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昕走上前,将夏若娇揽入怀里,看着那双似水蜜桃般红肿的眼睛,满是怜爱的说道:“若娇!你这是怎么了?好端端地,哭什么呢?”
说着,用嘴轻轻地靠近那红肿的双眼皮,轻轻的吹了吹。
“好些了吗?”
赵昕问道。
“殿下!奴家今日宴请姨娘们,睹物思人,不由的想起了奴家的父亲。”
夏若娇说着又忍不住哭泣道。
“今天是我的错,应该早点回来陪你的,若是这样,也不至于让你在姨娘们面前失了面子,都是我的错。”
赵昕自责道。
“殿下!家父生前也经常说凡事皆以国事为重,奴家想来殿下定是有要紧的公务要去办,忘了这点小事,殿下也无需自责,更何况高姐姐亲自陪同奴家一起宴请了姨娘们,并且赏赐颇为丰厚,奴家的那些姨娘们自然是感恩戴德,岂会有半句怨言呢?”
夏若娇仔细的说道。
“殿下!奴家的歌声怎么样?”
夏若娇依偎在赵昕的怀里说道。
“若娇的歌声有时动人,像潺潺流水般浅吟低唱,独具风韵,有时凄美,若露滴竹叶般玲玲作响,耐人寻味,只是这曲子难免太过于凄苦了,你年纪轻轻地,切莫学那些歌姬,无病乱呻吟!”
赵昕问道。
“殿下的才名响彻大宋,不若殿下为奴家写一首专门纪念父亲的曲子,可好?”
夏若娇柔声道。
“好吧!来人!拿笔墨来!”
赵昕今日忘了此事,心里已经觉得有些对不起佳人了,故佳人有所请,自然是无不答应。
待内室们取来笔墨后,赵昕思忖了一下,方才将悼念曲写了下来。
“若娇!你照这个唱看看!怎么样?”
赵昕有些不是太肯定的说道,因为这首曲子,男人唱的话很好听,但女子唱的话,他就没听过了。
夏若娇接过来,先是在心里念了一便,不由的被其哀婉思念的词藻所吸引,想着父亲对自己的宠爱,请不自禁的走到古琴下,轻轻地弹奏了几下,一股饱含着无尽哀思的琴音传来,而后开口唱道:“如今吾欲去
独留伤悲于世
纵有千语未能与君诉
托付浮云就此别去
难了却君之所愿
泪如雨潸然落
空留歉疚孑然离
如花开花谢
虚空飘荡浮游委身于清风别过
寂寥拂晓时分曾与星为伴
如今吾亦别过
纵彼此念念不忘
纵相对亦难触及
缘何无法相见
兴许君心深处一隅
吾之体温依然残留
清风消散前
就此一次请轻抚吾之脸庞”
夏若娇一曲唱罢,已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赵昕走上前来重新将她搂入怀里,轻声的安慰道:“若娇!斯人已逝,生者如斯,我想郑国公若是在天有灵的话,也希望你快快乐乐的活下去的。”
赵昕安慰了夏若娇一会儿,起身说道:“若娇!时间不早了,你早点歇息吧!且莫要再暗自垂泪了,你放心,天塌下来,有我给你顶着。”
被赵昕搂在怀中的夏若娇一见赵昕要走,泪水就唏哩哗啦的往外狂涌,梨花带雨,娇怜楚楚,任谁见了都不禁心生怜惜。
“好端端地!这又是何顾呢?”
赵昕最是怜香惜玉了,自然见不得自己的女人这番姿态,赶忙不解的问道。
“殿下!奴家就这么不讨殿下的欢心吗?”
夏若娇仰着头望着赵昕,梨花带雨的说道。
“怎么会呢?我不是一直宠着爱妃吗?”
赵昕赶忙回道。
“那为什么奴家进宫这么久,殿下都不曾宠幸奴家呢?”
夏若娇有些哀怨的看着他。
按大宋律法,宋仁宗天圣令:男十五、女十三为成亲的年龄,当然也仅仅针对的是普通百姓,豪门大族对此自是不予理会。
“这个!爱妃,你听我跟你解释,你身体年龄还小,还没长成,暂时不适合生孩子。”
赵昕解释道。
“殿下!奴家不小了呢?”
