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革秦-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百四十六章 落月殷

    五月初,秦王异人拜蒙骜为将,将军伐周。

    四月时候,秦人们便已经在田地里种下了新粟。

    而鞠子洲的二十亩地,去年种下的麦苗此时长势极好。

    虽然干旱的势头开始显现出来了,整个春天也不见雨水,但麦苗最缺水的时候早早过去,鞠子洲又削了大量的竹筒,使人以刀斧雕琢出卯榫结构,连接起来,架在田里,一端持续灌水,其他地方便可通达。

    直达根部的灌溉方法毫无疑问是失败了。

    进入五月之后,麦苗开始泛黄,显出成熟姿态,但距离完全成熟,可以收割,还需等上十几天。

    鞠子洲于是在田里比较多了。

    这时天气炎热,他便干脆地拿了竹席薄被,睡在地头。

    “所以,你们府中主人已经许久未曾回来了?”年轻的男人问道。

    “客人说的是,主人已经数月未曾回返家中了。”门僮陪着笑,对着俊朗非常的男人说道。

    男人略微思考,朝着门僮道了声谢,转身登上停在门外的马车。

    “回府吧,回去见见相邦。”男人发令道。

    随后马车驱动,马蹄踏踏,朝着吕不韦的府邸行驶。

    吕不韦如今贵为相邦,虽然蓄养门客众多,但真正值得他花时间去接见的门客,其实不多。

    而这位新来的贵客,便是最近这几天,吕不韦的门客之中,待遇最好的吕不韦给出的吃穿用度,比他自己日常所用还要华贵!

    这是一种重视,也是一种拉拢。

    这俊美的年轻人很轻易就见到了吕不韦。

    吕不韦原本正在处理一些政事,但听说是这位客人想要见自己,便立即搁置了那些并不如何要紧的小事,更衣前来。

    “徐先生。”吕不韦一拜而奉茶。

    俊美男子回礼:“相邦,别来无恙。”

    “徐先生不是要回家养老么?为何此次如此着急回到秦国?是陈先生与您说了些什么吗?”吕不韦笑着。

    对于真正有能耐的知识分子,吕不韦是很敬重的。

    俊美男子点了点头:“算是吧,我本来是想要在家乡终老的,但是陈琅他与我相交数载,虽说道统有相悖之处,但我们始终是好友,他弥留之时的一点遗愿,我自然是当该为他奔走。”

    “遗愿!?”吕不韦且惊且惑:“陈先生”

    陈琅身体一向健壮,无甚病况,自身武力也并不俗,二十六七的年纪,怎么说没就没了?

    “陈琅旧居秦地,甫一回乡,说是想念鱼鲙,便多吃了一些,未料就那么中疾死去了。”俊美男子笑了笑:“大概寿数到了吧,司命二神怜其才学,召走了也说不定。”

    “这样”吕不韦点了点头,感觉很有一些不真实。

    吕不韦是一直想要修一本书的。

    对于他这等小门小户,血统渊源并不久远的人而言,光耀门楣,使自己从新晋暴发户式贵族变为有底蕴有渊源有前途的老贵族,最快速的办法,就是网罗人才,修一本质量上乘的书籍。

    陈琅,便是吕不韦心目中修书的主力军。

    他才学渊博、本身又怀有大志,想要弘扬义理,与吕不韦几乎一拍即合。

    于是吕不韦以腹心待之。

    陈琅作为吕不韦的门客,也多次帮助吕不韦出谋划策,收集修书的素材。

    他离开,吕不韦就很是不舍。

    甚至还赠予了不少财货。

    但这些财货,陈琅只取了几块黄金,当作回家的川资。

    吕不韦以为,陈琅回去,是想要效仿古之智者、学者,广收门徒,开宗立说,与天下争一鸣。

    但这么快他就死了?

    真是

    有些难以相信。

    “那么陈先生临终之时,嘱咐了一些什么呢?”吕不韦问道:“吕某或可帮助徐先生将之完成。”

    “陈琅想要让我代为向鞠子洲问一个答案。”俊美男子笑了笑,牙齿森白:“但当然,我需要先考校一下这个鞠子洲”

    “鞠子洲啊徐先生还是”吕不韦皱了皱眉。

    “相邦不必劝我。”俊美男子一拜:“我总不能叫一个无能之辈给我的好友答案吧?”

