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锦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锦华-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目睽睽之下,身为一个读书人,一个有涵养的人,怎么能做出那么没规矩、没教养的事来呢?

    所以只能憋着,却越憋越难受。

    自己读书读了一辈子,也没读出个子丑寅卯来,这一直就是他的最大的一块心病。此事时时刻刻让他心头背负重担暂且不说,光那一段风流韵事也着实让他抬不起头来。

    家里的妻子面目可憎,言语粗俗,自己早就与她分房多年了。父亲又是执拗耿直之人,凡事太过严苛,生怕自己因为女色耽误了读书,因此在锦秀生母过世之后,也一直再没有为自己纳妾的想法。

    而且,他也知道父亲的性子,俭省成癖,多养一个妾室可是要多花不少银钱的。自己原先的那个妾,是因为妻子婚后好多年都没有消息,父亲才开口允了的。至于二弟那边,关于纳妾的事父亲直接连想也没想过。父亲如今有了两个孙子,三个孙女,在子嗣上倒也不那么着急了。

    自己自然也不敢主动提出来,生怕父亲会由此联想到自己这些年读书不成的事,反而自讨没趣。

    那三江家的虽是农家女子,却生的很有几分姿色,偶然遇到神色之间颇有些暗示,言语之间又道不尽寡妇的心酸悲苦,实在惹人怜爱,让人心生恻隐之心。因此,自己一时冲动之下,便做了错事,与这位自己族里的弟妹有了苟且。

    本来,若是一般女子,一次之后给些银钱也就打发了。

    可是,这三江家表面上是极规矩的人,也不大爱跟外人搭话来往似的,可没想到关起门来也是个有风情的,对自己嘘寒问暖,小意奉承,那张嘴里说出的话也格外的动听,处处说到自己的心里去,让自己心里的苦闷和烦恼有个抒泄的地方,比家里那个粗鄙无知、四六不懂的妇人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没想到一次又一次的,反而让自己欲罢不能,越来越舍不开手了。

    自己当然知道这事的严重性,因此一向小心谨慎,这么多年下来倒也平安无事,神不知,鬼不觉。

    可是,万万没想到,那次却忽然倒了霉,被他家那个半大小子发现了踪迹,不但叫嚷了出来,丢尽了脸面,而且还被那俩半大孩子给揍了个鼻青脸肿。

    自己哪有脸还手,不过抱着头任着人家打骂罢了。

    不光被从不舍得动自己一手指头的父亲红着眼睛给掴了两掌,还被逼着给人赔礼道歉,被人当众数落,最后又赔上了自己家七八亩的上等良田。

    尽管为了刘家的名声,最后把这事给捂住了,可到底有那么几人知道了事情的始末。

    一直不太亲近自己的五叔,一向对自己有些意见的六叔。。。仿佛,二弟妹好像也知道了内情似的,露出那种鄙视的表情来,真是气煞人也!

    这辈子自己都没这么丢人过!

    伤筋动骨一百天,自己浑身疼了好久,才算好的差不多了。可是,即使外伤都好利索了,自己也憋在房中不好意思出门,甚至连那两个学生都不好意思带了,直接给了曾尚才那小子。

    可是,这人没有最倒霉,只有更倒霉。

    万万没想到,自己早就上了心的小丫头瞧不上自己,竟然暗中看上了别人!

    怪不得自己频频暗示,她只装作听不懂的样子。自己私下里找她的时候,她总是寻了各种理由开脱,或是想尽方法让李氏或是锦龙、锦凤她们来搅局。。。

    当家老爷的脸面何在?!尊严何存?!

    哼哼,不过是个丫头片子而已,居然也跟自己玩起了里格楞,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

    今儿个是元宵节,李氏领着孩子们都去看灯会了。刘家大爷正好在自己房中喝点小酒发散发散。

    大爷吧嗒一口菜,兹溜一口酒,还令小菊执着酒壶站在一边伺候着。

    看她的表情有些不太情愿,还有些勉强,惶惶的站在门边上,离自己远远的,仿佛随时都想逃出去一样,大爷心里的那把火“蹭”的一下就烧起来了。

    小菊正斜着身子站在灯影底下,灯下观美人,更显得脸色娇艳,胸前鼓鼓的,腰身虽然不细,但从脖子到胸,再到腰,再到臀,居然画出一道诱人的弧线,更具一番成熟的风情。

    正是大爷最喜欢的类型。

    其实,据大爷持续不断观察的结果,他知道她最近实际上是瘦了一些。大爷也知道,锦凤出了各种的招术为难她,折腾她,给她小鞋穿。

    就这么一个院子住着,他自然是看在了眼里。

    难受了吧?知道难受就行,那就跟着我吧!跟了我就不会这么难受了,锦凤也不会再难为你了!

