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些还在这朝堂里的人,都是在这次斗争之中获得了胜利,并且攫取了极大的利益的人。
他们因为嬴政的新政而得到利益,自然也要拥护这新政,拥护这嬴政。
虽然拍马屁说出来确实是有些不那么好听,可是转换一下思路,有了这样的能给臣民们带来如此大利益,带着大家共同走向辉煌富裕的君主,谁人能够否定他呢?
“如今听到众卿如此说话,朕便安心了。”嬴政叹气。
王绾越发不安。
不太对劲!
王绾是知道的。
从那一顿家宴之后,王绾就一直知道。
承认和开放土地的私有化,是嬴政和鞠子洲的计划。
但这并不是他们计划的目的,而是手段。
准确来说,是手段的一环。
后面,这师兄弟两个,可是打算杀掉养肥了的猪仔的!
这也是,王绾先前回到家乡,向叔祖父寻求智慧的原因。
他把握不住这师兄弟两个人的思路,怕走错。
可是,眼下的一切,都与王绾、与叔祖父所料截然不同!
嬴政没有杀猪的打算。
反而,他要将贵族们这一次的斗争之中所得的利益彻底稳固下来,垂为定例,刻入法律之中!
真的可以这样做吗?
王绾不安着。
这样做了,不就代表了,以后即便是忠于嬴政的人,他们的利益,也与这朝堂里的人是一致的吗?
那嬴政以后还怎么杀猪吃肉?
王绾越想越糟糕。
他实在,想不通!
“朕自幼便一直觉得,国家应当以保卫国人的私有财产为第一要务!”嬴政说道:“师兄教朕时候,也是如此看法。”
“在我师兄弟眼中,其实,秦法始终是有疏漏的。”
“保卫国人私产这样的事情,国法之中,竟然没有定为永例,反而,利决于上,田归于王。”
“法律、官吏甚至可以随意的剥夺国人家中私产、土地。”
“这不对!”嬴政摇了摇头:“众卿觉得,朕的这个想法,有错吗?”
“王无错!”王绾高呼。
众人跟着高呼。
“既然朕无错,那么便是法律错了,对么?”
“王上所言甚是!”隗状认认真真地低头,一脸的义正言辞。
“如今的秦律,其大体源头,乃是百五十年前的商君所订立的,其间,历代先君,虽然都有对于秦法的改进,但是无论如何改进,当初的框架都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如今时移世易,世上出现了王上与鞠先生这等不世出的英杰,王上的才智,甚至高过当年商君,所能得到的智慧,自然也要比商君更加完备,更加正确!”
隗状说了一大堆,最后总结道:“所以王上的判断,是正确的,而秦律相对于旁人,可以说是对的,相对于陛下,则是错的!”
“臣请陛下,改秦律!”
“臣也请陛下,更改秦律!”
“臣敢请陛下,更改秦律!”
一句又一句。
嬴政很清楚,他们这些人赞同的,并不是自己的理,而是自己带给他们的,利。
不过有什么关系呢?
这些人是新的利益获得者,是秦国目前力量最强的一批人。
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利益获得者,有比这些人更加强大的利益获得者!
革秦
第二十九章 势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法律,是保障既得利益者利益的工具。
无论说的有多么的天花乱坠,讲的有多么的娓娓动听,某些人是不是这个国家的既得利益者,是不是国家的主人,看这个国家的法律,是最能够看得到真相的。
正因为法律有着这样的特殊意味,所以在既得利益者面前,提起更改法律,无论这个提起的人是谁,他都要被警惕。
而在体制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某个人的意愿去更改法律,也是难如登天的事情。
除非是,更改后的法律,能够更加符合当前的既得利益者们的利益。
如此,这些满腹心思的老狐狸,才会心悦诚服地低下他们高傲的头颅。
而就是这样的困难事情,嬴政做起来却是一呼百应,水到渠成。
甚至,是这群老狐狸主动求着他去改变如今的法律。
就和当初嬴政杀死吕不韦一样。
——这当然不是因为嬴政长得美。
实际上,这种手段说起来复杂,但也无比简单。
就是单纯的,将自己想要做成的事情,变成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事情,然后,不消你去苦心孤诣地用各种聪明智慧在刀尖上跳舞,那些顶尖的聪明人和有力量的人,便会自发的团结在你的身旁,为你献出他们自己的一份力量。
只要符合更多数人的利益,那么你就会是无敌的。
管他什么吕不韦、什么品德、什么祖宗之成法、什么罕见之人杰。
一切都要在你面前俯首。
这个,就叫做,大势所趋。
这是阳谋,无可抵挡的谋略!
