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革秦- 第2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今,嬴政“死去”,朝中的楚系便对华阳太后不那么热心,宫中的力量又没法儿渗透出去,于是宫中变作了孤岛。

    熊毓怀抱扶苏,有些仇视看着下首礼数做足了的成蟜。

    这时候,雷声轰隆。

    鼓声与喊杀声一齐传来。

    成蟜与熊毓都是一脸迷茫。

    他们一样的不清楚发生了什么。

    不过成蟜总归是秦王,片刻迷茫之后,他向着熊毓一礼,说道:“太后莫急,寡人这就派人去瞧瞧生了什么事。”

    熊毓目光投向一边的骠骑。

    骠骑按了剑。

    扶苏眼珠子滴溜溜转着:“母后,是不是有人在打仗啊?”

    “太子不必担心,这里是王宫,不会有人在这里打仗的。”成蟜嘲笑一样地安慰没有相关常识的扶苏。

    (

 第一百四十章 杀性 (五)

    喊杀声越发清晰。

    成蟜脸色终于变化。

    他派了人前去查看。

    然而回来时候,这宫人一脸慌张。

    成蟜根本就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但不久之后,他就明白了。

    ……

    造嬴政反的事情,主要谋划者是宗室众人。

    而旁的朝臣们,只半推半就。

    他们跟宗室的人一样是不喜欢嬴政这样爱折腾各种事情,动辄杀人灭门的王者的。

    但是大部分人没有冒险造反的胆量。

    他们更擅长的还是骑墙。

    也就是,坐视事情发生。

    不过他们暗戳戳地,也不是完全没有动作。

    嬴政出咸阳时刻,他们组织过刺杀。

    可是刺杀失败。

    随后他们之中的很多人派人联络嬴政,向他诉苦,向他讲述忠心。

    然而在朝廷这边,又不断地向宗室输忠。

    两面都不算得罪,但两面都阳奉阴违。

    嬴政手中拿的到这些人的名单,可是说实话,没办法。

    这种说出来好笑,令人不齿的作为,最多只是忠诚不够,没有拼死。

    而且朝中事务和现实条件也不容许嬴政立刻对这些人怎么样。

    所以他只是记下来。

    而另外的一些,从头到尾,两边都不去讨好,甚至也不骑墙的人,就更没办法。

    因为他们什么都没做。

    与造反的一派勾连,是没有的。

    向嬴政诉苦表忠心,也没有。

    所以此事之后,无论分润利益,还是追责,都没有他们的事情。

    而这部分人,在朝堂里,为数不少。

    他们还直接或者间接的,有一些力量。

    这中间,大部分是楚系和老牌的军功贵族。

    因此,真正与嬴政殊死相博的人,不多。

    在发现大的方向上没有取得优势之后,这些人开始逃亡。

    但很快,他们开始后悔。

    抵抗还有一线生机,逃亡是根本没有活路的。

    ——开战时刻,嬴政本人压根就没有出现在咸阳城。

    甚至,王翦和他所率领的五千人兵士,也没有出现在咸阳城参与战斗。

    这五千人,在咸阳城周边,布下防线,等待着有人自投罗网。

    城中的战斗在上午开始,大约午饭之后便结束。

    战斗结束,可是战争还没有结束。

    赵高立刻又要面对追索潜藏在城中的溃兵和救治伤员,收拢死尸、供应食物、饮水、住处的问题。

    兵士们是不能直接就地解散,各回各家的。

    伤员需要记录,医治伤情;死者需要收敛尸身,筹备后事,并且记录名册,以提供战损的抚恤和后续的各种福利待遇。

    还有被打散了建制躲了起来的宗室家兵。

    这些人也都需要一个个找出来,以免对城中的民众造成后续伤害。

    这与赵高想象中的战争根本一点都不一样。

    很多事情,他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甚至战后的第一餐饭食,都很难保证供应。

    战士们打完了仗,发现不仅没有好吃好喝犒劳自己,甚至就连平日里能够保证的吃饱饭都变成奢侈,于是他们开始骂娘。

    不过到底没有酿成什么兵祸。

    骂归骂,但是等待还是大家所愿意的。

    赵高在吃了骂,甚至被一些兵士隔着一道墙大声阴阳怪气之后终于恢复了镇定。