说着用柔软的身姿朝着赵昕的怀里使劲的挤了挤。
“额!半年不见,昔日的小萝莉已经长成了大姑娘了啊!”
赵昕望着那前凸后翘的身姿,心下暗道。
“嗯!”
夏若娇忽然双臂环住他的颈脖,梨花带雨的精美面庞在凑近,丰润红唇。。。。。
赵昕先是一愣,没想到,夏若娇竟然这么主动,随后一股若有若无的香甜之味传来,顿时激发了他体内早已经蓄势待发的雄性荷尔蒙。
夏若娇先前由她的十三姨娘传授过内媚之术,但只有理论,实践次数为零,所以这个吻就显得很生涩,很笨拙。
赵昕本想推开她,但一股特有的香味袭来,他就迷失了,什么罪恶感,通通的被他抛到脑后去了,他此时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征服。。。。。。
曲意迎承,颠鸾倒凤,抵死缠绵,云雨巫山。各种细节就不一一细说。
此时,一位远古神兽和谐大神划破虚空而来,侧耳倾听殿内传来若有若无的声音后,满意的点了点头,一指划破空间,回家和老婆生二胎去了。
一起看书网 手机阅读请访问『』,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庞籍的奏疏
皇佑三年,十一月二十日,后世称这一天为皇佑革新。
大庆殿朝会。
欧阳修上奏言:“官家!臣与太子一同担任恩荫官员考核之事,然则未知数日,收到的辞官劄子竟然达千封,而所剩之官员不足三百人,臣以为在这三百人中,选取二百人前往广南南路为官,难免有些不妥!故臣与太子及曾大人商议,考核范围扩大至庆历六年和皇佑元年进士中,尚未派官的官员中,择取干吏前往广南南路任官。”
赵祯不解道:“这件事,朕不是已经同意了吗?欧阳卿家何故再报?”
欧阳修接着奏道:“官家有所不知!前几日臣将朝廷的公文送到各地闲置的进士处,召他们前往京城来参加考核,却不曾想竟然收到不少推辞的劄子,理由简直是五花八门,匪夷所思。有以身体染疾为借口不应召的,有以侍奉父母双亲为由拒绝的,有以自身体弱多病为由婉拒的,甚至还有以没有子嗣拒不奉诏。。。。。。”
赵祯道:“一众进士推诿此事,想必定然有什么难言之隐?”
曾公亮上奏曰:“官家有所不知,广南南路人烟稀少,且地处蛮荒之地,所以一众候职官员,大都不愿意前往。”
韩琦上奏曰:“荒唐至极!官家!身为朝廷官员,不思报效朝廷,反而挑三拣四,以各种理由拒不奉诏,臣以为,若不严惩,会引得一众候补官员争先效仿,如此一来,还有何人愿意前往苦寒之地为官。”
梁适上奏言:“官家!中书门下这些日子来,收到这些候补官员不奉召的劄子,多达数百封,臣以为此事涉及官员如此之具,若如韩相公所言,严惩的话,难免会引得候补官员不满,不若小惩大诫,大事化小事,小事化无,岂不更好!”
梁适这个副相是好不容易才当上来的,结果没上任几天就出现了这事,一个弄不好,众位候补官员来个联名上书,那自己肯定会受到牵连的。所以他报的态度就是息事宁人。
庞籍上奏言:“官家!皇佑年间,受恩荫之官员多达一千三百多人,庆历六年和皇佑元年,这两届科举还未派官的进士多达五百多人,然则朝廷现今只需要两百名官员而已,按理来讲于一千八百多人中,几乎就是十取一来择取官员外派,自然应该是绰绰有余,可结果呢?眼下加起来参加考核的官员不过五六百人,这实在是。。。。。。”
赵祯见庞籍似乎有所顾忌,便出言道:“庞相有话不妨直说!朕恕你无罪!”
“谢官家!”
庞籍拜道,而后才言道:“启奏官家!我朝自太祖立国一来,近百年一直优待天下文人士族,然而当朝廷真正需要他们出来为国尽忠的时候,得来的却是各种虚与委蛇,臣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呢?臣查阅史籍,方才弄清楚原由,皆因朝廷恩荫制度不合理,以及历届科举取士从宽而造成的。”
一众大臣都惊呆了,没想到拜相后,几乎一言不发的老好人庞籍,竟然说出这么精辟的话来。谁都知道朝廷的科举制度和恩荫制度有问题,但涉及到自身的利益,所以一个个都闭口不言,更何况有范仲淹的前车之鉴,谁还敢大言不惭的提改革之事。
一旁的赵昕也不由的眉头紧皱,他想的只是先改革恩荫制度,没成想庞籍竟然把科举制度这个重磅炸弹给扔了出来。
“庞相的意思是?”