这样的谋略,在理论上,没有出奇之处,在韬略上,算不得最优最俭省。
然而,它最大的优点便是稳固。
任何人都可以很轻易地看到这阳谋的用意,但是看到有什么用呢?
你无法改变它。
与这大势为敌者,没有能力左右大势,这大势,甚至会教授着你,如何去破解大势;然而,当你真的照着它所教授的,去破解了这大势,得到了足以匹敌这大势的力量的时候,你真的还是这大势的敌人吗?
如今,嬴政便是营造出了一股属于他自己的势。
这势叫做——地制改革。
用鞠子洲和嬴政两个人的语言,就是。
生产资料私有化!
人们是看得到这其中的利润的。
因为看得到,所以大家自愿的簇拥在嬴政身边,为他铲除吕不韦,为他荡平底下的小贵族,请他更改律法。
这一切的一切,大家都是很清醒很聪慧的。
过去的这段时间,他们也确实的,因为自己的聪慧和清醒而获取到了巨大的利润。
这是做不得假的。
所以这一次,他们拜服下去,拜得如此彻底。
他们心甘情愿地将更改秦国法律的权力,奉送到了嬴政手中。
他们相信,更改后的秦律,才能够更加适用于如今的他们,才能够更好的保障如今已经由不拥有土地的奴隶主,转变成为坐拥大片土地的地主的他们的利益。
最后的最后,嬴政又说起了自己当前所忧心的事情。
他说:“如今国中正遇大事,水渠的修建,事关往后一百年,关中之地的兴盛与否。”
“这是万万不能有所闪失的。”
“所以粮食的问题,一定要尽快解决。”
“众卿,可有什么办法帮助朕,解决粮食的问题吗?”
官僚们沉默着。
嬴政静静的坐在最上方,看也不看他们。
这也是一场交换。
众臣用更改秦律的权力,与嬴政交换了权力的随意使用。
只是,大家都没想到,嬴政会如此心急。
急什么呢?
他们疑惑着。
但既然嬴政好不容易同意了这个交易,那么他们当然也就不能扫了嬴政的兴致。
“陛下可以加税。”王宇出列说道。
嬴政点了点头:“加税以广征粮食,倒是可行。”
王宇低下头,回到队列之中。
小孩子嘛,到底还是好糊弄的。
加点税而已,不是大事!
“然而。”嬴政沉吟了片刻,摇了摇头。
因为他将冠冕去除,所以众臣都可以看得到他清秀的脸上,那浮现出来的表情,绝对不是赞同的表情。
“然而,小民生存艰难,如今虽有粪肥、灰肥、虽然可以垄耕、一年两种,然而朕所知道的,底下氓隶度日艰难,常有一日三餐不能饱食的事情发生。”
王绾听到这转折,印证了自己的判断,松了一口气。
随后他听到这个“一日三餐”的时候,脸色僵住。
一日三餐……
这是一般小贵族的标准!
嬴政年纪不大,想要的却并不小啊!
他心念变幻。
众臣闻言,也都不觉得是嬴政口误说错了。
也没人会觉得,这样一个手里把持着农会的少年秦王,这样一个比任何人都清楚氓隶庶人的生存情况的秦王,会在这方面有认知偏差。
所以,这个一日三餐,是故意的!