    傍晚时候,这迟到的一餐午饭才终于到手。

    赵高在一部分兵士的叫骂声中得到了提醒,追加给了每人二斤酒水。

    即便如此,骂声也还在继续。

    因为打扫战场的任务没有人去做。

    赵高是没有相关的经验的,他只能在谩骂声中一点一点将这些东西记下。

    吃完饭喝完酒,战士们还是骂。

    因为赵高一下午手忙脚乱,并没有为他们安排住宿。

    连同开战之前就被聚拢在食堂里的一般民众,赵高也忘记了为他们安排住宿条件。

    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谩骂一声接着一声。

    幸而赵高此前在铜铁炉有过正式的工作经验,不然他面对着这些事情,甚至可能一件都做不好。

    一直忙活到深夜,兵士的住宿问题才得以解决。

    可赵高还是没法儿睡觉。

    他面前还有很多事情。

    战损兵士的身份甄别、死后遗体的处理、医疗物资的稀缺、甚至医师本身,都很稀缺。

    ——之前夏无且奉命在咸阳城里开办医师学校,数年之间的确是培养了一百多人医师,可是这些人在战前也被赵高一股脑地不作甄别便塞到了各处食堂里避险。

    如今要用到时候,临时去找,也很困难误时。

    直到天际灰白,黎明时刻,还有一些刚刚完成裹伤,得到医治的轻伤战士来到赵高选定的临时指挥场所门口大声叫骂。

    对于这些骂声,赵高已经麻木了。

    他是想要发脾气的。

    但是面对那一个个凶神恶煞的战兵,总有些胆怯。

    而且这些人骂他之前,是真的完成了他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妥的指令。

    他们真的将成蟜与许多宗室贵人活捉了!

    战斗时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赵高不得而知。

    但成蟜、秦熹、宗正等贵人,他是认得的。

    赵高不确定自己对那些辱骂自己的人还嘴或者施以报复,这些人会不会提剑砍自己。

    可他知道,这些人是真的有能力把自己擒下来砍死。

    于是到嘴边的谩骂也就熄了。

    一念退让,处处挨骂。

    不过总算是没有闹出什么事情来。

    这些兵士虽说粗俗桀骜,总归还是守规矩,肯听话,愿意忍耐的。

    处理完手头大部分事项时候,已经是中午。

    因着昨夜搁置了的阵亡兵士的抚恤情况并没有具体说明,于是又是一顿的闹、骂。

    这时候赵高再忍不住了。

    他觉得很委屈。

    自己辛苦做了一夜没有合眼,这群人丝毫不体谅,还在揪着这么点事情骂、闹。

    于是赵高发了脾气,掌掴了两人。

    随后他被兵士们绑了,吃一顿毒打,困意与委屈也就捶打没了。

    之后兵士里的屯长、百长、五百主们联合起来整肃纪律,把赵高放在屋里,又自去组织人手修筑棺材。

    没有了赵高的指挥,他们做事十分快捷、有条理。

    傍晚时候,嬴政进入了咸阳城。

    这场闹剧一样的叛乱,到此总算是结束了。

    革秦

 第一百四十一章 杀性 (六)

    无论在哪一个国家,哪一种时代,造反都是一件“错误”的事情。

    即便是以造反起家的国与朝,也要千方百计地将自己与“造反”这件事情撇清关系。

    由此,所谓吊民伐罪、所谓顺天应命、所谓伐无道、所谓正义之师出现,而“造反”依然是造反。

    它仍旧是那么邪恶,仍旧是那么不提倡,仍旧是那么应该在这世上消失。

    嬴政觉得自己以自身利益计,应该是厌恶造反的。

    然而这种仔细想一想,看到地面掺杂血色的雨水,嬴政却又没法子否认一件事情——他真的很喜欢造反。

    尽管这一次的造反是对他自己规划出来的利益格局的反对,但他实在欢欣。

    因为这次造反而死去的一些人,嬴政私心里觉得也是值得的。

    而那个因为做错了事情而被兵士们殴打和捆绑囚禁的他的心腹赵高,嬴政见到时刻,也只觉得可喜。

    回到咸阳时候的秦王政,受到了咸阳民众的欢迎和拥护。

    道路两旁,民众挤在一块儿,热切地想要看一看这位带给了他们新的生活的王者。

    韩非被推搡着站在那里,远远看着那位年轻的王者,身体不自然地感到寒冷。

    原来……

    原来是这样吗?

