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宋朝当太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宋朝当太子-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拱辰的到来带来了仁宗的旨意,旨意中言,交趾国领土皆是蛮夷之地,不适合宋朝统治,且交趾国伐宋皆是交趾国王李氏之罪,与交趾国百姓无关,让赵昕切莫徒增杀戮,并且还让他归还交趾国的领土,让其称臣纳贡就行了。

    王拱辰说明来意之后,赵昕猛地拍了下桌子。

    “本殿下亲手打下来的领土就这么拱手让人,门都没有!”

    “王御史所言,本殿下恕难从命!”

    “杨怀恩!”

    “末将在!”

    “将富御史带下去好好休息!没有本殿下的指令,任何人不得接近。”

    “诺!”

    王拱辰大声道:“殿下!你不能这样对待臣!臣有皇命在身啊!”

    然而赵昕并没有看他,而是挥了挥手,随后,王拱辰便被两位士卒抬了出去。

    范仲淹起身道:“殿下此举极为不妥,臣。。。。。。”

    赵昕笑了笑,说道:“先生莫急!本殿下没说不接受议和啊!该怎么议和自由本殿下说了算。”

    “黄师宓!”

    “小的在!”

    “你去通知各路使者,明日在此商议议和之事!”

    。。。。。。
………………………………

第七十八章 议和

    翌日,各皇子的使者,一大早就带着金银珠宝早早地来至了上源州,先是给各路文臣武将送礼,以得他们帮助自己多说几句好话。

    在赵昕的授意下,一众文臣武将都是来者不拒,送多少就收多少,毫不含糊,但帮不帮他们说话就是另一回事了。

    及至响午,赵昕才于州牧府内召见他们。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

    一众交趾国各路使者异口同声的跪拜道。

    七位使者带来的礼物,赵昕自然是全部手下,送上门的钱财,岂有不收的道理。

    赵昕扫了一眼众位使者,而后笑道:“既然你们请求议和,若本太子不答应,就有些不近人情了,你们且说说,该如何议和吧!”

    李日尊的使者率先起身说道:“殿下!我主已深深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若殿下愿意册封我主为交趾国王,我主愿意以父待宋皇,并且岁岁上贡,自此以后,绝无二心。”

    “他的意思就是你们全部的意思吗?”

    赵昕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而是淡淡的说了一句。

    大皇子李日圣的使者先是朝着李日尊的使者吐了一口唾沫,而后说道:“殿下!切莫相信他所言,在场的都知道,挑起宋交两国战争的人就是李日尊,这种人的话,殿下岂能轻易相信,我主交趾国大皇子,自幼就仰慕宋朝,若殿下立我主为王,定能化干戈为玉帛,两国自此以后再无纷争。”

    二皇子李日德的使者起身说道:“殿下!我主有言,殿下若立他为交趾国王,并助他入主升龙的话,我交趾不但连年纳贡,且富良府以北所有土地,都将全部奉上。”

    赵昕厉声道:“富良府以北的土地十之八九都在我宋朝手中,何须你家主子奉上?”

    四皇子李日敬的使者起身道:“殿下!我主愿意连年对宋朝纳贡称臣,只求宋朝赐我主一王位,肯定其统治清划府,演州,乂安府等南部城池。”

    五皇子李日廉的使者也起身道:“殿下!我主也愿意连年对宋朝纳贡称臣,只求宋朝赐我主一王位,肯定其统治渭龙州,平原州,大通镇等交趾国西部城池。”

    六皇子和七皇子所控制城池少,所以他们只求宋朝赐予他们一个爵位,并且承认其治下的城池。

    赵昕玩味的看了一眼众人,笑道:“既然你们的条件都说完了,那么本殿下就来说说本殿下的条件吧!”

    七位使者赶忙跪下说道:“臣等恭听殿下教诲!”

    “第一个条件,与我大宋接壤的永安州,苏茂洲,门州,七源州,覆和州,广源州,太原州,通侬州,七源州,以及苗县,保乐县都尽归我大宋所属,尔等可有异议?”

    赵昕笑言道。

    “臣等俱无异议!”

    七位使者相视一眼,异口同声的说道。

    “第二个条件,至于我军控制的西侬州,陆令州,上原州,下侬州等地,需要各位那赎金来赎回,至于给谁吗?自然是价高者得!”

