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宋朝当太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宋朝当太子-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重要的是传旨的宦官还带来了七份空白圣旨,言:册封交趾各路皇子之事,交由太子自行处置。

    赵昕没想到便宜父皇不但应允了自己所求的官员,还答应自己与广南南路施行新法,并且将册封交趾各皇子的任务交给了他,如此一来,就大有可为了。

    翌日,上元州府内,各路皇子的使者重新聚齐到一处。

    赵昕看了一眼各路使者,又示意了一眼范纯仁。

    范纯仁方才上前将圣旨一一念道,自有对应的使者前来领旨谢恩。

    圣旨册封大皇子李日圣为越王,二皇子李日德为越嗣王,三皇子李日尊为越郡王,四皇子李日敬为越国公,五皇子李日廉为越郡公,六皇子李日礼为越开国公,七皇子李日忠为越开国郡公。

    赵昕言明大宋承认每位皇子的地位及统领所属城池,但爵位不是固定的,每五年会根据每位皇子所拥有的的城池重新册封,城池最多的册封为越王,以此类推。

    在对宋称臣纳贡的前提下,言明大宋军队俱不干涉各皇子之间的争斗。意思就是你们之间随便打,我大宋各不相帮,并且开放榷场,与各皇子互市。

    几位使者一看,正合他们之意啊!几个世家大族彼此之间各有仇怨,且谁都想掌控交趾国,所以早就想一较高低了,但都怕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万一他们进攻别的皇子城池,被宋朝爸爸找借口出兵的话,那就是灭顶之灾了。

    眼下好了,宋朝爸爸只需他们对宋称臣,不管他们之间的争斗,所以一个个都摩拳擦掌,整兵备战,更有甚者大肆搜刮钱财,向宋朝购买武器装备,一时间整个交趾民生哀怨,百姓苦不堪言。

    古人向来重信诺,赵昕自然也不例外,但是若是到了适合出兵的时候,信诺只是一句废话而已,更何况出兵的理由何止千万啊!

    。。。。。。
………………………………

第八十四章 柔情似水

    皇佑三年,七月十五,明月当空,夜色朦胧。

    赵昕正坐在书房里,拿着一本杂书,无聊的翻着,脑海里想的却是新法到底该如何实施的问题。

    只见李媚儿穿着一身薄纱青衣,端着一架古筝,踩着小碎步,款款而来。

    “殿下!奴明儿个要走了!今晚特来拜别!”

    李媚儿先是将古筝放下,留给赵昕一个美丽的侧影,而后淡淡的说道。

    “哗啦!”

    一声茶杯碎裂的声音传来。

    “媚儿!怎么?你要走?”

    赵昕吃惊的望着李媚儿。

    “奴只是去杭州办件事情,又不是从此与殿下不再相见了,殿下何必如此冒失呢?”

    李媚儿柔声道。

    “去杭州干什么?杭州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赵昕不解道。

    “殿下!奴收到消息说,杭州出现了不法商人以假酒冒充醉天堂,给醉天堂的声誉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所以奴急于去杭州处理这件事!”

    李媚儿想了一下,还是决定把真实情况告诉赵昕。

    “非得你亲自去不可吗?派个下人去一下不就成了吗?你可知道,我舍不得你啊!”

    赵昕走上前来,将李媚儿的小手紧紧地握在手里,深怕下一刻,她就会离自己而去。

    “殿下!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奴也舍不得你,可此事事关醉天堂的名誉,奴不得不去,因为奴知道殿下眼下最缺钱,而醉天堂是来钱最快的方法,所以奴想要为殿下经营好醉天堂,也好为殿下分忧!”

    “有你!真好!”

    赵昕将李媚儿揽入怀中,满是感激的说道。

    一丝绯红悄然爬上李媚儿的脸庞,在月光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娇俏可人。

    赵昕忽然想起什么,忙走到书桌前拿起笔来写了一封信,而后将信递给了李媚儿。

    “殿下!这是做什么?”

    李媚儿不解道。

    “媚儿!我的老师司马光现任杭州知州,为人虽固执保守,但却刚正不阿,你此去杭州处理醉天堂一事,若私下里能轻易解决最好,若不能解决的话,肯定需要官场上的人相助,有我这封亲笔信在,能给你解决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赵昕笑道。

    “还是殿下想的周到!奴心领了!”