    一瞬间,韩非想通了很多事情。

    而后他开始害怕。

    一次叛乱,只怕秦国根本就没有伤筋动骨吧?

    所以所谓的内部争斗,还未萌芽就已经被掐灭了吗?

    今年……

    秦王政骑马回到属于他的王宫。

    之后是清算时间。

    造反的一定要死,这是不宣于口但众人心知肚明的习惯。

    朝臣们还能上朝的纷纷赶到。

    造反的那些人之中,主谋者的八十四人被绑缚了,跪倒在王宫之前。

    秦王政的弟弟成蟜当然是不在此列的。

    但这样齐齐整整的跪阵,也足以叫人害怕。

    朝臣们很少有敢去看那些一日之前还曾与之谈笑风生的人。

    偶尔有,也是唾弃连连,试图撇清关系。

    临时的大朝会,人又少了很多,没有人怀旧。

    因为这里的人少了,就说明每个人未来可以分润到的利益又多了。

    没有人会嫌弃自己手里的钱变多。

    人到的差不多时候,秦王政出现了。

    这位年轻的秦王此时身着最普通的麻衣,站在秦王的位置上,俯瞰众臣。

    这是很不合于礼制的。

    不过这时候没有哪个傻鸟敢于站出来为这位秦王陛下讲一讲周礼的规矩。

    最苛刻的儒家博士也只是眼皮子耷拉下来,装作没看到。

    “前面跪的那些人,他们造反的事情,众卿也都知道了,你们觉得,朕应当如何处置他们?”

    一句反常规的话。

    造反是肯定要死的,这毫无疑问。

    因此这句话有些邪门,于是没有人敢开口。

    秦王政见此,并不在意,只是说道:“众卿与这些人早先是有一些接触的,可知道他们为何而选择造反吗?”

    “陛下明鉴,我等实在不知。”

    逼急了的人们开了口了。

    于是纷纷的辩解开来了。

    秦王政无意于在这事上追责。

    他抬了抬手,止住了众臣的辩解与“委屈”。

    “朕知你们与‘造反’事情无关。”秦王政俯瞰。

    “朕仔细想了想,也能够想得通这些人造反的原因。”

    “不过是利益受到了朕的侵犯罢了。”

    “古来磅礴伟志,道德圣人,逃不开一个‘利益’,造反的这些人也好,朕也罢,众卿也好,都要为自己的‘利益’,为自己所代表的人的利益而争。”

    “朕想要的利益太大,大到了必须侵夺宗室利益的地步。”

    “宗室为自身之利而造反,并不是什么大逆不道和难以理解的事情。”

    这样的话,令朝中众人都是一愣。

    几名儒学博士思考了一下,齐齐颤抖着站起身来:“陛下!”

    秦王政并不理会这些人,只是说道:“既然并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那么对于这些人的处罚,朕觉得,还是依照新法来罢。”

    新法是什么,大家是不知道的。

    而儒学博士们已经气急。

    造反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岂能如此降解?

    若是如此解释,那么国家算什么?

    法律算什么?正义算什么?

    道德与忠诚,又该算什么?

    这是一点也不遵循秩序与规矩的事情!

    他们开口便是怒斥。

    秦王政全然不理。

    朝中也完全没有人敢于帮腔。

    四位博士好似透明人,高声疾呼、破口大骂。

    但他们在这样一个朝廷里,实在无力!

    史官耳背,也听不到他们的呼喊,只是记录下秦王政的话语。

    随后依照新法,造反的这些人的罪名与刑罚被敲定。

    主谋者判处徒刑两千年,允许缴纳钱款减刑。

    从者处三百年到五百年不等的徒刑,也是允许缴纳钱款换取减刑的。

    这样的罪名宛如儿戏。

    而最儿戏的,是对于这些人家产的处置——没有处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