赵祯转而问道。
庞籍奏道:“官家,臣认为朝廷应该恢复昔日范相公提出的抑侥幸和精贡举!”
“臣,韩琦附议!”
“臣,欧阳修附议!”
“臣,富弼附议!”
。。。。。。
“官家,臣听闻庞相与韩籍私交甚厚,且欧阳修与庞相结为亲家,臣以为这几人有朋党之嫌,望官家明察!”
梁适忽然大声斥责道。
赵祯听言,不由的眉头一皱,昔日庆历新政也是因为乱扣朋党之名,结果被一一扫除朝堂的。
“梁相甚言!”
赵昕忽然大声道。
而后朝着赵祯施了一礼,方才说道:“敢问梁相,朝廷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有大量的官员在等候补缺,然而到朝廷真正需要的时候,这些人却以各种理由搪塞。梁相若有什么解决之法,自然可以当朝提出,众臣一起商量是否可以这么做,但却以莫须有的罪名来构陷他人,敢问梁相可有证据?”
“官家!臣只是猜测而已!”
梁适满头大汗的说道。
“既然是猜测,又岂敢妄言!若朝中大臣动不动就如梁相一样乱扣朋党的帽子,那么朝政还能运行下去吗?”
赵昕不依不饶的说道。
梁适只好跪下说道:“臣妄自猜测,险酿大祸,但请官家治罪!”
赵祯回道:“卿之所言,确实有失妥当,既然卿态度诚恳,故罚俸半年,以儆效尤!”
赵昕又道:“父皇!朝廷积弊至今,若再不改革的话,儿臣敢断言,不出百年,我大宋必然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到时候大厦将倾,诸位何以立足?”
赵祯笑道:“既然庞相提出此事,想必庞相心中,定然有改革之法,不若当众说出来!”
“臣只是有一些粗陋之见,还望众位大臣及官家商议而定!”
说完庞籍从怀里拿出提前写好的劄子,大声的念道:“针对恩荫制度的具体措施如下:其一,取消圣节荫补和大礼荫补。其二:保留致仕荫补,但所受荫之人仅为一人,且需要通过朝廷的考核。其三:保留遗表荫补,但取消推恩制度,所受恩荫之人不得超过三人,同样,需要通过朝廷的考核。”
赵祯说道:“卿之所言都是关于恩荫之事,那么科考制度,卿有何看法呢?”
“官家!科考制度牵一发而动全身,臣以为,此事需的细细斟酌之后,方才能下定论,臣只是对恩荫制度做了完善。”
庞籍拜道。
“庞相之言!众位以为如何呢?”
赵祯转而朝着朝廷大臣们问道。
由于梁适的话在前面,没有人想冒这个险,毕竟庆历年间,夏竦等人以朋党之名弹劾范仲淹等人,赵祯虽然起初不信,但最终各种偶然事件的发生,还是选择了不得不信。
赵昕见此,率先出列道:“父皇!庞相之奏疏,儿臣认为可行,故儿臣附议!
梁适今日已经失了颜面,突然想起昨日,下人来报,太子携带庞良娣前往庞府,梁适本以为只是简单的省亲而已,然则今日一看,只怕这份奏疏定然是出自太子之意,若是如此的话,自己岂不是在同太子叫板?
梁适想想就头疼,好不容易官拜副相,还不足俩月,就险些酿成大祸,所以赶忙出列道:“臣附议!”
见此,韩琦,富弼,曾公亮,欧阳修等人才上前附议。。。。。。
一起看书网 手机阅读请访问『』,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一十六章 特别的考核
皇佑三年,十二月十五,万里无云。
前来参加考核的官员终于齐聚开封,除了各别想要前去广南南路博个前程之外,更多的是不得不来的家境清贫之人,因为若是丢了官位,没了俸禄,只怕一家老小都得喝西北风,当然也有的是抱着与其在家领着那点微薄的俸禄,还不如去广南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