    赵昕扫了众人一眼。

    自古以来拿赎金赎回城池的大有人在,所以一众使者也都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第三个条件,本殿下抓获的俘虏,自然也是要金银来赎的,还是一样,谁出的钱多,俘虏就给谁!不过,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每位皇子只能赎回两千人。谁的赎金高,谁就先挑人。”

    赵昕奸笑道,对于俘虏,放了可惜,养着浪费,所性让他们赎回吧,只不过若都让一人赎回去,势必实力大增,一个四分五裂的交趾国原本比一个统一的交趾国要好控制的多。

    赵昕来自后世,自然明白两三百年内,大宋真正的敌人是在北方,先是辽国西夏崛起,而后又是金国崛起,后又蒙古崛起,所以对于南方,他并不想浪费太多的兵力在此。

    “臣等皆无异议!”

    一众使者忙拜道,他们的念头只有一个,那就是宋朝的十万禁军赶紧撤走。

    “好!既然如此,那就来商讨一下战争赔偿问题!”

    赵昕转而笑道。

    “战争赔偿?”

    一众使者都不禁面面相觑,一时半会儿不知道说什么。

    “首先,本殿下此次率军南下是为了招降侬智高,结果交趾国舅枚新敢竟敢率军屠杀我边境百姓,这一部分损失自然也应该有在座的诸位承担。”

    “嗯!姑且赔偿一百万两银子好了!”

    “其次,交趾国太子率军围攻广源州,导致我宋军不少战士捐躯为国,这一部分也应由在座的诸位赔偿。本殿下所建的骑兵,每人花费都近千两。”

    “嗯!姑且赔偿二百万两银子好了!”

    “最后,我朝派十万禁军南下,所耗军费甚大,所以这也要在座的诸位承担。”

    “嗯!姑且赔偿两百万两银子好了!”

    赵昕的话刚落,一阵使者都被震惊到了。

    赶忙跪下磕头道:“殿下!我交趾只是一小国而已,哪有这么多银钱啊!望殿下开恩啊!”

    “没有那么多不要紧,本殿下又没有让你们一次性付清,可以分期付啊,就十年吧!加上利息每年赔偿六十万两银子就行了,银子不够的话,可以用别的东西代替啊!”

    一旁的范仲淹等人都看呆了,心想,原来议和还可以这么议,真的是大开眼界了啊!

    “殿下!此条约实在太过于匪夷所思,且自古以来闻所未闻,恕臣等恕难从命!”

    一众交趾国使臣赶忙回道。

    “本殿下如此好意,却不想你们竟然不答应,既然如此那本太子只好亲自去取了!”

    “王韶!即刻派人通知狄帅,攻下定边州!”

    赵昕对着立在一旁王韶说道。

    “末将遵命!”

    王韶施了一礼,就要朝外走去,忽然被李日尊的使者一把跪下拉住裤腿。

    “殿下!小臣代我主同意殿下所求。”

    “既然如此,王韶你去通知狄帅直接进攻升龙。”

    赵昕又道。

    李日圣的使者见此也忙道:“小臣认为殿下所言!句句在理,小臣无不应允!”

    紧接着,不待赵昕开口,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的使者都满口答应。

    只有六皇子和七皇子的使者不为所动,因为他们的领地不与宋朝接壤。

    见此,赵昕对王韶道:“去拿笔来,本殿下亲自写一封信给占城国王。。。。。”

    “殿下!别啊!小臣也代我主答应殿下的所有要求。”

    两位使者赶忙拜道。

    “切!好好的跟你们讲道理没人听,非要本殿下动武力才肯屈服,何必呢?”

    赵昕轻蔑的看了一脸苦瓜相的各路使者。

    烟花若殇:求收藏!推荐!投资!

    书友群:545444277。欢迎各路兄弟姐妹前来莅临指教。
………………………………

第七十九章 特殊的劄子

    皇佑三年六月二十六,赵祯于大庆殿举行朝会。

    宰相文彦博奏道:“官家!臣近日来收到一封来自王御史的信,信中言:他奉官家之命前往交趾国商谈议和之事,将议和内容悉数告知后,却不想惹得太子殿下大怒,导致他至今仍然被扣留在交趾,且信中还言:与交趾议和之事,太子殿下竟然一人决定,是不是有些不妥?”

    韩琦上奏曰:“官家!古语有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臣以为太子私自扣留王御史一事,想必定然另有隐情,不妨等太子殿下传来书信再商议更为妥当!”

