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宋朝当太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宋朝当太子-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庆历年间,赵祯改生母李氏谥为“章懿皇后”,与刘太后一同升祔太庙。封李用和为彰信军节度使、检校侍中,宠赉甚渥。

    这也是后世狸猫换太子一言的由来。

    可能由于赵昕这个穿越蝴蝶的原因,赵祯并没有过早的将赵徽柔许配给李玮,可终究还是来到了这一天。

    赵昕自然也知道这其中的原由,毕竟前世包青天的电视剧可是看了不少,但赵昕认为便宜父皇不能拿自己对李家的愧疚之情,而牺牲儿女的幸福啊!

    。。。。。。

    烟花若殇:求。。。。。。收藏。。。。。。推荐。。。。。。投资。。。。。。

    路人甲:他今天怎么了?有气无力的样子!

    路人乙:听说他试水推扑街了,才涨了一百来个收藏。

    路人乙:下周不是还有个新书推吗?

    路人甲:感觉还得扑啊。。。。。。

    烟花若殇:我去磨刀去。
………………………………

第四十二章 门当户对

    垂拱殿内。

    赵昕思忖了一下说道:“父皇念章懿太后不及享天下养,所以择其兄子李玮尚主,故李家之所以发迹,皆因父皇思念章懿太后而起。儿臣认为,父皇之所以有意将姐姐许配给李玮,皆因父皇心里觉得对李家有愧!”

    赵祯没想到赵昕会如此说,便起身说道:“太子说得没错,章懿太后在时,由于种种原因,朕未能膝下尽孝,故朕觉得愧对于李家,所以屡屡加恩于李家。前些日子李用和在朕面前言,李玮对徽柔用情极深,每逢佳节诞辰必亲自准备礼物以表达爱慕之意。故朕动了心思意欲将徽柔许配给李玮。”

    赵昕听后恍然大悟,心想原来如此,又是便宜父皇耳根子软的臭毛病。

    “诚如父皇所言,李家的荣华富贵,大好前程都来自父皇的赏赐,所以李家对父皇自然是感恩戴德。”

    “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父皇在时,李家尚且能保住荣华富贵,倘若父皇之后,李家靠什么来维持繁荣呢?福康公主是儿臣的亲姐姐,儿臣现贵为太子,若将福康公主娶进李家,那李家三代无忧矣!儿臣认为李侍中之言,未尝没有私心。”

    赵祯皱着眉头说道:“李侍中乃忠厚老实之人,断然不会欺骗朕,况且李家人品如何,朕比太子清楚,莫要在此事情上多言。”

    赵昕见此只好硬着头皮说道:“儿臣认为,此桩婚姻门不当户不对,若将姐姐嫁过去,父皇日后铁定会后悔的。”

    “那你倒是说说哪里门不当户不对了!”

    赵祯反问道。

    赵昕说道:“李家昔日以以做纸钱谋生,后来章献太后求李用和于民间,奏补三班奉职。李家得以入仕,后父皇又加恩与李家,李家方才成为豪门外戚。”

    赵祯不解道:“既然如此,太子殿下为何说门不当户不对呢?”

    “父皇,李家昔日贫穷,贫穷的人一旦富贵后,必然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富贵,所以他们在平常生活中依然是奉行勤俭持家的准则。”

    赵祯不解的问道:“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李家发迹之后勤俭持家不好吗?”

    赵昕解释道:“回禀父皇,儿臣不是说李家发达后勤俭持家不对,而是应该看娶的是何人?”

    “此话怎讲?”

    赵祯问道。

    “父皇,若李家娶一寻常百姓之女,此女必定能与李家公婆相处融洽,因为此女会觉得她嫁于李家是高攀,自然是勤俭持家,该省则省,孝敬公婆。”

    “若娶一富商之女,想来富商之女自然不会缺钱财,所以平常花钱难免大手大脚,但李玮生母杨氏乃勤俭持家之人,遇到此事的话,必定会加以制止,如此一来,婆媳关系就不会和谐,自然家宅不宁。”

    “若娶一大臣权贵之女,大臣权贵之女速爱诗书,且身子娇贵,女红自然是与寻常百姓家之女不能相比的,只怕和杨氏也很难相处。”

    赵昕举了几个例子说道。

    “太子是担心徽柔婚后不能与杨氏和谐相处?”