    大爷一扬脖子把杯中的酒干了,斜眼看着小菊,打了一个嗝,喊了一声,“酒来!”

    小菊小心翼翼的挪了过来,执起酒壶给他倒酒。

    大爷眼睛已经有些红了,脑袋有些晕晕乎乎的,一阵一阵的发飘。

    他是故意喝醉的,他想喝醉,喝醉了心里就舒服了,就没有这么多烦心事了。

    他直愣愣的看着那一段盈盈的手腕拿着壶,清澈的酒液倾泻而下,仿佛“哗”的一声就流到了他的心里,还一荡一荡的。

    大爷的眼已经迷蒙了,他踉跄着站起来,却一下扑到了门前,抬手就把门闩给插上了。。。

    第二天,锦华去厨房的时候,惊讶的发现,小菊居然不在。

    杜大娘的解释是,病了。

    小菊的身体可一直都是实打实的结实。前世跟着自己吃苦受罪的,自己累的浑身净毛病,可人家,照样该吃吃,该睡睡,也没烦恼也没忧愁的,实在是羡煞人也。

    锦华看杜大娘说这话时的表情,十分耐人寻味,仿佛里边另有隐情似的。

    难道是被锦凤给折腾的病了么?

    没了自己这“冤大头”替她挡风遮雨,替她心甘情愿的打算,她这铁打的身子也不行了?

    无奈,锦华只好自觉的承担起了顺菜的重担。杜大娘显然对她此举颇为赞赏,居然破天荒的对她笑了好几次。

    她这一笑不要紧,只笑得锦华浑身难受,反而不如以前觉得舒服了。

    这天晚上锦年回来的比较晚,都点灯了才进了门,说是晚饭已经在大川哥家吃了。

    大川家的饭食肯定粗糙的很,但小孩子总喜欢热闹,喜欢扎堆,锦年又跟三川十分投契,所以三不五时的,锦年还要在他们家蹭上一顿饭。

    他这样已经习惯了,曾氏倒也不以为意。

    锦年却背着母亲遮遮掩掩的来找锦华,手里拿着一个沉甸甸的荷包,“姐,这是一些铜钱,你给我收着吧。”

    “你这是哪儿来这么多钱啊?!”锦华吓了一跳,用手粗粗一掂量,足足有一串多呢。

    “大川哥给的。说是元宵节那几晚上生意好得很,全赖了我写的那些灯谜。所以要给我这些钱做报酬呢。”锦年一脸压抑不住的兴奋。

    “是么?!”锦华也替弟弟高兴,她没想到张大川能如此仗义。

    “那你就自己拿着吧,想买些什么就买。平时如果出不去门,就让大川哥给你捎。”

    锦年也已经十二岁了,是该学着怎么处理银钱上的事务了。只可怜以前,他连一个子的零用钱都没有。

    锦年高兴的把钱拿过来摩挲了半天,才郑重的收在了怀里。

    锦华一脸满足的看着弟弟,忽然见他仿佛犹豫了一下,才抬起头说道,“姐,其实,我今天晚上在大川哥家碰上了一件尴尬事。。。”
………………………………

三十六元宵4



    “尴尬事?他们家不是一向家庭和睦、兄友弟恭的么?”这下,锦华真是有些奇怪了。

    锦年跟三川混得很熟,没少往老张家跑。曾氏心里也不是没有担心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曾氏深怕儿子误交损友移了性情,因此没少明里暗里的打听张家的情况。

    但是,根据族里的女眷以及锦年的反馈,张家虽然穷困了些,但是,一家几口人一向都是相亲相爱的,家风很正,有口皆碑。

    其实,这也全靠了几兄弟的母亲,大川娘。

    这个妇人早早的就没了丈夫,含辛恕苦的把大大小小的五个孩子拉扯大。家境虽然不好,但难得她却是个知书达理、极有规矩的人,而且对孩子们要求很严格,把几个孩子教的都非常好。