    “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发?”

    “明儿个一早就走,处理完后,奴就回汴京了,想必到时候,殿下也差不多回京了吧!”

    李媚儿小声道。

    “媚儿!好久没见你的舞姿了,今儿个月色正胧,不妨为我舞上一曲,可好?”

    赵昕笑道。

    “殿下没注意吗?奴刚拿来了古筝,本想为殿下唱上一曲的,不过既然殿下想看奴的舞姿,奴就为殿下舞上一曲。”

    “我来为你弹琴唱曲岂不是更好?”

    赵昕起身来到古筝前坐下,笑道。

    “殿下莫不是又有了新曲子,那奴今日可又有耳福了!”

    李媚儿笑靥如花。

    赵昕只是笑而不语,轻轻地弹奏起古筝来。

    在月色的映衬下,清颜白衫,青丝墨染,折纤腰以微步,呈皓晚以轻纱,轻舒长袖,肌肤似雪,香娇玉嫩秀靥艳比花娇,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一颦一笑动人心魂。每一个动作都那么轻柔优美,赵昕不由的沉醉在她优美的舞姿中。

    一曲舞罢,李媚儿早已是青丝散乱钗横斜,香汗淋漓气咻咻。

    “舞凤髻蟠空,袅娜腰肢温更柔。轻移莲步,汉宫飞燕旧风流!”

    赵昕小声的念道。

    “殿下!你为何只弹琴而不唱曲呢?莫非奴的舞跳的不好吗?”

    李媚儿绣眉紧皱,香汗淋漓,娇喘吁吁的说道。

    “此舞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看啊!媚儿!你的舞太美了,我一时半会儿,竟不知唱什么曲子好了!”

    赵昕称赞道。

    “殿下如此夸奴,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李媚儿娇笑道。

    赵昕的目光从那绝美的容颜上,逐渐落到了那凹凸有致的娇躯上面,顿觉得口干舌燥,忙走上前将李媚儿拦腰抱起,朝寝室走去。

    夜色正美,恰是男欢女爱的良辰美景,赵昕与李媚儿早已不是第一次,所以自是轻车熟路,罗衫乍褪,云鬓半斜,羞展凤眼娇睐。唇含豆蔻,玉体横陈拥郎怀。

    二人都是久旱甘霖逢雨路,一朝情动,自是抵死缠绵。连月亮都害羞的躲进了云彩里。

    良久,云收雨毕,李媚儿安静地依偎在赵昕的怀里。

    赵昕轻挑着李媚儿的下巴,说道:“想不到你们大宋的女人一旦动情起来,居然这么猛?本殿下差点招架不住啊!”

    “绵软娇无力,唤郎恣意爱!哪个女人不愿意得到自家郎君的宠爱呢?”

    李媚儿娇羞道。

    “殿下!奴有些不舍得离开你了?”

    赵昕搂紧了李媚儿,小声道:“媚儿!我给你唱首歌吧!”

    “眼里柔情都是你,爱里落花水飘零。梦里牵手都是你,命里纠结无处醒。

    今生君恩还不尽,愿有来生化春泥。雁过无痕风有情,生死两忘江湖里。

    人前笑语花相映,人后哭泣倩谁听。偏生爱的都是你,谁错谁对本无凭。。。。。。”

    “殿下!这歌儿叫什么名字?”

    李媚儿含情脉脉的问道。

    “痴情冢!”

    “若有朝一日,四海升平,天下百姓安康,再无战端,殿下可愿意与奴相守于江湖?”

    李媚儿转头问道。

    “若真有那么一天,我当然愿意与你相濡以沫,双宿双栖!”

    赵昕丝毫没有犹豫的说道。

    “殿下眼前是太子,日后就是皇帝,殿下当真能舍得这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荣耀吗?”

    李媚儿不相信的回道。

    “乱世苍生,一如蝼蚁,淫淫奕奕,交错往来,朝代兴替,周而复始,功名富贵,更属烟云,若真有朝一日,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再无战端,我又有何放不下的呢?”

    赵昕轻松的说道。

    “更何况!我能来这世上走一遭就已经是奇迹了!又岂能贪心不足呢?”

