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革秦- 第2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己此来与荀况辩论,在鞠子洲看来,是没有什么必要的。

    这件事情对于嬴政而言也并不是多么重要。

    但嬴政执意以此支开自己,想必是有些事情不想让自己知道,或者说有些事情不便让自己亲眼看到。

    这事情,必然会是对他有利而对自己有所不利的。

    会是要动法律吗?

    鞠子洲想了想,没有把嬴政会修改法律的事情放在心上。

    法律只是小事情。

    但是还会是什么事情呢?

    左思右想,想不明白。

 第一百七十三章 戬 (三十)

    小于淅淅沥沥。

    八月初,炎褪而未尽,寒袭而未来,雨落下来,鸟雀在屋檐下梳理羽毛,抖落雨水。

    学塾之中,众人端坐了,鞠子洲与荀况对拜过,两边都面带憔悴。

    ……

    紧锣密鼓地让位之后,新韩王指挥了人聚了兵马,与城外盘踞的秦人打了两仗。

    两战皆拜。

    不过韩缜已经慢慢思考了些许对策,因此即便失败,也没有如之前一样,兵马被切割围困沦为俘虏。

    然而,即便是这样出人意料,令秦军将领惊叹的手笔,也完全无法改变韩军失败的结果。

    而对于城中的归人们而言,失败了就是失败了。

    无论多么亮眼,战争都已经输了。

    于是很多人弹劾韩缜,也有许多年轻的将领摩拳擦掌,想要取代韩缜,成为主事的将军,解国之围。

    秦军兵临城下乃是巨大的危机。

    然而,这样的危机之下,那种博取天下威名,名留史册的机会也暗暗潜藏。

    年轻人们都认为自己是天命锁钟。

    新王也有着自己的诉求。

    他希望尽快的拜托先王的影响而树立自己的权威。

    王,不应受困于旁人!

    韩缜,是一个绝好的杀鸡儆猴的对象。

    于是韩缜先是被罢免。

    韩王也在这时候派出使臣向外国求援。

    谨慎地观望,秦军得知了这消息,也没有做出什么额外的举措。

    他们仍然在修筑工事。

    俘虏过多,他们的驻地被迫向外扩展,很多已经修筑好了的工事没法子再用,于是只得填埋,夯实,继续向外扩展。

    因为收到了秦王陛下想要来新郑的消息,军中还是另外做出一些准备。

    对于这件事情,全军上下都是一阵埋怨。

    新郑此时并不安全,秦王陛下想要出行,大可以等过上一段时间,打下来之后,把城中的威胁因素排空再来嘛!

    干什么要这么着急呢?

    虽然有怨言,但既然他要来,还是要做好准备的。

    于是砍伐树木,劈开、晒干,用沸油淋了,临时制造一些重盾。

    城里城外,相安无事。

    韩人使者向赵国、魏国、楚国等三个邻国求援。

    秦人的东出之路,已经走了百年。

    因着函关存在,要道固守,六国始终没法子把秦国剿灭。

    但同时,秦国也不好走出来。

    若是叫他们夺了广袤大平原上的一隅站住了阵脚,那么以后他们的东出,便再无人能够遏制。

    因此各国肯定都是会愿意帮助韩国的。

    这样的情势,是大家都知道的。

    也是韩王的底气。

    韩缜自己,被罢免之后,也没有太过着急。

    因为秦军明显是没有携带笨重的攻城器械的。

    这些日子里他观察过,秦军的粮食补给,虽然有着稳定的运送路线,但理论上,从秦国运送粮食到韩国腹地,花销也是非常巨大的。

    因此,实际上,尽管秦军来势汹汹,一副要灭国破家的架势,但他们完全没有能力攻下任何坚城。

    能够一路跑到新郑城下,韩缜猜测,他们不是买通了韩国的叛逆,就该是用计谋骗开了城门。

    以秦人展现出来的军队素质来看,只要能够入城,他们完全有可能迅速控制城中的情况,使任何消息都无法外泄。

    这种情况下,韩缜很是安心。

    只要韩人自己不胡乱出兵,那么新郑必然是可以撑到赵、楚、魏三国的援助到来的。

    韩缜被罢免之后,新郑又组织了两次对秦人的进攻。

    吃了亏,但影响不大。

    韩缜于是也就安心了。

    又去觐见了先王。

    先王召集了大量人手,不知道是要做什么。

    先王向韩缜仔仔细细问过具体情况,似乎有所思,但面上沉着如水,没有任何表露。

    末了,先王又问道:“缜,你当真确信,秦人的兵将,已经到了完全没有可能战胜的地步了吗?”