他想要的,比大家想象中多得多!
——一日两餐和一日三餐,虽然只差一顿饭,但是这背后所代表的事情是,一倍以上的需求!
一日两餐时候,大多是早晨一餐,晚间一餐。
有些地方则是午间一餐,晚间一餐。
两顿饭,一顿干,一顿稀。
干的那一顿,大部分时候不用生火做饭,只吃干制的食物。
做饭所需的时间、做饭所需的粮食、所需的柴草……这些都是小数目。
可是一天三餐则就完全不同了。
按照贵族的生活来看,一天三顿的话,就是早中晚各一顿饭。
虽然餐数不多,可是需要的粮食是以前的一点五倍,柴薪所需,是以前的两倍,有功夫吃三顿的家庭,他们造饭所需要的时间成本、油脂、盐分这些的成本,都起码是以前的两倍了。
更要命的是……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够长久的支撑一天三顿饭的消耗呢?
什么样的家庭背景,才会舍得多吃一顿呢?
众人寂寂无声。
这位要的,恐怕不只是加税或者减税了。
他也要土地。
或者,别的。
众人沉默着。
隗状左右环顾。
身后有人一脚踹在他屁股上,把他从队列之中踹了出去。
隗状打了个趔趄。
嬴政的目光投在他身上。
隗状没有敢回头骂一句。
顶着嬴政的目光,隗状颇有些忐忑施礼。
“你有办法吗?”嬴政问道。
隗状深深低头:“臣,的确是有个不成熟的建议。”
革秦
第三十章 分润
“讲一讲吧。”嬴政笑了笑。
“不管成熟不成熟,有想法,总比朕连想法都没有,要强的多。”
“陛下可记得,以前的秦法之中,有以粮换爵的定制?”
嬴政缓缓点头:“卿的意思是,要寡人重启这旧制?”
旧制?
隗状瞳孔骤缩。
看来是不愿意以此种方法来行事的。
这位小秦王,比想象中更加棘手啊。
隗状点头:“正是,秦国,乃至于别国,都有此种习俗,故此,臣觉得,这法子,有它存在的合理性。”
“可是朕觉得并不合理。”嬴政摇了摇头:“众卿以为,朕的这个想法,没有错吧?”
“陛下当然是没有错的!”秦熹立刻附和。
随后,是熊宸、熊延、秦奚、王绾这些人。
更多的人,还在犹豫。
说这个法子不合理,自然不是一句空话——不合理自然是要废除。
但是这个法子……
大家隐秘地交换眼神,交流意见。
能够站在这朝堂之中的人,即便不是嬴政这样的天才人物,也大都是老狐狸。
没有人说话之前会不经大脑思考,也没有人会主动去做对自己毫无利益而专有坏处的事情。
嬴政今天的任何一句话说出来,都是要反馈到法律之中,反馈到日后的利益分配里面去的。
这是关系重大的。
所以,众人必须仔细思考。
不过,思考过来思考过去,众人仍是觉得,支持嬴政也没有什么坏处。
即便是废除了以粮食换取爵位的制度,对于众人、以及众人所在的家族而言,也是没有多大的坏处的。
这些事情,只对于地方上的小贵族有点损害!
所以,支持也没有坏处!
紧接着,又是两人进献策略。
不过嬴政依然不满意。
通过这样的进献过程,大家也慢慢掌握了一些信息。
嬴政的底线是,不向底层的氓隶庶人加税。
但是他仍是要获取到更多的粮食。
大家由此,也都知道了,嬴政是想让在座的各位,以及各位所代表的那些地主们,纳税,交粮。
这是在伸手向大家要钱。
不能说是完全的坏事。
伸手要钱,只能说明嬴政是要依仗大家的。
而嬴政所想要的,是将伸手要钱这个过程定为一种制度。
这在一般而言,是坏事。
可是人精们转瞬之间便可以得到一个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