    “奴只是随意那么一说,殿下当不得真的,殿下身为太子,心中装得自然得是天下黎民百姓,岂能因儿女私情而置天下百姓于不顾,奴不是杨贵妃,亦不会祸国殃民,只求殿下心中给奴留一点点位置,奴就知足了!”

    李媚儿说完,将头埋在赵昕宽广的胸膛里。

    “会的!”

    赵昕喃喃自语道。

    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为了爱情,能放下九五至尊之位,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的话,自己能否释然呢?

    。。。。。。
………………………………

第八十五章 大宋未来的栋梁

    赵昕最深爱的李媚儿离开了,赵昕想过挽留,但最终没有挽留,因为属于你的女人终将属于你,不属于你的女人,你即便是拿个绳索拴着她,她的眼神仰望的始终是远方。

    赵昕也不是原始人,只顾自己一时爽,爽完之后,就将配偶抛之脑后了。但眼下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准备物资和民房,迎接即将到来的第一批流民,所以只能暂时将儿女私情放在心中。

    第一批流民有十万多人,赵昕提前吩咐各州官员募集工匠造民房,但工程巨大,又加上天气炎热,所以工程进度缓慢。

    赵昕见此先是让龙骑团众士兵参与房屋建设,又找了自己的老丈人杨文广和郭逵,和二人商谈了一下,让驻防的禁军也参与了造民房,才在第一批流民到达之前,将房子给造了出来。

    房子盖的虽然很简易,但也不是什么风一吹就倒的豆腐渣工程。

    交趾国地广人稀,三分之二是山地,三分一是适合耕种的土地,但粮食产量却不低,因为每年只有雨季和旱季,雨水非常充足,且耕地大多在河流区域,丰富的河水也带来了有机成分,土地肥沃,亩产很高,又加上独特的地理位置,水稻可以一年插秧三次,就相当于一亩地三倍的收入。

    所以赵昕也不用从各地筹集粮草,因为各州州仓里面的陈粮就足够五十万流民吃上一年的了,更何况眼下正是第二季稻栽培的时间。

    十万流民大约还有两三天左右就会到来,而赵昕正在州府内和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文臣们商量实施针对土地的新法。

    古人的科举制度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弊端,但能在数万名学子中脱颖而出的也不是泛泛之辈,就连后世尽量做到公平公正的高考制度,也没少被世人埋怨。

    毕竟眼下儒学还没有被过分的阉割,君子六艺也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赵昕选取近几届科举出来的精英也是有原因的,一来这些人都是科举中的佼佼者,二来这些人也都是大宋以后官场上的中流砥柱。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人踏入官场的时间稍短,还没有被残酷的官场把棱角磨平,每个人的心中或多或少还是充满着远大的理想的,他们接受新思想的能力也比那些半条腿迈进棺材的老臣们强的多。

    安静的议事堂内,鸦雀无声,赵昕扫视着这批他从全国各地召集来的大宋帝国未来的精英们。

    王珪,字禹玉,现年三十二岁,庆历二年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封郇国公。史书记载他秉性宽厚沉稳,谦和礼让,勤思苦学,天资过人,落笔则出语惊人。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听话,嘉佑七年,仁宗立太子,中书召他起草诏书,他说:“此大事也,非当面接受圣旨不可!”第二天,仁宗亲自召见,他对仁宗说:“天下臣民早就希望立太子,以免生乱。这次果真是陛下的圣意么?”仁宗道:“朕意已决。”他再拜称贺以后,才退而起草。

    能臣干吏赵昕自然喜欢,但眼下他更需要的是无条件支持自己实施新法的官员,而不是向包拯那样一个意见不合,都能扯着仁宗衣服不让走的官员。

    韩绛,字子华,现年39岁,庆历二年探花。担任太子中允、陈州通判,累迁三司使。宋英宗即位,迁给事中,权知开封府。宋神宗即位,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熙宁三年拜昭文相,出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出任建雄军节度使、知定州,授太一宫使、知河南府。宋哲宗即位,担任镇江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北京留守,册封康国公,以司空、检校太尉致仕。

    为人刚毅任重,得大臣体。遇事果敢,临义勇发,不为后顾,也是难得的人才。

    王安石,字介甫,现年三十岁,庆历二年第四名,历任扬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