    韩缜不是很想涨秦人微风,但面对叔父,他到底无法说谎:“若是,依仗地利,将其围困,于绝谷,之中,断其消息,五倍之兵,十倍之粮,月余,或可将其,击溃。”

    “击溃……”先王颔首:“若是只将其击败,五倍之兵,可行么?”

    “固守坚城,可以。”韩缜说这话时候,底气并不很足。

    五倍的人数,并不是说不能把秦军打败。

    只是,围困他们这样的军队,五倍的人数,韩缜觉得并不稳妥。

    以这些日子所见的秦军的机变能力来看,他们当中的每一个兵士,都是勇夫。

    想要击败他们,真的相当困难。

    即便是把他们打散,韩缜都觉得,他们是可以自己自发地寻找同伴,相互组织起来,完成基本组织的重建的。

    这是相当难缠的一点。

    拥有这样的特质,只能说,不把他们全数杀灭,或者不把他们打的胆气全丧,是没有用处的。

    这样的特质,哪怕是宫中自己韩氏所豢养的,由自己家人统率的这支军队都不能企及。

    ——这是在过去仅存在于理论中的,代表军队训练素养的最高水平的标准。

    按道理,是永远都只能接近而无法触碰到的。

    先王听到这样的话,仿佛安心一样,长出了一口气,拍拍韩缜肩膀:“如此,我侄儿与这样的军队交手而只是小败,已经是世间一等一的了不得的人了。”

    韩缜有些急:“不是的,叔父……”

    他没有借机自夸的意图,也害怕自己的叔父如此认定,错估了秦军的实力,想要解释。

    但是一着急,嘴巴里声音像是卡壳了一样,越发的无法将自己的想法倾诉。

    先王只笑笑:“不妨事不妨事,我知你的。”

    他慈祥笑着:“你等兄弟几个,是叔父看着长成的,往日里叔父虽然并不用你们,却并不怀疑你们的才干。”

    “只希望,日后你们能够好生为我家效力,为家中谋利!”

    韩缜被这样夸奖,三十来岁的人,不由眼眶一热。

    “好了好了,你回去吧。”

    “回去好生睡一觉,明天就不必为这些琐事挂怀了。”

    韩缜听到这话,有些迟疑,又不知所以然。

    他只得带着满腹疑虑回家。

    夜中,新郑宫城当中发生暴动,韩人韩缜率兵奇袭宫城,生擒了信任的韩王,向秦人投降。

    新郑沦陷。

 第一百七十四章 戬 (三十一)

    事情发生突然,而且过于魔幻,因此得知消息之后,秦军营帐当中,王翦、杨端和等高级将领商议了很久,一致觉得这事情就是个陷阱。

    自己手里的兵力能够做到的极限是什么,他们并没有实际测试过,因此并不清楚,但自己做过的事情都有什么,他们还是清楚的。

    王翦在事前,只是希望自己能够围困新郑,给韩人以压力,促使他们向外求援,最终大家在这里打一个大型会战,最终的结果,最优是个胜局。

    最差,王翦甚至已经做好了兵败撤退的打算。

    此役之后,他可以很确信地向世人说,他王翦,也是天下第一流的名将。

    有些仗,虽然打败了,却还是可以为将领争取到巨大的声望。

    这就是王翦所极力想要促成的。

    这当然也就是把杨端和一声的“不败”拿出来给他自己刷名望而已。

    杨端和已经默许了。

    他们一切的计划的目标就是这样。

    但现在,新郑那边投降了?

    任谁也不敢相信。

    不信归不信,离谱归离谱,有些事情还是要做的。

    韩人大开了城门,军众押解大批的贵人在城外设庐舍迎接。

    明知道可能是陷阱,王翦都要去走一遭!