    枢密副使王尧臣亦出列道:“官家!与交趾国议和一事,皆由朝中重臣与官家再三商议之后而定下的,然太子此举实乃公然违抗朝廷政令,臣斗胆请官家降罪与太子!”

    文彦博又道:“官家!朝廷政令通达四海,皆因威信而立,故地方官员和在外大将无不服从,今太子虽为储君,但公然违抗朝廷政令,私自扣留朝廷派去的御史,此举有损朝廷威严,若不严惩,朝廷威严何在,官家脸面何存?”

    夏竦出言道:“官家!文相公所言难免过于危言耸听了!依臣所见,交趾国离开封有两三千里地,朝廷政令一来一往,最快也要月余才能到。然则交趾局势瞬息万变,牵一发而动全身,敢问文相公,我等只闻交趾国战败,然则真实的情况如何,无人知晓,只有身在交趾国的太子殿下才知道,因此,臣认为,如何议和,怎么议和,由太子殿下这个当事人来决定最为妥当。”

    富弼起身道:“臣附议!”

    。。。。。。

    原本皇佑三年就去世的夏竦此刻竟然精神抖擞的站立在朝堂上,皆因他出使西夏立了大功而被重新拜为副相,面对离自己只有咫尺之遥的文臣巅峰——宰相之位,只有一步之遥了,因此他仿佛焕发了人生的第二春,不但百病全无,而且屡屡向赵祯纳谏,并且屡次为难文彦博。一时间是夏竦之心,路人皆知啊!

    文彦博见夏竦又言语攻击自己,不由得有些黯然伤神,没办法,夏竦此时圣眷正隆,且又是太子殿下的岳父,唉!谁让自己没有适龄的女儿可以嫁给太子呢!

    赵祯只是坐在龙椅上聆听众位大臣的意见,一言也未发,待大臣们都说完自己的意见后,赵祯才笑道:“众位卿家尽皆有理,然则今早,朕收到交趾加急奏折一封,乃太子亲自书写的,众位大臣不妨听听太子信中说了什么,再做论断也不迟!”

    “嗯!韩琦,你来读读吧!”

    赵祯说完,朝着侍立在一旁的内侍使了个眼色,后者心领神会,将提前准备好的奏折递给了韩琦。

    韩琦接过内侍递来的奏折,小心翼翼地打开,大声道,

    “父皇!儿臣与皇佑三年二月领兵前往广南西路招降侬智高,在儿臣的努力之下,侬智高终于恳归降与我大宋,然则交趾国国舅枚新敢趁儿臣招降之际,领兵入安德州,大肆抢掠杀戮,连妇孺孩童都不放过。

    昔日天可汗唐太宗有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所以大唐地域之广,为历史之最。是故儿臣认为侬智高既然已经降宋,蛮民皆乃我大宋之良民也,所以发兵与枚新敢战于融山寨,大破敌军五千人,并阵斩了枚新敢,而我军伤亡不过二百。

    就在儿臣整编蛮族军队之时,又闻交趾国太子李日尊统率六万大军分三路犯边,彼时,儿臣手中仅有六千余兵,且多乃骑兵,幸而范先生领一万禁军赶至。儿臣料想广南东西路兵力不足,禁军者不过三四千而已,若放交趾军进来,百姓势必惨遭毒手。

    为免生灵涂炭,儿臣决定御敌与国门之外,因此率军夜袭广源州,拿下广源州之后,儿臣又以自身为诱饵,引得交趾国三路大军尽皆围攻广源州,儿臣与密林处藏五千骑,待敌军攻城疲惫之时,再进攻敌军,然则战机一直未至,守城禁军损失颇大,广源州则是朝不保夕。

    尽管敌人十倍于我,儿臣毫不胆怯,自认为军人理应当以战死沙场为荣耀,便言:犯我大宋者虽远必诛,而后率五千骑与交趾军决战,未待儿臣至时,龙骑团重骑兵营在狄帅之子——狄咏的率领下先是大破交趾国精锐三千藤甲兵,而后又与交趾国五千骑兵战至一处,待儿臣赶赴时,五百勇士仅存十八人,敌军士气低落,儿臣当断则断,抓住战机一举大败交趾军与广源城下,交趾太子李日尊仅携百余骑狼狈逃窜!

    儿臣则是趁机占领通侬州,太原州,广源州,西侬州,覆和州,陆令州,上源州,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