    他没有向吕不韦说出陈琅的真实死因。

    因为吕不韦已经不是那个初初与他们相交时候的小商贾了。

    吕不韦如今是统治者中的一员。

    陈琅做的那事,是不好与如今的相邦吕不韦讲述的。

    而鞠子洲对于已经死去的陈琅,也不只是一个答案。

    俊美男子也根本没有想要向鞠子洲讨什么答案。

    “那么徐先生,是没有寻到鞠子洲么?”吕不韦问道。

    “是的,他没在家,而且据说已经许久没有回过家了。”

    吕不韦叹息:“此人古怪至极,与徐先生一般无二,学的是黄老。”

    “黄老?”俊美男子挑眉:“有意思,一个学黄老的,教授了陈琅”

    “那么,我要到何处才能见到鞠子洲?”

    吕不韦摇摇头:“此时我亦不知,非要说的话,也就只有太子政知晓了。”

    “相邦可能引我去见太子政么?”俊美男子问道。

    吕不韦喟叹:“可以,只是徐先生,在太子政面前,切勿流露出对于鞠子洲的敌意他们是一门同宗的师兄弟。”

    “秦太子政,学黄老?”俊美男子挑眉:“方今之世,还有什么黄老大家可以教一国之太子甘愿俯首为徒?”

    “总会有一些的。”吕不韦深深看了一眼面前俊美的男子。

    男子笑了笑:“或许吧,或是我在家中久居,眼光已跟不上世事变化了。”

    “那么,吕某引徐先生去见一见太子政吧。”吕不韦再拜。

    “多谢相邦。”

    “是故,君子当以德为重,以”异人看着嬴政,慢慢教授着一些儒家义理。

    此时,下面人忽然来报,惊扰了这一局父子之聚。

    嬴政看向自己的贴身宦官,问道:“有什么事,大声讲出来,休要吞吞吐吐的。”

    “唯。”宦官躬身:“禀王上、太子,相邦吕不韦求见。”

    异人挑眉。

    嬴政面无表情:“吕相邦亲自前来?”

    “回太子,是的。”

    嬴政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

    异人端起了酒杯。

    这是不想发表任何意见。

    “请他进来吧。”嬴政说道。

 第一百四十七章 暮青城

    “臣吕不韦,拜见王上、太子。”吕不韦没有料到异人会在嬴政这里,有些吃惊,不过并没有多少担忧。

    异人玩味看着吕不韦,继续喝那一杯酒。

    嬴政注意到吕不韦身后跟着的一个人。

    此人身量较之吕不韦略高,面容俊秀不凡,年龄也不过二三十岁的样子,行止之间,并没有一般贵族的矜持拘束,也没有寻常仆役的小心翼翼,很有些扎眼。

    “楚人徐青城,拜见秦王、秦太子。”这人以士人礼拜异人与嬴政。

    “相邦不必多礼。”嬴政见异人没有放下酒杯的念头,于是说道。

    “至于这位士子”嬴政仔细打量了一下,说道:“也请不必多礼,秦楚乃是友邦,不必拘泥礼数。”

    异人这时放下了手中的酒杯,不满说道:“太子需记得,国无定序,则国不安;君无定序,则君不贵;臣无定序,则臣不谨;民无定序,则民不活,所谓定序,便是以礼排定,故而,以后不必再言说什么不必多礼之事,礼数,是必要的,法律,更是必要的!”

    吕不韦拱手,躬身。

    异人这话,并不是说给嬴政听的!

    “儿臣谨记父王教诲。”嬴政低头,一副乖宝宝模样。

    徐青城平静看着异人与嬴政,脸上并没有什么表情,眼神也古井不波。

    异人这时候调转目光,看向徐青城了。

    “士子是楚人?”异人发问。

    “回禀秦王陛下,在下的确是楚人。”徐青城微微躬身一礼,不卑。

    “士子楚人,至于秦国,是为名利而来,还是为践行义理而来?”异人问道。

    异人是很相信吕不韦的眼光的。

    这位相邦,虽说人品有些问题,但眼光极佳,曾经发掘了自己!

    所以他带来的人,必然不会是什么无能之辈。

    带着有真才实学的人来秦国,这没什么问题。

    但带着有真才实学的人来见秦太子而非秦王?