    曾氏光听到大川娘贤淑、谨慎的名声,就对张大川高看一眼了,因此锦年跟他们一家走得近,也就没有强拦着。

    “他家大娘抽了大川哥一棍子,用那么长的一根擀面杖!”锦年张开双臂比划了一下,很是唏嘘的样子。

    “啊?不会吧。大川哥不是一向最孝顺他娘的么?”锦华吓了一跳,惊得一下就站了起来。

    “姐你别急,坐下慢慢听我说啊。”锦年先拿起茶碗灌了一口水润了润喉咙。他哪里是个能藏得住秘密的人啊,巴不得有个人来听自己诉说呢。

    “你知道,大川哥过了年就十八了,他们家大娘一直催着大川哥定亲呢。可是,大川哥却不愿意早早定亲,说是家里穷,想等上几年攒点钱再说。所以,他的婚事就这么给拖下来了。最近,大娘又相中了一户人家,就是咱们邻村张集的,据说那姑娘可能干了,地里的活、家里的活样样拉不下,既吃苦耐劳,手脚又勤快。”

    锦年一面说着,一面偷眼打量他姐的脸色。他看了半天,觉得他姐虽然很震惊,很惊讶,但并没有悲痛欲绝、被打击的崩溃的样子,看来,姐姐对大川哥并没有别样的心思,这才放了宽心,更加眉飞色舞的讲了起来。

    “为这事,大娘没少跟大川哥生气。这不是,今天吃晚饭的时候,大娘好像要让大川哥去跟那个姑娘相相亲,大川哥呢,也上了驴脾气,死活不去,这下可把大娘给惹火了。。。”

    “哦,手脚勤快,地里、家里的活都能拿得起放得下的姑娘,确实是个良配啊。”锦华悠悠的叹了一声,眼前又仿佛看到那个脸膛黑黑、老是朝着自己露出憨厚笑容的少年。

    锦年看姐姐没有啥明显异常,天色也不早了,便匆匆的拿着他平生拥有的第一笔钱,表情甜蜜而又苦恼的回了屋。

    锦华兀自沉吟着,都不知道弟弟是什么时候离开的。

    她虽然没见过大川娘,可是,听别人以及锦年的叙述,那应该是个很有心数、而且很有主意的妇人。

    那样重规矩的一个人,即使家里有什么不愉快,也不会轻易在外人面前表露的。

    所以,她在今晚上忽然发作起张大川,居然还是当着锦年的面,很可能是别有用心。

    这是在敲山震虎啊。

    锦华苦笑了。

    有那么一瞬间,自己确实想过,如果这辈子能改变命运,假如自己选择跟他在一起生活,又会如何呢?

    可是,这个想法很快就被自己否定了。

    她不是不懂他的眼神,但是,她再也无法像一个真正的少女一般回应他的感情。她只是冷静的、不带任何感情的前后分析了这场婚姻的可能性和利弊。

    根据前后两世自己对他的了解,张大川确实是个能干的、可信赖的依靠,人品不错,人也很能干,细究起来,嫁给他实在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鉴于两个人的家世,家里人是不可能同意这场婚事的。母亲那里更是想都不要想,提也不用提。

    虽然母亲对张大川印象不错,但那只是作为一个子侄类的小辈来看待的,如果是做女婿的话,就张大川刚刚认得自己名字的那个水平,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了。

    虽然早就已经想清楚了,但锦华看着那少年有意无意的暗示明示,到底是存了一丝幻想的。

    然而此时,幻想彻底破灭。

    原来,就是自家愿意了,人家还不愿意呢!庄户人家,娶个能吃苦受累、贤惠懂事的儿媳妇才是王道,像自己这样中看不中用的娇小姐,难道娶来供起来么?!

    说实话,锦华有一点小小的受伤。自己居然被嫌弃了!

    翌日,锦华正在厨房里挽着袖子帮着杜大娘和面,中午要包饺子。刘老爷又馋饺子了。只有两个人忙活的话,包饺子的工作量还是很大的,因此锦华比平时提前了半个时辰到了厨房。

    她偶尔一抬头,正好看见小菊慢慢的踱了进来。

    让她吃惊的是,小菊的刘海已经梳起,脑后的头发也盘成了一个髻,插了一根素银簪子,竟然已经做妇人打扮了。

    锦华吓了一跳,不由得愣在了那里。一时之间,心里又冷又热的,既觉得畅快,又觉得悲凉。

    小菊却连看也不看他们一眼,也不说话,沉默的找了小擀面杖擀起饺子皮来。她手笨,包饺子一向包的不好,下了锅容易透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