    赵祯说道。

    “父皇此言,正是儿臣心中所想,儿臣的姐姐贵为公主,又得父皇娘娘宠爱,吃穿用度都非常人所能比的,倘若姐姐嫁于李家,尚且不问她与李玮之间夫妻感情是否和谐,想必她与杨氏之间必定不能相处!本朝以仁孝治天下,若姐姐与杨氏有过,李玮自然是会站在其生母一边。”

    赵昕说着摆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说道:“姐姐的心性父皇也清楚,到时候儿臣怕姐姐如同唐朝升平公主一样在夫家受了委屈后夜扣宫门,若那样,只怕父皇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良久,赵祯才说道:“太子所言也未尝没有可能,朕难免有些一厢情愿了,徽柔许配李玮一事,就暂且搁置吧!待朕问问徽柔的意思再说吧!”

    。。。。。。

    走出垂拱殿后,赵昕不由的松了一口气。心里想的却是我这到底是穿越到了历史中的宋朝还是小说中的宋朝呢?

    后世年轻人追求自由烂漫的爱情,往往忽视门当户对的观念,结果结婚后,由于消费观以及生活方式的不同,搞得是满地鸡毛,草草收场。

    美好的爱情往往经不起婚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考验,除此之外,婚姻从来都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家人的事,婚姻不仅仅是夫妻双方之间需要磨合,也是两个不同的家庭之间的磨合。

    所以门当户对就显得尤其重要,简而言之,大家都是普通老百姓的话,生活习惯和消费观都差不多,那在一起自然就磨合的更快。反而言之,一方贫穷,而另一方富裕,磨合的就不会那么快。

    。。。。。。

    晚间,赵祯在坤宁殿用膳,将太子所言悉数讲给了曹皇后听,曹皇后听后也觉得太子之言,言之有理。

    便道:“太子之言,也不无道理,再者李玮与徽柔的性格难免相差过大,杨氏,奴家也见过,依徽柔的性子,只怕日后与杨氏难以相处,官家不如作别的打算。”

    见到赵祯仍然是犹豫不决,又说道:“官家不知,徽柔已经来奴家这哀求了好几次,求奴家求官家切莫将他许配给李玮。”

    赵祯问道:“那禾儿是什么意见?”

    曹皇后回道:“禾儿向来最懂官家之意,但她最怕给官家添麻烦,即便心有不满也不会朝官家说的。”

    见此赵祯将徽柔喊来,问了她的意见,徽柔自然是将满肚子的牢骚都倾吐给赵祯,见宝贝女儿也不愿意,赵祯便打消了念头。

    。。。。。。

    翌日,赵祯下旨替李玮选了一个寒门出身官员的女儿,并下令择日成婚。皇帝下旨,李家自然不敢不遵从,只是盘算落空了,难免有些灰头土脸。

    东宫内,赵昕正来回踱步,心下很是烦闷,不知道便宜父皇会不会接受自己的建议。

    直到姐姐赵徽柔带着自己自小就爱吃的桂花酥来感谢自己的时候,赵昕方才松了一口气,他终于靠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姐姐赵徽柔的婚姻悲剧。

    。。。。。。

    烟花若殇:求推荐,收藏,投资,粉丝值。

    路人甲:这么晚了?还不睡啊!

    路人乙:一个人的日子你不懂。

    烟花若殇: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啊!
………………………………

第四十三章 大婚

    皇佑二年,八月十六,中秋佳节过后,便是赵昕大婚的日子了。原本赵祯是将太子婚事定于中秋节的,但后来架不住大臣和后宫妃嫔的劝说,便将大婚之日往后推迟了一天,用双日,比喻好事成双。

    东宫内,未至卯时,赵昕便被苗贵妃带着一帮侍女和公公从睡梦中喊醒。

    洗漱完毕后,赵昕刚在侍女的伺候下穿好大婚的衣服,一众侍女就立马围了上了,盘发,镶嵌饰品,虽然赵昕还未到冠礼的年龄,但礼部依旧是送来了冠帽。

    苗贵妃亲自将冠帽给赵昕带好后,仔细打量了一眼赵昕,说道:“若是在涂抹上胭脂水粉,皇儿就更加英俊了!”

    说着,就朝一旁的侍女挥手示意道。

    “姐姐!能不能不要涂抹这些胭脂水粉?”

    闻着一股刺鼻的香味,赵昕面露苦色的说道。

    “那可不行,皇儿现在是太子,若不这样做,会让大臣们耻笑的。”

    苗贵妃说着,忙从侍女手里接过来胭脂水粉,在赵昕脸上涂抹起来。

    “既然如此,你们来吧!”