    异人慢悠悠看了吕不韦一眼:“相邦为何不坐?寡人方才叫你坐了吧?”

    没有吧?

    嬴政看了异人一眼,觉得这样立威很无聊。

    “是,王上的确有教我坐下。”吕不韦哈哈一笑:“臣方才想到一些滑稽事,走了神,忘记坐下了,还请王上恕罪。”

    “无碍无碍。”异人笑起来:“相邦快请坐!”

    吕不韦举袖,擦了擦额角的汗珠。

    此时是夏日,天气炎热,虽然屋子里因为硝石制出冰水以吸热的缘故,并不炎热,但吕不韦擦汗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此炎热的天气,相邦入宫,定有要事吧!”异人笑眯眯为吕不韦倒了一杯冰沁沁的酒水:“快请饮一杯冰酒。”

    “谢王上赐。”吕不韦连忙道谢。

    徐青城看着异人在自己面前拿吕不韦立威,感觉有些好笑。

    “在下并不为名利而来,也非是要践行什么义理理固在,不论践行与否,对的始终是对的,错的,践行一百年也不可能变成对的。”

    他这样说着,异人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了。

    倒的确是个有能耐的。

    “不为名利、不践义理,楚人不远千里,来到咸阳,是为避暑而来的么?”异人问道。

    “在下受一好友临终所托,前来秦国,见鞠子洲,求一个答案。”徐青城声音平稳。

    异人皱眉,看向吕不韦。

    吕不韦苦笑着,捧着酒杯。

    这群人

    异人有些心烦意乱。

    诸子百家之中,果然还是儒人最好了。

    其他的各家,都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人物,给名利不受,让“践行义理”都不肯。

    明明肚子里是有富国强兵的法子

    一个个,不为自己考虑,还不为自己一家一姓争点光除了那一点莫名其妙的带不来利益的东西之外,这群人几乎不在意包括自己的生命在内的任何事情。

    鞠子洲如此,眼前的这个不知底细的徐青城,同样如此。

    真教人厌恶!

    异人看向嬴政。

    嬴政对于徐青城这样的说辞倒是很感兴趣。

    “士子来向我师兄讨要答案?”嬴政昂首,仰着头俯视徐青城:“不知道是想要什么答案?”

    徐青城看着嬴政,感觉很有一些意思。

    骄傲的小孩子,很常见。

    但是像嬴政这样,骄傲又沉稳的小孩子,真的是非常少见的。

    而且没感觉错的话,方才,秦王在针对太子?

    秦国有点意思。

    秦政,也有点意思。

    “为一个新死的好友,寻一个义理上的答案。”徐青城斟酌说道。

    “义理上的答案?”嬴政看着徐青城:“你那朋友,曾受过我师兄指点?”

    “他叫,陈琅。”徐青城笑了笑:“太子殿下可听过么?”

    嬴政点了点头:“我记得他的,道家子弟,宗杨朱,讲人利之事。”

    徐青城笑了笑:“如此,太子殿下能够说一说,您这一宗,对于杨朱之学的看法么?”

    试探鞠子洲之前,先了解一下基本的情报也是好的。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人世之中,利不强夺。”嬴政笑了笑:“士子你也是学杨朱的吗?”

    徐青城脸色微变。

    他不确定嬴政是真的理解他自己口中说出的这些话的含义。

    但,只是说出这两句话,就已经证明了那个鞠子洲并非等闲之辈。

    异人皱了皱眉。

    杨朱之学是发源于秦国的道家学说,起手时候就是以抨击法律和周礼闻名的。

    秦法,对于人利,剥夺极多。

    而杨朱,则正是以义理对于秦国法律、对于周礼进行反驳、反抗。

    秦国的贵人们普遍讨厌杨朱那一套鬼东西。

    但,他们自己有些人是很喜欢用的,主要用来对抗其他的贵族,以及秦王。

    徐青城摇头:“我非宗子杨子,而是宗黄老。”

    “黄老家学?”嬴政目光缓和:“很巧,我师兄和我,也是宗黄老的。”

    “看起来,并不像。”徐青城笑了笑:“我之前在楚国,听过太子政的名字,也知道太子政以工代赈、行农会集土而使众人同耕之事,颇有些,先代商人之风。”

    嬴政挑眉:“先代,商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