    “陷阱啊。”王翦看着地图。

    一边杨端和面带肃然:“我去吧,王将军且留守营中,待时而动。”

    王翦闻言,面色好一些,但仍是摇摇头:“还是算了,劳动前辈如此,若是这一遭叫前辈代我走了去,那么我们来这一趟,不是就白费了吗?”

    杨端和不是个怕死的。

    来之前,为了家族的发展,他已经屈从了牺牲自己一生“名望”为他人做嫁衣的计划。

    此时陷阱,他也希望能够以自己的性命去换取未来家族更好的发展。

    杨氏的下两代都没有什么出挑的人物,杨端和毕竟快五十岁,天年不多,用一死换取一个未来注定直登云霄的将领的人情和最高的秦王陛下的歉疚,他是大赚。

    只是,那就是一个死啊……

    谁也不能说不怕。

    王翦的拒绝,令他有些如释重负,又有些意外。

    王翦将目光从地图上抽离:“我爱做最稳妥的打算,不喜欢打无准备、无把握的仗。”

    “可王某毕竟不是无胆鼠辈。”

    “若是陷阱,我不踏进去,便被吓退,是令天下人耻笑;若非是陷阱,那我这一路辛苦,岂不成就了前辈灭国的名头?”王翦不惧反笑:“且去走一遭!”

    杨端和默默注视。

    王翦带着五十人,骑着龙马,随身只佩了剑,前往受降。

    此番投降,直接打乱了所有人的计划。

    无论是城外秦人的战法,还是城内贵人的生意经。

    大家都在谈待遇,讲分配的时候,一下子有人将门打了开,亮了底牌,并且强制进行交易,叫所有人的算盘都落了空。

    ——最终的决战还没有进行,此时投降,并不能提升要价,反而折损大家的身价。

    只是有一个人的身价被抬高了。

    这人就是韩缜。

    这位宗室的子弟,一无所知当中变成了秦人必须要善待,必须要接纳的人物!

    所有人都有不满。

    可是既然已经成为定局,那么一切的争端都没了意义。

    张开地腰也不酸了,腿了不疼了,站在人群的几乎最前列,等待着秦人使者到来。

    最前列的这些人,脸色都不怎么好。

    他们大概也清楚,所谓韩缜,只是一个傀儡而已。

    因为韩缜开城投降,所用的是先前战争中都未曾启用的那支军队。

    那支军队,是直接效命于先君的!

    先君虽然让位,可种种权力,并未完全让渡。

    尤其那军队,更是完全没有让渡的心思。

    韩缜此人,才干可以说有一些,但过去就对先君言听计从,谁还不知道他有没有资格指挥那支军队吗?

    张开地等与先君斗了几十年的老臣纷纷在心底骂他。

    不过此时再骂,也没用了。

    太迟了!

    很快,王翦率领五十人赶到了。

    受降开始。

    ……

    “鞠夫子所言,老夫知甚。”荀况慢慢地尝试将鞠子洲的言论条分缕析。

    数十日的辩论,他已经能够适应鞠子洲的理论,并且一定意义上掌握鞠子洲的思维逻辑。

    鞠子洲的理论,建立在绝对的理性之上。

    也就是,对于时势的各方面要素的把握,推导出一个拥有极大概率的可能性。

    这样的办法,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建立在所有人都是无比理智,将“利益”看得比任何事物都重要的基础上。

    它是对于“经济状况”的描述,也是对于大部分现状的描述。

    这种描述,在初初接触,或者阅历不深入时候,是最正确的。

    因为大部分情况下,人的确是依照这样的规律走下去的。

    人就是把利益看的很重要。

    大多数人做出的大多数事情的原动力,就是获取利益。

    因为不获取利益,就没法儿生存。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阅历的深入,荀况知道,很多时候,人做事,并不是为了利益。

    尤其是,当人实际的拥有了一部分物质基础,能够保障自己的生存之后。

    他所要面对的世界,便不再只有物质和利益了。

    人如此,甚至很多兽类,也是如此!

    禽兽有情,神鬼未必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