    赵昕如同一只斗败的公鸡,闭上眼睛,任由侍女们在自己脸上摆弄起来,毕竟生活就像圈圈,反抗不了就要学会享受。

    。。。。。。

    与此同时,高家,高滔滔正穿着一身华丽的燕居冠服,在父亲的引导下来到高家祠堂,向祖先行礼,祭奠,行礼完毕之后。

    高滔滔饮下杯中酒水,吃掉盘中的食物,而后恭敬的朝着父亲跪拜道。

    “女儿恭听爹爹之言!”

    “尔往东宫,夙夜谨慎,勿违君命。”

    高遵甫正色道。

    “是!女儿谨遵父命!”

    高滔滔应声道。

    。。。。。。

    另一边,东宫外,迎亲时辰已到,东宫官员穿着朝服整齐的站在东宫门外。赵昕穿冕服乘坐舆出来,卤簿仪仗,宴乐仪卫紧随其后,东宫官员都跟着到太子妃的府第。

    经过一系列繁琐的礼节后,赵昕终于带着迎亲队伍来到了高府。

    赵昕进府后,高滔滔的母亲曹氏出来,站在阁门外,奠雁位置的西面,朝南。赵昕在主婚官范仲淹的指引下恭敬的上前施了一礼。

    范仲淹与八月初来至汴京,就任太子少保一职,赵昕心下一动,便向赵祯请求范仲淹做自己的主婚官,范仲淹之名,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赵祯自然应允。

    而后,侍女搀扶着凤披霞冠的高滔滔走出来,站在曹氏左侧。

    主婚官范仲淹训诫道:“戒之,戒之,夙夜恪勤,毋或违命。”

    曹氏也说道:“勉之勉之,尔父有训,往承惟钦!”

    而后主婚官范仲淹大声道:“时辰已到,请太子妃登娇!”

    高滔滔方在侍女的搀扶下,登上厌翟车。车上设紫色团盖,四柱维幕,四垂大带,四马驾之。

    赵昕上前揭起帘完毕,随后登上辂,侍从按照来时的礼仪返回皇宫。

    午门外皇太子和太子妃下轿走路,但是在皇宫外,降轿入宫,赵昕上前揭开帘子,宫人以帷幕遮在太子妃面前,高滔滔方才下轿。

    与此同时,夏若娇,庞明月,杨凌薇早已在迎亲官的带领下来至此等候,由于赵昕这次除了太子妃之外,还同日迎娶另外三位侧妃,古之未有,礼部便制定了一套相对来说还算周全的礼制。

    下轿之后改是合卺礼了。

    范仲淹正色道:“太子为君,太子妃为臣,太子妃当拜太子殿下!”

    而后,高滔滔朝着赵昕拜了一礼。

    范仲淹又道:“太子殿下回拜!”

    赵昕又朝着高滔滔拜了一礼。

    范仲淹看了一眼三位侧妃又道:“侧妃夏氏,庞氏,杨氏拜太子殿下!”

    。。。。。。

    一众繁琐的理解之后,方才完成合卺礼。

    而后在东宫朝着赵祯和曹皇后拜完堂后,有一个礼节是非常的重要的,那就是合卺宴开。

    东宫大殿内,赵昕和高滔滔面对面,跪坐在蒲团上。只见一位宫女取来一个大红葫芦,而后一分为二,做成两个相同的水瓢,代表着夫妻两个人。

    瓢内同时盛有酒,递给了赵昕和高滔滔,二人饮了一小口后,宫人又将瓢做了交换,二人再饮一口。

    最后宫人将酒及瓢合二为一,象征着夫妻二人以后可以同甘共苦,永结同心。

    而后梁怀吉递给赵昕一把剪刀,说道:“请太子殿下剪下太子妃的一缕头发。”

    赵昕接过剪刀,带着笑容看了一眼高滔滔,而后轻轻地剪断高滔滔头上的一缕秀发。

    “请太子妃剪下太子的一缕头发!”

    高滔滔深情的看了赵昕一眼,方才剪断赵昕头上的一缕头发。

    梁怀吉然后将两缕头发系在一起,颂道:“礼成!”

    当然三位侧妃是没有这样的礼节的,她们都已早早被送入了彼此的寝宫。

    。。。。。。

    一系列礼节行为后,自然是送入洞房了。

    寝殿内,一方屏风外,赵昕怀揣着激动不已的心站在一旁,而屏风的另一边,高滔滔正在换安寝的衣裳。

    没一会儿,屏风撤去,四个侍女来到赵昕面前跪拜道:“奴婢伺候殿下和娘娘安寝!”

    赵昕顿时满头大汗,洞房花烛夜还有四个侍女在一旁观摩,怎么想怎么觉得别扭。

    “你们几个都下去吧,本殿下不用你们伺候!”

    赵昕说道。

    “太子殿下!这!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