多代,几乎每一代皇帝都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除了那几个实在不成气候的,都如鲠在喉,觉得这么下去可能总归是要出麻烦的。

    就连朱厚照这个小昏君都感觉有些不太舒服了,在见识到自己家军队中火器的威力之后,朱厚照的心思便活泛了起来,这东西用来打鞑靼可以,用来平定造反也可以,若是用来跟女真决裂呢?是不是也同样可以?

    于是朱厚照找来李吏商量这件事情,不商量不知道,一商量吓一跳,朱厚照这才知道,李吏也一直再打这个主意!

    一念通达,则万般皆顺,朱厚照这小昏君激动的差一点就要拉着李吏跑到大街上大喊一声:知我者李吏也了……

    把李吏吓了一跳,立刻堵住朱厚照这张不靠谱的嘴。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若是宣扬出去可是要玩儿命的!

    天知道女真这个战斗力爆表的民族有没有往别的国家安插眼线的习惯,万一人家的皇帝也是个有上进心的,眼线就跟锦衣卫一般遍布天下,这朱厚照这嗓子下去还了得?估计用不了多久女真就要找借口过来敲打敲打自己这边了。

    女真可不是什么善良之辈,人家信奉的是马背上的天下,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看上大明朝这块儿马背了呢。

    朱厚照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念头,才会过来寻找李吏。

    对于朱厚照的这种想法,李吏自然心知肚明,只不过那时李吏认为还不是彻底撕破脸皮的时候,所以李吏才与朱厚照支招,可以暂时修养,毕竟朱厚照继位时间还不算太长,总要多一些威信才好,私下壮大,选择日后再徐徐图之。

    至于什么时候公开这个消息,李吏选择在了朱厚照大婚之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切水到渠成,就差这个可以巧借东风的日子!

    与女真决裂,这只是个开端,按照上辈子的记忆,大明朝还会继续有几场大仗要打,李吏必须确保大明朝不会输。

    凡是生长,必先有根,李吏将女真当做这个根,但是李吏的做法不是培养这个根,而是要将这个根化为自己之用,杀鸡儆猴,很不巧,女真正好就是这个鸡,还是个很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